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陈新宇;姜玲;张世鹰;蔡虎志;文凯;文江;

    目的研究经方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西药(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各组分别采取相应处理并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模后,观察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影响。结果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高、低剂量组均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点及T波下移变化(P<0.05),高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LDH、CK-MB、MDA的含量,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且中药高、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2016年05期 v.25;No.217 753-755+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0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4 ]
  •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实验研究

    蔺晓源;邓娜;李霞;刘富林;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四神丸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和肌内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制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灌胃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腹泻指数和脏器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减轻,腹泻指数增加,胸腺、脾、肾、睾丸各脏器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四神丸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腹泻指数降低,各脏器指数也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四神丸组上述指标与得舒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能有效缓解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症状,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

    2016年05期 v.25;No.217 756-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21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56 ]
  • 积雪草对高糖诱导的大鼠NRK-52E细胞CTGF和FN表达的影响

    康宁;李强;桑锋;张翥;

    目的观察积雪草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积雪草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积雪草高剂量组、积雪草中剂量组、积雪草低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6组进行处理,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CTGF、FN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TGF、FN蛋白及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不同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CTGF、FN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且随着积雪草剂量的增大,这种下调趋势逐渐明显。结论积雪草可能通过调控CTGF、FN蛋白及m RNA表达,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而防治糖尿病肾病。

    2016年05期 v.25;No.217 759-761+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6 ]
  • 固本防哮饮对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及哮喘易感基因ORMDL3的影响

    董盈妹;王爱华;陆远;凌昊;刘亚南;赵霞;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1(STAT1)及哮喘易感基因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的调控作用,分析其防治哮喘机制。方法利用白介素-4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建立哮喘细胞模型,固本防哮饮含药血清对其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免疫荧光法(IF)分别从基因、蛋白水平检测细胞中ORMDL3和STAT1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RMDL3、STAT1 m RNA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本防哮饮可降低模型组细胞ORMDL3、STAT1 m 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RMDL3、STA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固本防哮饮组ORMDL3及STAT1蛋白表达均显著(P<0.05)。结论固本防哮饮对STAT1及ORMDL3的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为固本防哮饮防治哮喘的内在机制。

    2016年05期 v.25;No.217 762-765+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6 ]
  • 丹参酮ⅡA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王德坤;魏汉维;彭戬;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20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模型组)30例、丹参酮ⅡA治疗组(治疗组)30例。模型组、治疗组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不含病毒的Eagle’s液。治疗组于病毒接种0.5 h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注射液,连续14 d。观察记录小鼠一般情况、记录死亡数,计算小鼠生存率;取血测定小鼠血清IL-6、TNF-α水平;取心脏,计算心脏指数,HE染色,计算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心脏指数、心脏病理评分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心脏指数、TNF-α、IL-6水平、心脏病理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降低TNF-α、IL-6发挥减轻心肌损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

    2016年05期 v.25;No.217 76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8 ]
  • 基于TGF-β-MAPK信号通路探讨狼疮定对SLE的治疗作用

    徐晨婷;李海昌;谢志军;温成平;

    目的观察狼疮定对MRL/lpr狼疮模型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APK信号通路上的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狼疮定治疗SLE的内在机制,为治疗SL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MRL/lpr狼疮模型鼠,取小鼠脾脏组织,提取其淋巴细胞总蛋白,再对提取总蛋白行浓度测试,然后根据蛋白浓度上样,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法对小鼠各组脾脏淋巴细胞TGF-β2蛋白进行电泳实验结果示,正常组TGF-β2表达极少,而模型组表达明显升高,而中药组表达明显下降。正常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JNK表达含量很少,而中药组表达很高,但中药组表达比模型组明显下降。正常组Erk表达很高,狼疮小鼠模型组表达下降,中药组用药后,Erk表达仍较少,与模型组区别度不明显。结论以TGF-β-MAPK信号通路为基础,根据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发现,狼疮定影响MRL/lpr狼疮模型鼠脾脏淋巴细胞总蛋白的表达,可能是狼疮定治疗SLE的机制。

    2016年05期 v.25;No.217 769-771+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孙良明;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

    目的对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Corchrane Library、Pub Med。选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入选标准者,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偏倚风险,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项临床研究,其中脑出血11项,脑缺血7项,总病例数1722例。分析结果显示,清开灵组治疗急性中风与对照组相较,有效率[RR:1.22,95%CI(1.16,1.29)P<0.00001];死亡率[RD:-0.08,95%CI(-0.17,0.01),P=0.05]。以痰热型中风为研究对象者,其有效率与非辨证研究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MD:4.07,95%CI(2.02,6.12)];颅内血肿吸收程度[MD=4.62,95%CI(-3.02,12.26),P=0.2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情况[MD:6.86,95%CI(2.93,10.79),P=0.0006]。血清白介素-6(IL-6)减少情况:[MD:96.54,95%CI(-80.65,273.73),P=0.29]。全血黏度降低程度[MD:0.50,95%CI(0.18,0.81),P=0.002]。有1篇文献报道了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反应,4篇文献明确说明无不良反应,余文献未作说明。结论治疗急性中风不论出血性或缺血性,痰热型或非痰热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都能提高有效率,并在促进血肿吸收、降低炎症因子TNF-α、降低全血黏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所纳入研究文献质量偏低,有待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提供证据,以进一步验证。

    2016年05期 v.25;No.217 772-776+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437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57 ]
  • 中药治疗寒性哮喘的Meta分析

    刘璐佳;曲婉莹;谭杰军;施国善;景伟超;张鑫;王有鹏;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寒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199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中药治疗寒性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包含2475例患者。此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药治疗寒性哮喘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且中药在改善患者肺功能(FEV1、FEV1%、PEF%、FVC、PEFR)指标,及治疗主症(喘息、胸闷、咳痰、哮鸣音)症状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在改善PEF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作用相当。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大部分研究未对服用中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因此,临床口服中药治疗寒性哮喘的安全性目前尚不能做出肯定结论。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显示,中药在治疗寒性哮喘上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现有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要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今后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以及合理运用盲法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提供具有更高可靠性、准确性的评价结果。

    2016年05期 v.25;No.217 777-78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0 ]
  •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黄昊;张荣珍;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古代和近现代医家的经验,将急性酒精中毒分为酒毒脾胃症、酒毒伤肝证、酒毒扰心证、酒毒壅肺证及酒毒厥脱证5型,并提出制订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指南的迫切性。

    2016年05期 v.25;No.217 782-783+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产后腹痛古今名医经典案例用药特色对比分析

    朱建光;王亚丽;李文林;陈涤平;

    目的探求产后腹痛古今病案中的病机与用药特色,为中医治疗产后腹痛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唐宋以来270份古今病案,分古代与近现代两个时段对病机分布与方药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古代产后腹痛以瘀血内阻证(60.74%)与气血两虚证(26.67%)为主;近现代证型相对分散,在瘀血内阻证(32.59%)、气血两虚证(29.63%)之外,尚有寒凝血脉证(20.00%)、肝郁气滞证(14.81%)等。方药构成上,古代以小复方为主,现代则以大复方为多。用药特色上,古今病案与瘀血内阻证相关的方药都以生化汤合失笑散为主,气血两虚与寒凝血脉证均以四物汤为主,但各证型在加减用药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尤其对肝郁气滞证的治疗,古代以理气健脾药为主,近现代则以活血行气止痛为主药。结论古今名医病案对产后腹痛都从虚、瘀、寒、滞等角度予以治疗,但鉴于时代差异,古今证型分布及遣方用药同中有异,提示产后腹痛的临床治疗应结合证型特点辨证选药。

    2016年05期 v.25;No.217 784-787+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4 ]
  • 通降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豚鼠呼吸道组织学形态的影响

    刘春芳;曹会杰;程艳梅;王宏伟;张秀莲;朱生樑;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豚鼠模型呼吸道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食管下端酸灌注法制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模型,并分别予相应药物混悬液及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光镜下观察气管、肺病理组织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气管、肺组织炎症积分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气管、肺组织炎症积分低于西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抑制反流,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改善呼吸道炎症反应,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目的。

    2016年05期 v.25;No.217 788-790+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电针配合威灵仙关节腔内注射对大鼠膝骨关节炎MMPs及HA的影响

    孙建琴;陈红英;姚忠红;穆敬平;郭俐宏;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威灵仙膝关节腔内注射对大鼠膝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关节液透明质酸(HA)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关节腔注射组、电针+关节腔注射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弗氏剂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电针组取三阴交、足三里、行间、血海、太冲、阳陵泉及主穴以下旁开0.5 cm为配穴电针刺激20 min,关节腔注射组于关节腔内注射威灵仙注射液;电针+关节腔注射组治疗方法为电针+关节腔注射;观察膝关节肿胀率及消肿时间,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MMPs(MMP-1、MMP-2、MMP-3、MMP-9、MMP-13)阳性表达水平,关节腔积液中白介素(IL-1β)、HA含量。结果与电针组及关节腔注射组比较,电针+关节腔注射组膝关节肿胀率、消肿时间、MMP-1、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A明显提高(P<0.05)。结论电针配合威灵仙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s过度表达并增加HA分泌而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相关。

    2016年05期 v.25;No.217 79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6 ]
  • 黄芪甲苷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和人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MMP-7、CTX-Ⅱ、COMP的调控作用

    王德刚;许传勇;姜玉祥;阚卫兵;肖志锋;姚丽;刘婉;谢殿洪;汤豪;张玉婷;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和人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Ⅱ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调控作用,初步阐释黄芪甲苷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β-catenin慢病毒载体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激活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与正常人软骨细胞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对人软骨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黄芪甲苷混悬液干预共培养体系,采用Western bolt方法检测黄芪甲苷对滑膜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方法检测黄芪甲苷对滑膜细胞、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MMP-7、CTX-Ⅱ、COMP表达的影响。结果β-catenin慢病毒载体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后成功激活Wnt信号通路并与软骨细胞共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软骨细胞生长逐渐受到抑制,软骨细胞胞体边缘与板壁接触处发白,折光度增加,细胞贴壁强度降低。黄芪甲苷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滑膜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ELISA法检测发现滑膜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MMP-7、CTX-Ⅱ、COMP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使软骨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黄芪甲苷可以降低滑膜细胞β-catenin表达,且与干预时间长短相关。黄芪甲苷可以抑制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MMP-7、CTX-Ⅱ、COMP的表达。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OA滑膜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滑膜炎症、调控滑膜-软骨共同体系微环境、达到抑制软骨降解,促进软骨细胞功能恢复而治疗骨关节炎。

    2016年05期 v.25;No.217 795-798+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3 ]
  • 黄芪甲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杨龙;韩冬;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小(10 mg/kg)、中(20 mg/kg)、大剂量组(40 mg/kg)和银杏叶提取物组(200 mg/kg),各20只,另取20只同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各治疗组于再灌注30 min前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检测脑组织中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苏木精-尹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中、大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脑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CK、LDH含量显著降低;黄芪甲苷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病变和神经细胞凋亡状况明显好转,均以大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黄芪甲苷中、大剂量组AI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甲苷具有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下调NF-κB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2016年05期 v.25;No.217 799-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2 ]
  • 丹参多酚酸盐保护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章春艳;曹政;凡孝琴;李榇香;戢艳琼;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家兔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酚A、B组,采用丝线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复灌30 min,并反复3次缺血再灌注的方法造模,对照组不造模。造模后丹参多酚A、B两组经耳缘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按2 mg/(kg·d)、4 mg/(kg·d)],模型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1周后检测家兔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的活性;家兔静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钙蛋白Ⅰ(c Tn I)、乳酸脱氢酶(LD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丙二醛(MDA)。结果丹参多酚A、B组Ⅰ~Ⅳ及T-SOD、CK-MB等酶的活性明显提高,hs-CRP、c Tn I、LDH、MDA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A、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相对提高缺血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及T-SOD活性,减少氧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化反应,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而实现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

    2016年05期 v.25;No.217 804-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7 ]
  • 麻黄细辛附子汤及其药物治疗阴证咽喉肿痛的适应证研究

    何嘉慧;管桦桦;胡碧霞;张晓轩;老膺荣;杨志敏;

    目的探讨并总结麻黄细辛附子汤及其药物治疗咽喉肿痛的适应证。方法收集整理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咽喉肿痛的医案,提取相关信息,作规范化处理后录入WPS2013中建立数据库,采用数理统计及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或滋阴清热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头痛、恶风寒、手足寒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质润;脉象沉或弱。附子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或滋阴清热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恶风寒,手足寒,声音嘶哑,扁桃体肿大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质润;脉象沉或紧。细辛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头痛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脉象沉。麻黄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头痛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脉象沉。结论人的气血状态可主要通过病史特征,舌与脉象加以了解,凡不适宜性质寒凉药物,舌脉偏于虚损的患者常可考虑使用温热药物。

    2016年05期 v.25;No.217 808-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3 ]
  • 小儿喘宝辅助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寒内热证临床研究

    黄莉;刘桂英;李明;

    目的研究小儿喘宝辅助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寒内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每日1次,口服孟鲁司特钠5 mg,每日1次,实验组同时予小儿喘宝6~12 g/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哮喘控制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实验组哮喘控制率7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中医证候疗效实验组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组治疗后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随访12周,实验组哮喘复发率14.29%,对照组复发率50.00%。实验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宝辅助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使用安全。

    2016年05期 v.25;No.217 812-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0 ]

思路与方法

  • 哮喘动物模型建立的思考与体会

    谭杰军;王甜甜;刘志伟;曲婉莹;景伟超;施国善;李志军;王有鹏;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哮喘病因、病机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笔者基于对国内外诸多哮喘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心得和体会,以资与同道互相探讨学习。

    2016年05期 v.25;No.217 816-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5 ]

薪火传承

  • 陈新宇教授“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理论应用举隅

    王笑莹;张世鹰;舒华;蔡虎志;陈青扬;陈新宇;

    胸痹证在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可见于现代内科学分类下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病,甚至神经官能症等多系统疾病。陈新宇教授认为,《金匮要略》中"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可以作为胸痹的诊疗大纲,遵从中医整体观,从阴阳角度将"胸痹"分为"阳微甚于阴弦""阴弦甚于阳微""阴阳不调"3类,在温通经脉的基础上,补泻调和,疗效满意。

    2016年05期 v.25;No.217 819-820+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6 ]
  • 何庆勇副教授应用薏苡附子散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初探

    杨韬;钟小雪;何庆勇;

    何庆勇副教授在经方治疗胸痹心痛方面颇有心得体会,常用薏苡附子散来治疗胸痹心痛(寒湿阻痹证)。在学术观点上,何庆勇副教授特别强调"方证辨证""谨守原方原量""注重经方叠用"3个方面;在运用技巧上,何庆勇教授非常注重"缓急"二字的把握。临床上,何庆勇教授运用这些经验不仅治病所愈颇多,而且价廉效宏,深得患者认可。

    2016年05期 v.25;No.217 821-822+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5 ]
  • 钟坚主任医师论治冠心病特色探析

    许宝才;毛志远;陈伟;

    钟坚主任医师认为冠心病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有密切关系。治疗过程中钟坚主任注重气血和调、痰瘀并治,谨守病机、调和五脏,病证结合、衷中参西,遣方施治、善用风药,防治结合、注意调摄。钟坚主任医师对冠心病的认识见解独到,治疗思路清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研究。

    2016年05期 v.25;No.217 823-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张福利教授舌诊远程诊疗经验

    韩裕璧;张福利;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尤其在远程诊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福利教授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远程诊疗中以舌诊为核心,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列举张教授在远程诊疗中,据不同舌象变化,分析病机,确立治疗原则,遣方用药的典型病例,以兹同道共参。

    2016年05期 v.25;No.217 826-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0 ]
  • 梁君昭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

    姜浩;马丽君;杨文;梁君昭;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梁师对病毒性心肌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跟师学习,将梁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分析。其注重审因论治,病症结合,藏络同治,补心宁神,瘀浊并祛的总体治法,疗效显著。

    2016年05期 v.25;No.217 829-830+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叶柏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辑要

    刘宏;叶柏;

    叶柏教授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及研究数十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将探析叶柏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学术思想,笔者通过跟随叶柏教授门诊抄方,结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叶柏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法及方药。叶柏教授认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痰气交阻、肝胃不和为本病常见证型,其中又以痰气交阻证尤为多见,治疗本病多以疏肝健脾、化痰降逆为重点,自拟临床验方,临床疗效显著。

    2016年05期 v.25;No.217 83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3 ]

文献分析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系统评价

    李国政;肖扬;朱家旺;马翔;高万朋;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3年至2015年9月),纳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80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注射液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90,95%CI[1.89,4.47],P<0.00001),观察期死亡率低于对照组(OR=0.33,95%CI[0.20,0.57];P<0.0001),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MD=-4.01,95%CI[-4.88,-3.13];P<0.00001),WBC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MD=-4.31,95%CI[-6.73,-1.89];P=0.0005),PCT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MD=-1.42,95%CI[-1.90,-0.95];P<0.00001),CRP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MD=-2.82,95%CI[-3.74,-1.91];P<0.00001),各结局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现有研究的样本量小、方法学质量低,上述结论还需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2016年05期 v.25;No.217 834-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4 ]
  • 中医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

    丁铌;齐元富;

    目的通过对中医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循证研究进展和研究证据的不足。方法以化疗相关性腹泻、延迟性腹泻、迟发性腹泻为关键词,利用检索工具收集2010年至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参考Corhrane手册中改良后Jadad评分量表及CONSORT声明中部分条目对纳入的文献依次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4篇文献,设计部分无诊断标准的6篇,无纳入标准的12篇,无排除标准的15篇,无疗效评价标准的4篇。实施部分,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的13篇,其中未交待随机分组方法的7篇,采用非随机方法的4篇,未分组的4篇,未交待分组方法的2篇,有1篇文献按照基因进行分组。有3篇文献提及退出与失访,仅1篇提及双盲法。结果部分,所有文献均发表阳性结果,Jadad评分≥4分的文献为4篇。结论目前我国中医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高质量临床文献较少,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016年05期 v.25;No.217 839-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实验报告

  • 排石冲剂对高龄肾结石大鼠TGF-β1、KIM-1表达的影响

    罗俊华;魏金霞;

    目的观察排石冲剂对高龄肾结石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损伤分子(KI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高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枸橼酸钾组和排石冲剂组,每组10只。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和2%氯化铵灌胃建立大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24 h尿量,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沉积,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外周血及肾组织中TGF-β1、KIM-1的水平。结果 4周末大鼠24 h尿量比较,枸橼酸钾组和排石冲剂组均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枸橼酸钾组与排石冲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钾组和排石冲剂组草酸钙结晶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P<0.05);排石冲剂组结晶评分低于枸橼酸钾组(P<0.05)。枸橼酸钾组、排石冲剂组血清及肾组织TGF-β1、KIM-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枸橼酸钾组比较,排石冲剂组血清及肾组织TGF-β1、KIM-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排石冲剂能有效减少高龄肾结石大鼠TGF-β1、KIM-1的产生,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抑制结石形成。

    2016年05期 v.25;No.217 842-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0 ]
  •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自由基代谢及脑水肿的影响

    周喜燕;李彬;吕以静;李宁;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自体粪便灌胃加鼠脑立体定位注射法复制痰热腑实证缺血中风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SOD、MDA的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并在不同时点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蒌承气汤可提高大鼠血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轻脑组织水肿,提示其有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2016年05期 v.25;No.217 846-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4 ]
  • 针刺联合星蒌承气汤对脑卒中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于海燕;徐凤超;朱薇;阮雯聪;徐仁爱;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星蒌承气汤对脑卒中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常规建立脑卒中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只,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星蒌承气汤治疗,均治疗观察6 d。结果所有大鼠造模后出现病灶对侧肢体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表明造模成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32±0.21)分和(2.11±0.34)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2±0.51)分和(3.29±0.44)分(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肌张力评级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的肌张力评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与全血黏度低切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与全血黏度低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星蒌承气汤治疗对脑卒中大鼠能促进神经功能与肌张力的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平衡失调有关。

    2016年05期 v.25;No.217 849-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6 ]

医籍研析

  • 以方证相对论指导桂枝汤类方的运用

    司振阳;

    本文主要从桂枝汤类方方证的构建、方证间的病机关系以及辩证地看待方证中的3大证素等方面,阐述了以方证相对论指导桂枝汤类方运用的思路,以期为儿科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6年05期 v.25;No.217 852-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综述

  • 小儿哮喘中医复方研究的现状及与药物遗传学的相关性探讨

    张晓华;赵霞;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增不减,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策略也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辨证施治、配伍用药、方证相关等原则是中医用药的精髓,在完备的理论下化裁出治疗方药,经过几千年临床治疗的验证,其疗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给本身药效的评价及药理的阐释带来一定的困难,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运用,药理遗传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中医的理念相吻合,是揭示复方作用机理的比较理想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016年05期 v.25;No.217 85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1 ]
  • 急性狼疮性肺炎的治疗概述

    谭婷;何英;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疑难杂症,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一般,笔者通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方法与手段。

    2016年05期 v.25;No.217 858-859+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丹毒的临床研究近况

    陈奎铭;王小平;蔡惠群;杨晓英;

    本文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及其他疗法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10年来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丹毒的临床研究概况,发现使用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的外敷疗法,中药煎剂的溻渍法,火针烙法、砭镰法及其相结合的火针刺络放血、刺络拔罐等外治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金黄膏、金黄散、金黄酊外敷、火针刺络放血、刺络拔罐在丹毒急性期疗效较好;黄连液外敷、三棱针刺络在丹毒恢复期疗法甚佳;对于严重丹毒,传统中医外治法也有一定疗效。传统中医外治丹毒的方法、方药及其剂型、疗效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016年05期 v.25;No.217 860-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0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2 ]
  • 中医药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调控通路研究进展

    陆晓濛;陆曙;

    细胞凋亡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方式之一,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细胞丢失和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机制。中医药能够干预心肌细胞凋亡的不同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本文就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传导通路、死亡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以及中医药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作一综述。

    2016年05期 v.25;No.217 864-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3 ]

临床观察

  • 养心氏片干预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

    顾嘉霖;叶康;王肖龙;周华;薛金贵;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养心氏口服。两组治疗半年。观察患者心超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血浆BNP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LVEDD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1),而LVESD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BNP水平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NYHA分级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NYHA分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YHA分级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和懒言等中医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主要症状胸闷和气短以及次要症状懒言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的71.67%(P<0.05)。结论养心氏加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中医症状和患者心功能状态。

    2016年05期 v.25;No.217 868-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54 ]
  •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伤1号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汪志炯;胡钢;严松鹤;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所有患者排除绝对手术禁忌症后,联合应用PFNA-Ⅱ微创手术和中药治伤1号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观察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35~72 min,术中观察患者出血量为50~220 m L,患者总住院时间为6~26 d,患者恢复至下地负重活动时间为4~10周,患者骨折恢复达到临床愈合时间为10~18个月。56例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过程中复查X片发现56例患者患肢骨折部位均得到良好愈合,患肢无明显髋关节内翻、股骨头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A-Ⅱ由于其独特设计结构和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使得其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对手术创面周围组织损伤较少、术后骨折固定更加牢靠,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更早进行恢复性锻炼,尽可能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PFNA-Ⅱ可以作为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内植入物材料。

    2016年05期 v.25;No.217 871-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观察

    彭丰;何梅玲;

    目的观察银柴胡丹皮汤加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外感高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口服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柴胡丹皮汤及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21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10例效果良好,2例无效;对照组13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14例效果良好,6例无效。观察组患儿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0.5、1、2、4及6 h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柴胡丹皮汤加按摩治疗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降温效果快而持久,且降低的体温不易反弹。

    2016年05期 v.25;No.217 874-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益气活血方治疗颈后路术后轴性痛的临床观察

    周陈西;夏建龙;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颈后路术后轴性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颈后路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中药组服用自拟益气活血汤,对照组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4周,分别于服药后1周、2周、4周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轴性症状及颈椎功能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均获随访,两组随访1周、2周、4周时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服药2周、4周中药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中药组NDI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汤能安全、有效改善颈后路手术后轴性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2016年05期 v.25;No.217 87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5 ]
  •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于克静;

    目的观察葶苈大枣泻肺汤对严重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和西医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呼吸末正压(PEEP)使用时间、吸入氧浓度(Fi O2)、机械通气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因样本量有限未做统计学分析;治疗组PEEP使用时间和高浓度吸氧(FiO 2>50%)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3、5、7日的外周静脉血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保护性机械通气相比较,对严重肺挫伤进行救治,能够使炎症反应减轻,可以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抢救的成功率显著提升。

    2016年05期 v.25;No.217 878-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0 ]
  •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的临床观察

    朱相贡;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和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4~+、CD8~+细胞,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和IL-8细胞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细胞CD4~+、CD8~+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大便稀、胃痛、口干、嗜睡、乏力等轻微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

    2016年05期 v.25;No.217 881-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90 ]
  • 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观察

    张冠英;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75例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1周。回顾性分析术前与术后1、3、5、7 d患者血红蛋白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第1、3、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5、7 d的血红蛋白值含量均明显小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 d,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0例,切口并发症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例,全身并发症2例;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0例,切口并发症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全身并发症3例。两组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有效治疗PFNA术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2016年05期 v.25;No.217 883-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0 ]
  • 丹卿方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赵学理;春燕;杨伟朋;沈彬慧;陆金根;郭修田;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 ,观察丹卿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丹卿方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1日、2日、7日、2周,两组术后水肿、疼痛、创面肉芽生长、上皮爬生情况等。结果术后3、7 d,治疗组疼痛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治疗组水肿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治疗组渗液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费用方面差异不大(P>0.05)。结论丹卿方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较好。

    2016年05期 v.25;No.217 886-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9 ]
  • 疏风化痰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外周血白三烯C4、EOS及IgE的影响

    胡伟林;赵珊珊;涂明利;周耀政;

    目的观察疏风化痰方对变异性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三烯C4(LTC4)、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免疫球蛋白E(Ig E)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疏风化痰方、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随访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检测治疗前后及随访外周血LTC4、EOS及Ig E,分析两组患者未复发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5例,治疗过程中脱落1例(失联1例),余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未按本方案规定用药1例、个人原因退出试验1例),余3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优于对照组的78.79%(P<0.05)。两组治疗后LTC4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别不大(P>0.05)。随访治疗组、对照组LTC4较治疗前仍下降明显(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g E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治疗组、对照组Ig E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EO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治疗组EOS较治疗前仍下降(P<0.05),对照组EOS较治疗前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31例,截止随访结束,未复发26例,未复发率83.87%。对照组有效26例,截止随访结束,未复发15例,未复发率57.69%。治疗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心电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3例、对照组6例出现一过性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未影响观察效果。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降低外周血LTC4、EOS及Ig E,显著减少复发,预后良好稳定。

    2016年05期 v.25;No.217 889-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1 ]
  • 中医辨证论治膀胱癌晚期急性出血76例临床观察

    王东;尹国君;董庆普;王辉;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晚期膀胱癌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快速0.9%氯化钠注射液膀胱冲洗;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以及出血程度的不同采用复方斑蝥胶囊与猪茯苓汤随症加味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晚期膀胱癌急性出血总有效率分别为52.63%、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重度出血有效率分别为33.33%、50.00%;中度出血有效率分别为45.45%、53.85%;轻度出血有效率分别为66.67%、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24 h止血有效率分别为60.53%、78.95%;48 h止血有效率分别为68.42%、84.21%;1周内再出血率分别为7.8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湿热下注证有效率分别为50.00%、55.56%;寒湿蕴结证有效率分别为55.56%,90.00%;瘀毒蕴结证有效率分别为50.00%、66.67%;气血两亏证有效率分别为57.14%、100.00%;肝肾阴虚证有效率分别为50.00%、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斑蝥胶囊与猪茯苓汤随症加味治疗晚期膀胱癌急性出血效果明显,特别是中、轻度出血的寒湿蕴结证、气血两亏证效果显著。

    2016年05期 v.25;No.217 892-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郑淑丹;屈剑飞;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方保留灌肠,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白细胞、胸片恢复正常的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主要意义。

    2016年05期 v.25;No.217 894-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8 ]
  • 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中药胆道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观察

    姚本来;

    目的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中药胆道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4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研究组除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外,再予口服中药胆道排石汤。术后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泻发生率、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胆瘘及术后结石发生率,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作出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胆囊壁厚度及收缩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纳入64例患者临床依从性尚可,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研究,研究过程中未出现脏器受损等不良事件。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较单纯微创保胆取石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且可降低胆囊壁厚度、增强胆囊收缩功能、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但在预防术后胆瘘发生率上无明显作用。

    2016年05期 v.25;No.217 897-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5 ]
  • 真武汤加味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陶毅强;李伟林;张君利;王才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及肺动脉压、B型尿钠肽、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两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2016年05期 v.25;No.217 900-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2 ]
  • 活血解毒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彭文波;霍清萍;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季德胜蛇药合云南白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消疱天数、止痛天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解毒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确切。

    2016年05期 v.25;No.217 902-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黄卫玲;谭峰;程南方;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即抗凝、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两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电针治疗:电针1组、2组分别选用2 Hz、50 Hz频率,3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电针1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不同,低频电针2 Hz组在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I评分方面较优。

    2016年05期 v.25;No.217 905-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59 ]
  • 宫廷正骨特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王琪;张艳芝;孙实;王岩;佟乐康;

    目的观察评价宫廷正骨特色疗法(正骨手法加骨科熥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手法、外用骨科熥药治疗,对照药选用外用扶他林、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随访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对于患者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统计。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91.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5%(P<0.05)。结论宫廷正骨特色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2016年05期 v.25;No.217 907-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7 ]
  • 基于肝病实脾理论研究健脾运脾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丁沛;罗宏伟;徐玉玲;张辉凯;李海雷;孟祥林;

    目的观察"肝病实脾"理论指导下应用健脾运脾方药干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组加用健脾运脾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分级、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营养状况分级、TSF、AMC、BMI、ALB、PA水平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病实脾"理论,应用健脾运脾方药有利于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状态。

    2016年05期 v.25;No.217 910-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7 ]
  • 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的临床观察

    姜丽芳;顾一煌;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法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的疗效。方法以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法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5例的3个疗程的疗效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方式治疗25例3个疗程的疗效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组愈显率96.00%高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组愈显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组各疗程的VAS评分均优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法对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方法。

    2016年05期 v.25;No.217 913-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6 ]
  • 自拟接骨化瘀散熏洗与闭合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杨建军;

    目的观察应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配合中医特色术后处理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选取受伤后2 d内在C型臂X光机的透视下进行手术牵引闭合复位治疗的1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特色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自拟接骨化瘀散熏洗患肢,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肢功能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接骨化瘀散熏洗对闭合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好,能帮助患者患肢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6年05期 v.25;No.217 915-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9 ]
  • 补肾泄毒法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临床观察

    吕金秀;李丽;郭金龙;

    目的观察补肾泄毒法治疗对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和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1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泄毒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高于对照组的72.31%(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BUN、Cr下降,Ccr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5%(P<0.05)。结论补肾泄毒法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轻。

    2016年05期 v.25;No.217 918-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史锁芳;王德钧;杨继兵;祁永健;张小朴;尹硕淼;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风痰哮)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治疗组运用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孟鲁司特钠片口服。4周为1疗程,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Ig E。结果两组治疗4周、3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别不大(P>0.05);治疗3月后,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84.00%优于对照组的64.44%(P<0.05)。治疗4周、3月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主要证候评分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3月后主要证候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3月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实验室指标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3月后FEV1%、EOS、Ig E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无异常变化。咽喉部不适感、清嗓的发生率,对照组有22人次,占48.89%;头昏不适发生率,对照组有15人次,占33.33%,治疗组未见明显不适反应。结论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风痰哮证)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2016年05期 v.25;No.217 92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2 ]
  • 提拉旋转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韦英成;吴肖梅;梁晓行;阎杰;姜炳毅;姜进文;杨铿;吴曦;杨先;

    目的观察提拉旋转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提拉旋转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1组采用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疗效指数进行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VA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提拉旋转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先进有效,更容易消除神经根的炎症和水肿、重建腰椎动静力平衡、恢复腰椎内外源性稳定、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及降低复发率。

    2016年05期 v.25;No.217 924-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针药结合治疗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曹越;章薇;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针药组予针刺和肾着汤加减方治疗,中药组予肾着汤加减方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针药组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并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功能。

    2016年05期 v.25;No.217 928-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0 ]
  • 祛湿泄热方合穴位针刺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邓迎杰;李雷疆;向文远;方锐;

    目的探究祛湿泄热方合穴位针刺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兼穴位针刺联合治疗。观察组予以祛湿泄热方合穴位针刺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痊愈率26.67%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80.00%、6.67%(均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6.78%优于对照组的43.75%(P<0.01)。结论祛湿泄热方合穴位针刺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2016年05期 v.25;No.217 930-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伤科止痛膏治疗急性踝扭伤的临床观察

    陆苇;王强;

    目的观察伤科止痛膏治疗急性踝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 ,按单双号依次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石膏托外固定及口服虎力散,实验组给予自制制剂伤科止痛膏外敷及石膏托外固定,定期观察患者恢复状况。固定时间定为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1周、1月后患者疼痛评分与治疗3 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疼痛疼痛量化计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 d后,实验组总均优良率94.34%优于对照组的80.85%(P<0.05)。结论伤科止痛膏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急性踝扭伤效果良好。

    2016年05期 v.25;No.217 93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3 ]
  • 稳心降糖合剂治疗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陈巍;

    目的观察稳心降糖合剂治疗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予谷维素片、依帕司他片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稳心降糖合剂,并随证加减,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43%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治疗前24 h期前收缩次数差异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24 h期前收缩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心脏自主神经检查评分差异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自主神经检查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眩晕,3例出现轻微头痛、恶心,调整用药剂量后症状消失,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稳心降糖合剂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期前收缩次数,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

    2016年05期 v.25;No.217 934-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 ]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

    陈宏;苏玉明;祝金华;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患儿48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1个疗程之后,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腮腺疼痛、肿胀消失、退热时间及尿淀粉酶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明显,能够减缓患儿腮腺疼痛,并且肿胀消失时间短。

    2016年05期 v.25;No.217 937-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3 ]

临证体会

  • 脓毒症中“瘀热”病机探析

    杨洁;胡云霞;白宇;

    "瘀热"在脓毒症中具有外感与内生两种途径,其致病既具有瘀血胶结凝滞之性,又具有火性阳热动越之征,且具有两者胶合的特点。其作用于人体可见到血瘀证、血热证、出血证等。"瘀热"致症情复杂、病势多变,可损及多脏,且常兼夹他邪。凉血化瘀合法可提高疗效。

    2016年05期 v.25;No.217 939-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 《中国中医急症》稿约

    <正>《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和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源期刊,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杂志创刊于1992年,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教授题写了刊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陈佑邦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2016年05期 v.25;No.217 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