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俊逸;方邦江;凌丽;陈振翼;王晓翠;
目的观察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死大鼠脑组织SDF-1、CXCR4、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各30只。造模完成后,治疗组予以复元醒脑汤,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7 d。测定比较各组实验大鼠脑组织SDF-1、CXCR4、VEGF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脑组织SDF-1、CXCR4、VEGF三种基因及蛋白表达具有类似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高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复元醒脑汤可上调SDF-1、CXCR4及VEGF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改善受损血管内皮功能及修复功能而促进局部血管再生和侧支循环建立。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57-1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3 ] - 顾培青;沈洪;朱磊;刘亚军;张露;刘军楼;徐艺;成家飞;
目的观察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后第3日、7日、10日、14日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造模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制作UC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造模后3 d组、造模后7 d组、造模后10 d组、造模后14 d组。后4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日、7日、10日、14日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PPAR-γ及m RNA表达。结果造模后3 d大鼠结肠NF-κB表达显著上调,10 d、14 d后表达较前逐渐回落;造模后3 d大鼠结肠PPAR-γ表达明显下调,至14 d时其表达逐渐恢复。结论 TNBS大鼠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良好模型,造模后结肠NF-κB表达上调,PPAR-γ表达受抑制,在造模后14 d后模型自愈较为明显,治疗的疗程选择7~10 d为宜。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61-1464+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刘伟;郭思佳;郝正华;封继宏;孙增涛;
目的探讨清喉利咽颗粒联合养阴清肺糖浆的止咳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甘草合剂组、养阴清肺糖浆组、清喉利咽颗粒组、联合组,除对照组外均造感染后咳嗽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检测相关指标:通过氨水诱咳测大鼠咳嗽潜伏时间和3 min内咳嗽次数;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肽P物质(S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甘草合剂组、养阴清肺糖浆组、清喉利咽颗粒组以及联合组大鼠咳嗽次数均明显减少,BALF中SP,CGRP,IL-4,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作用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养阴清肺糖浆联合清喉利咽颗粒、清喉利咽颗粒、养阴肺糖浆、甘草合剂。结论养阴清肺糖浆联合清喉利咽颗粒能够明显抑制感染后咳嗽,其机制与减轻肺组织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65-1467+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5 ] - 丛丛;杨洁;
目的观察补肾和脉法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替罗非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和脉方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治疗组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脉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和脉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脂指标,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脉搏波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确切。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68-1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金佳佳;陈建华;杨伟刚;
目的观察经皮芒硝超声导入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A组)、传统芒硝外敷组(B组)、经皮芒硝超声导入组(C组)。B、C组袋中装有30 g芒硝,A组袋中装有同样重量铝片。C组大鼠运用超声不间断超声导入,每12小时更换芒硝1次。将各组大鼠血液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淀粉酶(AMY)检测,对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评分,观察各组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胰腺损伤程度、不同时相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评分的比较以及各组大鼠血清TNF-α及AMY的水平。结果从病理改变轻重程度,C组>B组>A组;B组和C组大鼠的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第2日和第3日的病理学评分均更低(P<0.05);与A组相比,B组的血清TNF-α和AMY水平降低(P<0.05);C组各指标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皮芒硝超声药物导入法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传统给药疗法。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71-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8 ] - 唐美霞;王茜;耿俊隆;杜若桑;郑淑美;崔海;
目的观察腧穴针刺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SP)及其受体NK-1 m RNA表达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疗急性偏头痛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腧穴电针组(C组)、伪电针组(D组)4组,每组10只。各组按设计方案进行造模,和针刺预防治疗后,断头取中脑,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中脑P物质及其受体NK-1 m RNA的表达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SP m RNA、NK-1 m 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SP m RNA、NK-1 m 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C组SP m RNA、NK-1 m 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通过下调急性期偏头痛大鼠中脑SP及NK-1基因表达水平,发挥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且腧穴针刺疗效更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74-1476+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0 ] - 李晓岩;艾清;秦玲;徐国良;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心可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方法电脑查阅Cochrane试验资料库(2016年第1期)、Embase(1966年至2016年3月)、Pubmed(1966年至2016年3月)、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1979年至2016年3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6年3月)、万方数字期刊库(1981年至2016年3月),根据入选与剔除原则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从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出109篇文献,根据选取标准共有4篇文献符合。从症状疗效来分析:χ~2=0.02,df=3,P=1.00,合并OR=4.30,95%CI[2.74,6.73],Z=6.36(P<0.00001);从心电图疗效来分析:χ~2=0.57,df=3,P=0.90,合并OR=2.76,95%CI[1.88,4.07],Z=5.14(P<0.00001)。结论心可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缓解症状及改善心电图方面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77-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白志超;陈名超;李鹤飞;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B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尔硫组,每组20只;采用夹闭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TC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生化分析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改变,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B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显著降低,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AST、CPK、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GB各组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细胞凋亡状况较模型组均呈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0、60 mg/kg组AI显著降低,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 GB具有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能够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有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80-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3 ] - 金美英;高胜男;朴春丽;
目的观察苦酸通调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体质量及腹部脂肪中脂肪酸生成酶(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0只雄性ZDF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高脂饲料饲养,以12周周龄形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苦酸通调方治疗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为其同系雄性非糖尿病Zucker Lean(ZL)大鼠10只,其中空白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经药物治疗12周后,模型组、吡格列酮组、苦酸通调组体质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8周、12周后,苦酸通调组体质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腹部脂肪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A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吡格列酮组和苦酸通调组明显降低FAS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1)苦酸通调方具有减轻体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2)苦酸通调方组可明显降低腹部脂肪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的糖脂代谢紊乱与FAS有关联。苦酸通调方可以通过对体内合成脂肪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FAS起抑制作用,减少脂肪沉积,控制脂肪合成、减少体质量。FAS可能是苦酸通调方的作用新靶点,其机制可能与干预机体内脂肪组织的合成、分解代谢、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有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84-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 孙江涛;李宇卫;沈晓峰;陈华;
目的观察枳壳甘草汤对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移植髓核组织中PLA2的活性、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枳壳甘草汤对减轻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炎症反应及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即模型组、中药组(枳壳甘草汤)、西药组(吲哚美辛)。于造模后7、14、28 d分别取出移植髓核,观察移植髓核组织内PLA2的活性值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1)造模成功经大鼠灌胃后第7日,各实验组PLA2的活性达到最高峰经枳壳甘草汤干预7 d后PLA2活性值明显下降,但不如西药组明显。但在14、28 d后枳壳甘草汤组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值与西药组差异不明显,中、西药物在降低PLA2活性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造模28 d后,各组移植髓核组织内阳性细胞反应结果为相应部位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其中模型组IL-6和TNF-α表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或P<0.01),中、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枳壳甘草汤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出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值的作用,起到和抗炎镇痛类西药同样的效果。2)枳壳甘草汤能抑制移植髓核组织中阳性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对延缓椎间盘的退变起到一定的作用。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88-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55 ] - 木林洁;程锦国;姜程曦;
目的观察肾病一号方及其总皂苷对肾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肾病一号方组、总皂苷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UUO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收集24 h尿液,采用双缩脲法测定24 h尿蛋白含量(24 h UP)。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病一号方组和总皂苷组大鼠肾纤维化明显改善,TGF-β1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一号方及其总皂苷能明显改善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肾病一号方总皂苷可能是肾病一号方防治肾纤维化的药效学物质基础之一。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93-1495+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平键;成扬;麦静愔;奚安;陈建杰;
目的观察外感清热解毒方对发热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和下丘脑环氧化酶1和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38只;造模组予干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正常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6 h后,造模组剔除6只升温<0.8℃的大鼠,剩余32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混悬液,中药组予相应剂量的中药灌胃。4 h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含量;取下丘脑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化酶1和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阳性对照药物和中药干预均降低了发热大鼠的体温,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高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显著抑制了下丘脑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蛋白水平表达(P<0.01),低剂量和和高剂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下丘脑组织中环氧化酶1表达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能有效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抑制下丘脑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有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496-1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李际强;张忠德;韩云;许银姬;张文青;
目的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和中国知网(CNKI),查找公开发表及未发表的有关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后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而后运用Rev Me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结果显示:1)苏黄止咳胶囊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中成药[OR=3.91,CI95%(2.66,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苏黄止咳胶囊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OR=4.09,CI95%(2.40,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5,CI95%(0.59,5.23)]。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00-1502+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4 ] - 乌日图那顺;布仁巴图;龚翠琴;哈申高娃;白呼和巴拉;阿木拉;黄丽艳;九姑娘;
目的观察不同体质特性过敏性紫癜(HSP)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学指标Ig A、Ig G、Ig M、Ig E、CD4+T、CD8+T、CD4+T/CD8+T、IL-2、IL-4、IL-5、IL-6的变化特征。方法搜集不同体质特性HSP患者各30例作为实验组,搜集与2种体质特性患者相对应的健康者各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各1次,对照组为1次,空腹采3 m L静脉血测试血清Ig A、Ig G、Ig M、Ig E、CD4+T、CD8+T、CD4+T/CD8+T、IL-2、IL-4、IL-5、IL-6的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搜集到赫依-希拉体质特性患者27例、巴达干-希拉体质特性患者8例、巴达干-赫依体质特性患者2例、希拉体质特性患者1例。因例数太少未对巴达干-赫依和希拉体质特性患者进行统计处理。各组间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赫依-希拉型、巴达干-希拉型正常组间Ig G、Ig M、IL-4、CD4+T、CD8+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赫依-希拉型实验组(治疗前)与赫依-希拉型正常组间Ig A、Ig M、Ig E、IL-4、CD4+T、CD8+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达干-希拉型实验组(治疗前)与巴达干-希拉型正常组间CD8+T、CD4+T/CD8+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赫依-希拉型、巴达干-希拉型实验组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巴达干-希拉型体质特性人群相比赫依-希拉型体质特性人群可能更易患HSP,但有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相应体质特性正常人群相比,赫依-希拉体质特性HSP患者在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特征是Ig A、Ig M、Ig E、IL-4显著下降,CD4+T、CD8+T显著上升;巴达干-希拉型体质特性HSP患者在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特征是CD8+T显著下降、CD4+T/CD8+T显著上升;而赫依-希拉型体质特性HSP患者和巴达干-希拉型体质特性HSP患者在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特征和转归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03-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7 ] - 黄萍;陈少秀;陈德森;吴胜英;彭吉霞;
目的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对豚鼠实验性银屑病病理改变及免疫系统调节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豚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维A酸组、丹槐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采用普萘洛尔溶液涂于豚鼠双耳背侧4周法造模,造模型成功后,维A酸组采用阳性药维A酸乳剂于皮损双耳涂药,丹槐低、中、高剂量组用丹槐银屑浓缩丸灌胃,模型组不处理。测定治疗前后豚鼠静脉血T淋巴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数量,测定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含量,采用酶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IL-2、IL-6、IL-8等水平。结果模型组静脉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维A酸组静脉血T淋巴细、单核细胞,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对体液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豚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槐中、高剂量组治疗后静脉血T淋巴细、单核细胞,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有降低均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且丹槐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前后模型组白介素TNF-α、IFN-γ及IL-1、IL-2、IL-6、IL-8等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白介素炎性因子是引起动物皮肤发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基础。维A酸组白介素TNF-α、IFN-γ及IL-1、IL-2、IL-6、IL-8等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槐中、高剂量组与维A酸组类似,其作用稍弱于维A酸,在治疗后TNF-α、IFN-γ及IL-1、IL-2、IL-6、IL-8等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槐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模型组、维A酸组、丹槐低、中、高剂量组涂普萘洛尔的表皮均有类似于人类银屑病样改变,造模后出现明显的皮损等病理学特征,治疗前5组动物病理检查均有表皮角质层过度角化,棘层变厚、钉突延长,真皮层出现中重度炎细胞浸润,角质层血管炎、内有小脓肿等银屑病性改变。治疗后维A酸组皮损消失,表皮角化现象明显减少,几无炎细胞浸润、表皮钉突及小脓肿消退。丹槐中、高剂量组皮损面积降低,但病理检查仍有部分动物表皮有角化现象,角质层血管炎、小脓肿等银屑病性较模型组及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丹槐银屑浓缩丸可在不影响体液免疫的情况下降低实验性银屑病豚鼠细胞免疫反应,抑制TNF-α诱导细胞因子与IFN-γ之间的级联反应,对白介素IL-1、IL-2、IL-6及IL-8等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具有与维A酸类似药理作用。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08-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张遂峰;杨小军;田峰亮;罗艳;谢慧民;廖小林;刘薇;张琼;王仁强;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渗湿方对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急性加重期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急性加重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以疏肝健脾渗湿方治疗,对照组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4周;通过观察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反流性疾病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后3 d的RD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渗湿方对急性加重期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有效,并能改善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12-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3 ] - 杨娥;殷红岩;陈都红;陈德森;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液对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子宫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3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术前连续7 d用丹参提取液灌胃进行干预并设为丹参组,另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作对照。检测术后24 h大鼠子宫组织白介素-2(IL-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子宫组织中Bax蛋白表达、IL-2和MDA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Bc1-2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5)。结论丹参提取液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ax蛋白、提高SOD活性、抑制自由基对缺血再灌子宫组织的破坏、降低IL-2造成的炎症反应有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15-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7 ]
- 程泽君;王文科;邱志宏;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入液静滴治疗,观察组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优于对照组的79.59%(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和TNF-α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加压后肱动脉内径扩张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静息状态肱动脉内径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68-1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1 ] - 任庆伟;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每次1粒(0.2 g),每日2次,疗程7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咳嗽、咯痰体征起效时间,胸部DR变化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52.50%和总有效率97.50%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2.50%和80.00%(均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等相关症状减轻或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胸部DR完全吸收率57.55%优于对照组的35.00%(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TNF-α、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TNF-α、CRP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能快速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确定。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71-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68 ] - 刘梅;黄顺贵;王彬;宋春江;
目的观察小剂量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0 m L入液静滴,每日1次;通过对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标(GCS)评分、手术患者颅内压测值、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癫痫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通过使用小剂量醒脑静注射液,能够达到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降低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作用,并可降低治疗费用,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74-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0 ] - 董萍;刁金囡;朱辟疆;王莹莹;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脾肾气虚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CR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六君子汤,每次200 m L,每日3次;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肾功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肌酐、血脂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营养状况。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77-1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万鹏;吴建;聂慧;陈泉;
目的观察麻苏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肺功能及过敏毒素(C3a)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加麻苏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评分、喘息评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咯痰量评分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评分均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3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苏胶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肺功能。但对C3a并无明显降低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80-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李旭;陈岩;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根据脓毒症西医治疗指南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钠肽(B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后,c Tn I及BNP水平下降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K-MB水平下降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肌标志物水平,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以c Tn I及BNP水平评估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优于CK-MB。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82-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7 ] - 刘学灵;杨明高;陈庭明;夏咏梅;陈君然;冷静;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联合氧气雾化技术治疗Ⅱ~Ⅲ期压疮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Ⅱ~Ⅲ期老年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用敏感抗生素配置而成的雾化液经氧气雾化技术对压疮局部创面供氧后涂敷生肌玉红膏,对照组单用生肌玉膏涂敷治疗,两组4周为1个疗程,均每日换药,分别于治疗第3、7、14、21、28日观察创面显效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后评价综合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第3、7、14、21、28日不同时间段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显效时间、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可以安全用于治疗Ⅱ~Ⅲ期压疮,联合氧气雾化创面治疗方法通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效减少渗液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员生存质量。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85-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8 ] - 唐婧;肖忠英;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将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各水平、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血液循环情况,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88-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9 ] - 严玉梅;张正宇;王静;李婵玉;谢元;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盆腔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积液深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炎性包块直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盆腔积液深度低于对照组,炎性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90-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9 ] - 杜金万;李良斌;袁剑波;胡春蓉;
目的观察中药酒火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药酒火疗法治疗寒湿瘀阻型RA的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酒火疗法组(组1、组2、组3)和对照组(组4、组5、组6),每组20例。以临床疾病活动性指数(CDAI)为研究终点,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治疗前后及不同组别间疗效差异。结果酒火疗法组治疗前CDAI(A-CDAI1)为(20.53±8.63),治疗后为(11.17±6.13);传统外治疗法组组治疗前CDAI(T-CDAI1)为(15.55±7.38);治疗后为(12.95±6.30)(P<0.05)。组间比较酒火疗法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外治疗法组(P<0.01)。结论中药酒火疗法治疗RA(寒湿瘀阻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显著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疗效优于传统中医外治法及非甾体类药物外治疗法。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93-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6 ] - 彭玮;苟春雁;邹瑜;刘佳;张嗣兰;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坏死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基础疾病、改善微循环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疗法外换药,对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换药。比较两组坏疽伤面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治疗组患肢皮温、皮色、静息痛记分、踝肱指数(ABI)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痊愈患者伤面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坏死期疗效显著,缩短了坏疽伤面的愈合时间。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96-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8 ] - 雷霞;吴俊慧;任全伟;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217耳)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外邪侵袭证(82例,86耳)、肝火上扰证(65例,69耳)、痰火郁结证(46例,47耳)、血瘀耳窍证(15例,15耳)4组,均给予金钠多、地塞米松静滴及针刺治疗,每组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服。比较不同证型组及听力损失级别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总有效率为52.07%。外邪侵袭证组、肝火上扰证组、痰火郁结证组、血瘀耳窍证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4.65%、50.72%、51.06%、46.67%;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0.00%、48.96%、48.96%、50.00%、40.00%。结论中医中药联合金纳多、激素对不同证型及听力损失级别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6年08期 v.25;No.220 1598-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周永刚;李俊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因子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TG)总胆固醇(TC)水平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5);TC、LDL-C、TG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5);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后两组下降(P<0.05);hs-CRP、TNF-α、IL-6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细胞因子相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01-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3 ] - 冯月宁;冯大勇;王春晖;王进宝;王茜;安阿玥;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熏洗用于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术后给予抗生素静滴防感染并于术后第2日开始行药物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方,两组患者均采用熏洗方法,共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段创面面积缩小率,腐肉脱落天数、分泌物消失天数、创面愈合天数、疼痛消失天数。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00%(P<0.05)。在治疗后第7、14、21日,观察组创面面积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腐肉脱落天数、分泌物消失天数、创面愈合天数、疼痛消失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肛周皮肤瘙痒,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方熏洗用于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03-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72 ] - 欧畅;唐志宇;宋益青;龚德华;
目的观察评价复方苦参、艾迪注射液联合DCF(多紫杉醇+顺铂+替加氟)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加DCF方案化疗,对照组仅用DCF方案化疗。观察比较两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1)。治疗后治疗组WBC减少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两组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结论晚期胃癌采用复方苦参、艾迪注射液联合DCF干预可提高其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06-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1 ] - 张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段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及口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热消失时间与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更好。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08-1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9 ] - 高国胜;张素钊;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经皮穴位电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良的Ashworth腕关节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和腕主动背伸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MBI、MAS评分和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10-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7 ] - 叶少方;赵年章;金楠;朱咏仪;靳永强;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老年心衰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老年行腹部手术伴有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用参附组各30例。参附组麻醉前30 min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 m L/kg,对照组输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情况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手术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SpO_2差别不大(均P>0.05)。麻醉诱导后5 min、诱导后1 h参附组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均P<0.05)。麻醉诱导后1 h参附组SpO_2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参附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在ICU期间参附组患者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使用剂量也低于对照组(均P<0.05)。参附组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则差别不大(均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用于伴有心衰老年患者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麻醉中,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护心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12-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何治军;宁敏曼;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未采用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48%,高于对照组的74.59%(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水平明显(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可能通过提高血清IL-10水平,起到抗炎症反应和提高免疫耐受作用以达到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目的。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14-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汪春艳;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西药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唾液生长表皮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鼻咽癌放疗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采取相同的放疗方案,对照组给予西药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本院自拟方服用。结果当放射剂量为10、30、50 Gy时,对照组患者急性口腔炎发生情况均较观察组更加严重(P<0.05);放疗前两组患者唾液EGF水平相当(P>0.05),放射剂量10、30、50 Gy以及放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均较放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放射剂量10、30、50 Gy以及放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唾液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Karnofsky(KP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炎能够有效降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的严重程度,且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唾液EGF水平有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17-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9 ] - 胡艳茹;谢凤杰;吕长安;崔轮盟;彭红春;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4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脑钠肽以及肌钙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脑钠肽以及肌钙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清丙二醛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清丙二醛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脓毒血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预后。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19-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2 ] - 邓功建;冉娅娅;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多途径联合方案治疗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予头孢三代类抗生素及常规对症处理后,治疗1组(26例)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同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多方案治疗方法,治疗2组(27例)只予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3组(25例)(给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结果示治疗1组、治疗2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治疗3组,治疗1组时间短于治疗2组(P<0.01)。结果示治疗1组、治疗2组临床疗效均优于治疗3组,治疗1组时间优于治疗2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多方案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满意,比单用痰热清注射液效果更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21-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3 ] - 刘杰;胡耀威;王楠;陈丽潇;刘薇;
目的观察急煎独参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服用急煎独参汤。观察患者的止血效果、出血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急煎独参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产后大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24-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7 ] - 刘莹;甄文剑;王雅琼;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AIO)(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加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至梗阻完全解除。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的治愈率86.04%优于对照组的59.52%(P<0.01)。结论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AIO(气滞血瘀证)患者在攻里通下的同时注重养阴生津,能减轻因梗阻造成的炎性反应程度,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26-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8 ] - 陈洁;蒋一;
目的观察口溃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患者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沙利度胺,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口溃散。连续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个月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溃疡直径、平均溃疡期及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IL-10的表达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65.00%,低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7、14、28 d后,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直径与治疗前相比均缩小(P<0.05),且观察组患者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溃疡期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7、14、28 d后,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出现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口溃散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平均溃疡期、溃疡直径及降低VAS疼痛评分,3月复发率较低,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而实现其作用机制的,且安全性较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29-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王金民;朱军华;
目的观察自拟逐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进行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逐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检验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空腹血糖(GLU)、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水平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LDH、GLU、SAAG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GLU、SAAG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方剂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检测指标LDH、GLU、SAAG水平。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32-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邢佑美;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 10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最终纳入统计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血淀粉酶、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IL-10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8.00%优于对照组的64.00%(P<0.05)。治疗后5 d和7 d,两组血淀粉酶和白细细胞水平与纳入时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均P<0.01)。两组TNF-α和IL-6水平与纳入时比较均明显下降,IL-10则升高(P<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均P<0.01)。结论采用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治疗AP可降低促炎症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抗炎症因子,提高治疗效果。
2016年08期 v.25;No.220 1634-1635+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