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基于ICC探索半夏厚朴汤加减对腰椎骨折后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马朋杰;刘魏;黄杰烽;陈伟燕;郑杨;汪丽佩;童培建;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对腰椎骨折后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并基于ICC探讨该方对腰椎骨折后大鼠胃肠动力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夏厚朴汤高、中、低剂量组以及莫沙必利组(为避免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增加2只SD大鼠,故实际操作中每组12只雄性SD大鼠,共72只SD大鼠),造模后第2天给予相对应药物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服),连续灌胃10 d。处死动物前予自制半固体营养糊检测大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取大鼠空肠组织按免疫组化要求染色并观察其空肠的病理结构及c-ki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半夏厚朴汤低、中、高浓度、西药组大鼠胃残留率均明显降低、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与西药组比较,半夏厚朴汤低、中浓度组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厚朴汤高浓度组差异性显著(P<0.05)。病理切片HE染色后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肠黏膜上皮大量坏死脱落,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而半夏厚朴汤组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病理变化逐渐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西药组空肠腺体细胞高表达c-kit蛋白,半夏厚朴汤组c-kit蛋白表达亦明显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能促进腰椎骨折后大鼠的胃肠动力,同时促进其空肠组织恢复表达c-kit蛋白,这可能是该方调节大鼠胃肠动力的机制之一。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09-2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6 ]
  • 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t-PA、PAI-1、Col Ⅳ的影响

    钟银玲;李花;刘旺华;彭智远;

    目的观察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PA、PAI-1、Col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神经细胞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小剂量组、健脾补土方中剂量组、健脾补土方大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治疗7 d后处死,并在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胶原蛋白Ⅳ(ColⅣ)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健脾补土小、中、大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减少(P<0.05);健脾补土方小、中、大剂量组t-PA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健脾补土方小、中、大剂量组PAI-1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健脾补土方小、中剂量组Col IV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补土法组方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缺损,可能与其下调t-PA及上调PAI-1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上调ColⅣ的表达有关。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13-2215+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1 ]
  •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潘永梅;陈志强;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然后平分为DN模型组、活血化瘀组和厄贝沙坦组各10只,活血化瘀组选择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灌胃服药,厄贝沙坦组选择厄贝沙坦溶液灌胃服药,模型组灌服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三组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大鼠都造模成功,活血化瘀组与厄贝沙坦组大鼠的肾质量都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实验后活血化瘀组与厄贝沙坦组组大鼠BUN、Scr较DN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后DN模型组、活血化瘀组和厄贝沙坦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值分别为(16.32±4.29)mg/24 h、(11.50±2.59)mg/24 h和(12.20±3.01)mg/24 h,活血化瘀组和厄贝沙坦组较DN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TGF-β1主要在肾间质区、肾小管部位及小动脉中表达;FN主要表达在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和肾小管部位。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显示活血化瘀组和厄贝沙坦组的FN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汤剂能够降低DN大鼠的肾脏肥大,提高肾功能,改善肾组织病变,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l与FN的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16-2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2 ]
  • 复方七芍降压片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研究

    蔺晓源;刘丹;曾勇;

    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HR大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和厄贝沙坦片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组;给药6周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生长素(Ghrelin)、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变化,RT-PCR测定胸主动脉Ghrelin受体(GHSR)、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Grelin、NOS含量和胸主动脉GHSR、e NOS m RNA表达降低,血清ET-1含量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和厄贝沙坦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且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对血清Ghrelin、NOS、ET-1含量和胸主动脉e NOS m RNA表达的影响优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可能通过调节Ghrelin、NO、ET-1含量及GHSR、NOS的基因表达而起保护SHR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20-2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2 ]
  • 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临床研究

    闫冬雪;赵杼沛;刘亚丽;郭俊杰;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中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心电图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效果显著。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23-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9 ]
  • 解毒清肺合剂对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程淼;王静;李德莹;李超;黄茂;周绍忠;刘畅;刘国兴;王成祥;

    目的观察解毒清肺合剂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的疗效,并观察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为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院院内制剂解毒清肺合剂,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WBC、NE%、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WBC、NE%下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下降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NF-α、IL-6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TNF-α下降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TNF-α、IL-6下降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清肺合剂治疗非重症CAP疗效确切,可能通过降低促细胞炎性因子水平起到治疗CAP的作用。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26-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加味野马追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

    苏克雷;谈杰;蔡敏;蒋云峰;朱进;冯高华;朱启勇;张业清;

    目的观察加味野马追胶囊对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60例患者按盲法编码分组,治疗观察结束后揭盲显示,实际观察52例,其中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脱落8例,试验组4例,对照组4例,脱落率<20%)。试验组口服加味野马追胶囊(每粒0.3 g);对照组口服克咳胶囊(每粒0.3 g),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第4日和第7日)较治疗前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第3次访视(治疗7 d)时,两组间症状积分出现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野马追胶囊能有效地改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克咳胶囊,且安全性好。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29-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胰泰复方对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高丽娟;刘莉;刘华生;王科军;张莹莹;

    目的观察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胰泰复方低剂量组(中低组)、胰泰复方中剂量组(中中组)、胰泰复方高剂量组(中高组)、清胰利胆颗粒组(中对组)、空白组、模型组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3.3%L-精氨酸,空白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后灌胃,各组给予相应治疗30 d。治疗结束后血清学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中高组、丙二醛(MDA)。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SOD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或P<0.01);中中组高于中高组、中低组(P<0.05或P<0.01),与中对组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中组、中对组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中中组高于中高组、中低组P<0.05)。结论调节氧化应激可能是胰泰复方治疗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32-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586例缺血性中风发病子午流注时间规律的研究

    祖建;霍锐;樊艺;李莉;周竞峥;钟骏慧;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子午流注时间规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为子午流注时间医学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收集重庆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缺血性中风患者586例的发病资料,应用圆分布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规律。结果经圆分布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具有一定季节集中趋势,发病高峰为11月24日,高峰期为8月9日至次年3月11日(r=0.1824,P<0.05)。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出缺血性中风发病时的值日经,经圆分布统计分析,值日经为足厥阴肝经的时段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趋势(r=0.089,P<0.05)。分析昼夜24 h的发病时间规律发现,发病高峰为7时13分,高峰期为2时33分至11时53分(r=0.4732,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全年散发但仍具有一定季节集中趋势,集中趋势相对较弱,发病高峰期为秋冬交替季节,提示在这一时期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能会减少缺血性中风发病。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分析发病值日经周期规律,足厥阴肝经值日时段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趋势。结合子午流注纳子法时辰周期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为辰时,即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时易于发病,所以在缺血性中风防治措施中应重视调和肝经与胃经的功能。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35-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9 ]
  • Sepsis3.0诊断标准下ICU脓毒症患者中医虚实证素对预后评估的探讨

    宋麦芬;杨思雯;郭玉红;夏非;吴彦青;石筝筝;史清泉;陈腾飞;刘清泉;

    目的探索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虚实证素特点,分析其对疾病的预后趋势。方法采用回顾观察性研究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ICU住院患者545例,根据sepsis3.0诊断标准入组病例189例,按虚实辨证分组,其中虚证组78例,实证组111例,比较虚证组与实证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评分、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1)本研究189例患者中虚证组占41.27%,实证组占58.73%。2)虚证组与实证组比较,虚证组脓毒症患者WBC、NEUT显著升高[WBC(10×9/L):(12.39±5.33)比(11.14±5.48),NEUT(%):(83.89±12.39)比(80.56±12.70),均P<0.05];3)虚证组与实证组比较,两组间SOFA、q SOFA、APACHEⅡ及格拉斯哥评分无显著差异;4)虚证组脓毒症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实证组[38.76%(30/78)比20.72%(23/111),P<0.05]。结论虚证脓毒症患者具有较高病死率,应将"扶正"思想全程贯彻于脓毒症的治疗中。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38-2240+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72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07 ]
  • 脓毒症中医辨证处方规律及临床疗效的文献研究

    闫春江;周仙仕;叶烨;

    目的系统评价脓毒症辨证处方用药规律及评价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个中英文文献及临床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对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相应数据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了697篇文献,共计49112例受试者。其中中医药干预组22719例。文献综合分析表明:邪毒证、血瘀证、火热证、气虚证、痰证、腑实证是其最常见的证素,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清瘟败毒饮、通腑泻热方、大承气汤;大黄、甘草、赤芍分别为脓毒症最常用的中成药、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上述中医药干预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血流灌注,减轻重症感染,减少呼吸支持,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还能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脓毒症的辨证处方用药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医药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同时安全性较高。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41-2244+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91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68 ]
  • 淫羊藿苷/壳聚糖/血小板血浆微球/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治疗兔桡骨骨缺损疗效的实验研究

    张传志;曹洪辉;李修建;蔡明;周庾;胡晓波;卢卫忠;张太君;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壳聚糖/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提高骨缺损愈合的疗效。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A组模型组(行骨缺损手术);B组富血小板微球羟基磷灰石PRP/CS/HA(行骨缺损手术,植入PRP/CS/HA复合材料);C组淫羊藿苷血小板血浆微球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EP/PRP/CS/HA(行骨缺损手术,植入EP/PRP/CS/HA复合材料)。均植入6孔钢板(华创仿AO宠物用钢板);术后均观察12周。通过HE组织形态学检测、x线摄片、生物力学检测等检测方法,以评估不同疗效。结果与A组相比,12周时,X线提示B组骨折线稍模糊,骨痂密度开始增加;C组则显示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良好,骨成熟度较高;同时感染率较前两组明显降低(P<0.01);生物力学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C组显示骨痂强度明显增强,但统计学没用显著差异,与A组相比生物力学均差异明显(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A组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C组则见大量骨组织形成,其中C组骨痂成熟度较高(P<0.05)。结论 EP/PRP/CS/HA复合材料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45-2248+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活血通脉颗粒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谢健;魏丹;沈超;童晓云;王雅莉;李晓;和春芳;石安华;陈文玲;刘涛;赵淳;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颗粒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中颈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将96只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86只喂高脂饲料,11周后造模成后5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自然消退组、普通饲料活血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普通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活血通脉颗粒中剂量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8组,分别连续给药5周,各组经耳缘静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取兔颈动脉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正常组颈动脉内皮光滑,未见斑块和脂质沉积,模型组内皮明显增生,斑块内含有大量泡沫细胞,粥样斑块分布广泛。普通饲料活血通脉颗粒组较模型组内皮增生程度明显减轻,斑块内含较少泡沫细胞。普通饲料高剂量组整个动脉管壁层次尚清晰。模型组TC、TG、HDL-C、LDL-C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给药5周后,活血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血脂4项与自然消退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普通饲料活血通脉颗粒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与活血通脉颗粒低剂量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普通饲料活血通脉颗粒高剂量组与普通饲料辛伐他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可能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49-2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迟大鹏;姜晓东;顾九馥;郎铁成;蔡体平;魏金;胡文斌;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并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组术后第2日开始鼻饲醒脑开窍中药汤剂(干预3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苏醒、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53-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53 ]
  •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中药斗谱系统的构建

    覃德春;张文森;文洪宇;魏知;黄彦;

    目的构建一种适应不同需求的快速生成中药斗谱的软件系统。方法以可扩展的中药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四叶草组合"的药格布局,综合中药斗谱传统规则编制系统软件。通过链接中药临床使用信息数据库,采集中药临床数据,统计运行指定时间段实时更新的动态资料数据生成斗谱。结果不同形式饮片散片与小包装在夏季、冬季及全年度的使用中,药味构成比具统计学意义,表明散片与小包装的使用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形式饮片的斗谱分开管理确有必要;散片在不同四季使用中的构成比具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药使用与季节具有一定相关性,斗谱不同四季分开管理确有必要。结论该系统可实现不同需求中药斗谱的实时有效管理。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56-2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薪火传承

  • 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探析

    潘立文;王晓明;黄勇;

    通过查阅文献、跟师学习等方法 ,总结、整理并分析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康朗香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拢沙喉"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嗜食醇酒厚味以致湿热内生,在外感风邪的鼓动下,过关走节,影响关节处四塔功能以致发病。此病主要依据其病史与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证型主要为风火二塔偏盛型、风火水三塔偏盛型。采用康朗香经验方,傣药内治与外治并施的方法进行治疗。名老傣医康朗香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经验深刻、独到,疗效卓著。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60-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7 ]
  • 史锁芳教授运用大剂量黄芪临床经验

    李兆荣;刘华平;吴涛;

    本文旨在介绍史锁芳教授运用大剂量黄芪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本草古籍,分析史锁芳教授运用大剂量黄芪的缘由,提出临床使用黄芪的体质类型、使用禁忌。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65-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2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0 ]
  • 奚肇庆教授辨治内伤头痛临证经验

    吴雅文;

    本文对奚肇庆教授辨治内伤头痛临床经验进行初步总结。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68-2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证治探讨

  • 和法在虚劳(重症迁延期)中的运用

    范铁兵;王婷婷;杨志旭;

    通过对和法及虚劳(重症迁延期)的阐述,明确和法的运用范围、虚劳(重症迁延期)的内涵与外延,为和法在虚劳(重症迁延期)中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法具有执中致和,和其不和的特点,虚劳(重症迁延期)突出表现为脏腑、阴阳、气血失和,因此运用和法治疗虚劳(重症迁延期)之失和状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70-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3 ]
  • 浅谈痫病的分期论治

    姚奇志;池林;

    基于2001年国际抗痫病联盟(ILAE)对癫痫分类的普遍共识,联系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探讨痫病的病因病机,构建分期论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笔者认为发作期应虚实论治,实证为心肝痰火壅盛证,虚证为痰浊困扰心脾证;缓解期病多属虚,辨证为痰瘀阻络。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75-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实验报告

  • 附子中6种生物碱质谱裂解机制及醇解产物研究

    张翅;潘德林;朱雅宁;郝莉;

    目的探讨附子中6种生物碱裂解规律,研究双酯型生物碱乙醇解产物。方法采用HPLC-ESI-MS技术,在正离子模式下,扫描分析双酯型生物碱在乙醇的转化产物,并阐述其规律。结果通过对已知6种生物碱的多级质谱分析及文献调研,总结了6种酯型生物碱的裂解规律,并确定了双酯型生物碱的乙醇产物。结论 3种双酯型生物碱在乙醇中,发生乙醇解反应,分别生成8-乙氧基新乌头碱、8-乙氧基乌头碱和8-乙氧基次乌头碱;由于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还有焦乌头碱的产生。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78-2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4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月秋;刘辉;

    目的探索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丹参酮ⅡA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及至中动脉局灶所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 h拔除栓线,制备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夹闭。丹参酮ⅡA组在术前15 min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剂量(1 m L/kg),脑所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术前15 min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24 h断头处死动物,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Wnt、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p53、Bax和BCL-2的表达,评价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脑组织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Wnt、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p53以及Bax的m RNA和蛋白水平上升(P<0.05),BCL-2的m RNA和蛋白水平下降(P<0.05),TNF-α、IL-1β和IL-6的m RNA表达和血清水平上升(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较,丹参酮ⅡA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可抑制Wnt/β-catenin/p53信号途径介导的炎症和凋亡相关。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83-2285+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8 ]
  • 附子及其炮制品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

    唐恬;赵婷;赵晖;陈振振;

    目的基于心电图变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附子及炮制品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附子不同炮制品和给药剂量对雄性SD大鼠分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10组,即空白组,生附子低、中、高3个剂量组,白附片低、中、高3个剂量组,黑顺片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各10只。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对比给药前后大鼠Ⅱ导联心电图(ECG)的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附子及其炮制品给药后,可短时间内显著增加心率HR、抬高S-T段、延长P-R间期(P<0.05或P<0.01),对QRS波群、Q-T间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附子中剂量组和白附片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CK和LDH水平(P<0.05),附子及炮制品对BNP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附子可引起ECG异常变化,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炮制品黑顺片、白附片导致的心电异常较生附子减弱,有助于阐明炮制减毒的科学内涵。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86-2289+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3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6 ]

文献分析

  • 浅析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及现代研究依据

    向安娅;王艳;余承青;刘仁慧;

    大黄攻邪力强,临床常用于热积腑实、血热出血、瘀血证及多种实热、湿热病证。本文结合本草文献及临床应用举例,介绍大黄在泻下与止泻、止血与活血、伤中与健胃3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并查阅近10年的文献报道,综述大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上述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主要与大黄本身含有的多种化学成份而产生的药理多效性有关,为指导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90-2291+2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1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62 ]

急症教学研究

  • 移动教学平台在重症医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江其龙;陈伟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移动技术已深入到医学教学各个领域。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已经在世界各教学领域推广。以印象笔记(Evernote)共享知识库为基础平台,利用Up To Date临床顾问工具,结合微信群即时通讯,建立适合于急危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移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学习效率及临床实践能力。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92-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5 ]

医籍研析

  • 由登革热的启示浅谈对《伤寒论》的认识

    陈腾飞;刘清泉;

    《伤寒论》是中医学重要典籍之一,历代注解此书者皆有所发挥。笔者在临床研究登革热期间,反复温习中医经典著作,笔者认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专著,而且是对一类外感病的论述;六经首先是六类病,书中发病天数是写实的;《伤寒论》注重外感病的内伤基础;太阳病篇幅最长有其内在原因;《伤寒论》被奉为经典著作有其必然性,能满足这些必然性的中医学著作也可以成为经典。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96-2297+2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综述

  • 中医药调控心衰细胞PKC信号通路的现状及思考

    薛一涛;焦华琛;刘鹏;刘广志;陈炜;崔文竹;

    近年来,随着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于心衰的临床研究已经从单纯的临床观察,证型分类,逐渐深入到中医药对于细胞分子生物学影响的研究上。DAG/PKC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内信号调控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裂调控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当发生心衰时会不同程度地刺激细胞内PKC信号通路的表达,激活心脏的肥大信号传导加重心衰。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98-2300+2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中药养心汤的应用研究进展

    范增光;杨建飞;

    养心汤出自于明·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类方》,治疗范围包括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以及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受到众多医家的青睐,被广泛用于临床,现将其在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01-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2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刘超武;柯虹竹;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常见的住院原因,需要及时妥当地处理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以改善预后和减少死亡率。近年来,针对急性加重期患者除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医药治疗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疗效肯定。本研究通过对近些年相关文献的查阅总结,并结合临床体会和疾病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借此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04-2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5 ]
  • 从痰、热、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概述

    张芙蟒;马超;余小萍;

    试析从痰、热、瘀3个关键病理因素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理论依据,并综述近年来从痰、热、瘀论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08-2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70 ]
  • 黄疸的中医治疗进展

    曹思思;陈新瑜;

    中医学关于黄疸的论述由来已久,黄疸的中医施治丰富且繁杂,缺乏系统性概括。本文对黄疸的中医治疗现状作综述,分别从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治疗等方面介绍黄疸的治疗进展,笔者认为中医治疗黄疸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缩短临床康复周期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但尚存在中医黄疸诊疗指南应用及知晓率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等不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12-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6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8 ]
  • PM2.5与哮喘关系的中西医结合认识

    李竹英;师留杰;高风丽;

    近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首先作用于肺,在支气管,肺部及其间质中沉积,从而加重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进而诱发或加重哮喘,使之成为哮喘发病率增高的重要的非变应原性因素。我国已成为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西医结合在哮喘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前景。针对由PM2.5引起的哮喘,若能加强认识其发病机制,可为现代医学的相关药物研发和中医药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16-2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4 ]

临床观察

  • 君承合剂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林朝亮;朱红林;成向进;李长青;董红娣;陈福来;

    目的观察君承合剂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ICU伴有胃肠动力障碍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君承合剂,对照组加用莫沙比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51.16%(P<0.05);两组主要症状量化积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君承合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19-2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益气解毒方辅助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放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韩益德;周毅;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辅助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放疗后结直肠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方结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症状缓解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主要以1,2级急性直肠炎为主,并且多出现于放疗治疗后期,未出现4级直肠炎,而对照组主要以2,3级急性直肠炎为主,但总体说来两组患者治疗后急性放射直肠炎分级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益气解毒方辅助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放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21-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8 ]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云海;邓梦华;苏懿;马明远;

    目的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脓毒症指南集束化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治疗5 d。观察临床疗效和统计两组患者复苏液体用量、缩血管药物用量、肢体水肿发生率、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28 d死亡率。结果中医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中医组复苏液体用量、缩血管药物用量和肢体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中医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28 d死亡率比较差别不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减少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液体量,快速纠正低血压和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24-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7 ]
  • 宣肺涤痰方内服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疗效观察

    李文劲;

    目的观察宣肺涤痰方内服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14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分别给予西医对症干预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宣肺涤痰方内服外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主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炎症指标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中医主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中医主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炎症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宣肺涤痰方内服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可有效减轻肺部感染症状,缩短临床病程,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26-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2 ]
  • 倒悬牵引推拿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干预性研究

    占茂林;郭耀斌;

    目的观察倒悬牵引推拿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倒悬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以俯卧位骨盆牵引推拿治疗。采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及SF-36对患者腰背痛及功能、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0例,脱落1例。对照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3例,脱落1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CODI、SF-36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倒悬牵引推拿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更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更好地改善功能及生存质量。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29-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9 ]
  • 化痰清瘀颗粒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痰瘀证)的临床观察

    林金财;林素桔;刘毅然;卓士旺;孙清己;吴安;黄融琪;

    目的观察化痰清瘀颗粒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清瘀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0%(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ADL)、生活能力指数积分(QLI)、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清瘀颗粒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疗效肯定。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32-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清气化痰汤加味组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古丽努拉·海若拉;阿尔达克·哈盘;叶尔扎提·海肉拉;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加味组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氨茶碱缓释剂治疗,而治疗组给予清气化痰汤加味组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第1秒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EV)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清气化痰汤加味组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AECOPD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34-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五参汤对脓毒症心衰(气虚血瘀证)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李旭成;张军;吴迪;潘泉利;喻灿;余淑菁;张栋;余莉萍;

    目的研究五参汤对脓毒症(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治疗组两组各21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如抗菌、利尿、强心、扩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参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 Tn I)、脑钠肽(NT-pro-BNP)、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亦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E/A比值、二尖瓣与空间隔距离(EPSS)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收缩、舒张功能各指标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TNF-α、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c Tn I、NT-pro-BNP指标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五参汤能明显改善西医常规治疗脓毒症心衰(气虚血瘀证)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出现,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37-2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6 ]
  • 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水临床观察

    贺雪黛;李烜;胡守友;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进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其中治疗组同时行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患者Karnofsky(KPS)评分结果和临床证候改善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上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治疗组在胸闷及喘促气短两个证候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能明显改善因积水引起的不适症状,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疗效。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40-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4 ]
  • 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临床观察

    夏德鹏;陈培芳;杜培学;王寿兰;

    目的观察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疗效,探讨此法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转位小针刀疗法,每隔5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每日1次,连续治疗15 d,配合双氯芬酸75 mg,口服,每日1次,甲钴胺片500 U,口服,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患者3月后的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P>0.05);随访患者3月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疗效显著且长期疗效稳定,操作方便、省时、廉价。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43-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4 ]
  • 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汪洋;

    目的观察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60眼)及对照组41例(52眼)两组。对照组糖尿病饮食,并口服西药控制血糖、血压,采用阿斯匹林抗凝及其他对症处理,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病变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的82.93%(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病变程度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视网膜病变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而对照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均未见胃肠及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NPDR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病变程度,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45-2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3 ]
  • 自拟散瘀利水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观察

    丑建伟;洪斌;罗勋;郑哲;雷亮;

    目的观察自拟散瘀利水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散瘀利水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肢体肿胀消退时间、肿胀消失时间、疼痛减轻时间,中转手术情况以及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肿胀消失时间、疼痛减轻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转手术率治疗组(5.26%)低于对照组(55.26%)(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散瘀利水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49-2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 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对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

    冯文栋;郭慧梅;曹淑华;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对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以72例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腹部胀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能显著改善患者腹部胀痛症状,加快其肠鸣恢复及提前排气和排便时间。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52-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6 ]
  •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任英莉;孟宪卿;王莉娜;孔立;

    目的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中医证候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 60例痰培养结果为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肺炎患者,记录其基本信息、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相关资料,分析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结果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为(74.79±12.08)岁,具有患多种慢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60例患者痰培养结果呈现多重耐药,替加环素耐药率为8.2%,阿米卡星为16.7%,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0%左右,其余药物耐药率为80%左右。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出现频次高者依次是:咳嗽、发热、胸闷、喘息、黄痰、痰黏。舌象出现频次高者是红舌、暗红舌,脉象出现频次依次是弦脉、细脉、滑脉、沉脉、数脉。常见证型为痰热蕴肺、肺胃热盛、气阴两虚。结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具有患多种慢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呈多重耐药性,其基本证型是痰热蕴肺、肺胃热盛、气阴两虚。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55-2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 参附注射液联合溶栓及抗凝治疗在急性肺栓塞合并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叶宝华;

    目的探索参附注射液联合溶栓及抗凝药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合并低血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合并低血压患者12例,给予中药参附注射液静滴联合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措施,分析其28 d病死率,监测联合治疗前后心输出量(CO)、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12例合并低血压的肺栓塞患者中,存活10例(83.33%),死亡2例(16.67%),患者治疗前CVP(20.25±2.73)mm Hg,治疗后明显降低为(13.92±4.91)mm Hg,CO明显上升,从(1.73±0.59)L/min升至(6.60+2.61)L/min,SVRI明显下降,从(4562.50±805.19)dyn·s·cm-5·m2降至(2426.00±405.81)dyn·s·cm-5·m2。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计算的理论死亡率是65.04%,实际死亡率是16.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合并低血压的肺栓塞患者死亡风险很高,但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初期稳定循环,同时联合病因治疗改善了血流动力学,降低了死亡率。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58-2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0 ]
  • 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高峰;吴蔚;鲁轶臻;王彬;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客观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西医常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AECOPD患者痰热壅肺证病例225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每组配对32对。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患者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变化比较,结果为两组治疗1周、治疗结束WBC、NEU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1周、治疗结束治疗组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氧分压(Pa O2)变化比较,结果为两组治疗1周、治疗结束CRP、Pa 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1周、治疗结束治疗组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结果为治疗组为(13.38±4.27)d,对照组为(16.59±4.79)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更快速改善AECOPD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提高抗感染疗效,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缩短住院时间。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61-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8 ]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23例疗效观察

    杨梅莲;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3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加口服疏风解毒胶囊,用药5 d。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变化情况、患儿进食变化情况、疱疹或溃疡改善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4%,对照组的90.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疱疹或溃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儿发热等症状。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64-2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6 ]
  • 中风复元合剂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观察

    毕丽丽;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合剂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6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扩容、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合剂50 m L,每日2次,早餐前晚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治疗21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9%(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7 d、14 d和21 d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复元合剂能明显改善分水岭脑梗死(CWI)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取得较好疗效。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66-2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消瘰丸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周鑫;柯雅思;张青蓝;吴雨晨;黎颖;杨晓英;

    目的观察消瘰丸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于心阴虚以及阴虚火旺所致的中医症候的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74.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瘰丸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可以有效缓解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68-2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8 ]
  • 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魏洪;顾圣高;陆卫;王晓玲;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阳陵泉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外敷、三七伤药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阳陵泉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4、7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肿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组疼痛、肿胀指标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效果明显。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71-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2 ]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韩亚辉;武凯歌;张薇薇;刘百祥;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热袭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片和氨茶碱缓释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10 d。临床有细菌感染证据予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热袭肺证)患者,联合疏风解毒胶囊可改善患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73-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9 ]
  • 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丽娜;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变化比较,结果为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75-2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3 ]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联合止痛四物汤对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王亚忠;于红蕊;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联合止痛四物汤对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白介素-1(IL-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者患者术后联用止痛四物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IL-1、i NOS、CRP水平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评分增加(P<0.05),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者患者上述各项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联合止痛四物汤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NO、IL-1、i NOS的表达水平。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78-2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3 ]
  • 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声音嘶哑的临床观察

    李红燕;张力;

    目的观察会厌逐瘀汤用于治疗急性声音嘶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声音嘶哑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同时口服维生素B1片及甲钴胺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会厌逐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5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7 d以及15 d后,两组患者声嘶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总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以及15 d后,两组患者V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会厌逐瘀汤内服治疗各类急性声音嘶哑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声嘶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81-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黄连温胆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常庆雄;

    目的观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淀粉酶(BA)、尿淀粉酶(UA)、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BA治疗后为(127.44±19.35)IU/L,低于对照组的(106.33±21.89)IU/L(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为(66.42±20.30)h,低于对照组的(103.60±23.41)h,住院时间为(14.54±1.91)d,低于对照组的(15.60±3.09)d(均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BA、UA、白细胞、CRP等指标,有助于患者缓解腹痛、缩短住院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83-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1 ]

临证体会

  • 基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脉辨治眩晕症

    康晨;滕晶;

    眩晕症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近年来,因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及心理异常状态异常所致的眩晕症逐年增加。然而,心理状态是人在某时间段人的内心思维与情绪活动,现在很多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充足的认识,加上患者不会主动诉说,临床很难准确诊断与治疗。本文从"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角度出发,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背景,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从脉辨证、以证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86-2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6 ]
  • 从“肝”论治丛集性头痛

    胡华;张燕辉;刘杰;

    丛集性头痛属中医学"头痛"范畴,其病因不外乎从外感、内伤两方面立论,通过对丛集性头痛病因病机的探讨,认为丛集性头痛病位虽然在头部,但病本责之于肝,结合肝主疏泄、主藏血的生理病理特点,以肝为核心辨证分型,从肝论治,以疏肝、清肝、平肝、养肝、滋肝等为治法。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88-2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活血化瘀法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运用

    杨亚欣;田玖玲;王涛;檀金川;

    本文主要总结和讨论活血化瘀法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运用,从而为活血化瘀治疗膜性肾病提供理论基础。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91-2392+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护理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李晓冬;马鸿雁;张岩;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方式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阻塞性肺不张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计划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早期患者共7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目前针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所采用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性中医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术后阻塞性肺不张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运动心肺功能测试(VO2max/kg)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具有明显提升(P<0.05);出院4周后的疲乏耐受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相对对照组也显著提高。结论该中医护理方法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的阻塞性肺不张发生率的控制和肺功能和身体机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研究并改进的针对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案。

    2016年12期 v.25;No.224 2393-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其他

  • 《中国中医急症》稿约

    <正>《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和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源期刊,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杂志创刊于1992年,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教授题写了刊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陈佑邦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王永炎院士先后任杂志主编。《中国中医急症》现任主编为国医大师、中日友好医院晁

    2016年12期 v.25;No.224 2204+2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