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佳鑫;赵晖;张秋霞;齐放;李君玲;张楠;樊永平;李明;王蕾;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补肾方与化痰活血方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细胞活性的影响及胶质瘢痕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糖蛋白(CSPG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法建立胶质瘢痕模型,分别加入补肾益髓方、补肾方和化痰活血方含药血清,继续培养24 h后,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高内涵法测定GFAP与CSPG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GFAP与CSPGs蛋白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益髓方、补肾方及化痰活血方含药血清均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存活率(P<0.01);均能够下调CSPGs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补肾益髓方及补肾方升高细胞存活率优于化痰活血方(P<0.05或P<0.01);降低CSPGs蛋白的表达方面补肾益髓方优于化痰活血方(P<0.05)。结论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均能够抑制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瘢痕中CSPGs蛋白的表达,以促进轴突的修复与再生,以补肾益髓方效果最佳。
2018年01期 v.27;No.23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王鑫蕊;杨丽;徐榕雪;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实时步态行为学改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105 mg/kg)、硝苯地平组(8 mg/kg)和氧化苦参碱(105 mg/kg)与硝苯地平(8 mg/kg)联合给药组各10只。利用L5、L6脊神经结扎(SNL)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各组大鼠经训练后分别进行实时步态行为录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身体协调性相关指标Regularity Index、Swing中,各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足印压力的变化中,模型组大鼠在行进过程中,结扎侧左后足(LH)足印明显变小,而结扎对侧的右前足(RF)足印变亮,给予氧化苦参碱后的SNL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行进时的LH足印增大,RF足印变小变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NL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下调(P<0.01);氧化苦参碱、硝苯地平、氧化苦参碱与硝苯地平联合给药分别使SNL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改善(P<0.01);四足足印相关参数指标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LH足印长度、足印宽度、最大接触时间的最大强度、站立时间4项指标均显著下调,RF足的足印宽度显著上调,氧化苦参碱与硝苯地平联合给药使模型组足印长度指标在LH足显著上调,RF足显著下调;氧化苦参碱、硝苯地平、氧化苦参碱与硝苯地平联合给药使模型组LH足的足印宽度、最大接触时间的最大强度、站立时间3项指标显著上调(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显著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步态行为。
2018年01期 v.27;No.23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曲婉莹;刘志伟;刘璐佳;王欢;景伟超;王有鹏;
目的探讨抗支糖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Th1/Th2类代表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应答的调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95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支糖浆组、阿奇霉素组,空白对照组20只,其余各组25只。连续滴鼻感染肺炎支原体4 d,末次感染后1 d开始给予药物干预,并于给药后1、3、5、8、10 d,采集模型大鼠的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检测。结果给药后第1日,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BALF中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均为阳性。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FN-γ的含量,空白对照组、抗支糖浆组、阿奇霉素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IFN-γ表达显著增高(P<0.05)、IL-4表达显著降低(P<0.05);抗支糖浆组各时间点与阿奇霉素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支糖浆可以调节Th1/Th2失衡,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
2018年01期 v.27;No.237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 谷孝芝;陈剑坤;李际强;
目的观察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学特点,进一步提高老年肺炎合并病毒感染的中西医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的老年肺炎患者的中医临床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例老年肺炎合并病毒感染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咯痰、气促。其他症状以肢体乏力(82.35%)、精神疲倦(81.18%)、食欲减退(45.88%)、恶寒(或寒战)(43.53%)、心烦不寐(35.29%)、大便干结(24.71%)多见。85例老年肺炎合并病毒感染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数量最多的分别为气虚、血瘀和痰热。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虚痰热瘀阻证(24.71%)和肺脾肾虚痰浊阻肺证(20.00%)数量最多。结论老年肺炎合并病毒感染患者中,临床症状除咳嗽、咯痰、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外,常伴有肢体乏力、精神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肺、脾、肾诸脏气阴亏虚,痰、热、瘀内阻,虚实夹杂是老年肺炎合并病毒感染患者的主要病机。
2018年01期 v.27;No.237 13-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5 ] - 李丹丹;袁星星;杨磊;王炳予;刘长发;张雅丽;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对湿热蕴结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解毒化瘀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Th17/Treg细胞的核转录因子RORγt/Foxp3m 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7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IL-10、TGF-β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RORγt m RNA、RORγt/Foxp3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Foxp3 m RNA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解毒化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湿热蕴结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IL-17,增加IL-10、TGF-β水平,调控RORγt、Foxp3 m RNA的表达,促进Th17/Treg细胞平衡,减少复发率,疗效显著。
2018年01期 v.27;No.23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5 ] - 杨小钰;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联合FOLFOX-7方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1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单一FOLFOX-7方案治疗,观察组41例予以FOLFOX-7方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及血清SOD、Cor水平、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各指标[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受益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血清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VEGF及aFGF、bFGF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联合FOLFOX-7方案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血清SOD、Cor水平,抑制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018年01期 v.27;No.23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9 ] - 赵丰;屈玉疆;李勇涛;刘俊昌;王新军;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六法配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SA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腹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腹部推拿六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并检测IGF-1、TNF-α、IL-10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显著高于对照组76.27%(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心理和社会适应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F-1、IL-10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推拿六法配合腹针能够有效改善CSA患者临床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1期 v.27;No.237 24-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5 ] - 陈曾凤;陈勇;兰培敏;
目的观察羌防归芎汤治疗对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羌防归芎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检测者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RAF6、IL-1β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ESR、R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LR4、IL-1β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RAF6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羌防归芎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期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RAF6、IL-1β表达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018年01期 v.27;No.237 27-2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9 ] - 徐震宇;王毅;顾巍峰;张莉芬;朱杰;顼志兵;张丽葳;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灌肠方灌肠治疗脓毒症初期(热毒内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清热解毒灌肠方灌肠。疗程均为7 d。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判定、中医证候积分、肛温完全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检测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体温(肛温)完全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证候积分、外周血WBC、CRP、PCT及TNF-α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PCT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皮疹、变态反应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灌肠方灌肠治疗能提高脓毒症初期(热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
2018年01期 v.27;No.23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6 ] - 李京哲;邵占强;杨广伟;
目的观察清胆利肝疗法在老年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疱疹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带状疱疹患者72例按照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疱疹结局指标、治疗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免疫功能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止疱时间、止痛时间、50%疱疹结痂时间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疱疹结局。
2018年01期 v.27;No.23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2 ] - 陈培芳;夏德鹏;杜培学;丁立钧;刘安利;辛冬梅;
目的观察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的疗效;探讨此法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的操作机理。方法筛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与针刺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定点旋转位小针刀疗法,每5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5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5、10、15 d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随访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5、10、15 d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刺组治疗5、10 d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临床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5 d后两组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相当(P>0.05)。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疗效显著且长期疗效稳定,操作方便、省时、廉价。
2018年01期 v.27;No.23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0 ] - 董瑶瑶;彭礼波;黄云帆;陈阳;李丹;张志坚;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肌红蛋白(MYO)、胱抑素C(Cys C)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住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和7 d血中肌酐(SCr)、MYO、Cys C、KIM-1等。结果两组各45例患者中,48 h内每组死亡2例,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观察要求的患者各43例。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7 d时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SCr、MYO、Cys C、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治疗3 d时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减少脓毒症患者MYO及Cys-C分泌,下调KIM-1表达以保护肾功能。
2018年01期 v.27;No.23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5 ] - 张立志;闫和美;王永泉;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推拿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调节血糖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分期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SE和S100B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思维运作、定向、视运动组织、知觉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B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认知功能。
2018年01期 v.27;No.237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8 ] - 温泽发;李润生;张英小;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联合聚肌胞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72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施行聚肌胞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1个疗程为10 d,连续治疗6疗程;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蜂针疗法治疗,1个疗程为4周,持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D3~+、CD4~+/CD8~+)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烧灼及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CD4~+、CD3~+、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疗法联合聚肌胞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PHN,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体征,促进T细胞亚群恢复,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2018年01期 v.27;No.23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0 ] - 杨凤翔;郭俐宏;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后结合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静滴降钙素)48例和观察组(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夹脊电针+静滴依降钙素)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骨保护素(OPG)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β较夹脊电针组降低(P<0.05),OPG较夹脊电针组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ODI、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夹脊电针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后结合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夹脊电针。
2018年01期 v.27;No.23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2 ] - 刘超;郭亮;
目的观察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牵引、中药外敷治疗,两组的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两组治疗前JOA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与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与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表达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和TNF-α值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能促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2018年01期 v.27;No.237 54-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69 ] - 倪春林;陆爱清;施建东;李丹勇;张旭明;王志荣;莫文;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周期骶管滴注联合四步松解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骶管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骶管滴注联合四步松解手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12周后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VAS)、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1、2、12周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4.31%、86.81%、94.44%,均高于对照组的52.78%、72.22%、87.50%(P<0.05)。不同治疗周期VAS评分及ODI总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JOA评分在治疗后显著增加,治疗周期越长,变化幅度越大,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分别达63.89%、82.64%、93.06%,均高于对照组的48.61%、58.33%、79.17%(P<0.05)。结论骶管滴注联合四步松解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2018年01期 v.27;No.237 57-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6 ] - 杜红艳;郭志鹏;窦桂珍;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温经散寒散于三阴交、神阙等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布洛芬咀嚼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COX痛经症状评估量表(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患者前列腺素PGF2α和PG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散寒散穴位贴敷治疗可调节PD(寒凝血瘀证)患者血清前列腺素水平,改善痛经症状。
2018年01期 v.27;No.23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72 ] - 杨云芳;白雪;杨思进;江云东;黄江;唐红梅;
目的观察中医非药物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3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依达拉奉及血塞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非药物治疗(穴位敷贴、针刺、推拿、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药熏洗),疗程均为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部分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中医非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8年01期 v.27;No.237 64-6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王勉;秦扬;黎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两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游离T3、游离T4、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而促甲状腺素升高(均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基础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佳。
2018年01期 v.27;No.23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9 ] - 邢振龙;丘青中;李剑;
目的观察萆薢祛风饮联合肿痛消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口服,观察组予萆薢祛风饮联合肿痛消膏治疗,疗程为1周。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在关节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结论萆薢祛风饮联合肿痛消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2018年01期 v.27;No.23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9 ] - 钟骏慧;彭文宏;曾佳;
目的观察黄龙固本汤与舒利迭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使用常规舒利迭联合黄龙固本汤,对照组单用舒利迭;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77.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肺功能VC、MVV%、FEV1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龙固本汤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较好。
2018年01期 v.27;No.237 72-7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2 ] - 张春玉;沈芳;赖永贤;姜文成;谢韶琼;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青黄散中药外敷、电针围刺、刺络拔罐"(药-针-罐)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加巴喷丁胶囊口服及氦氖激光局部皮损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伐昔洛韦口服及"药-针-罐"序贯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红斑减轻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与脱痂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14日及皮疹消退后随访28 d、3个月,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缓解疼痛效果更佳(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1.67%(P<0.05);随访28 d、3个月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针-罐"序贯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2018年01期 v.27;No.237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2 ] - 甄朋超;王倩倩;刘钢;周俊杰;吴冰;
目的观察吴氏手法配合中药热敷及功能锻炼治疗粘连前期肩周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吴氏手法配合中药热敷及功能锻炼;B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加双氯芬酸二乙酰乳胶剂外用。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1,2,4,12周肩关节疼痛及压痛改善情况。结果 A组疼痛评分在治疗后1周改善显著(P<0.05),B组疼痛评分在治疗后2周改善显著(P<0.05),组间比较在各访视点两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部压痛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2周、4周以及12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氏手法配合中药热敷及功能锻炼治疗粘连前期肩周炎疼痛起效快,疗效佳。
2018年01期 v.27;No.23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8 ] - 吕俊;鞠娅;何晓凤;余小萍;
目的观察清热平喘定哮方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口服清热平喘定哮方,对照组予以口服头孢克洛、氨溴索抗炎化痰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症状、体征总分,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平喘定哮方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肯定,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018年01期 v.27;No.237 80-8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9 ]
- 部一;
目的观察固本活血化痰方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固本活血化痰方治疗,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腰部疼痛、腰部压痛、腰椎活动度、步行困难、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拇趾肌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降低与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结论固本活血化痰方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能够降低腰部疼痛、步行困难、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及VAS、ODI评分,升高JOA评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1期 v.27;No.23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5 ] - 徐敏敏;刘绍凡;王定菊;
目的观察自制肿意膏穴位贴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依托考昔120 mg,每日1次,治疗组则在口服依托考昔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有效率高,可快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在降低血尿酸、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2018年01期 v.27;No.237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65 ] - 尚佩生;于均峰;沈晓峰;
目的观察金黄散用于伴发2型糖尿病的老年带状疱疹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加普瑞巴林胶囊加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黄散皮损区外用。疗程均为10 d,疗程结束后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局部皮肤异常感觉、皮损好转程度指标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第10日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局部皮肤异常感觉好转程度评分、皮损好转程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遗留神经后遗痛(PHN)率为2.86%,对照组PHN率为5.71%。结论金黄散早期应用于伴有2型糖病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可明显促进皮损恢复,安全性较好。
2018年01期 v.27;No.23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楼屹;吴力;冯杨荣;朱之青;吴燕;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治疗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疗效及其对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老年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加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参苓白术散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腹泻疗效,腹泻持续时间及肠内营养热量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腹泻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腹泻控制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第5日、第7日肠内营养热量达标率明显提高,第7日加用肠外比例下降(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治疗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促进了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
2018年01期 v.27;No.237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9 ] - 陈友银;
目的观察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ilon骨折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位组和固定组各56例。复位组给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联合中医治疗,固定组仅给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踝关节功能。结果复位组总有效率为96.43%,优于固定组83.93%(P<0.05);复位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内固定组(P<0.05);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优于固定组之12.50%(P<0.05)。结论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架联合中医治疗Pilon骨折可快速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并发症。
2018年01期 v.27;No.23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8 ] - 玉男;
目的观察行气祛瘀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气滞血瘀型)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行气祛瘀止痛汤。14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瘙痒、乏力、低热症候积分,比较T细胞亚群CD4、CD8和CD25含量,血清免疫相关因子Ig G、Ig M和Ig A含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瘙痒、乏力、低热积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和CD25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含量增高(均P<0.05),且观察组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相关因子IgG、IgM和Ig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清免疫相关因子含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血清IL-4、IL-17、TNF-α和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行气祛瘀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气滞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相关因子,减轻炎症反应。
2018年01期 v.27;No.237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 徐清喜;吴仁凯;刘姗姗;
目的观察自拟消胀汤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消胀汤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疼痛、心下痞满、胃中灼热、纳差、嗳气反酸、大便不调、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为(316.27±51.26)pg/m L、(266.85±45.72)pg/m L,分别高于治疗前的(238.69±37.85)pg/m L、(241.75±36.48)pg/m L(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采用医院自拟消胀汤联合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障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1期 v.27;No.237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7 ] - 李娜;甄文剑;文博;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吞咽肌电刺激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开始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针同步吞咽肌电刺激,每次30 min,每日2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2例患者退出(1例皮肤过敏,1例病情加重),对照组3例患者退出(2例病情加重,1例依从性差),余85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3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患者SSA量表评分和FOI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SWAL-QOL量表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3周后,两组SWAL-QO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头针同步吞咽肌电刺激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2018年01期 v.27;No.23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67 ] - 何继勇;
目的观察烧山火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与常规针刺临床疗效差异,进一步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烧山火法对面瘫患者红外热谱的调节效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山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5例。烧山火组照在双侧在风池穴、合谷穴操作烧山火,其余穴位采用平补平泻;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总体有效率、HB分级评分标准、疗程和红外热成像图温度变化。结果烧山火组和常规针刺组总体有效率均为100.00%,但痊愈率烧山火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HB分级评分在治疗后比较烧山火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烧山火组疗程短于常规针刺组(P<0.05);红外热成像图温度变化比较,前额区、口角区、患区在整个疗程中烧山火组与常规针刺相比温度变化明显(P<0.05);耳周区在7 d、14 d、21 d温度变化明显(P<0.05);同时以前额区和口角区变化最明显。结论烧山火针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急性期周围性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无创、便捷的客观评价指标。
2018年01期 v.27;No.237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88 ] - 刘越军;高建垠;孙英杰;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肛周脓肿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肛周脓肿初期患者1∶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内外合治法(内服消痈汤、外敷如意金黄散)治疗,治疗周期7 d。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疼痛程度、肿块范围及质地、全身症状评分及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合治法能够改善肛周脓肿初期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2018年01期 v.27;No.237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2 ] - 陈爱华;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结果两组治疗前胰腺炎特异性指标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胰腺炎特异性指标AMS、UAMY、LPS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反应状态指标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反应状态指标WBC、TNF-α、IL-6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2018年01期 v.27;No.237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0 ] - 何晓;周茹建;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联合中药方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3例,分别在单纯西医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JOA、ODI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腹部推拿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提高肢体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β内啡肽水平。
2018年01期 v.27;No.23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54 ] - 贾合磊;王娟;任冬冬;陈亚奇;孙书龙;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 h的生命体征指标[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气指标[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脑钠前肽(BNP)水平,以及6 h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即0 h)RR、HR、SaO_2、p H值、PaO_2、PaCO_2、BNP水平指标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后2 h两组RR、HR、SaO_2、p H值、PaO_2、PaCO_2、BNP指标较本组治疗前好转(均P<0.05),且观察组经好转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 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对照组经过治疗1 h后,12例治疗无效,随后对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继续治疗。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有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阳虚水泛型)患者的低氧血症、生命体征以及中医证候。
2018年01期 v.27;No.237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金杰;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和胃降逆中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联合和胃降逆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呃逆缓解时间、呃逆停止时间、起效时间及疗效维持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和胃降逆中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顽固性呃逆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病情缓解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2018年01期 v.27;No.237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0 ] - 陈树山;李春耕;
目的观察清化肛宁汤治疗低位肛周脓肿未成脓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低位肛周脓肿未成脓期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化肛宁汤治疗,疗程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肛宁汤能够降低低位肛周脓肿症状、体征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2018年01期 v.27;No.237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