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顶叶皮质NO、5HT的影响

    战河;王赫;杨芳媛;郭秋蕾;洪性勋;袁静云;王紫娟;刘清国;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顶叶皮质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作用机制,为捻转补泻效应差异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0只SHR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每组各10只。WKY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对照。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用不同的手法针刺"太冲穴";用无创血压仪测各组大鼠尾压,于针刺前1 d测量1次,针刺第3、8、13、18、23、27日测量。针刺28 d后取顶叶皮质,采用微板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中NO,5-HT的含量,比较各组间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捻转泻法组血压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及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顶叶皮质NO,5-HT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顶叶皮质NO,5-HT含量较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和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R顶叶皮质中5-HT含量与NO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其高血压形成的中枢机制之一,对"太冲穴"施以针刺捻转泻法可以使顶叶皮质中降低的5-HT、NO含量得到升高,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中枢5-HT、NO参与了针刺捻转手法对SHR的血压调节过程。

    2018年03期 v.27;No.239 377-379+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补阳疗嚏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对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海英;赵波波;马迪将;史军;

    目的观察补阳疗嚏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对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余姚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虚寒型AR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疗嚏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IL-4、IFN-γ水平和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喷嚏、鼻塞、鼻痒、流涕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5);治疗后两组IFN-γ及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IL-4、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疗嚏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可有效改善虚寒型AR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380-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刘巧;陈远彬;刘志平;罗力;林琳;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和外文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查找中西医结合治疗ALI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确定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的偏倚风险表评估研究质量,使用Rev Man5.3.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降低ALI患者死亡率(RR=0.54,95%CI[0.34,0.87],P=0.01)、降低ARDS发生率(RR=0.41,95%CI[0.25,0.65],P=0.0002)及降低CRP浓度(SMD=-0.49,95%CI[-0.81,-0.17],P=0.002)。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ALI方面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故需要大量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来论证。

    2018年03期 v.27;No.239 384-388+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淫羊藿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柯鸿;武伦;王黎;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SCID模型小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SCID小鼠共60只,随机选取其中的50只,采用腹腔注射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株于经环磷酰胺预处理的SCID小鼠以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4周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阿糖胞苷组、观察1组、2组和3组,另10只正常小鼠设为空白对照组。观察1组、2组和3组分别用淫羊藿提取物10、5、2.5 m L/kg灌胃治疗5周,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5周,阿糖胞苷组尾静脉注射阿糖胞苷。在治疗第5周时尾静脉采血,采用人工法计数外周血血象及分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ARP)蛋白表达;流式细胞学检测HL-60细胞膜CD13和CD71表达率及细胞各周期细胞百分率。结果观察2组、3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HL-60细胞总数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PARP蛋白表达量、CD13和CD71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TEN蛋白表达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L-60细胞均被阻滞于G_1期,且G_1和S期细胞百分率呈浓度效应关系。结论淫羊藿提取物有与阳性药阿糖胞苷相似的药理作用,在体内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CD13和CD71,裂解PARP以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增强PTEN蛋白表达并促使细胞阻滞于G_1期,从而发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389-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肺痹方对肺纤维化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程雪;方泓;吴银根;

    目的观察肺痹方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51.43 mg/(kg·d)]、肺痹方低剂量组[6.43 g/(kg·d)]、肺痹方中剂量组[12.86 g/(kg·d)]、肺痹方高剂量组[25.72g/(kg·d)],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7.5 mg/(kg·d)腹腔注射博来霉素,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0 d。造模后第2天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时间为4周。每周称取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监测小鼠的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计算肺纤维化小鼠的肺系数,取右肺中叶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均浆中的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取小鼠左肺,用于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模型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肺系数和肺组织HYP、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肺组织SOD、GSH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可明显改善肺纤维化小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降低肺系数、肺组织中HYP、MDA的含量(P<0.05或P<0.01),升高肺组织中SOD、GSH的活性。结论肺痹方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394-397+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毒提取液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宋欠红;樊睿;朱虹江;李云华;苏玉杰;邓远芬;赵淳;

    目的观察清毒提取液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乌司他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诱导大鼠脓毒症,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应用清毒提取液进行干预。观察小肠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及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清毒提取液高剂量组肠上皮细胞破坏较模型组轻,小肠绒毛排列较模型组整齐。清毒提取液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以明显降低IFABP、D-乳酸水平(P<0.05);ALT、BUN、Cr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数倍的增高。清毒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以明显降低ALT、BUN、Cr水平(P<0.05)。结论清毒提取液能够减轻脓毒症对肠上皮细胞的破坏,修复肠黏膜,降低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减轻脓毒症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2018年03期 v.27;No.239 398-400+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毒扶正颗粒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普勇斌;刘晓敏;陶相宜;崔向朋;李海滨;柳蹊;徐瑞;唐彬;

    目的观察解毒扶正颗粒对内毒素(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小鼠7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解毒扶正颗粒低剂量组、解毒扶正颗粒中剂量组、解毒扶正颗粒高剂量组。LPS腹腔注射造模制作大鼠ALI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水含量及肺系数测定、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差异。结果解毒扶正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肺湿/干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剂量组下降最明显(P<0.01),PaO_2在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解毒扶正颗粒各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则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光镜观察治疗组较阳性药物组较模型组急性肺损伤病理损伤显著降低。结论解毒扶正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生存具有保护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401-40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抗纤益心浓缩丸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影响

    王振涛;张晓丹;吴鸿;柴松波;常红波;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浓缩丸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抗纤益心浓缩丸高剂量组(18.8 g/kg)、低剂量组(4.7 g/kg),华法林钠组(1.1 mg/kg),模型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每日同一时间灌胃1次,连续灌胃7 d。灌胃结束后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模,4 h后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检测APTT、TT、PT含量,取下腔静脉血栓,称其湿质量,于60℃烘箱中烘24 h,称取干质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抗纤益心浓缩丸高、低剂量组及华法林钠组均能明显减轻结扎大鼠下腔静脉所形成的血栓的干、湿质量(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华法林钠组能显著延长APTT、PT、TT(P<0.05)。结论抗纤益心浓缩丸可明显减轻下腔静脉血栓干、湿质量,同时可延长APTT、PT、TT,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404-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药并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侯胜开;高楠楠;屈璐;潘艳伶;

    目的观察针刺加内服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P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大陵、神门、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同时服用加味活络效灵丹;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弥可保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55.00%。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内服加味活络效灵丹对PDN的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稳定,优于西药。

    2018年03期 v.27;No.239 407-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双乌风湿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李卓伶;程鹏;程青青;何东仪;沈杰;岳涛;朱琦;汪荣盛;

    目的观察自制双乌风湿合剂治疗中度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符合条件的1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片(妥抒)1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制制剂双乌风湿合剂20 m L,每日3次。两组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积分及DAS28(ESR)评分等疗效指标。结果两组在治疗8周前后,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明显减轻,生活质量HAQ评分量表、DAS28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第12周,关节压痛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受试者整体状况VAS评分在第8周、12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在第4周就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ESR、CRP在第4周治疗前后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ESR在第12周,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制制剂双乌风湿合剂联合西药治疗中度RA(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能改善RA关节肿痛及寒湿痹阻证,并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8年03期 v.27;No.239 410-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胡熙耀;万超;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析治疗机制。方法 113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6例和综合治疗组57例,电针组单侧痛者取患侧肾俞、腰阳关、L_1和L_2夹脊穴、委中穴及L_3横突局部压痛点,双侧痛者取以上双侧穴位电针治疗,综合治疗组在电针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及离子导入法清风痛宁注射液于第3腰横突痛点。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水平及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治疗对患者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的影响,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JOA)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电针组比,综合治疗组患者血清6-keto-PGE1α、NO、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腰背部软组织局部张力有明显改善,组织能量吸收比及张力500g位移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JOA评分和有效率均高于电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针刀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优于电针组。

    2018年03期 v.27;No.239 41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血府逐瘀汤配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MMP-3、TIMP-1的影响

    朱云波;马征;窦志杰;胡亚军;赵亮;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基础干预,对照组另予rt 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脑部动脉血流状况以及血清MMP-3、TIMP-1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16%,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m、EDV、PSV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P-3、TIMP-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配合rt PA静脉溶栓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清MMP-3、TIMP-1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418-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傅凯丽;霍磊;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73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PS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和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增强其运动功能和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清hs-CRP和PS水平。

    2018年03期 v.27;No.239 42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芪棱汤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内脂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邓世芳;陈威;卞伟;蒋红玉;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芪棱汤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的基础方案治疗,芪棱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棱汤免煎颗粒治疗,疗程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A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并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内脂素、FPG、2 h PBG、Hb A1c、TAG及LD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芪棱汤组治疗后血清内脂素、FPG、2 h PBG、Hb A1c、TAG及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均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TC、HDL均无变化不大;芪棱汤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3.75%(P<0.05)。结论芪棱汤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内脂素及糖脂代谢的水平,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延缓疾病发展。

    2018年03期 v.27;No.239 426-428+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清金化痰汤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丽琼;江程澄;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应用清金化痰汤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WBC和CRP水平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7.5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气喘、喘鸣音、肺部啰音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WBC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Ig A、Ig G和Ig 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呕吐、皮疹、腹泻、肝肾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金化痰汤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克雷伯杆菌肺炎,能明显降低WBC和CRP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2018年03期 v.27;No.239 429-43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李俊民;李艳;石志敏;

    目的观察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上焦宣痹汤。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咳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烧心、泛酸、胸痛、上腹痛、咽部不适);咳嗽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咳嗽症状,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为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8年03期 v.27;No.239 43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消黄利胆汤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万晓燕;白雪峰;

    目的观察消黄利胆汤与穴位电刺激联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黄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检测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酸(GOT)、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脘闷腹胀、身目俱黄、便溏不爽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9.37%(P<0.05);治疗后两组TBil、AST、DBil、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黄利胆汤联合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血液流变性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435-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雷氏两解太阳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的临床研究

    王臣大;邱根祥;张志忠;许宝才;

    目的研究观察雷氏两解太阳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两解太阳法中药,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1)。治疗组中显效患者尿蛋白及血尿转阴时间、浮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分别较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两解太阳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蛋白尿及血尿,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439-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程思;彭爽;陈皎皎;郭婷婷;胡陵静;

    目的观察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女性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对照组用微波艾灸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水肿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上肢淋巴水肿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2018年03期 v.27;No.239 442-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研究

    徐道芬;胡欣欣;陈祥艳;孙云;马大正;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60例服用茵陈蒿汤加味,对照组60例给予葡萄糖、维生素等西医综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随访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血清抗体效价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改善中医证候,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的血清抗体效价,改善中医症状,中药方剂简单、方便、有效,对于围产期保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2018年03期 v.27;No.239 446-448+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王雷;付晓芳;李无阴;王孝辉;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抗感染、脱水、护胃、伤口处理及功能锻炼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和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针灸及中药塌渍等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及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麻木等残留症状,也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行的非手术疗法。

    2018年03期 v.27;No.239 449-45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63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灯盏花素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武迎磊;赵天;李明;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注射维生素D_3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选取80只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灯盏花素6、12、24 mg/(kg·d)组和辛伐他汀1.8 mg/(kg·d)组,每组16只,分别与造模过程同步灌胃给药12周,并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6只。通过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变化并进行病变分级;测定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发现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性形态结构改变呈不同程度改善,灯盏花素24 mg/(kg·d)组病变分级显著降低(P<0.01),灯盏花素12、24 mg/(kg·d)组血清中抗氧化酶(SOD、CAT)活性显著升高,MDA、ROS含量均显著降低,灯盏花素24 mg/(kg·d)组抗氧化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灯盏花素12、24 mg/(kg·d)组大鼠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灯盏花素24 mg/(kg·d)组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强心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姜丹;宫丽鸿;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心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为西药加中药强心汤、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为西药加中药强心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AngⅡ水平、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效明显改善(P<0.05),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加明显(P<0.05);两组血清AngⅡ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ng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心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能更有效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其作用机制及效应靶点可能与降低血清中AngⅡ水平有关。

    2018年03期 v.27;No.239 456-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大承气汤灌肠对重症肺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响

    刘克琴;王芳;徐敏;魏东梅;彭薇;张潇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大承气汤灌肠对重症肺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分别使用针刺足三里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TCMSS)、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疗程、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发生率以及各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抗生素疗程、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刺足三里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较单纯西药相比,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疗程。

    2018年03期 v.27;No.239 459-461+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临床研究

    邓玉红;陈锦锋;佘玲;李志雄;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缓解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中医证候(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发热)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WBC、NEU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加味大柴胡汤可有效降低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患者CRP、WBC、NEUT%,改善腹痛、纳差等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许一帆;刘明怀;杨子平;胡雪松;石立鹏;彭方毅;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脂、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后血脂水平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中中药对调节脂质含量、拮抗炎症因子释放、改善炎症状态等方面有所帮助,这也可能是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疗效的机制之一。

    2018年03期 v.27;No.239 46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实验观察

  • 地榆大黄散对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杨帆;秦一鸣;吴迪;高德慧;李婷;高冬梅;

    目的观察地榆大黄散对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给药组创面连续外用相应药物14 d。于造模后不同时相点,以硫酸纸称重法测定各组烫伤组织创面愈合率并取其创面全层皮肤制成匀浆,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采血测定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结果地榆大黄散可提高不同时相点大鼠烫伤组织创面愈合率及VEGF含量;降低烫伤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XOD活力,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地榆大黄散可通过促进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增加创面组织VEGF表达,抑制烫伤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XOD活力而发挥对浅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469-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证治探讨

  • 运脾祛湿解毒通络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法探讨

    周明倩;何莉娇;林笑颖;李海昌;

    类风湿关节炎(RA)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关节破坏和功能丧失。中医学认为,脾虚是RA发病的内在条件,湿浊是其进展的潜在诱因,毒邪是其病理基础,络阻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以运脾祛湿、解毒通络法为治疗RA的基本法则,健脾除邪以固本,解毒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通络可促进关节周围血液循环,预防及减轻关节变形。

    2018年03期 v.27;No.239 472-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调理中焦气机是脓毒症MODS的根本治法

    刘委宏;孔立;刘阳;田正云;郝浩;张飞虎;谢娜;

    临床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是近年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药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孔立教授认为脓毒症MODS是五脏气机逆乱的生理病理状态,始于一处,乱于五脏,终致三焦气机逆乱,因此治疗脓毒症的根本治法是调理中焦气机,经方之中调理中焦气机首选半夏泻心汤类方,该类方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恢复中焦气机,最终达到恢复五脏正常功能。

    2018年03期 v.27;No.239 475-47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从“心主惊肝主风”理论探究小儿急惊风发病时辰规律

    吴夏羚;吉训超;

    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及季节规律,每日发病常集中于下午(主要是16∶00~16∶59),现代医学对此暂无明确理论解释该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小儿急惊风发病理论的梳理,提出从"心主惊、肝主风"理论,结合时辰学说,对此现象从理论方面进行理解,并通过回顾性研究499例小儿热性惊厥发病时间做为辅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心主惊、肝主风"理论对小儿热性惊厥的防治意义,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小儿急惊风提供了思路。

    2018年03期 v.27;No.239 478-479+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气虚痰瘀证)患者各证候要素分析及思考

    张烈元;夏晓莉;赵帅;蔡鑫桂;陈伯钧;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痰瘀证)患者进行单一证候要素分类,记录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讨论心梗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心血管科住院治疗且辨证为气虚痰瘀证的心肌梗死患者共142例,进行单一证候要素分类(气虚证候组、痰浊证候组、血瘀证候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临床指标等资料,对其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 1)在对气虚痰瘀证心梗患者行证候要素分组中,符合气虚组辨证的占比为21.83%;痰浊组占比为55.63%;血瘀组占比为49.30%。2)3个证候要素组别之间性别、年龄的分布存在差异。气虚组与痰浊组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组的年龄构成相较于痰浊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3)3个证候要素组脑钠肽(BNP)的对比结果可见,气虚组患者的BNP水平相比较于痰浊组(P=0.015)、血瘀组(P=0.041)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个证候组间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血瘀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气虚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析3个证候要素组别血脂的差异,其结果主要提示,气虚组患者LDL-C水平(P=0.034)、TC水平(P=0.03)低于痰浊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余组间对比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在气虚痰瘀证AMI患者中,急性期多以标实为主,故伴痰浊、血瘀证候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气虚组。而后随年龄增长,气虚证候表现趋于明显。2)BNP升高是支持气虚证候辨证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依据。3)血小板聚集率升高是支持血瘀证候辨证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依据。4)LDL-C、TC、TAG与痰浊证候组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探究。

    2018年03期 v.27;No.239 480-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气虚发热与阳虚发热

    朱立;齐文升;

    气虚发热与阳虚发热临床不少见,一般认为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笔者认为,区别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感受外邪,而在于临床表现的缓急,许多感受外邪的发热亦可按气、阳虚发热进行辨治。在这个前提下,本文详细论述了气、阳虚发热的病理变化过程,包括阴火的形成过程、上冲的途径、与冲脉、阳明经、少阳经、厥阴经的关系以及从经方角度治疗气、阳虚发热的思路与方法,以冀引起重视,提高对气、阳虚发热的及时识别与有效治疗。

    2018年03期 v.27;No.239 48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1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从伏风郁热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探析

    左新河;谢敏;牧亚峰;赵勇;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以放射性痛和转移性痛为特征,可伴有全身炎性反应。依据亚急性甲状腺炎"动"的临床特征,结合风邪的致病特点,笔者认为外感风热、伏风内潜、肝郁化风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早期治疗以祛风解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为主,后期以化痰活血、益气扶正、搜剔伏风为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48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胆神合论”在频发房性早搏治疗中的运用探析

    王朝阳;欧梦仙;张晓彤;李春岩;侯文肖;

    对于症状明显,可诱发诸如室上速、房颤的频发房性早搏应给予治疗,但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较大,为临床治疗带来难题。而中药在频发房性早搏治疗运用中表现出独特的疗效而副作用低;本文从心胆神合理论出发,心胆同治,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2018年03期 v.27;No.239 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脓毒症继发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程玲;高志凌;陈韵;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脓毒症继发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液体复苏、降糖、肠内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通腑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器官功能评分、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肠三叶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 d后,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1);两组中医证候改善,器官功能评分(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血浆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肠三叶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方合西药治疗治疗脾胃气虚,肠燥热结证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脓毒症老年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18年03期 v.27;No.239 494-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清热止血汤配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宗佳音;李井野;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清热止血汤配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13例按分为联合组68例与基础组45例,基础组给予患者相应的对症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治疗外,再加入自拟清热止血汤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情况、肠道中菌群测定的结果、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结论采用自拟清热止血汤配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抑制IL-6的水平并提高IL-10的水平。

    2018年03期 v.27;No.239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健脾清化汤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余海平;李春耕;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汤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湿热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健脾清化汤治疗,疗程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积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较治疗前降低(P<0.05),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健脾清化汤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提高抗炎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50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双花湿热清治疗亚急性手足部湿疹的疗效观察

    黄丽霞;田静;于萍;

    目的观察双花湿热清对亚急性手足部湿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亚急性手足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50例。中药治疗组患者予双花湿热清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患者予卤米松乳膏外涂治疗,疗程3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手足部湿疹各指标和生存质量改变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手足部湿疹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手足活动受限、皮损稳定情况、皮损复发率、治疗满意度、疾病认识度以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西药对照组86.00%(P<0.05)。结论双花湿热清可有效改善亚急性手足部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亚急性手足部湿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8年03期 v.27;No.239 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作业疗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马凯敏;王俊依;陈伟东;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在上述治疗时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予推拿治疗,治疗组予推拿治疗配合作业疗法。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进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均P<0.01),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2018年03期 v.27;No.239 505-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宁心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

    潘冲;

    目的观察宁心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宁心汤口服,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24 h总心率、早搏数、焦虑自评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24 h总心率、早搏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下降,其中心悸、胸闷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下降,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宁心汤能有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2018年03期 v.27;No.239 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炎症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文;姜爱钟;林福军;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炎症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两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52%。治疗后观察组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2及IL-6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2及IL-6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注意、延迟记忆及MOCA总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注意、延迟记忆及MOCA总分等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易怒、食欲减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可通过降低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2018年03期 v.27;No.239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易美涛;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根据入院次序及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氟康唑鼻腔灌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玉屏风散,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患者生活质量,鼻内镜评分及临床总体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流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的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流涕、鼻塞、头痛的症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嗅觉减退的症状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K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2018年03期 v.27;No.239 5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舌三针配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贾金金;吴立峰;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而治疗组患者给予舌三针配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SWAL-QOL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SWAL-QOL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肺炎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8年03期 v.27;No.239 515-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杨君;陈剑强;周甜;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疗效及对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MP-7、IGF-1、b FGF、TGF-β1水平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关节僵直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局部症状体征,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膝关节僵直发生风险。

    2018年03期 v.27;No.239 518-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薪火传承

  • 宋康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总结

    申敏;杨珺超;

    宋康教授认为支气管哮喘当属中医的"哮证""喘证"范畴,发病本质为宿有伏痰,遇外邪、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等诱因,引动伏痰,气上痰动,痰气互阻,而发哮喘。治疗上,宋康教授强调从"痰"分期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多从实而论,主张宣外邪、燥痰湿,理气机,稳定期多从虚而治,重在补肺脾肾脏。宋师经验丰富,用药独到,加以整理,并附一则验案以飨同道。

    2018年03期 v.27;No.239 521-52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96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马在山主任医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经验总结

    朱蜀云;马素英;

    股骨头坏死系骨科难治性疾病。马在山主任医师在中医药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特色和论治方法,疗效显著。笔者从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内外治疗等方面总结马在山主任医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学术思想。

    2018年03期 v.27;No.239 524-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方明治教授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经验

    高昂;方明治;

    放射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其生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方明治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又以"火热瘀毒"为病机关键。治疗上主张清利湿热为法,兼以活血化瘀,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体会经验进行总结,以飨同道。

    2018年03期 v.27;No.239 528-529+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刘建秋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经验

    隋天姿;李竹英;刘建秋;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密切相关,两者相兼为患,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提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这一新病名,刘建秋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肺脾肾虚为本,痰饮为标,风邪侵袭往往是诱发因素。根据病因病机及病情发展的特点,提出本病应在辨病分期的基础上结合辨证分型共同论治。内治法以疏风散邪,"肺鼻同治"理论贯穿始终,临症以散寒通窍,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益气固表,升阳益肾为法;外治法以穴位贴敷为主联合治疗本病。

    2018年03期 v.27;No.239 53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1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肖国辉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经验总结

    陈辉;喻玉;向未;王科闯;

    肖国辉教授在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上有着丰富而独到的经验,笔者通过跟师门诊及相关临床研究,整理总结肖师经验,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预后判断、饮食调摄及变证处理5个方面分别阐述,不同方面治疗重点各有侧重、方药各有化裁,尝试梳理其诊治AP的层次性。

    2018年03期 v.27;No.239 53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医籍研析

  • 《陆观虎医案》眩晕病章指

    朱思行;唐靖一;严世芸;

    陆观虎先生对于眩晕病的辨治以病因为界分治表里,在此基础上从肝论治,偏治肝火,同时化痰利湿以顾脾胃,且标本兼治。其处方立法灵活多变,用药以轻灵见长,但不离辨证论治的精神。

    2018年03期 v.27;No.239 537-538+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门医家叶天士从脾胃论治血证学术思想探析

    彭君伟;周帆;方静;陈江;

    吴门医派名医叶天士在治疗血证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特。其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和脾气统摄血脉的角度出发,脾胃分论,提出了从脾胃治疗血证的升阳健脾和滋养胃阴等方法,效验颇多。现梳理并总结叶天士现存古籍医案中从脾胃论治血证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血证的诊断和治疗。

    2018年03期 v.27;No.239 539-540+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4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急症建设管理

  • 平衡针疗法在院前急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郑慰武;杨时鸿;覃小兰;

    目前中医药在急症方面的应用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院前急救的现状,结合院前急救和平衡针的特点,提出中医特色的平衡针疗法在院前急救应用的可能,并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展望平衡针在院前急救的应用及推广,发挥中医药在急救领域的优势,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更好地服务患者。

    2018年03期 v.27;No.239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曾紫凡;王伟;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间质病理性改变,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等慢性疾病上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用药奠定理论基础。

    2018年03期 v.27;No.239 545-547+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8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唇香草化学成分及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张选明;安冬青;

    唇香草是我国传统的药材,主要分布在新疆。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失眠、水肿、哮喘、咳嗽、支气管炎和肺脓疡等疾病。本文综述了唇香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心肌缺血缺氧、抗炎杀菌、舒张血管和抗氧化药理作用;唇香草为主药的复方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耳聋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其合理利用研发该药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27;No.239 548-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单因素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李竹英;田春燕;高风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建立标准的动物模型,能为COPD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本文对近年来单因素诱导的COPD动物模型建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为COPD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等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2018年03期 v.27;No.239 552-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从化瘀止血辨治高白细胞白血病急性脑出血

    余莹;程健;胡莉文;

    高白细胞白血病急性脑出血是高白细胞白血病严重并发症,颅内出血为常见死因,其起病急、进展快、治疗难、预后差,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仍较局限,而中医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研究不多,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急性脑出血方面的中医药诊疗理论及实验研究更是鲜见,故目前尚无对高白细胞性脑出血的纲领性指导意见。本文试从中医化瘀止血角度辨治高白细胞白血病急性脑出血,以活血化瘀止血为主导,为临床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急性脑出血提供中医治疗思路。

    2018年03期 v.27;No.239 555-556+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血浊论治缺血性脑卒中

    马冲;陈蕾;宋艳艳;王健;李霞;王新陆;

    从血浊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入手,深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从血浊论治的机理,论述血浊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核心环节,清化血浊法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2018年03期 v.27;No.239 557-558+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合方治胃痛

    朱帅鹏;葛惠男;

    合方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把两首或两首以上的方剂相合使用。笔者在跟师抄方及读书过程中,有感于治胃痛小方合用取效的神奇,故对临床常用治胃痛小方进行简要总结阐述,并介绍名医合方治胃痛经验,以期为医者治疗胃痛提供新的组方思路。

    2018年03期 v.27;No.239 559-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林艳丽;刘春艳;方晓丹;翁润乔;林洁华;贺海霞;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盆腔炎的护理疗效,为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急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住院部收治的8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Mc Gi LL疼痛量表评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和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SF-36健康量表评分和护患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Mc Gi LL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急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2018年03期 v.27;No.239 562-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