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益萍;张言玉;许笑雯;王肖龙;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方的降脂效果并探索其降脂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180~200 g)据体质量和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区组分组,分为6组(n=6):空白组、模型组、可定组、活血化痰方低剂量组、活血化痰方等效剂量组、活血化痰方+可定组。空白组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均予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各药物组按人-动物药物剂量换算表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后,观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前蛋白枯草酶溶菌素9(PCSK9)、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肝脂酶(HL)的水平及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1)体质量:各组别大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的TC、TAG、L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血清的TAG、LDL-C水平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可定组与活血化痰方+可定组的TC显著下降(P<0.05)。3)关键靶酶:与模型组比较,活血化痰方低剂量组、活血化痰方等效剂量组、活血化痰方+可定组的PCSK9水平均下降(P<0.05),活血化痰方等效剂量组的HL有升高的趋势。4)肝脏的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肝小叶和肝细胞索的结构较清晰,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可定组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肿胀现象。结论活血化痰方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SD大鼠血清TAG、LDL-C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清PCSK9水平、升高血清HL水平有关,同时活血化痰方能够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脂质沉积。
2018年10期 v.27;No.246 1697-1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6 ] - 高卫红;石磊;吕莉莉;赖小波;
目的通过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NSGA-Ⅱ)算法优化川芎提取工艺,提高川芎有效组分的得率。方法以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得率作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获得数据拟合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并结合NSGA-Ⅱ算法多目标寻优川芎提取条件。结果溶剂浓度为70%的甲醇、液料比为120∶1 m L/g和提取时间为35 min时回流提取阿魏酸及藁本内酯的含量高。结论基于NSGA-Ⅱ算法多目标优化川芎提取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得率。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01-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李芩萍;周静;李敏;孔俐;韩进;张宇燕;
目的观察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甘草黄酮溶出过程的影响。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后分别在0、5、10、20、30、45、60、75、90 min测定甘草黄酮含量。结果甘草苷在2.20~11.00μg/m L(R=0.9994)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各配伍组,随着时间变化甘草黄酮溶出增加,60 min后含量保持基本稳定,且在同一时间点甘草与附子配伍后合煎比甘草单煎甘草苷的含量降低,不同配伍比例后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影响甘草黄酮的含量,煎煮时间影响黄酮溶出过程,即甘草黄酮的含量与配伍比例和煎煮时间密切相关,实验结果可为附子甘草配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06-1708+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闫玉冰;王磊;杨博鸿;柴欣楼;
目的观察二麻汤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照组为10只WKY大鼠,并筛出血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二麻汤高剂量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低剂量组(二麻汤2组),均为10只。每只大鼠从14周龄时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用量相当于成人剂量的6倍,连续灌胃5周。每周监测大鼠体质量,同时动态收集大鼠收缩压和易激惹程度评分,5周后取材,运用ELISA检测大鼠用药5周以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2组对收缩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二麻汤1组的降压效果优于二麻汤2组,两组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旋转耐受时间明显延长、易激惹程度明显下降(P<0.05),而阳性组并无显著变化(P>0.05),进行二麻汤干预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二麻汤1组血清ANGⅡ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血清NE、ET、TXB2浓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CGRP浓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ANGⅡ、NE、ET含量,增加血清中CGRP含量相关,且存在量效关系。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09-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陆艾阳子;高卉;刘宏宇;宋俊生;
目的评价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 Med,搜集泻心汤对照临床常用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合并效应量等分析。结果共纳入29个试验,共计4098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泻心汤加减对照西药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2,95%CI(1.07,1.17)],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1)"泻心汤加减+人工合成生长抑素vs质子泵抑制剂+人工合成生长抑素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04,1.38)],P=0.01;2)"泻心汤加减+质子泵抑制剂vs H2受体阻滞剂+垂体后叶素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9,95%CI(1.20,1.62)],P<0.0001;3)"泻心汤加减+质子泵抑制剂vs质子泵抑制剂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1,1.32)],P=0.03。结论泻心汤对照西药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较显著的优势,泻心汤联合西药对照西药组也体现了疗效优势。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13-1717+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0 ] - 王元红;郁保生;雎世聪;邹旭峰;龙飘;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高脂血症(HLP)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兔HLP合并AS模型。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予药物干预。于给药4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IFN-γ表达升高(P<0.01),IL-10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IL-6、TNF-α、IFN-γ表达降低(P<0.05或P<0.01),IL-10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四逆汤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其中以四逆汤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18-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6 ] - 庞博;张韧;张奇;王轩;程为平;
目的观察石甘散及其主要药物甘松、石菖蒲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根据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因子的变化研究石甘散可能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将点燃成功的戊四氮致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丙戊酸钠灌胃治疗)、甘松组、石菖蒲组和石甘散组。所有大鼠经14 d干预后处死,取大鼠脑部海马组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蛋白含量,Western bloting法测定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Nrf2 m RNA表达、HO-1 m RNA表达。结果 1)癫痫模型点燃成功后,大鼠海马组织SOD、GSH-Px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丙戊酸钠、甘松、石菖蒲、石甘散均可以增加致痫大鼠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丙戊酸钠、石甘散作用效果强于甘松、石菖蒲单独应用(P<0.05或P<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癫痫模型点燃后,大鼠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丙戊酸钠、甘松、石菖蒲、石甘散均能进一步增加Nrf2、HO-1蛋白含量,西药组、石甘散组Nrf2、HO-1蛋白的增加明显高于甘松、石菖蒲单独应用(P<0.05或P<0.01),且两组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癫痫模型点燃后,大鼠海马组织Nrf2 m RNA表达、HO-1 m RNA含量升高,丙戊酸钠、甘松、石菖蒲、石甘散均可以进一步使Nrf2 m RNA表达、HO-1 m RNA表达增加(P<0.05或P<0.01),且各治疗组间提高m RNA表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甘散及其配方组成甘松、石菖蒲均具有抗戊四氮致痫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效果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中Nrf2因子并促进下游HO-1因子表达相关,甘松、石菖蒲的合成方石甘散作用效果最显著。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22-1725+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8 ] - 张莉莉;彭建美;
目的观察蒲鹿清消汤联合艾灸对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红肿疼痛症状、血常规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艾灸治疗,研究组48例应用蒲鹿清消汤联合艾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血清IL-1α、IL-6、CRP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两组治疗后红肿面积、乳房疼痛、肿块大小、泌乳情况4项症状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血清IL-1α、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鹿清消汤联合艾灸治疗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能明显缓解患者红肿疼痛症状,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血清IL-1α、IL-6、CRP水平。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26-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3 ] - 杨晓明;刘忠达;张尊敬;李权;
目的评价活血逐水法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活血逐水法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RCT共13项(共1 2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逐水方剂联合西医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有一定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具体表现在临床总有效率[RR=1.16,95%CI(1.11,1.22)]、胸膜增厚粘连率[RR=0.23,95%CI(0.10,0.55)]、胸腔积液吸收时间[MD=-10.07,95%CI(-12.06,-8.07)]、胸腔积液排出总量[MD=684.61,95%CI(372.33,996.90)]、胸膜厚度[MD=-0.53,95%CI(-1.03,0.02)]、中医证候评分[MD=1.15,95%CI(1.03,1.28)]、肺功能[FVC MD=1.04,95%CI(0.55,1.53);FEV1 MD=1.11,95%CI(0.64,1.57);FEV1/FVC MD=6.56,95%CI(3.10,10.02)]、肿瘤坏死因子-α[MD=64.21,95%CI(57.43,70.98)]、转化生长因子-β1[MD=6.53,95%CI(4.45,8.61)]、纤维蛋白原[MD=0.68,95%CI(0.41,0.95)],降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RR=0.44,95%CI(0.23,0.86)]及胃肠道反应[RR=0.33,95%CI(0.15,0.73)]。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活血逐水法中药可有效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疗效,降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仍需设计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提供可靠的证据。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30-1733+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 李有跃;谭光林;朱福君;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754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西医治疗,观察1组给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观察2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90.88%,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97.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3%,两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3 d治疗后,观察1组、2组发热、咳嗽或/和咽痛、头疼、鼻塞、流鼻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1组、2组发热、咳嗽或/和咽痛、头疼、鼻塞、流鼻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流行性感冒,能显著减轻临床症状,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34-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9 ] - 韩松花;许宝才;邱根祥;王小敏;董虹丽;陈伟;
目的观察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P<0.05);两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除腹胀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患者的日常运动、睡眠状况外,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情绪状况、精神状态、日常社交、工作影响项目方面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湿热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37-1739+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5 ] - 方林军;
目的观察息风通络方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血内皮素-1(ET-1)、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息风通络方。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改善情况及血浆ET-1、GMP-14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1、GMP-140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患者采取息风通络方与氯吡格雷的联合用药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并可下调血浆ET-1、GMP-140水平。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40-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4 ] - 谢欣杨;黄岚;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利湿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清热利湿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分级量化结果,血尿酸(BUA)、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APN)、抵抗素(RES)、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37(IL-37)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因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水平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患者评价、医生评价)、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的症状积分分级量化结果、常规指标(BUA、ESR和CRP)水平、脂肪细胞因子(APN、RES、IL-6及IL-37)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因子(ET-1、NO、MPO及s ICAM-1)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各生活质量分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健脾清热利湿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调节脂肪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44-1747+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1 ] - 轩兴伟;刘建新;唐明贵;王宝华;
目的观察肾衰灌肠液辅助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治疗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器官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人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HV-CVVH治疗,研究组应用肾衰灌肠液辅助HV-CVVH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和治疗后3 d的器官功能改善情况、APACHEⅡ评分及血清ALB、TP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15%(P<0.05)。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两组Scr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MAP和OI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研究组血清ALB、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ALB、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清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衰灌肠液辅助HV-CVVH治疗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能改善患者器官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提高血清ALB、TP水平。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48-1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奚锦要;朱永钦;朱永苹;林寿宁;罗昭琼;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两组患者中转手术或ICU人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AMS、UAMY、LPS和CR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和ICU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可以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MS、UAMY、LP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52-1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0 ] - 侯小雪;杨秀炜;周微;赵涛;温旭;栗睿;
目的观察肾毒清灌肠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肾毒清灌肠液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血肌酐(Scr)、微球蛋白(β2-MG)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Scr、β2-MG及BUN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肾毒清灌肠液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明显。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55-1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 成向进;林朝亮;朱红林;张会哲;
目的评价泻肺通腑法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参照2016年《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治疗,治疗组在指南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通腑方药。比较两组患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感染指标、氧合指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能缩短抗生素暴露、机械通气、首次排便时间(P<0.05),但在本研究中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未体现明显优势(P>0.05)。结论泻肺通腑方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明确。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58-1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0 ] - 李延珍;李忠辉;李良;杨建;李锐;李国庆;董志欢;郭海平;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GMI低(1.5 mg/kg)、中(3 mg/kg)、高(6 mg/kg)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2.5 mg/(kg·d)],每组各20只;术前7 d连续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最后一次给药2 h后,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行Ⅱ导联心电图监测并记录,计算心律失常发生率、行心律失常评分;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测定心肌组织Ca2+浓度;测定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GMI中、高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心电图PR间期、QRS间期显著延长且ST段抬高程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Ca2+浓度显著降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DGM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DGMI提高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Ca2+浓度、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61-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5 ] - 李鹏;冉祥根;尉继伟;赵志杰;刘轶韬;
目的观察应用抗凝药物、活血化瘀类中药对于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丹参注射液组及模型对照组,各组均采用外伤性干预制造动物骨折模型(X线检查证实为股骨骨折),伤后3 d内行骨折内固定术(模拟人体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 );低分子肝素钙组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7 d;丹参注射液组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连续7 d;模型对照组应用安慰剂(0.9%氯化注射液)。各组于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7 d,分别抽血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通过观察TGF-β、TNF-α指标的变化,验证低分子肝素钙或丹参注射液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TGF-β在各组实验动物骨折后均有升高,低分子肝素钙组变化较丹参注射液组为低,但二实验组TGF-β升高较模型对照组更为显著。TNF在各组实验动物骨折后均升高,低分子肝素钙组、丹参注射液组TNF-α升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为低并下降明显(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对骨折围手术期TGF-β升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降低TNF水平,利于骨折愈合。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65-1767+1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邹瑜;姜仁建;
目的观察经筋挑刺治疗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经筋挑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于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记录所有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以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计算每组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经筋挑刺及普通针刺均能有效缓解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在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及临床疗效方面,经筋挑刺疗法更优。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68-1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4 ] - 李永红;汪芗;王丹;陈响;于鑫;张俞;王惠敏;杨文婷;吴海龙;
目的观察痛点抽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痛点抽吸法与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积分、目测类比疼痛量表积分等变化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均有缓解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20分量表、视觉模拟量表(VAS)积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症状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点抽吸法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及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71-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詹晓欢;高峻青;黄昭华;罗桦杰;张家盛;曾焘;
目的观察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60例分为两组,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肌电图检查、手外科专科情况及治疗方式选择等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痰瘀互结证组病程、正中神经损伤程度、大鱼际肌萎缩或拇指外展受限发生率、手术治疗选择率明显低于非痰瘀互结证组(P<0.05);而BMI水平、屈腕试验阳性率及颈椎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痰瘀互结证组(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提示腕管综合征辨病、辨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88-1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王鸿波;吕娜;马坚贞;丁宁;陈伊;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脑血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通督调神法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速、舒张期峰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左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速、舒张期峰速、平均流速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左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通督调神针法能够增加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安全有效。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91-1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0 ] - 郭爽;王刚;杨坤;梅求安;林晓波;苏道静;瞿亿明;黄钰滢;刘宽;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内热式针灸治疗混合型腰腿痛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进行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内热式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定量表(JOA)评分及临床优良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JOA评分及ODI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临床优良率及OD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内热式针灸治疗混合型腰腿痛,是兼顾椎管内外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94-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5 ] - 周艳丽;王平东;赵旭;王爱莉;王晶;
目的观察通络护心方联合抗凝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液分子(s ICAM-1)、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凝药物单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护心方。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心肌酶指标、s ICAM-1、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 Tn 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K-MB和c Tn 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s ICAM-1和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 ICAM-1和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随访MACE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通络护心方联合抗凝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心功能和s ICAM-1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远期MACE风险。
2018年10期 v.27;No.246 1798-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邹鹏;蔡海荣;袁康;赖昕;陈伟云;江荣斌;李家春;简小云;梁炳辉;詹伟杰;王敬民;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为AECOPD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AECOPD患者320例,判定其中医辨证,检测降钙素原(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血气、白蛋白(ALB)等客观指标的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以痰热壅肺证(38.75%)最常见;证型分布比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和肺肾两虚证的FEV1/FVC(%)、FEV1Pred、PO2明显低于痰浊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而PCO2明显升高;痰热壅肺证PCT、WBC、hs-CRP最高;痰瘀阻肺证PLT、Fib最高;肺肾两虚证Hb、ALB最低。结论 AECOPD与血气、肺功能、炎症指标、血常规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AECOPD中医证型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01-1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15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83 ] - 章柏平;郭剑;汤善华;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急救,研究组患者采用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的方案进行急救。结果复苏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但TNF-α、IL-10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休克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的急救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因子的功能。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04-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5 ] - 李佩佩;郭佳娜;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疗法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AHZ)急性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AHZ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围刺疗法与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治疗3、7、15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皮损面积、临床症状积分,评价综合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皮损面积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7、15 d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围刺疗法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缓解AHZ急性期疼痛,减少皮损面积,提高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更优。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07-1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9 ] - 郭铁;程平荣;雷励;陈焱彬;陈晓琴;陈钰梅;
目的观察偏瘫康复液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偏瘫康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以此来评定两组病例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偏瘫康复液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病患偏瘫肢体功能改善,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09-1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李嫦娥;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通瘀方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瘀热阻窍证)疗效观察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自拟清热通瘀方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日常活动能力Bartel指数(ADL-BI)、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GCS评分及ADL-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丙二酫(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自拟清热通瘀方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瘀热阻窍证可有效改善临床证候,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工作质量,抑制机体炎性因子释放,并有助于拮抗异常氧化应激反应。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12-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5 ] - 田图磊;荣令;瞿香坤;赵侠;张红波;夏静;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AE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7 d。观察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肺功能、IL-17、IL-8及TNF-α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之65.12%(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降低炎性介质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能够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肺功能及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14-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8 ] - 赵丹;李春;肖宁;易亮;陈姝;李洁;杨志旭;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内外合治法(内服通腑活血汤,外敷芒硝)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之80.00%(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血淀粉酶、胰脂肪酶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淀粉酶及胰脂肪酶水平,改善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促进排气、肠鸣音等肠道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17-1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 ] - 王晓光;张科;
目的观察清化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化利胆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结果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胆囊区压痛评分及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清化利胆汤治疗型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19-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7 ] - 蔡江怡;邵绍丰;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固肾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4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予ESWL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基础上再加自拟固肾排石汤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5 d为1个疗程。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基础组的76.60%(P<0.05)。两组肾结石与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结石的首次碎石成功率相比,差别均不大(均P>0.05)。联合组患者首次排石平均时间、疼痛平均消失时间、结石排净平均时间均优于基础组(均P<0.05)。联合组感染与血尿发生情况少于基础组(P<0.05)。两组发生尿路梗阻与疼痛方面,差别不大(P>0.05)。联合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1)。结论采用自拟固肾排石汤联合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21-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3 ] - 王霞东;万飞雄;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内外结合疗法联合自动套扎术(RPH)治疗急性嵌顿痔(AIH)的临床疗效及对局部水肿程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基础组予单纯西医急诊手术与术后常规换药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予加止痛如神汤加味口服联合自拟消毒敛疮洗剂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完成全部疗程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疼痛评分均改善(均P<0.01)。完成第1个疗程时,联合组疼痛评分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第2个疗程时,联合组疼痛评分与基础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两组完成全部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肛周水肿评分均改善(均P<0.01);联合组完成第1个疗程时,肛周水肿评分与基础组比较,有改善(P<0.05);完成第2个疗程时,联合组肛周水肿评分与基础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基础组的72.73%(P<0.05),痊愈率69.70%亦高于基础组的27.27%(P<0.01)。仅考虑中医证候评价为痊愈时,联合组疼痛与水肿消失时间、渗出与出血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均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外结合疗法联合RPH术治疗AIH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水肿程度。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24-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9 ] - 胡文丹;潘丽芳;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癌性疼痛患者分为结合组25例,内治组25例,外治组25例,基础组25例,基础组依据三阶梯止痛疗法,给予适量的镇痛药进行治疗;外治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外,加入中药外治疗法;内治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外,加入中药内治疗法;结合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外,同时加入中药外治疗法与中药内治疗法进行治疗;4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从镇痛剂应用剂量及效果、NRS评分、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结合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27-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5 ] - 陈光华;李春耕;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利水方联合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利水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治疗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均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补肾活血利水方联合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可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ODI、VAS评分,提高JOA评分及临床疗效。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30-1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3 ] - 余娇圆;何臣;李华书;
目的观察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骨科"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消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皮肤肿胀高峰、皮肤褶皱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减轻(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5%,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差别不大(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肿胀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32-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6 ] - 熊阳春;何克剑;侯晓强;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实验室指标[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SUA)]的改善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积分、主要实验室指标(ESR、CRP、SUA、WB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能够快速改善患者关节疼痛不适症状,降低患者机体内SUA水平,改善机体炎症状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018年10期 v.27;No.246 1835-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