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俊逸;方邦江;赵智明;刘春丽;壮雨雯;徐文俊;蔡辉;
目的观察复元醒脑汤对microRNA-503及CCNE1、CDC25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复元醒脑汤促进糖尿病脑梗死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1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每组3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予以高能量高脂肪饲料喂养2周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制模后采用线栓法制备糖尿病脑梗死动物模型。完成造模后,中药治疗组灌胃复元醒脑汤;西药治疗组灌胃二甲双胍、尼莫地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灌胃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连续灌胃14 d后处死取材。免疫荧光法检测脑梗死区域的血管新生、微循环观察仪检测脑梗死区域血管微循环状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microRNA-503、CCNE1、CDC25A基因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CNE1、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的脑梗死区域都出现血管新生增多,血管管径增粗,血流加快,蛋白渗漏减少,少见白细胞黏附现象且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各实验组脑组织的CCNE1、CDC25A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模型组。各实验组脑组织microRNA-503基因的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结论复元醒脑汤通过上调CCNE1、CDC25A的表达,从而抑制microRNA-503的表达水平,达到促进梗死组织区域的血管新生,改善脑部微循环。
2018年11期 v.27;No.247 1881-1885+1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杨敏光;黄佳;宋长明;金昊;李珑;柳维林;陶静;陈立典;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其对海马CA1区突触素(SYN)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手术组对SD大鼠的左侧大脑中动脉采用改良Longa线栓阻塞法栓塞90 min后再灌注实施手术,采用Zea Longa评分将造模成功的1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和电针组各6只。电针组取穴百会、神庭,治疗7 d。采用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分析系统(MiniMR-60 MRI system 7.0 T)对大鼠进行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e,T2WI)扫描;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选择Barnes巴恩斯迷宫;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缺血侧海马CA1区SY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在干预7 d后,Zea Longa评分更低(P=0.040<0.05)、其左侧脑梗死区域的面积明显减少(P <0.01);巴恩斯迷宫行为学测试发现,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01);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减少(P <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SYN表达最好,镜下可见大量荧光着色细胞且分布密集;模型组大鼠SYN的表达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减少;电针组SYN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镜下观察到散在荧光着色细胞,分布较密集。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可以加强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海马CA1区SYN的表达,改善其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2018年11期 v.27;No.247 1886-1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6 ] - 董爱爱;郭继龙;崔依依;冀雨芳;李上庆;刘高峰;来晓云;董琦;冀来喜;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曲池、足三里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及对血清、肾、延髓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的影响,以及针刺引起的交感调节中枢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区γ-氨基丁酸(GABA)的变化。方法将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针刺组和SHR组,每组15只;另以15只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予针刺人迎、曲池、足三里穴20 min,每周刺6 d,休息1 d,疗程8周;SHR组和WKY组除不针刺干预外,抓取固定同针刺组。针刺干预结束2 d后测量血压,取材备测。结果针刺人迎、曲池、足三里穴可下调SHR血压,降低肾、延髓左侧RVLM区AngⅡ水平(P <0.05),但对血清AngⅡ无影响(P> 0.05)。免疫组化显示针刺组肾、延髓右侧RVLM区AT1R的表达降低,右侧RVLM区GABA表达升高(P <0.05)。结论针刺可通过下调AngⅡ水平及AT1R表达,升高GABA表达,从而抑制RAS活性及交感兴奋发挥降压效应,并可部分逆转肾损害。
2018年11期 v.27;No.247 1891-1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9 ] - 王永丽;胡坤;黄倩倩;张庆美;赵永烈;
目的评价散偏汤加减防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2017年5月31日,将纳入的文献采用ROB量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133例患者。将对照组为氟桂利嗪、试验组为散偏汤加减或散偏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的2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显示,散偏汤加减组疗效优于西比灵组(MD=1.21,95%CI[1.16,1.25],P <0.0001);5篇文献以胃部不适、口干、面红等为主要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散偏汤加减对改善偏头痛患者头痛频率、头痛程度、伴随症状、VAS评分,TCD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清内皮素、血清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等可能具有一定疗效,与西比灵相比具有更高的有效率,但由于现有证据质量较低,该结论有待于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2018年11期 v.27;No.247 1895-1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陈琳;王洪峰;
目的总结近十年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优选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该病症。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建立针灸数据库,将2007年至2017年发表的248篇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对腧穴选用的频次和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有效穴位42个,总使用频次为183次,涉及的经络有9条,还包括6个经外奇穴。结论针刺后溪、外劳宫、绝骨穴治疗落枕疗效突出,且为最核心的配伍组合。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00-1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0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3 ] - 李国臣;孔立;张飞虎;郝浩;田正云;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近年文献中所报道的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方剂,筛选整理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46个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并获得新处方5个。结论通腑泻浊和健脾益气在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极为重要,应为基本治法。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03-1905+1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9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1 ] - 杨徐一;许仁军;杨黎萍;戴杰;
目的探究参芎化瘀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MACO)法构建脑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I/R模型组、参芎化瘀胶囊组(SHC)、尼莫地平组和MEK1/2激活剂TPA组,每组30只,另取30只作为假手术组。术后2 h,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TPA经脑室给药,连续5 d,每日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含0.5%DMSO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处理。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采用Longa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红四氮唑(TTC)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PI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WB)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及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EK1/2、p-MEK1/2、ERK1/2和pERK1/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H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 <0.05),脑组织病变程度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 <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05),TPA可抑制这一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SHC组p-MEK1/2、p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 <0.05),可被TPA抑制。结论参芎化瘀胶囊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细胞凋亡,实现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06-1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2 ] - 陈玲玲;左扬;冯源;程锦国;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汤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MN)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其中造模组采用抗Fx1A血清一次性尾静脉注射诱导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组、益气活血化瘀汤低、中、高剂量组。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4周,每周留取大鼠24 h尿量,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UTP)。于4周末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AG),取肾脏组织行Masson、PASM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观察肾脏组织IgG、C3改变,免疫组化观察Podocin蛋白在肾脏组织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余5组UTP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UTP均减少(P<0.05),肾脏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增加(P <0.01),TP、ALB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cr、BUN、TC、HDL-C、T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洛丁新组相比,益气活血化瘀汤低、中、高剂量组UTP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益气活血化瘀汤低、中、高剂量组肾脏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增加(P <0.01);益气活血化瘀汤各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可以明显降低膜性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水平,减少肾脏病理损伤,能够上调肾脏组织Podocin蛋白的表达,延缓膜性肾病的进展。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12-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4 ] - 吴燕丽;张海燕;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ANP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奥曲肽组、丹参素低[5 mg/(kg·d)]、中[10 mg/(kg·d)]、高[20 mg/(kg·d)]剂量组,假手术组及ANP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造模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印迹(WB)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cleaved-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NP组大鼠肾功能显著下降,血液中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升高,胰腺组织、肾组织现细胞水肿、脱落、坏死等病理变化,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 <0.05),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 <0.05),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 <0.05),NF-κB核转移水平明显增加(P <0.05),cleaved-caspase3水平显著增高(P <0.05)。与ANP组比较,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功能均明显恢复,胰腺组织、肾组织病理变化均显著改善,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 <0.05),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显著下降(P <0.05),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 <0.05),NF-κB蛋白核转移水平明显减少(P <0.05),cleaved-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P <0.05),均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丹参素具有保护肾功能损伤的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细胞凋亡而实现。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17-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3 ] - 岑冰;王素莉;沈继春;葛海燕;丁悦;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家兔肾功能及MMP、TIMP蛋白的影响。方法制备DKA模型家兔,随机分为DKA组、盐酸二甲双胍组[85 mg/(kg·d)]及生脉注射液低[3 mg/(kg/d)]、中[9 mg/(kg·d)]、高[27 mg/(kg·d)]剂量组,对照组及DKA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各组家兔动脉血电解质、血气、血酮体、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肾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变,蛋白印迹(WB)检测肾组织中MMP2、TIMP2、MMP9、TIMP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KA组家兔表现为DKA症状,肾功能显著下降,肾组织出现纤维化、坏死、肾小管上皮变性等病变,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肾组织TIMP1、TIMP2表达明显增加,MMP2、MMP9表达显著降低(均P <0.05)。与DKA组比较,生脉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家兔DKA症状减轻,肾功能明显恢复,肾组织病变程度显著改善,血清CRP水平显著下降,肾组织TIMP1、TIMP2表达明显降低,MMP2、MMP9表达显著升高,均呈剂量依赖效应(均P <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保护DKA家兔肾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MMP和TIMP蛋白表达实现。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22-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袁萍;沈玉芹;王乐民;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免疫细胞平衡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针药组,每组各20例。西药组予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免煎颗粒(黄芪30 g,三七3 g,金银花15 g),每日早晚口服;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每日针刺内关、足三里(双侧),气海、血海(双侧),曲泽(双侧)、膻中治疗;疗程均为28 d。结果各组间CD19间差异显著,其中中药组与针药组的CD19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 <0.05),中药组与针药组水平相近(P> 0.05)。结论针药结合可以调节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27-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8 ] - 罗苑苑;赵馥;陈伟焘;郑述铭;林新锋;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疗法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泵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nI及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提高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cTnI及BNP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30-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9 ] - 胡熙耀;万超;周立志;许明军;胡小双;
目的观察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时采用针刺后艾灸联合射频臭氧介入的临床疗效,分析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3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住院患者均分为温针组、臭氧组和综合组各61例。各组均采用关节腔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及肌力训练等基础治疗。温针组加针刺后艾灸膝眼和梁丘穴;臭氧组于膝眼和梁丘穴注射臭氧介入治疗;综合组在基础治疗后综合温针组和臭氧组的治疗方法,各组均治疗1个疗程21 d。采用多关节等速训练测试系统(角速度为60°/s和120°/s)测试治疗前后腘绳肌(H)和股四头肌(N/M)峰力矩;用表面肌电图仪录股内/外侧肌肌电信号(vM/vL),计算达峰时限差值(ΔTBP),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含量,比较各组膝关节Kujal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结合总有效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治疗后vM和vL、N/M和H峰力矩及Kujala评分提高明显,ΔTBP及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同组、温针组和臭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组IL-1β降低幅度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臭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治疗第21日时HA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组有效率为91.80%,与温针组(78.69%)和臭氧组(81.9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后艾灸联合射频臭氧介入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33-1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9 ] - 梁坚;黄丽;陈霞;许小俊;余爱民;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对老年急性盆腔炎(湿毒壅盛证)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参芎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患者血清IL-8、CRP、D-D水平及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CRP、D-D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联合参芎胶囊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盆腔炎(湿毒壅盛证)患者血清IL-8、CRP、D-D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临床疗效。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37-1939+1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8 ] - 刘林凤;李维军;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炎症指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小儿急性喉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变化,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总有效率以及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1)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比较,在咳嗽消失时间、声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个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8、CRP以及TNF-α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4)治疗后,两组比较,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40-1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6 ] - 张艳;汤锶锶;张莉;翁双燕;段亚亭;
目的观察清解合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盆腔炎性疾病(热毒壅盛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院内制剂清解合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头孢西丁钠肌肉注射及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序贯口服,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局部体征、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 <0.01),且研究组在改善局部体征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P <0.05),在改善疼痛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随访半年,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解合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安全有效,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43-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0 ] - 袁丽;赵玉玲;
目的观察莳萝子顽痹散外敷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莳萝子顽痹散治疗组(57例)进行骶髂关节外敷治疗,奇正消痛贴对照组(49例)进行骶髂关节外贴治疗,柳氮磺吡啶片空白组(50例)进行口服治疗。7 d为1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AS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疗效评价参数及活动性指标变化。结果莳萝子顽痹散外敷可改善AS患者肾虚督寒证候及体征,有效降低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SFI),缩小枕墙距及指地距,改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降低ESR、CRP(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 0.05)。结论莳萝子顽痹散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督寒型AS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与奇正消痛贴疗效相当,但其花费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性高。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46-1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4 ] - 康凯;刘军;刘延雄;
目的观察四神煎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膝骨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取四神煎合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周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2周、3周、4周的VAS评分,均显著高对照组治疗2周、3周、4周的VAS评分(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ysholm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Lysholm总分(P <0.05)。对照组WHOQOLBREF总分,显著低于观察组WHOQOL-BREF总分(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P <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采取四神煎合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促进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中深入研究使用。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49-1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4 ] - 巩倩惠;祁鹏;石立鹏;刘明怀;黄路梅;郭凯;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血脂等)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后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P <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征象,减少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量,改善中医证候指标,降低患者血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52-1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0 ] - 张琦;陶红;陈佳;佟明铭;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需要进行溶栓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指南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差异明显(P <0.05);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在NIHS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在远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上优于单用阿替普酶治疗。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56-1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68 ] - 张海林;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肾虚血瘀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肾通脉方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作为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并检测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以探讨其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9%,高于对照组的70.73%(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且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肾虚血瘀痰阻证)安全高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保护缺血脑组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60-1962+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 陈有超;杨乐;杜益娟;闫艳;耿琪;宁婉芬;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肠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胃动素和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胰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内毒素、胃动素、肠黏膜通透性、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治疗后内毒素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胃动素明显升高(P <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治疗后肠黏膜通透性、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18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胰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有效改善SAP伴肠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胃动素和肠黏膜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63-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5 ] - 林斌;李鹏;谢勇庆;曹银新;郑庆浩;
目的观察加味二妙散配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二妙散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0%,高于对照组的50.00%(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胱抑素水平相近(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67-1968+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8 ] - 刘杨晖;曾奕云;周建仪;李旷怡;张英俭;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量,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常常出现明显心理障碍(P <0.05),其中风痰瘀阻证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气虚络瘀证和肝肾亏虚证(P <0.05),气虚络瘀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因子评分明显高于肝肾亏虚证(P <0.05),肝肾亏虚证敌对、恐怖因子明显高于风痰瘀阻证和气虚络瘀证(P <0.05)。结论脑梗死病患者常常合并心理障碍,且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此进行中医情志疗法,以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69-1971+1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6 ] - 肖彦;李旭成;张军;崔金涛;
目的观察五参汤对脓毒症心衰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五参汤口服。7 d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E/A、EPSS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收缩、舒张功能各指标改善较常规组明显(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较常规组明显(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脓毒症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五参汤治疗,可明显逆转脓毒症导致的NT-pro-BNP水平升高、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障碍及舒张功能障碍。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72-1973+1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李金宝;杨国华;黄超联;梁春玲;张宗耀;李宁;
目的观察四参护心汤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CI术后心绞痛住院患者67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四参护心汤口服,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检查、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3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体症状评分、生化检查、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3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体症状评分及EQ-VAS优于对照组,血浆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CRP及CK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四参护心汤治疗PCI术后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93-1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6 ] - 程蕾群;许三雄;陈翔峰;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电针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偏瘫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脂质代谢和脑血管风险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丁苯酞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仅能调节其脂质代谢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偏瘫功能恢复,还降低脑血管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96-1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1 ] - 邹鹏;蔡海荣;袁康;赖昕;陈伟云;江荣斌;李家春;简小云;梁炳辉;詹伟杰;王敬民;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炎症指标的关系即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为中医药防治CAP提供参考。方法 164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降钙素原、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检测,分析中医证型与各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以痰热闭肺证(50.61%)最常见,风热闭肺次之(25.61%),肺脾气虚(12.20%),毒热闭肺(11.59%);痰热闭肺和毒热闭肺组PCT、CRP、ESR、WBC、NEUT%、LYN%均高于风热闭肺和肺脾气虚组(均P <0.05);痰热闭肺和毒热闭肺发热、咳嗽、咯痰、气促比例均高于风热闭肺和肺脾气虚组(均P <0.05)。结论炎症指标PCT、CRP、ESR、WBC、NEUT%、LYN%可能有助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医证型的辨别,并作为疾病虚实的参考指标。
2018年11期 v.27;No.247 1999-2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1 ] - 林峰;陈丹雅;史潮红;
目的观察温针灸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ACI后并发S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4例ACI后并发SF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47例,基础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再加入温针灸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设立1次随访。结果从SSA评分、SWAL-QOL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中医证候疗效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P <0.05或P <0.01)。结论采用温针灸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ACI后并发SFD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02-2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3 ] - 张倩倩;王仙伟;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辅助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及对脑组织血流灌注、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助西医综合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GCS评分、LOTCA评分、病灶中心区相对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炎性细胞因子水平、HIF-1α及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GCS评分及LOCT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灶中心区相对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及IL-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IF-1α和Caspase-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辅助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急性期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和昏迷程度,改善认知水平,增加病灶区域血流灌注量;而其对于炎性细胞因子、HIF-1α及Caspase-3合成分泌拮抗效应可能是较西医单用疗效更佳重要机制所在。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05-2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6 ] - 王晓兵;张湛;张琳琳;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指标、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内服外敷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病情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炎症因子、肠道黏膜屏障指标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腹痛剧烈、恶心反胃、烦热、黄疸、舌质红苔薄及脉滑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MS、DAO、D-乳酸、PT及APTT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方剂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临床证候,缩短疾病进程,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有助于调节凝血指标水平。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08-2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8 ] - 黄梅;郑惠之;赵荣;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加芒硝外敷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压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加芒硝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身目发黄、大便不畅)积分、腹内压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主要生化指标(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白细胞)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加芒硝外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下调ICAM-1、TNF-α及IL-8的表达水平,降低腹内压,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11-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36 ] - 刘俭葵;倪靖怡;陆少华;廖紫君;陈文;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候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94例冠心病患者,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后进行中医证候虚实判断,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化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分析证候虚实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跟一般人群比较,冠心病患者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P <0.05),实证组与虚证组患者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心理因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与中医证候虚实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14-2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2 ] - 邝雪辉;康玉闻;
目的观察电温针八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法(即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排尿日记(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和残余尿量)、核心下尿路症状评分(CLSS)。结果两组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日均单位次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治疗后治疗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残余尿量及CLSS评分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 <0.05),残余尿量及CL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P <0.05)。结论电温针八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明显改善膀胱功能。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17-2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56 ] - 申开琴;敖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肌注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口服别嘌呤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刺络放血加外敷黄连岐黄膏。7 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0.29±0.11) mmol/L和(13.29±5.38) mm/60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8±0.09) mmol/L和(16.08±6.32) mm/60 min(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皮温皮色、压痛、肿胀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关节活动、皮温皮色、压痛、肿胀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临床疗效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20-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3 ] - 黎玲;张林;罗雯茜;易维君;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祛瘀止痛外敷剂联合关节松解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86例S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43例,基础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组根据红外热成像检查显示结果,再加入自拟祛瘀止痛外敷剂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从临床相关生化指标、SF-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中医临床疗效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均P <0.05)。结论采用自拟祛瘀止痛外敷剂联合关节松解手法治疗SP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23-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8 ] - 白沐平;杨原芳;老锦雄;李子勇;陈树港;
目的观察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八髎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症状评分等。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失访。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可有效改善患者痛经临床症状。
2018年11期 v.27;No.247 2026-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9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