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专家述评

  • 治急者亦可治其本——对方邦江教授提出的“急性虚证”理论的看法

    沈宝藩;沈桢巍;卜建宏;

    <正>欣阅方邦江教授在《中医急症杂志》2017年岁末连续3期发表的《论"急性虚证"理论及其在急救临床的应用(上)(中)(下)》文章~([1-3]),我对他提出的"急症本质有虚证"的理论观点深表赞同。在方教授的系列文章里,他从历史源流、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涵盖疾病种类等多方面,较为完备地阐述了中医危急重症领域内有关"急性虚证"的理论问题及实践,虽然也有前贤曾论

    2019年01期 v.28;No.24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9 ]

研究报告

  •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学模型优化补阳还五汤中多目标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冯琛;万嘉洋;姚玥;张涵;陈天翔;丁志山;李晓红;虞立;刘佳;金伟锋;

    目的采用新颖数学模型优化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芒柄花素3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芒柄花素3种成分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各自提取率。利用D-S证据理论对3种成分提取率进行归一化,得到综合评价值,再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和响应面方法,对综合评价值及相应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目标寻优和预测。结果遗传-神经网络模型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 h、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90℃、液料比16∶1,在此条件下寻优得到的综合评价值为77.20,平均验证真实值为76.47,两者RSD为1.49%。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 h,乙醇浓度53%,提取温度91℃,液料比14∶1,在此条件下寻优得到的响应面结果为66.75,平均验证真实值为70.82,两者RSD为2.64%。上述结果可知,响应面法的综合评价值预测结果较遗传神经网络模型低,且低于30组实验中的第3组,故寻优结果较劣;响应面法的验证试验真实值也较差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故D-S证据理论下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优于响应面法。结论将D-S证据理论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应用于补阳还五汤有效成分多目标提取工艺优化、分析和预测,预测与验证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方法可行性较好,这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2019年01期 v.28;No.249 3-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黄芪-三七药对干预ARDS的分子机制研究

    梁旭;李雁;李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名老中医杜怀棠教授经验方益气化瘀解毒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RDS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肺系数及肺通透指数,减轻肺组织炎性损伤,其具体作用机制亟待阐明。本研究以该方益气化瘀核心药对——"黄芪-三七"为研究对象,应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其干预ARDS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分析。"黄芪-三七"药对共预测得到124个活性成分,其中黄芪化合物成分29个,三七化合物成分95个。其干预ARDS作用涉及的前100个核心靶标中治疗ARDS的直接靶标78个,如PTGS2、ARAF、PPP1CC;潜在药物靶标3个,包括ATP1A1、CROT、CPT1A;共同靶标2个:GCK、YWHAE;其干预ARDS的作用涉及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FoxO信号转导通路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ARDS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1期 v.28;No.249 8-1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2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中风1号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梁群;王丛;朱永志;

    目的通过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中风1号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观察脑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自体尾静脉取血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造模3 d后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经治疗3 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1号组及甘露醇组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 <0.05),Bax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 <0.05),中风1号组与甘露醇组Bcl-2/Bax比值远大于1。结论活血化瘀制剂中风1号通过调控抗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对急性期脑出血起到治疗作用。

    2019年01期 v.28;No.24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双参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

    吴迪;刘彤;杨莺;

    目的观察双参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及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对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动物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2 mm处结扎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空白对照组只进行开胸手术不结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双参通脉颗粒,西药组予合心爽,用药治疗2周。治疗2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并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做比较。结果空白对照组中VCAM-1蛋白及TNF-α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程度低。模型组可观察到VCAM-1蛋白及TNF-α在心肌组织中的高表达。中药组的心肌组织VCAM-1及TNF-α的表达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介于空白组与西药组之间。西药组的心肌组织中VCAM-1及TNF-α的表达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介于中药组及模型组之间。且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参通脉颗粒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的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9年01期 v.28;No.24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7 ]
  • 蛇床子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HaCaT细胞凋亡的研究

    胡惠清;李静;方坤;卢彩红;吕保先;龙剑文;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蛇床子素对Ha CaT细胞磷酸肌醇3激酶(PI3K),人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以及通路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相关X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所选质量浓度范围内(20、40、60μg/mL),蛇床子素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显著促进HaCaT细胞的凋亡;其中,20、40、60μg/mL质量浓度组蛇床子素可明显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但对PI3K和AK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蛇床子素能促进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蛇床子素能抑制HaCaT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能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阻断PI3K-AKT通路,激活下游相关促凋亡蛋白有关。

    2019年01期 v.28;No.24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0 ]
  • 黄芪甲苷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神经运动功能及对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蛋白的影响

    付蓓蓓;郑永强;徐悦;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神经运动功能及对梗死侧大脑皮层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及IκB激酶β(IKK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黄芪甲苷组4组,制备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不阻塞血流。黄芪甲苷组腹腔注射80 mg/kg的黄芪甲苷应用液,从术后第1日开始,持续给予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第14日对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后处死大鼠,分离脑组织进行梗死体积、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F-κB p65和IKKβ水平检测。结果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其余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梗死;溶剂对照组与模型组各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P> 0.05);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小,14 d后,黄芪甲苷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梗死侧大脑皮层中IL-1β、TNF-α、NF-κB p65和IKKβ水平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梗死侧大脑皮层中IL-1β、TNF-α、NF-κB p65和IKKβ水平降低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甲苷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可能与NF-κB炎性信号通路相关。

    2019年01期 v.28;No.24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3 ]
  •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于辉;汪月奔;甄军海;操蓓蓓;张菊明;

    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电子资源网、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收集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为干预措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和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改良的Jadad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16篇,共1 155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参附组589例患者,对照组5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61,0.83),P <0.0001];参附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MD=-1.06,95%CI(-1.08,-0.32),P=0.005];治疗后,参附组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MD=-1.07,95%CI(-1.74,-0.40),P=0.002];对参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参附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比对照组有更低的APACHEⅡ评分,24 h:[MD=-2.64,95%CI (-4.77,-0.51),P=0.02]。48 h:[MD=-3.42,95%CI(-4.68,-2.16),P <0.00001]。7 d:[MD=-1.27,95%CI(-2.36,-0.18),P=0.02]。14 d:[MD=-4.89,95%CI(-5.85,-3.93),P <0.00001]。结论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能够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血乳酸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但是由于大多数研究质量偏低,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疗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3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3 ]
  • 基于数据挖掘的黄燕论治眩晕用药经验

    林伟龙;侯永辉;万滢聪;黄燕;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燕教授论治眩晕经验传承模式。方法本研究收集经黄燕教授诊断为眩晕患者的临床处方,进行数字化和规范化,筛选整理出处方172首。运用SPSS17.0软件对眩晕患者证候、立法、处方、用药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患者172首处方中出现的证候多为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肾精不足证、脾虚肝郁证。用药频次最多的依次是天麻、茯苓、郁金、石菖蒲、白术、法半夏、远志、酸枣仁、党参、川芎、白芷等,药物配伍以茯苓-党参,法半夏-胆南星,牛膝-山茱萸肉,鹿衔草-合欢皮,甘草-石菖蒲为主。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黄燕教授治疗眩晕以健脾固本、化痰治标,兼顾疏肝、补肾为本的整合学术思想。

    2019年01期 v.28;No.249 34-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斜圆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邢鹏;郁金岗;郑雷刚;安凌飞;张雄飞;王晓岚;

    目的探讨斜圆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ET、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斜圆刃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60例。斜圆刃针组行斜圆刃针疗法,隔1 d针刺1次,10 d为1疗程。普通针刺组行普通针刺疗法,每日1次,10 d为1疗程。治疗后,采用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判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斜圆刃针组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均低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斜圆刃针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斜圆刃针组的血浆ET含量低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斜圆刃针组的NO含量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斜圆刃针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ET含量、增加NO含量来实现。

    2019年01期 v.28;No.24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3 ]
  • HAART治疗后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舌面脉特点及体质类型和舌面脉对治疗影响的分析

    陈劲峰;林路平;刘聪;张厅红;刘伟;李爱军;谭行华;

    目的分析探讨接受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的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和舌脉特点及其对HAART后免疫应答的影响,为开展AIDS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免费HAART治疗1年的AIDS患者,采用舌面脉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体质辨识系统DS01-A型舌面脉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舌脉数据,应用频数分析、Logistic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免疫应答效果患者的中医体质及舌面脉特点。结果共有139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其免疫应答反应分为免疫无应答组和免疫重建组,其中免疫无应答组83例,前3位中医体质为湿热质31例,占37.35%,气虚质和痰湿质各13例,占15.66%;免疫重建组56例,前3位中医体质类型为湿热质20例,占35.71%,气虚质19例,占33.93%,平和质6例,占10.71%。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发现面色红、舌体瘦、脉弦、痰湿质患者更常见于免疫无应答患者(P <0.05)。结论应重视及早开始HAART,可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针对性地开展体质调养,对免疫无应答患者可运用健脾疏肝、祛湿化痰方法进行调养。

    2019年01期 v.28;No.24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清瘟解毒汤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梁洪文;谭福柱;刘凯;蔡国锋;孙波;

    目的观察清瘟解毒汤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瘟解毒汤口服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临床肺炎评分(CPIS)及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CPIS评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且治疗组有效率、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清瘟解毒汤能够通过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增加耐药菌株的清除率,疗效显著。

    2019年01期 v.28;No.249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8 ]
  • 泻肺通腑方干预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成向进;林朝亮;朱红林;张会哲;

    目的评价泻肺通腑方药在治疗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患者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通腑方药。比较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细菌学疗效、相关评分及指标。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4.19%(P <0.05)。两组在MDR-PA清除率上差别不大(P> 0.05)。两组治疗前临床肺部感染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感染相关指标均差别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及感染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患者在抗菌药物暴露、I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泻肺通腑方药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疗效明确。

    2019年01期 v.28;No.24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8 ]
  • 硝黄细辛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董秀兰;许华;叶竟妍;陈治珍;刘华;张雪丽;

    目的观察硝黄细辛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儿6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硝黄细辛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疗程1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下降(P <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持续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内的发热和咳嗽次数也明显较少(P <0.05)。炎症指标方面,治疗组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或P <0.001)。结论硝黄细辛贴治疗小儿(痰热闭肺证)肺炎喘嗽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及降低相关的炎症指标。

    2019年01期 v.28;No.249 51-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1 ]
  • 蒿芩清胆汤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临床研究

    蔡靖宜;吉训超;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蒿芩清胆汤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起效时间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9%(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hs-CRP、WBC、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蒿芩清胆汤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2019年01期 v.28;No.249 54-5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4 ]
  • 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治疗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于正;江淑红;祝明浩;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对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脾肾虚损证)患者血脂、中医证候积分和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头晕、目眩、肢冷、腰痛、泄泻等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底动脉(BA)和双侧椎动脉(V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2%(P <0.05)。观察组的头晕、目眩、肢冷、腰痛、泄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TC、TA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BA和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对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脂指标,降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2019年01期 v.28;No.24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5 ]
  • 益肾骨康方治疗癌性躯体痛的临床疗效及对Ckβ8-1、Fractalkine因子表达的影响

    李侠;陈文宇;徐玉芬;宋斌斌;

    目的分析益肾骨康方治疗癌性躯体痛的临床疗效及对Ckβ8-1、Fractalkine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癌性躯体痛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益肾骨康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Ckβ8-1、Fractalkine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疼痛控制情况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 <0.05)。研究组治疗后功能状态的提高率64.10%高于对照组的41.03%(P <0.05)。两组治疗前Ckβ8-1和Fractalkine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后两组Ckβ8-1和Fractalkin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均P <0.05),且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益肾骨康方治疗癌性躯体痛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Ckβ8-1、Fractalkine因子表达,且无全身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2019年01期 v.28;No.249 60-6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黄芪虫藤饮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贺海霞;佘颜;刘芳;易健;蔺晓源;

    目的探讨黄芪虫藤饮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虫藤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症因子、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切、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NIHSS评分、高切、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下降(均P <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虫藤饮联合西医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较单独使用西医治疗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2019年01期 v.28;No.24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9 ]
  • 温和灸联合指摩法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谈伟芬;吴小飞;詹晓雁;应灵妹;

    目的研究温和灸联合指摩法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0例经肘上静脉置入PICC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10 d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和灸联合指摩法,在患者穿刺点往上发生静脉炎处沿穿刺静脉走行和皮肤相距1寸左右进行艾灸,使局部皮肤感温热,每次灸10~15 min。同时联合指摩法,即以喜辽妥软膏为介质,指面贴在治疗部位上,以腕部前臂作环旋摩动,每日2次,连续7 d,操作后穿刺点敷料用无菌纱布固定。如使用1~2 d后即治愈,治疗停止。对照组采用施乐辉国际医用产品公司的Ⅳ3000透明贴膜固定。在PICC导管敷贴上方先予湿热敷20 min后予喜辽妥软膏涂擦,每日2次,连续使用7 d。两组患者均观察至治疗第7日。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措施后在治愈例数和治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第2日开始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结束调查问卷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过程中无烫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温和灸联合指摩法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率高,可以大大缩短治疗静脉炎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了治疗时间,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2019年01期 v.28;No.249 67-6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6 ]
  • 五瘟解凝膏外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何震;卢卫忠;匡志平;易世雄;曹洪辉;周杰;姜仁建;

    目的评价五瘟解凝膏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早中期风寒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外涂治疗,治疗组予五瘟解凝膏外敷,两组均治疗3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VAS评分及Lequesne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瘟解凝膏对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有确切疗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70-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2 ]
  • 毫火针点刺为主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研究

    鲁佳;李丽霞;黄文盖;赵奕;陈楚云;

    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结合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受试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根结穴予毫火针点刺,其余穴位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所有穴位均采用针刺。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视像距离、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视像距离及症状积分分别为(3.17±0.56) cm、(4.98±4.03)分,对照组治疗后复视像距离及症状积分分别为(9.10±0.85) cm、(6.98±5.60)分,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示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显示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结合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2019年01期 v.28;No.24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8 ]
  • 229例登革热中医证候特点与病因病机分析

    孙涛;茹清静;徐鑫陵;郑毅;陈小梅;王刚毅;周语媚;任泽泽;

    目的探讨登革热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为其中医药诊疗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登革热患者基本资料、临床主要症状、辅助检查、中医证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院感染科共收治登革热患者229例,其中60~7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占28.38%;临床主要表现依次为发热(100%)、乏力(99.56%)、纳差(96.07%)、头痛(72.05%)、关节和(或)肌肉酸痛(65.50%);辅助检查方面,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分别占91.27%、98.69%,ALT、AST升高者分别占62.88%、93.88%,同时有27.07%的患者出现大便隐血阳性;中医证型方面主要辨证为以下4型,气分热盛证(53.28%)、气阴两伤证(31.00%)、气血(营)两燔证(13.54%)、湿热稽留,脾虚不运证(2.18%)。结论本次登革热暴发其病因涉及湿热、暑燥,中医辨证分型较集中。

    2019年01期 v.28;No.24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7 ]
  • 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研究

    罗桦杰;詹晓欢;高峻青;胡陶;陈元荣;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共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彻底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对照组彻底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酒精纱外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伤肢肿胀程度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及撕脱皮肤存活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撕脱皮肤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伤肢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可减少术后伤肢肿胀及疼痛,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回植皮肤坏死率,安全有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0 ]
  • 妇安康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可行性评价

    张园;侯聪;邓颖;刘恒炼;陈丽;袁萍;

    目的观察妇安康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妇安康口服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6.67%(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安康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可以提高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2019年01期 v.28;No.249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参芪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张秋;何德英;任毅;靳文学;

    目的观察参芪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参芪强心汤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组改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症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观察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芪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2019年01期 v.28;No.249 88-9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7 ]
  • 加味柴牡四物汤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肌钙蛋白T、BNP水平的影响

    陈婷;叶炯;赵稼萤;

    目的观察加味柴牡四物汤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肌钙蛋白T、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柴牡四物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的量(SV)]、血清肌钙蛋白T及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LVESV、LVEDV、血清肌钙蛋白T、BNP、LVEF、S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LVESV、LVEDV、血清肌钙蛋白T、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 <0.05),而LVEF、SV水平则均明显升高(均P <0.05),且观察组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加味柴牡四物汤能够降低血清肌钙蛋白T、BNP水平,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019年01期 v.28;No.249 91-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1 ]

实验观察

  • 清肠温中方通过miR-675-5p/VDR信号通路调控溃疡性结肠炎Th17/Treg免疫平衡及肠黏膜屏障的机制研究

    孙中美;丁庞华;王文婷;史瑞;裴文静;郭一;谢添弘;姜慧;石磊;原文静;毛堂友;李军祥;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调控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及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依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组。空白组自由饮用去离子水,同时予去离子水灌胃;模型组和清肠温中方组自由饮用4.5%DSS溶液制备UC模型,同时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清肠温中方组予清肠温中方灌胃。7 d后麻醉大鼠后取血及结肠组织,应用Real time-PCR法检测结肠miR-675-5p、VDR m RNA、RORγt mRNA、Foxp3 m 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17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SS诱导的UC大鼠结肠mi R-675-5p、RORγt mRNA及血清IL-17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 <0.05或P <0.01),VDR mRNA、Foxp3 mRNA、ZO-1、Occludin、血清IL-10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 <0.05或P <0.01);清肠温中方干预后,大鼠结肠mi R-675-5p、RORγt mRNA、血清IL-17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5),VDR mRNA、Foxp3 mRNA、ZO-1、Occludin、血清IL-10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 <0.05或P <0.01)。结论清肠温中方可能通过降低mi R-675-5p的表达,靶向调控VDR信号通路,从而调控溃疡性结肠炎Th17/Treg免疫平衡、修复肠黏膜屏障损伤,达到治疗UC的目的。

    2019年01期 v.28;No.249 94-9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6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8 ]

证治探讨

  • 从“消托补”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李媛媛;胡艺丽;杨勤;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难治的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急,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文从"消托补"理论源流出发,探讨了溃疡性结肠炎不同时期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从消以导引消散、从托以托脓外出、从补以培本固元3个方面分层阐述了"消托补"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笔者认为"消托补"理论指导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截断其传变。本文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有益的诊疗思路。

    2019年01期 v.28;No.24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7 ]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的中医辨治理论探究

    任亢宗;沈琳;刘明;庞永诚;龚瑞莹;魏丹霞;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急性肾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由发病人群体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病因病机的独特性。本文基于"云南陆氏气阴学术流派"的经验传承,认为以气阴亏虚为疾病发生的起点,以浊毒内停、肾络瘀阻为疾病发展的核心,并由此提出以解毒化浊、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为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的方法,以期能达到改善患者肾功能,遏制"诸脏衰"的病势。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MODSE提供思路及方法。

    2019年01期 v.28;No.249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中风急救合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理论探析

    周盈;黄迟;赵杨;

    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变化中,常以肝风内动为起因,风挟痰瘀互相搏结,从而引起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等病变。中风急救合剂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特点,以"急则治其标"为治疗原则,从平肝息风制其始动、化痰通络调其气机、通腑泻浊祛邪扶正等方面改善疾病症状。

    2019年01期 v.28;No.249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6 ]

临床报道

  • 经纤维支气管镜喜炎平注射液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刘荣;李洁;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喜炎平注射液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吸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喜炎平注射液灌洗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痰壅、喘息、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 O2)、血氧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治疗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喜炎平注射液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呼吸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8 ]
  • 电针加温针灸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周红云;姜献;范鑫;张文恺;方浡灏;许超;

    目的观察电针加温针灸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足三里、三阴交电针,结合梁丘、血海温针灸以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分别于第1日治疗前、治疗后第3、5、7日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消除肿胀和减轻疼痛方面作用突出,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电针加温针灸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功效,能明显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情况。

    2019年01期 v.28;No.249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58 ]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攻补”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黄铿儒;黄积存;陈业雄;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攻补"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攻补"针刺疗法;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晚期/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LVEF、E/A均较对照组改善(均P <0.01);观察组患者炎性指标hs-CRP、CysC较对照组降低(均P <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攻补"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指标。

    2019年01期 v.28;No.249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7 ]
  • 舌三针结合头颈部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王志杰;杨敏;海妮;闫平慧;

    目的观察舌三针结合头颈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电刺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舌三针和头颈部控制训练,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3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藤岛一郎咽疗效评价积分均差别不大(均P> 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藤岛一郎咽疗效评价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好转(均P <0.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心脏病发作、晕厥、血压明显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舌三针结合头颈部控制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

    2019年01期 v.28;No.249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42 ]
  • 真武汤合保元汤辅助西药治疗2型心肾综合征疗效及对ET-1、NO、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冯锦;张瑛;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保元汤辅助西药治疗2型心肾综合征(阳虚水瘀互结)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用西药和加用真武汤合保元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YHA分级评分、Lee氏心衰评分、LVEF、SV、NT-proBNP、Scr、BUN、eGFR、IL-1、IL-6、TNF-α、ET-1及NO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YHA分级评分、Lee氏心衰评分、LVEF、SV、NTproBNP、Scr、BUN及eGFR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1、IL-6、TNF-α、ET-1及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真武汤合保元汤辅助西药治疗2型心肾综合征(阳虚水瘀互结)可显著减轻相关临床症状,改善心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调节ET-1和NO水平。

    2019年01期 v.28;No.24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8 ]
  • 伤科黄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梁建亮;余俊文;郑宝林;李婷;陈君立;黄赛花;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伤科黄水外敷病变关节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客观综合评价外敷伤科黄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CRP、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治疗组的UA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伤科伤科黄水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较单纯西药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有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0 ]
  • 自拟咳喘宁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继锋;吴昊;田纪凤;张辉;

    目的观察自拟咳喘宁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临床观察。方法纳入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多索茶碱静滴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咳喘宁方治疗,疗程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肺功能(FEV1及FVC、PEF)、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程度分级、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结果 1)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54.05%,对照组为30.56%,两组在完全缓解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后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发作状态等级分级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及FVC、PEF、中医证候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两组治疗后EOS、IL-6、IL-1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咳喘宁方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显著。

    2019年01期 v.28;No.249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0 ]
  • 自拟敛疮解毒灌肠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张晓路;王绍臣;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敛疮解毒灌肠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给予患者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基础上加入自拟敛疮解毒灌肠液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每个疗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肠道中菌群水平。结果从炎性因子、氧化应激、肠道菌群、中医疗效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均P <0.05)。结论采用自拟敛疮解毒灌肠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的临床疗效显著。

    2019年01期 v.28;No.249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3 ]
  • 自拟通瘀消肿汤联合西医综合保守疗法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袁玉青;张煜程;

    目的观察自拟通瘀消肿汤联合西医综合保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给予患者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给予患者自拟通瘀消肿汤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从临床相关生化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相关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液量、中医疗效等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均P <0.05)。结论自拟通瘀消肿汤联合西医综合保守疗法在AIO的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

    2019年01期 v.28;No.249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8 ]
  • 刺血拔罐配合金黄如意膏封包治疗轻症蜂蜇伤疗效观察

    李利;李宗超;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配合金黄如意膏封包治疗轻症蜂蜇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治疗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抗过敏治疗加用患处刺血拔罐,并外用金黄如意膏封包治疗。观察患者患处局部红肿痒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之93.33%(P <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刺血拔罐配合金黄如意膏封包治疗轻症蜂蜇伤有明显效果。

    2019年01期 v.28;No.249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薪火传承

  • 谢晶日教授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经验举隅

    刘朝霞;张雪艳;宋蕾;

    谢晶日教授认为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以脾肾阳虚证为发病之根本。谢晶日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诊疗本病,疗效显著。谢师认为本病以本虚为主,在治疗上宜健脾温肾,固肠止泻为主,以消除根本病因同时兼有"调气行血,慎用寒凉""重视预后,调护固本"等治疗特点。

    2019年01期 v.28;No.249 136-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4 ]
  • 符为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偏头痛经验

    仓志兰;陆海芬;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性头痛,符为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偏头痛,根据偏头痛发作的不同时期、不同年龄,运用不同的经方泻其实,补其虚,调和阴阳。

    2019年01期 v.28;No.249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3 ]
  • 黄培新教授治疗舌咽神经痛学术思想

    文龙龙;林伟龙;黄培新;

    舌咽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黄教授认为舌咽神经痛是由于少阳、阳明、厥阴、少阴四经火化导致,火证是喉痹的主要病因,临床应根据阴虚、火旺、阳虚等不同病机辨证论治,予滋阴、降火、固脱等治法灵活运用。

    2019年01期 v.28;No.249 141-14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任寿山主任医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宋利芳;张秀娟;任寿山;

    任师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反复发作,其基本病机本虚邪实,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病情发作期以痰浊与瘀血之邪实为主,兼顾气滞。治疗重在化瘀豁痰、行气止痛祛邪为主;慢性迁延期以心肾亏虚之本虚为主,兼顾血瘀,治疗上以补肾养心,健脾化瘀为主,可取良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143-14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8 ]

医籍研析

  • 从药汗与病汗论桂枝汤在外感中的应用范围

    黄坡;张文龙;郭玉红;张怀亮;刘清泉;

    桂枝汤被后世称为"和剂祖方"。内调阴阳,外和营卫,在仲景原书中为治疗太阳中风之方,以其有"以汗止汗"之功效,实则是治病求本之体现。目前临床上多见有外感低热或汗出之证,以药发其汗,或中或不中,本文旨在以桂枝汤病机为本,探索其在今日临床上外感疾病中的使用范围。

    2019年01期 v.28;No.249 145-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 从“湿痰瘀”论痛风治法的古今演变

    余怡然;何莉娇;李海昌;吕惠卿;温成平;

    中医学认为"湿痰瘀"为痛风的病理基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以时间为轴整理历代中医古典医籍,结合现代医学,对痛风因于"湿痰瘀"的古今认识及治法演变进行了梳理总结。随着朝代更迭,痛风的认识及治法在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在中医治法的指导下,创造出新型制剂,服务于临床。本文指出,中医"湿痰瘀"互结的病机及其治法理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可为痛风的诊疗开辟新的道路,有助于痛风诊疗的客观化和具体化,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2019年01期 v.28;No.249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8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6 ]
  • 《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用药及证治规律研究

    蒋银珂;张琪;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应的病机学说和证治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相关方剂,对搜集到的方剂和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核心药对、高频药别和高频药别组合。结果共收录方剂242首。《圣济总录》胸痹心痛方剂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肉桂、当归、干姜、甘草、木香、陈皮等;最常用的药对有肉桂-干姜、肉桂-当归、肉桂-人参、甘草-干姜、肉桂-甘草等;药别里出现频率前5位的有温阳药、理气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化瘀药;主要的3组药别组合是温阳药-理气药、温阳药-补气药、温阳药-补血药。结论《圣济总录》中"阳微阴弦"是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其属本虚标实之证,治法强调标本兼治,以温阳通脉、疏通气机和补益气血为主。

    2019年01期 v.28;No.249 150-15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2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4 ]
  • 毛刺、分刺在《伤寒论》太阳表证的应用探讨

    郑文聪;张海峰;

    《内经》应对不同的病证提出九刺的方法 ,分为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然而历代医者对于针法的研究颇多,而对于刺法的研究甚少,尤其在病邪不同的深度应用更是鲜有报道。笔者根据《内经》理论提出的分刺、毛刺这两种与病位相关的刺法,试论述这两种刺法在《伤寒论》太阳表证中,病邪在不同病位的应用。

    2019年01期 v.28;No.249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 ]
  • 《临证指南医案》降气法的应用特色浅析

    谢丹;王坤根;

    降气法是具有降逆理气作用的一种治法,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颇多,且各有特色,对后学影响深远。笔者从该书中相关病案,归纳其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常用药物,总结其规律。降气法应用广泛,常用于肝、肺、胃气之当降不降、降之不及甚或不降反升的病证之中,叶氏根据其性味配伍,分为苦辛泄降法、酸苦清降法、甘寒润降法、轻苦微辛法,多有良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5 ]

急症建设管理

  • 基于PDCA探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平台建设

    陈景利;何明丰;吴智鑫;屈燕飞;邹祎楠;周建仪;吴日钊;袁康;

    目的利用PDCA工具探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平台的建设,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以及心肺复苏质量。方法利用PDCA方法调查本地区公众心肺复苏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改进,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公众心肺复苏专业的培训平台。结果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平台的建立可明显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以及心肺复苏质量(P <0.001)。结论公众心肺复苏专业的培训平台可以达到很好的急救科普知识宣传效果,提升市民急救意识以及心肺复苏质量,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院前急救的意识和急救服务水平。

    2019年01期 v.28;No.249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1 ]

临证经验

  • 望肠络理论与疾病性质关系的理论探讨

    赵彧;李相阳;郭红梅;

    肠络望诊是中医肠镜下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中经络学说新的组成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肠镜下肠络望色诊。肠络颜色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性质,通过笔者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肠络中的阳络、阴络的色诊能反映疾病深浅、寒热、脏腑虚实,对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9年01期 v.28;No.249 162-16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真武汤急症应用探析

    张滨滨;屠鸿萍;叶呈广;金长康;

    本文通过论述真武汤方证、方药特点,并佐以病案说明真武汤为温阳利水方,适用于以精神倦怠、畏寒肢冷,脉沉弱无力为特征的多种急症,方药简单,组方巧妙,只要抓住阳虚水泛的病机,就能抓住真武汤证的主证,临床用之就有效。

    2019年01期 v.28;No.249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 产褥热中医证治探析

    于宏波;

    本文通过介绍产褥热的诊断要点包括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分析其不同的病因病机,指出产后体虚、外感邪毒为其主要证型表现,在辨析各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治法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生津为主,列出了方剂药物组成,并以举例验案辅助说明。按语及探析提出产褥热虽然具有不同的治法方药,但因其病情危急,急则治其标,临床应以先行退热,再续调补。中医药对产褥热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2019年01期 v.28;No.249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综述

  • 中医药治疗不同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王洁;朱振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过程,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及预后。对于AECOPD的治疗临床主要以西医为主,可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而中医治疗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诸多医家阐述中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发病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的临床辨证分型,其治疗方法亦不相同,本文论述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不同证型AECOPD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9年01期 v.28;No.249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75 ]
  • 中医外治法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的应用

    樊炜静;陈芸静;李谦毅;付常庚;赵钟辉;王品一;杨宝钟;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疗法,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领域,中医外治法同时可以在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医外治法具有方法丰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2019年01期 v.28;No.249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7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3 ]
  •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探究

    刘勇;魏鑫甜;陈伊;

    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多见,脑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最后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为了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与治疗脑卒中,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尤为重要。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工具,为制备更有效可靠、价廉便捷的脑梗死动物模型。本研究概述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建模方法、模型改良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2019年01期 v.28;No.249 177-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81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51 ]
  • 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晓宇;李荣荣;孙晶;陈利芳;方剑乔;

    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国内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研究,从选穴特点、电针参数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以进一步推广电针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电针治疗该病疗效确切,但目前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关于电针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PTN的相关性研究仍显不足,尚未研究出治疗PTN的定量化的参数,未能形成电针治疗PTN的最优方案。

    2019年01期 v.28;No.249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63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0 ]
  • 中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研究进展

    杨阳;刘璐佳;于海洋;戚潇禹;宋奇霖;王有鹏;

    儿童感染后咳嗽越来越受到医生与家属的重视,近年来,中西医都在不断研究本病,并在诊治儿童感染后咳嗽方面得了诸多成效。研读近十年的文献资料,对本病的中西医病因、治疗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论述。从西医研究来看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归纳众多中医临床医家的观点将本病的病因归为"风""痰""燥""湿"等,病位多在"肺""脾""表"等,同时列举近年治疗本病颇有心得和疗效的医家及具有显著疗效的代表方药,探讨中西医对本病治疗上的不足及医学工作者将来需要突破的目标。

    2019年01期 v.28;No.249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