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冬;陆艾阳子;宋俊生;
目的通过分析已发表文献比较真武汤加味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由2名作者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79年至2017年)、万方数据库(1900年至2017年)、Sino Med(1860年至2017年)和维普网(1989年至2017年),并辅以手工检索天津市医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真武汤加味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Note Express下载原文信息和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3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简称RevMan 5.3)。分析文献特征、质量情况,并对文献提及的总有效率和发表偏倚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2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 2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真武汤加味结合西医治疗较西医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CI[1.26,1.37],P <0.0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5项试验未存在明显偏倚。结论真武汤加味结合西医治疗在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上比单纯用西医治疗有优势。由于部分纳入研究的试验其设计并不严谨,对疾病的诊断标准不完全统一,质量有待提高,上述结论期待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2019年03期 v.28;No.251 377-38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9 ] - 刘南暖;陈艳;庄凤娟;陈群秀;陈程;
目的评价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血塞通""奥扎格雷钠""脑梗死""脑栓塞""脑血栓""脑卒中""中风""脑血管意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英文检索词为"Xuesaitong""Ozagrel""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embolism""Cerebral thrombosis""Cerebral stroke""Cerebrovascular accident""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文种不限,检索所有关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7月,按照Cochrane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1 0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OR=3.76,95%CI(2.65,5.34)],NHI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7 h[WMD=-4.67,95%CI(-5.95,-3.40)],14 d[WMD=-4.13,95%CI(-5.21,-3.06)];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出现3例不良反应,但症状轻微。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和效果,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2019年03期 v.28;No.251 38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60 ] - 戴泽琦;李寒宇;孙伟伟;赵瑞华;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辨证分型标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科研共享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证候要素的临床分布特征。结果经过聚类分析将一般症状聚为25类,舌象聚为6类,共涉及证候要素17个;经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19个,共涉及证候要素15个。综合以上结果初步提取病位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胞宫、肝、脾、肾、胃、心神和胆;病性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气滞、血瘀、阳虚、气虚、湿、热和血虚。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病位胞宫、肝、脾、肾、胃、心神和胆相关性较高,与病性气滞、血瘀、阳虚、气虚、湿、热和血虚相关性较高,其中以气滞、胞宫、血瘀、脾、肝、阳虚、气虚、湿为主。
2019年03期 v.28;No.251 387-390+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56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6 ] - 曲宁;黄海鹏;张景洲;王洪峰;
目的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选穴共性和规律。方法采用以"偏头痛""针刺""选穴""疗效分析"为主题词加关键词的检索方式,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文献,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治疗偏头痛针刺处方主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和聚类方法,分析针刺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总纳入针刺处方72条,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经络和部位分别为风池、足少阳胆经和头面部及颈项部,关联规则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百会、风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临床治疗偏头痛可以使用百会、太阳、风池组合,并结合具体情况搭配太冲、阳陵泉等穴位进行辨证施治。
2019年03期 v.28;No.251 391-393+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1 ] - 李丽娟;张静;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Sepsis)患儿出生日期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Sepsis患儿1 273例相关资料,对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及周期分析。结果纳入1 273例患儿,而这些患儿在不同天干岁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时段出生的运气和运气相合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epsis患儿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均有一定的关联性。
2019年03期 v.28;No.251 39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7 ] - 邱俊龙;王晓丽;许健;王侠;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探讨邹旭教授治疗老龄心悸的中医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邹旭教授在广东省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门诊接诊的老龄心悸病例资料,提取处方,建立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分析用药经验。结果纳入患者254例,并录入处方254个,使用中药共297味。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其中使用频次高于120的中药共28味,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味药依次为人参(197)、黄芪(175)、当归(171)、丹参(171)、熟地黄(170),5味药所对应的常用剂量分别为10、30、15、10、120 g;支持度为125,置信度为0.82时,共有药物组合25组,使用频次最高药物组合为麦冬-五味子(141)、人参-五味子(141),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6,演化出14个药物核心组合及7首新方。结论邹旭教授临证以"补虚泄实"为根本,强调气阴亏虚是老龄心悸发生的根本因素,而痰、湿、瘀是发病的直接因素,临证主张养气阴、祛痰湿、活血通络,并注重协调五脏,尤以调脾护心为重。
2019年03期 v.28;No.251 398-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8 ] - 王紫娟;纪智;袁静云;张月;郝晓敏;曾天笑;孙娇;刘清国;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太冲"对SHR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主动脉AngⅡ、Ang(1-7)蛋白为切入点,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随机分为电针组(EA)和模型组(SHR),Wistar-Kyoto(WKY)大鼠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WKY),每日上午针刺电针组"百会"与双侧"太冲"穴,并将电针仪的正负极分别连于"百会"、右侧"太冲"穴,电流强度1 mA,频率2 Hz/15 Hz,留针20 min,连续针刺30 d。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进行与电针组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HE染色后观察其组织形态,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主动脉血管中膜面积(MA)以及血管壁厚(WT)、血管内径(LD),计算LD/WT比值。用ELISA法检测主动脉组织AngⅡ、Ang(1-7)的蛋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模型组收缩压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1),电针组收缩压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1)。2)模型组较正常组WT明显增厚(P <0.01)、LD明显缩小(P <0.01)、LD/WT比值明显增大(P <0.01)、MA明显增大(P <0.05)。电针组较模型组WT明显缩小(P <0.01)、LD明显增大(P <0.01)、LD/WT比值明显减小(P <0.01)、MA面积明显缩小(P <0.01)。3)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主动脉组织Ang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Ang(1-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AngⅡ/Ang(1-7)比值显著增大(P <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主动脉组织Ang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1),Ang(1-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AngⅡ/Ang(1-7)比值显著缩小(P <0.01)。结论电针"百会""太冲"可有效改善SHR主动脉血管重塑,保护主动脉,其机制可能是电针通过激活主动脉局部RAS系统ACE2-Ang(1-7)-Mas受体轴,促进Ang(1-7)蛋白表达,抑制AngⅡ蛋白表达来实现。
2019年03期 v.28;No.251 40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7 ] - 贾维刚;万成伟;贾玉梅;张志恒;李锐;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感染后咳嗽模型大鼠的量效关系。方法 80只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予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复方甲氧那明水溶液,相当于成人每次2粒,每日3次)、芩百1组(相当于成人每次3 g,每日2次)、芩百2组(相当于成人每次3 g,每日3次)、芩百3组(相当于成人每次6 g,每日2次)、芩百4组(相当于成人每次6 g,每日3次)、芩百5组(相当于成人每次9 g,每日3次),每组10只。采用烟熏联合LPS鼻腔滴注法及辣椒素雾化吸入诱导模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方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10 d。观察造模后2 min内、给药后第5天和第10天咳嗽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BALF和血清中速激肽P物质(SP)和中性内肽酶(NEP)水平。结果芩百1组血清S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芩百2组咳嗽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ALF中SP低于对照组,NE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芩百4组的咳嗽次数和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芩百2组剂量能肺内抗炎和有效止咳,芩百4组剂量能明显缩短咳嗽缓解时间,止咳效果优于复方甲氧那明水溶液。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感染后咳嗽作用效果存在正相关的量效关系。
2019年03期 v.28;No.251 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 ] - 蔡红霞;殷红岩;朱袁君;邢宇;丁妍;丁演鹂;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对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30只,取其中20只采用线栓法结扎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后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建立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均分为模型组和益母草组,另10只设为对照组作为正常对照。益母草组按6 mg/(kg·d)剂量腹腔注射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模型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治疗7 d后取大鼠子宫组织,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试剂盒(常规法)检测子宫组织高能磷酸化合物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和总腺嘌呤核苷酸(TAN)含量;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子宫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子宫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用垂体后叶素灌流3组大鼠离体子宫,然后分别加入益母草注射液灌流,比较3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度、收缩频率并计算子宫活动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子宫组织中ATP、ADP、AMP、TAN和SOD明显升高,LDH和MDA明显降低(P <0.05);垂体后叶素可引起3组大鼠子宫收缩,其中对照组对垂体后叶素最为敏感,其次为益母草组,模型组次之;益母草注射液可明显增强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子宫收缩,益母草组子宫收缩强度、收缩频率和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可增强组织供能并促进组织能量代谢、提高缺血再灌注离体子宫对垂体后叶素的敏感性并抑制子宫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19年03期 v.28;No.251 410-413+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4 ] - 谢恒韬;王娟;贾一帆;贾强;潘侠;王龙;
目的探讨羌活水提物预先给药对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羌活低剂量组、羌活中剂量组和羌活高剂量组,制备CCI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不进行结扎。羌活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羌活水提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4 d,大鼠进行机械痛阈测定后处死,取脊髓腰膨大L4~L6节段,检测并比较不同组大鼠脊髓组织中三叉神经节嘌呤能P2X4受体(P2X4R)、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其余各组机械痛阈均降低,脊髓组织中P2X4R、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羌活各剂量组机械痛阈均增加,脊髓组织中P2X4R、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羌活各剂量组机械痛阈随羌活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脊髓组织中P2X4R、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随羌活剂量的增加而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羌活水提物能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中P2X4R的表达,降低了NF-κB和促炎因子水平有关。
2019年03期 v.28;No.251 41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0 ] - 孟繁甦;刘勇;罗泽坤;黄小洵;任甘雨;刘八一;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血必净组20组。血必净注射液(4 m L/kg)预先给药,连续3 d;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4 mL/kg),连续3 d。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 h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心内、外膜完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显示出无序的心内膜结构,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血必净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有所降低,但仍有心肌结构轻微混乱,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细胞坏死和纤维化,24 h时上述改变稍减轻。12 h时各组心肌组织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4 h时模型组心肌组织的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24 h时血必净组MDA下降明显(P <0.01)。12 h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SOD含量下降明显(P <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组心肌组织SOD含量升高明显(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4 h时模型组心肌组织的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24 h时血必净组SOD下降明显(P <0.05)。12 h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组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下降明显(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24 h时血必净组Caspase-3下降明显(P <0.01)。结论预先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2019年03期 v.28;No.251 418-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1 ] - 沈诗彦;邵文娜;柳依江;王茜;崔海;
目的研究电项针干预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精氨酸加压素(AVP)表达、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电项针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4只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项针组;模型组和电项针组根据不同的干预时间分别设为1、3、5 d 3个亚组,对各组进行脑组织含水量、AVP含量检测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模型组和电项针组各亚组AVP含量、脑组织含水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1),且电项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和电项针组AVP含量均为1 d开始升高,3 d达到峰值后回落,且电项针组始终低于模型组(P <0.05),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趋势与AVP含量变化一致。模型组和电项针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且电项针组评分较模型组低(P <0.05)。结论电项针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大鼠急性期AVP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可以抑制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发展,并缓解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019年03期 v.28;No.251 422-424+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7 ] - 毛小强;楼炳恒;陈毓;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青蒿琥酯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检测肝脏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评价青蒿琥酯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GOT、MDA水平显著升高,GSH和SOD水平显著下降(P <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和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组ALT、GOT及MDA水平显著下降,GSH和SOD水平显著上升(P <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和肝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 <0.05),并有效减轻肝细胞的坏死程度。结论青蒿琥酯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减少炎症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2019年03期 v.28;No.251 425-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赵永法;林子程;林大智;李超然;孙静;刘德柱;
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养心汤加减方和穴位贴敷,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之78.13%(P <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心汤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2019年03期 v.28;No.251 429-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0 ] - 刘冰;杨有名;赵建民;
目的观察苦劳汤坐浴辅助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疼痛、血清激活素A(ACTA)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内口虚挂线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给予苦劳汤坐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检测ACT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8%(P <0.05)。治疗后两组ACTA、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 <0.05),且研究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 <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苦劳汤坐浴辅助内口虚挂线术可有效减轻高位肛周脓肿患者疼痛程度,改善ACTA和免疫功能。
2019年03期 v.28;No.251 432-434+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1 ] - 石锐;常立萍;王国强;孟文宜;邓悦;
目的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冠心病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伏邪致病特点。方法通过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冠脉造影术后)患者120例临床资料,结合指标描述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总结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内在联系。结果痰浊+血瘀、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在组合。血瘀、痰浊、阳虚、气虚与Gensini积分正性相关,血瘀、痰浊、阴虚、气虚与冠脉病变血管支数正性相关。结论痰浊和血瘀是引起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加重的重要因素。
2019年03期 v.28;No.251 43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4 ] - 赵学梅;徐卉;徐国良;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丹红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试验资料库(2018年第1期)、Embase(1966年至2018年3月)、Pubmed(1966年至2018年3月)、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1979年至2018年3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8年3月)、万方数字期刊库(1981年至2018年3月),由2名评价员分别独立的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从文献中获取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出187篇文献,纳入符合标准者11篇。从症状疗效来分析:χ2=9.73,df=10,P=0.46,合并OR=3.23,95%CI[2.17,4.80],Z=5.80 (P <0.00001);从心电图疗效来分析:χ2=8.55,df=10,P=0.58,合并OR=2.27,95%CI[1.68,3.05],Z=5.38(P <0.00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较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缓解症状及改善心电图方面效果更好,两药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019年03期 v.28;No.251 438-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3 ] - 胡岚;王鹤;王超;齐文杰;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分布、辅助检查的特点,以及中医舌象、脉象表现,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收治的76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中医舌质、舌苔、脉象特点。结果在本研究中男性患者55例,2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3例患者合并胆囊炎;72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右上腹痛33例;致病菌以肺炎克雷白菌为主(包括血培养及脓液培养阳性),占全部病例的57.89%;初期舌质红:红绛舌43.42%,淡红舌31.58%;舌苔偏黄燥:黄苔44.74%、苔燥19.74%;脉象弦数:其中以数脉(52.63%)最为常见,其次为弦脉43.42%,滑脉39.47%。治疗以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结合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作为肝脓肿首选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为98.68%。结论在收集的76例患者中肝脓肿以男性多发,病原学以肺炎克雷白菌最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右上腹痛等,糖尿病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初期中医舌象脉象方面,舌质以红绛舌及淡红舌为常见、舌苔以黄苔、苔燥为常见、脉象以数,弦、滑为常见。
2019年03期 v.28;No.251 442-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陈银结;苏懿;马明远;
目的研究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炎症指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炎症指标、胃肠功能指标变化。同时比较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体温(T)、APACHEⅡ评分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RR、HR、T、APACHEⅡ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WBC、IL-6、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腹腔内压力(IAP)、胃残留量(GR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胃动素(MO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GAS、IAP、GR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28 d病死率为17.78%,低于对照组的37.78%(P <0.05)。结论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死率。
2019年03期 v.28;No.251 445-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9 ] - 李萍;王银洁;曹义;
目的系统评价四妙散加减对比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单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实验组)对比单用秋水仙碱(对照组)治疗痛风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血尿酸(UA)]和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s,合计1 355例患者。结果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在总有效率、显效率及降低UA水平方面,疗效较单用秋水仙碱有一定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秋水仙碱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较秋水仙碱有一定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19年03期 v.28;No.251 449-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1 ] - 郭辉;钟燕;杨贤义;方志成;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制备脑出血模型,在造模成功1 d后分别腹腔注射给予50、100、200 mg/kg的黄芪总皂苷溶液,每日1次,持续给予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实验结束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含水量测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水肿周围组织中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TUNEL法检测脑水肿周围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给予黄芪总皂苷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水肿周围组织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黄芪总皂苷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水肿周围组织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且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总皂苷能减轻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和保护神经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细胞凋亡有关。
2019年03期 v.28;No.251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8 ] - 张瑞芳;刘晓婷;李莉;田立;
目的研究滋水清肝饮加味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受损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正常组,每组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按成人每千克体质量剂量的12倍、6倍给予灌胃,西药组给予脑复康,按照50 mg/100 (g·d)计算,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7 d。在造模成功以后24 h给药,水和饲料自由摄取。分别对50只大鼠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在给药周期结束后24 h,对大鼠脑组织完成切片、染色、拍照,进行脑梗死体积比和缺血侧大脑水肿度测定。此外选取包含缺血区皮层部位的脑切片,经脱水、包埋、切片,用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和模型组比较明显减低(P <0.05),中药低剂量组最为显著(P <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 <0.01);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大脑缺血侧水肿程度最为显著(P <0.0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NF-α表达显著升高;中药高、低剂量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滋水清肝饮加味能降低MCAO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得分,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轻MCAO大鼠脑梗死的体积比和水肿程度。滋水清肝饮加味能够起到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的作用。
2019年03期 v.28;No.251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黄子亮;罗湘艳;黄海珍;
目的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研究组采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有疼痛强度(PPI)及颈椎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 <0.05)。两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9年03期 v.28;No.251 461-463+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2 ] - 叶攀峰;姜毅;宋显相;李昌崇;
目的观察自拟过敏煎辅助治疗对小儿哮喘患者肺功能保护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哮喘患儿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过敏煎加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患儿治疗前、治疗后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最大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呼气流量(PEF)变化。对比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儿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F-κB、IL-6、IL-8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FEV1/FVC、PEF等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有出现胃肠道反应、头晕、发热等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24.00%(P <0.05);对患儿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病情复发率为5.7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26.83%(P <0.05)。结论给予哮喘患儿自拟过敏煎辅助治疗,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表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9年03期 v.28;No.251 4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7 ] - 张允申;方勇;杨万富;龚旭初;倪毓生;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抗蝮蛇毒血清、地塞米松、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抗菌药物、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维持水/电平衡等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八风八邪穿刺、七叶一枝花酊外用、中药熏洗、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或蛇伤解毒汤等中医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积分及消失时间、局部症状积分、全身症状积分;对合并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的重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计算两组治疗愈显率,记录最终痊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患者ALT、GOT、CK、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ALT、GOT、CK、BUN、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ALT、GOT、CK、BUN、Cr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试验组愈显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9.58%(P <0.05)。试验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方案在蝮蛇咬伤治疗中效果显著。
2019年03期 v.28;No.251 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8 ] - 毛峥嵘;冯博;张少雷;朱智琦;何金波;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解毒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1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埃索美拉唑+美罗培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自拟清热解毒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肠道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AMY)、尿淀粉酶、炎症因子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9.83%,高于对照组的74.58%(P <0.05)。观察组腹痛减轻、腹胀减轻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AMY、尿淀粉酶、IL-6、TNF-α水平、内毒素、D-乳酸及尿L/M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WBC计数、AMY、尿淀粉酶、IL-6、IL-10、TNF-α水平、内毒素、D-乳酸及尿L/M比值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SAP能够减轻中医证候表现,缩短病程,改善理化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2019年03期 v.28;No.251 472-474+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0 ]
- 廖衡;张金龙;盛儒丹;刘本华;周爱民;杨德钱;
目的观察稳心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中医证候、血脂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稳心调脂汤,15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其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水平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0.56%(P <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疲倦乏力积分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疲倦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各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A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且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稳心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较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可。
2019年03期 v.28;No.251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2 ] - 吴怡卿;杨原芳;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八髎穴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排尿日记(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和残余尿量)等水平。结果两组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残余尿量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2019年03期 v.28;No.251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3 ] - 欧阳春;王阳;陈鹏;李庚;何纯平;
目的观察仙人掌膏外敷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仙人掌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WBC、NEU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1)。治疗后,两组WBC、NEUT%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而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仙人掌膏外敷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明显提高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
2019年03期 v.28;No.251 499-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 ] - 黄铿儒;陈业雄;王聪;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组各60例。西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加电针疗法,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中医症状积分、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值、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西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针药组为9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药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较西药组降低(P <0.05);针药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值、NT-proBNP较西药组降低(P <0.05);针药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较西药组显著改善(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及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2019年03期 v.28;No.251 50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6 ] - 张俊雅;徐升;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轻中度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风解毒胶囊的使用,治疗周期为2周。记录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入院7 d和14 d的咳嗽评分分布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治疗后两组FEV1、CRP等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实验组FEV1、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而CRP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道合胞病毒Ig M、腺病毒抗原检出率6.67%、6.67%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67%、33.33%(均P <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轻度至中度AECOPD患者疗效值得肯定。
2019年03期 v.28;No.251 505-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5 ] - 林容枝;吴洁;高艳;耿涛;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11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方法,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采用电解式组织血流计测定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 CBF),生化检测静脉血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含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r CBF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针刺组患者r CBF值为(183.57±17.26) mL/100 [100 (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168.25±15.21) mL/100 (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B-BB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针刺组患者CK-BB值为(172.24±13.69) U/L明显低于对照组(219.42±24.41)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针刺组日常生活能力为(83.49±10.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14±11.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针刺组认知功能评分为(29.29±2.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38±2.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r CBF、CKBB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
2019年03期 v.28;No.251 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0 ] - 彭晨健;杜斌;孙光权;刘锌;何兵;
目的观察伤科一号贴敷剂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加速康复外科中加快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和康复功能锻炼;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从术后第2日开始加予伤科一号贴敷剂持续外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上下各10 cm的周径及术后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7日疼痛模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0.01);治疗组术后第3~7日膝关节上下各10 cm的周径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两组血炎症指标CRP术后第1~3日均显著上升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术后第3~7日血清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伤科一号贴敷剂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症状、降低肿胀程度及炎症反应情况,加快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
2019年03期 v.28;No.251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8 ] - 黄继承;王浩;贡钰霞;
目的观察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菌、肠杆菌和肠球菌)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证)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水平,安全性好。
2019年03期 v.28;No.251 5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0 ] - 武育菁;吴宏伟;李振光;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在此基础上与健脾解毒汤联用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IgG、IgM、IgA、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絯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13%(P <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M、IgA、IL-8、IL-10及NF-κ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脾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可显著减轻消化道和全身症状,缩短临床病程,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调节IL-8、IL-10及NF-κB水平。
2019年03期 v.28;No.251 516-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1 ] - 陶丽;李彦;张波;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研究及对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S100B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苏醒率、平均昏迷时间、NSE、S-100B、MBP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56%(P <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1),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 <0.05);观察组治疗后苏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平均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浆NSE、S-100B和MBP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 <0.05)。结论中医针刺法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血浆NSE、S-100B和MBP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苏醒,缩短苏醒时间,疗效确切。
2019年03期 v.28;No.251 518-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51 ] - 王国慧;赵继荣;赵宁;
目的观察采用杜仲腰痛丸联合电针刺激治疗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后随机分入联合组与基础组各43例。基础组给予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联合组在除基础组治疗外,再加入杜仲腰痛丸与电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治疗1、2疗程后,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或P <0.01),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基础组(P <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联合组CRP、TNF-α、IL-6水平降低程度均优于基础组同期(均P <0.05或P <0.01)。联合组总好转率97.67%高于基础组的74.42%(P <0.05)。仅考虑临床疗效为治愈时,两组腰部疼痛感消失时间,差别不大(P> 0.05),联合组腰部酸楚感消失时间、下肢部疼痛感与麻木感消失时间均短于基础组(P <0.05或P <0.01)。结论采用杜仲腰痛丸联合电针刺激治疗LDH临床疗效显著。
2019年03期 v.28;No.251 522-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