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正平;刘雨;刘芳;谭小宁;谭电波;邓秀娟;李仲普;刘俊;侯公瑾;谭光波;
目的探讨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对A549细胞黏液高分泌模型黏蛋白MUC5AC、MUC5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生理盐水大鼠血清,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水六君煎组、养阴组、化痰组。采用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25 nmol/L诱导A549细胞黏液高分泌,20%空白大鼠血清及含药血清进行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细胞MUC5AC mRNA、MUC5B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UC5AC mRNA、MUC5B mRNA表达。结果各组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黏蛋白MUC5AC m RNA、MUC5B m 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比较,金水六君煎组及养阴组MUC5AC mRNA、MUC5B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金水六君煎组及化痰组MUC5AC m RNA、MUC5B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1)。结论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可诱导A549细胞粘蛋白高表达,成功建立黏液高分泌细胞模型。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黏蛋白MUC5AC mRNA、MUC5B mRNA与蛋白表达。
2019年05期 v.28;No.253 7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 ] - 林筱洁;万浩宇;李志威;周惠芬;虞立;杨端昕;杨洁红;万海同;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干预缺血性中风大鼠舌象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备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以丁苯酞注射液为对照,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舌象的干预作用。对舌腹面、舌背面拍照记录并分析血瘀证相关舌象。舌色的R、G、B值由Photoshop5.0软件获得,根据标准色卡进行校正计算获得校正R、G、B值。根据舌下脉络的色泽和长短进行评分。进行TTC染色脑梗死体积测算,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模型大鼠舌色校正R、G、B值与脑梗死体积均密切相关(分别为P <0.05,P <0.01,P <0.01)。丁苯酞组、丹红注射液组均能改善模型大鼠舌色,校正R、G、B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分别为P <0.01,P <0.05,P <0.05),显著改善舌下脉络色泽,显色长度缩短(均P <0.01);两个治疗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 <0.05),梗死灶显著缩小(均P <0.01)。以上指标在丁苯酞及丹红注射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丁苯酞、丹红注射液均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大鼠血瘀证相关舌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小梗死灶。
2019年05期 v.28;No.253 757-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许玥;陈玉佩;张佳怡;陈洁;白玉琢;徐菁;陈莉;陈冬荔;张淑静;邹德辉;刘通;张莉;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大鼠血清对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因子MyoD、周期蛋白CDK4、P57和CyclinD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角度分析电针"委中"血清促进损伤多裂肌再生修复的起效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每组8只。通过肌肉注射0.5%布比卡因制备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组选取"委中"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第4日收集血清。培养原代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模型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组、抑制剂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中加PI3K抑制剂LY294002),以对应血清分别培养1 d,免疫印迹法检测肌卫星细胞MyoD、CDK4、P57和CyclinD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血清组MyoD、CDK4和P5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血清组对比,电针"委中"血清组MyoD、CDK4升高(P <0.05或P <0.01)而P57显著降低(P <0.01);与电针"委中"血清组对比,加入LY294002抑制剂后MyoD、CDK4降低(P <0.05或P <0.01)而P57显著升高(P <0.01)。与空白血清组对比,电针"委中"血清组CyclinD升高(P <0.05),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委中"血清可通过上调MyoD、CDK4的表达,并下调P57的表达,加速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周期性进程,促进损伤多裂肌的良性修复。
2019年05期 v.28;No.253 762-765+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6 ] - 张乃楠;马莉;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鼻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鼻鼽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鼻鼽汤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鼻部局部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鼻黏膜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IgE、白细胞介素-4(IL-4)、IL-12、IFN-γ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鼻部局部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鼻黏膜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IgE、白细胞介素-4(IL-4)均显著降低,IL-12、IFN-γ均显著增加(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 <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鼻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鼻鼽汤组。
2019年05期 v.28;No.253 76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1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5 ] - 张红波;王玉;万海同;黄辉;周胜华;严央丽;徐晔;
目的探讨超声药物导入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最佳的疗程和介入时机。方法 145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超声治疗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并口服药物治疗,超声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第1、第2疗程结束时观察对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第1、2疗程后,超声治疗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基线VAS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第1及第2疗程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 <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均P <0.05)。纳入多因素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发现在第1疗程时药物加超声药物的治疗方法有效(P <0.05),第2疗程后并未见到这种效果(P> 0.05)。治疗过程中,超声治疗组有6例患者出现治疗局部皮肤轻微发红,无皮损、疱疹、瘙痒等,7例口服药物(其中超声治疗组4例,药物对照组3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作用,均在3 d内消失,未予以特殊处理,未终止治疗。结论超声药物导入疗法安全、有效性高,可推荐为坐骨神经痛患者急性发作的治疗选择。
2019年05期 v.28;No.253 770-772+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 高瑞骏;卢岩;杨圣洁;孙英霞;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代针灸治疗泄泻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先秦至清末相关文献中涉及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建立泄泻历代针灸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进行分析,统计提炼出历代针灸治疗泄泻常用的腧穴、腧穴配伍、经脉、特定穴,分析经穴使用的潜在规律。结果共纳入泄泻针灸处方484条。因唐代及以前的处方数只有10条,数量极少,故统计学分析从宋代开始。宋代选穴以大肠俞、三焦俞、神阙为主,元代至清代天枢使用频率最高;宋、明、清最为频繁的穴位配伍组合分别是小肠俞配章门、中脘配天枢、气海配天枢;各朝代经脉选取均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任脉为主;各朝代选穴均以特定穴为主,宋、元分别以背俞穴、合穴使用频率最高,明清以募穴居首。结论历代针灸治疗泄泻均重视局部选穴,配合远端选穴;重视辨病选穴,配合辨证选穴;重视本经配穴;特定穴是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用穴特点各有侧重。
2019年05期 v.28;No.253 77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5 ] - 王玉;朱振洪;杨洁红;万海同;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和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以期为临床选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0日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Pubmed、Corchrane Library、Springer,收集丹红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和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其中脑梗死9篇,冠心病心绞痛3篇,血管性痴呆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丹红注射液在脑梗死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方面均优于银杏达莫注射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面,丹红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电图疗效方面,丹红注射液优于银杏达莫注射液(P <0.05);3)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ADL评分上中均优于银杏达莫注射液(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丹红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均无相关病例。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相比,在治疗脑梗死疗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疗效及血管性痴呆疗效中,丹红注射液每增加1个疗效,分别需多花0.56、1.32、5.67元。根据WHO关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推荐意见,丹红注射液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丹红注射液在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较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性。
2019年05期 v.28;No.253 77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0 ] - 姚琳;杨馥铭;刘雁泽;徐枝芳;郭义;王朝辉;王洪峰;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炎性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数据库(VIP)收录的针刺治疗炎性痛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录入Excel 2016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选用的腧穴、经络及常见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0篇,涉及119个穴位,总频次576次。总体选穴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应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炎性痛的常见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手术损伤等。常见病依照病变部位选穴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炎性痛选穴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为委中、环跳、夹脊穴等;膝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炎性痛选穴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为足三里、犊鼻、内膝眼等;手术损伤引起的炎性痛选穴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为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结论针刺治疗炎性痛在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选穴多取阳经穴位,在经络论治和辨证施治的理论上注重远近配穴及特定穴的应用。
2019年05期 v.28;No.253 782-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6 ] - 李晓岩;徐卉;徐国良;
目的应用Meta分析对丹参川芎嗪与丹参这两种注射液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试验资料库(2018年第1期)、Embase (1966年至2018年3月)、Pubmed(1966年至2018年3月)、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1979年至2018年3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8年3月)、万方数字期刊库(1981年至2018年3月),按照Meta分析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估文献质量,提取所需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出11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有13篇文献入选。依据症状疗效来分析:χ2=8.84,df=12,P=0.72,合并OR=4.01,95%CI[2.89,5.58],Z=8.26(P <0.00001),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好且较安全。
2019年05期 v.28;No.253 786-788+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3 ] - 杨元元;苏丽清;刘晶;周德生;葛金文;胡华;
目的系统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研究,共计2 2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药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对照组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较为安全。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单纯西药组有效安全。
2019年05期 v.28;No.253 789-792+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2 ] - 史汉金;谢颂苗;黄琳;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琳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心悸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75例心血管门诊及住院患者245份电子病历,采用频数、频率分析以及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药物分析。结果有9味中药频率超过50.00%,11种频率在20.00%~50.00%之间,13味频率小于20.00%,根据聚类分析,33味中药可分为5大类。结论黄琳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以心脏的生理特点为依据,主要从心脏论治,辅以水火并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痰。
2019年05期 v.28;No.253 79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2 ] - 石青青;苏湘川;杨小平;刘丙进;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抑制Janus激酶2-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干预组。姜黄素干预组连续灌胃给予姜黄素(100 mg/kg)7 d,每日1次,末次给药1 h后模型组和姜黄素腹腔注射给予脂多糖(10 mg/kg),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 h后麻醉处死大鼠,进行小鼠肺组织切片观察,计算大鼠肺组织湿干重(W/D)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同时检测肺组织中JAK2、p-JAK2、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切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切片见肺泡壁部分增厚,细支气管腔内有大量脱落炎细胞及渗出物,泡壁毛细血管充血严重,姜黄素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症状较模型组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W/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TNF-α、IL-8含量增加,给予姜黄素干预后,上述指标均降低;小鼠肺组织中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不显著,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给予姜黄素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2019年05期 v.28;No.253 797-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45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1 ] - 马浩轩;田光敏;刘鹏;彭琴;王绒;钟庭燕;
目的探讨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炎症介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内毒素(ET)及相关通路核因子-κB(NF-κB)、i N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全骨髓贴壁法制备大鼠BMSCs并体外培养;2)取清洁级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干细胞组、中药及干细胞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硫代乙酰胺灌胃造模;3)造模后中药组及联合组每日予以茵陈四苓颗粒灌胃;干细胞组及联合组予以尾静脉注射干细胞悬液。72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标本,检测肝脏ALT、AST及血浆ET水平,制作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NF-κB表达,RT-PCR检测TNF-α、i NOS的基因转录。结果造模后各治疗组肝脏生化、TNF-α、i NOS的基因转录水平、NF-κB的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5),肝脏组织坏死程度减轻,可见部分增生肝细胞,炎性浸润减轻。其中以联合组效果最佳(P <0.05)。结论茵陈四苓颗粒联合BMSCs治疗,可减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损伤,有效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对急性肝衰竭有一定治疗作用。
2019年05期 v.28;No.253 801-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1 ] - 张文斌;王杰;王玮;魏恩垚;刘煌;李芹;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汤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NF-κB/STAT3)信号通路改善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脾益肺汤组,采用卵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凝胶多次激发致敏法造模,健脾益肺汤组以5 g/(kg·d)进行灌胃,每日1次,持续30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末次给药1 h后处死大鼠后进行大鼠肺组织切片观察,测量肺内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INF-γ、IL-4、IL-6、IL-13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F-κB、p-NF-κB、STAT3和p-STAT3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增加,肺泡灌洗液中蛋白、IL-4、IL-6和IL-13增加,肺组织中NF-κB、p-NF-κB、STAT3和p-STAT3增加,肺泡灌洗液中IFN-γ降低(P <0.05);给予健脾益肺汤干预后,模型组大鼠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降低,肺泡灌洗液中蛋白、IL-4、IL-6和IL-13降低,肺组织中NF-κB、pNF-κB、STAT3和p-STAT3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FN-γ增加(P <0.05)。结论健脾益肺汤能改善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STAT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炎性反应有关。
2019年05期 v.28;No.253 806-808+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5 ] - 张强泽;曹斌;梁志勇;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制备AL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LI组、地塞米松(0.9 mg/kg)组、低(15 mg/kg)、中(30 mg/kg)、高(60 mg/kg)剂量水飞蓟素组、TLR4抑制剂TAK-242(0.5 mg/kg)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及ALI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4 h后,分析各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印迹(WB)法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大鼠W/D、Pa CO_2水平增高、Pa O_2水平明显下降(P <0.05);肺组织现细胞破碎等病变;肺泡灌洗液中SOD、MPO活性降低(P <0.05),MCP-1、IL-1β、TNF-α水平增高(P <0.05);肺组织TLR4表达上调、NF-κB核移位增加(P <0.05)。与ALI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水飞蓟素组和TAK-242组大鼠大鼠W/D、PaCO_2水平降低、Pa O_2水平明显增高(P <0.05),肺组织病变减轻,肺泡灌洗液中SOD、MPO活性升高(P <0.05),MCP-1、IL-1β、TNF-α水平降低;肺组织TLR4表达下调、NF-κB核移位减少(P <0.05)。结论水飞蓟素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保护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
2019年05期 v.28;No.253 809-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李鑫峰;杨建飞;王倩;周亚滨;
目的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液(SAEE)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ASK1-JNK信号通路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10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AEE低剂量组、SAEE中剂量组和SAEE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小鼠均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式造模。造模后药物组给予相应剂量的SAEE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收集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TNF-α、p-ASK1、ASK1、pJNK、JNK、脯氨酰-4-羟化酶(P4H)、Ⅰ型胶原(COL-Ⅰ)及Ⅲ型胶原(COL-Ⅲ)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C、TAG、LDL、TNF-α、p-ASK1、p-JNK的水平显著升高,HDL、P4H、COL-I、COL-Ⅲ的水平和COL-I/COL-Ⅲ的比值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SAEE能显著抑制小鼠TC、TAG、LDL、TNF-α、p-ASK1、p-JNK的水平,升高HDL、P4H、COL-Ⅰ、COL-Ⅲ的水平和COL-Ⅰ/COL-Ⅲ的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SAEE各剂量组中,以SAEE高剂量组疗效最佳。结论SAEE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ASK1-JNK信号通路的活化,达到调控血脂和稳定斑块的目的。
2019年05期 v.28;No.253 814-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7 ] - 吴程程;娄成龙;韩淑萍;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通路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一次性灌胃百草枯(PQ)溶液染毒。染毒1 h后血必净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经尾巴静脉注射含生药0.43、0.86、1.72 g/kg的血必净注射液2 mL,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注射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大鼠饮食、活动、病理状况,肺组织Bax、Bcl-2和p38-MAPK蛋白及NF-κB及IκB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Bax及Bcl-2蛋白表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血必净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内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F-κB m RNA、p38-MAPK蛋白表达上升,IκB mRNA表达下降;和模型组相比,血必净中、高剂量组大鼠NF-κB m RNA、p38-MAPK蛋白表达下降,IκB mRNA表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通路,降低PQ中毒大鼠炎症反应程度,对受损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2019年05期 v.28;No.253 819-822+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2 ] - 薛思源;赵静;林成敏;庄彦;
目的观察疏肝通窍方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损害的干预作用及对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前房灌注加压法制备急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干预组给予疏肝通窍方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3日和第7日各组处死大鼠10只,比较各组眼压变化,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眼压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 0.05)。造模后模型组眼压高于对照组同期,干预组眼压则低于模型组同期(均P <0.05)。对照组视网膜组织染色均匀,结构完整清晰,神经节细胞排列规则;模型组视网膜组织水肿,随时间水肿加重,各层结构紊乱,神经节细胞排列疏松,数量减少,明显萎缩变薄;干预组视网膜肿胀减轻,神经节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加,视网膜萎缩程度减轻。造模前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别不大(P> 0.05)。造模后,模型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期,干预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同期,但高于对照组同期(均P <0.05)。模型组第3天、第7天血清MDA高于对照组,SOD和GSH-Px低于对照组。而干预组第3日、第7日血清MD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则降低,SOD和GSH-Px则升高(P <0.05)。模型组第3日、第7日HIF-1αm RN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干预组第3日、第7日HIF-1αmRNA水平则低于模型组同期,但高于对照组(均P <0.05)。模型组第3日、第7日视网膜可见HIF-1α棕黄色颗粒表达,模型组第3日、第7日HIF-1α蛋白IOD值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第3日、第7日HIF-1α弱于模型组,第3日、第7日HIF-1α蛋白IOD值低于模型组(均P <0.05)。结论疏肝通窍方可保护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组织,减轻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和降低视网膜HIF-1α表达有关。
2019年05期 v.28;No.253 823-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沈梁;龚旭初;张允申;陈海东;杨万富;陈旭;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季德胜蛇药组、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运用抗蝮蛇毒血清、激素、抗生素、能量合剂等西医常规疗法;季德胜蛇药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口服季德胜蛇药片。两组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局部症状(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全身体征(复视、瞳孔、眼睑下垂、张口困难、颈项及全身肌肉酸痛、烦躁、呼吸);实验室检查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尿隐血、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酐、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组与季德胜蛇药组均无病例脱落。季德胜蛇药组显效率88.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00%(P <0.05)。入院时两组疼痛计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治疗6 d后,两组患肢疼痛积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改善(均P <0.05);而两组疼痛积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患肢肿势最明显处与健肢周径差的平均值比较差别不大(P> 0.05);治疗6 d后,两组患肢周径差与入院时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季德胜蛇药组肿势缓解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两组入院时全身症状积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治疗后第6日,两组患者全身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季德胜蛇药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两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尿隐血、谷丙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等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两组上述7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季德胜蛇药组肌酐、肌酸激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4个指标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 <0.05);而两组尿隐血、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3项指标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加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蝮蛇咬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28;No.253 828-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9 ] - 吴佳磊;黄挺;
目的观察苇茎汤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对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CEA及CYFRA21-1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上腔静脉综合征体征、近期疗效、生存质量、D-二聚体、CEA、CYFRA21-1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头颈部肿胀、前胸部静脉扩张、颈静脉怒张、胸闷憋气等典型体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中24例(28.57%)复发,21例(25.00%)死亡。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CEA及CYFRA21-1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与观察组的14.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苇茎汤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较单独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可明显改善上腔静脉综合征典型体征、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降低D-二聚体、CEA及CYFRA21-1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9年05期 v.28;No.253 833-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潘文;屈阳;米俊;赵强;武琪;郭修贵;周荣赛;朱定海;廖文俊;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蜂毒清颗粒2号)对重度毒蜂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加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蜂毒清2号颗粒口服,复查对比其肝功、肾功、心肌酶、血乳酸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后心肌酶、肝功、肾功、乳酸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留观)时间上分别是10 d、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蜂蜇伤患者在早期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同时,口服(或鼻饲)蜂毒清2号颗粒可以减轻其病痛,更好地改善重度蜂蜇伤患者心肝肾功能,缩短病程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2019年05期 v.28;No.253 837-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0 ] - 廖焦鲁;樊沙沙;苟春雁;王毅刚;
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留针术"组、普通针刺组,每组32例,"动留针术"组用采用王毅刚老师的"动留针术"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7 d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眩晕症状、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的改变,计算总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在眩晕症状总积分、眩晕发作程度、眩晕发作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眩晕持续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在临床疗效方面,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动留针术"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3)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操作安全性可靠。结论 "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减少发作频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2019年05期 v.28;No.253 841-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9 ] - 郭志彬;谭启恩;王旭;张盛强;朱干;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三维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三维牵引,治疗组加用温针灸法,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功能评价表评分(JOA)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89.19%(P <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血清IL-1β、IL-6、hs-CRP水平均下降(均P <0.05),治疗第10日和20日时,治疗组的VAS评分和IL-1β、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JOA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升高(均P <0.05),治疗第10日和20日时,治疗组的JOA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温针灸法联合三维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从而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2019年05期 v.28;No.253 845-847+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45 ] - 蔡洪;杨德钱;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一个疗程(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的椎基底动脉TCD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第3、7、14天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9年05期 v.28;No.253 848-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7 ] - 韩莹;蔡庆宇;张岩;
目的观察香连丸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其介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连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下各组大鼠均采用DSS的方法复制UC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生化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和GSH-px)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和p62)的表达。结果香连丸能够显著改善UC小鼠结肠组织形态,降低DAI及组织学损伤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此外,香连丸还能显著下调结肠组织中MDA和LC3Ⅰ的表达,增加SOD及GSH-px的活性、Beclin-1、LC3Ⅱ、p62蛋白的表达及LC3Ⅱ/LC3Ⅰ的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 <0.01)。结论香连丸可以明显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细胞自噬,减轻肠道炎性损伤,促进组织修复。
2019年05期 v.28;No.253 851-853+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4 ]
- 雍亚云;李伟伟;
目的观察理中法联合中药烫熨治疗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理中法联合中药烫熨腹部治疗,对照组予理中法中药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0 d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 <0.05);两组治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 <0.05),且观察组长径、短径缩小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 <0.05)。结论理中法联合中药烫熨治疗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疗效显著。
2019年05期 v.28;No.253 872-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0 ] - 张大尉;张虎;董继革;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定眩汤联合针灸治疗眩晕(阴虚阳亢证)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眩晕(阴虚阳亢证)急性加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后获得选取的随机数字,再对随机数字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滋阴平肝定眩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血压、血浆心钠钛(ANP)、三酰甘油(TAG)、总胆固醇(T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P高于对照组(P <0.05),TC、TAG低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滋阴平肝定眩汤联合针灸治疗眩晕(阴虚阳亢证)急性加重,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
2019年05期 v.28;No.253 875-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8 ] - 刘丹;邱君畴;
目的观察泄浊清瘀汤辅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泄浊清瘀汤辅助治疗,均持续1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疗效,检测血清中尿酸、炎症因子、疼痛介质的含量。结果观察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白介素-37(IL-37)的含量及血清中疼痛指标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合酶-2(COX-2)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接受泄浊清瘀汤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2019年05期 v.28;No.253 87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李晓乐;徐大星;
目的观察正骨十四法闭合复位联合双球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65例,手法复位组35例采用用佛山市中医院正骨十四法闭合复位联合双球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30例同期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骨折均愈合,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桡骨短缩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法复位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十四法闭合复位联合双球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疗效及安全性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当。
2019年05期 v.28;No.253 880-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1 ] - 冯锦;叶瑞华;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补肾饮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补肾饮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心功能影像学指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WHF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饥饿激素(Ghrelin)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影像学指标、MLWHFQ评分及6MWT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和Ghrelin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温阳补肾饮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能够显著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脏舒缩功能,提高总体生存质量,并有助于调节NT-proBNP和Ghrelin水平。
2019年05期 v.28;No.253 883-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0 ] - 詹根龙;郑云华;
目的观察自拟保元止痛中药颗粒剂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寒凝心脉型真心痛临床疗效。方法患者74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基础组给予患者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再加入自拟保元止痛中药颗粒剂联合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设立1次随访。结果从心肌酶谱水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真心痛发作与药物用量情况、临床疗效等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P <0.05)。结论采用自拟保元止痛中药颗粒剂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寒凝心脉型真心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2019年05期 v.28;No.253 885-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戚旭飞;王志宇;
目的观察清热攻下饮联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3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攻下饮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复常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细胞因子、血淀粉酶、DAO、D-乳酸及肠道菌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5.38%(P <0.05)。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炎性细胞因子、血淀粉酶、DAO及D-乳酸、肠道菌群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细胞因子、血淀粉酶、DAO及D-乳酸、肠道菌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细胞因子、血淀粉酶、DAO及D-乳酸、肠道菌群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清热攻下饮联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进程,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下调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有助于增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
2019年05期 v.28;No.253 889-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2 ] - 毛友兵;王青松;史朝红;王洒;雷鸣;
目的观察采用电针疗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基础组予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电针与中药外敷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活动评分(JOA)评分、肌电图检查(EMG)检测肌肉异常率、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临床疗效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P <0.05)。结论采用电针疗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LDH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局部组织神经电生理情况。
2019年05期 v.28;No.253 892-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4 ] - 蔡丽丽;朱斌;徐青青;柳丽萍;董晓露;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活血祛风中药颗粒剂联合温针灸治疗ACI后并发S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4例ACI后并发SFD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配选取的随机数字随机分入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7例,基础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予自拟活血祛风中药颗粒剂联合温针灸;两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设立1次随访。结果从SSA评分、SWAL-QOL评分、洼田饮水试验、sEMG检测结果、中医证候疗效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P <0.05)。结论自拟活血祛风中药颗粒剂联合温针灸治疗ACI后并发SF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2019年05期 v.28;No.253 895-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6 ] - 杨杨;李东野;
目的观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重组α1b干扰素雾化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予以疏风解毒胶囊口服,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6%(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缩短(P <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儿发热及疱疹消退时间,减少患儿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28;No.253 899-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