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卓霖;孙小茁;孟智宏;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及应激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5 s组、针刺60 s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刺5 s组、针刺60 s组复制脑出血模型,其中针刺5 s、60 s组取大鼠"水沟""内关"穴施雀啄、捻转手法5 s或60 s,每日1次。假手术、模型组不予针刺。观察干预5 d后脑血肿区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组化含量及热休克蛋白(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针刺5 s、60 s组的ICAM-1、TNF-α、IL-1β、IL-6、HSP-70表达升高(P <0.05);2)针刺60 s组的ICAM-1、HSP-70含量较模型组、针刺5 s组改善更明显(P <0.05);3)针刺5 s、60 s组的TNF-α、IL-1β、IL-6含量较模型组降低,且针刺60 s组的TNF-α、IL-6降低更显著(P <0.05)。结论针刺对改善大鼠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有效且针刺60 s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较长针刺施术时长对抑制大鼠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脑损伤有正向作用。
2019年10期 v.28;No.258 1695-1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梁琼;赵隽;苏静;梁琳;张吉发;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解毒法对急性肝衰竭(ALF)模型大鼠免疫功能、Toll样受体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法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阳性组,每组30只,另选择30只Wistar大鼠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2 mL的凉血化瘀解毒方灌胃,阳性组给予15 mg/kg复方甘草酸苷灌胃,分别于第2日和第5日处死15只大鼠,比较肝组织病理学、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第2日和第5日肝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弥漫性片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较多红细胞填充;中药组和阳性组第2日肝损伤程度减轻,肝组织结构较清晰,细胞排列较整齐,红细胞和炎性细胞减少,第5日较模型组显著改善,肝小叶结构均有所恢复,可见增生肝细胞,炎性浸润明显减轻。模型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日和第5日中药组和阳性组GOT、ALT及TBIL水平显著降低,且第5日显著低于第2日(P <0.05)。模型组CD4+和NKT细胞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D8+含量高于对照组,第2日和第5日中药组和阳性组CD4+和NKT细胞含量显著升高,CD8+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第5日低于第2日(P <0.05)。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日和第5日中药组和阳性组TNF-α、IL-2和IL-6水平显著降低,且第5日显著低于第2日(P <0.05)。模型组TLR2、TLR4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第2日和第5日中药组和阳性组TLR2、TLR4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第5日显著低于第2日(P <0.05)。模型组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第2日和第5日中药组和阳性组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第5日显著低于第2日(P <0.05)。结论凉血化瘀解毒方可显著改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损伤程度,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LR2、TLR4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有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00-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6 ] - 孔莹;孔菲;王子微;梁吉;王策;
目的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p38MAPK的表达变化,探讨头针对出血后的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抑制剂组(模型+SP600125);选取自体血注入尾壳核方法造模,确定造模成功后给予针刺治疗,采取针刺方法为百会穴透曲鬓穴。在6 h、3 d、7 d 3个时间点取材,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脑组织内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TUNEL法:模型组,针刺组和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 <0.01)。Western blotting法:模型组,针刺组和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3、7 d两个时间点表达比模型组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在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p38MAPK的表达,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05-1707+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7 ] - 周瑾;朱莹;陈凯;陈程;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敷贴组、SASP组,并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敷贴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敷贴,治疗结束后,观察大鼠宏观表征改变,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Claudin-1、Claudin-2、Claudin-8蛋白的表达。结果 1)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和SASP组的大鼠宏观表征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 <0.01);2)与空白组比较,其余3组的Claudin-2蛋白表达上升(P <0.01),Claudin-1、Claudin-8等蛋白的表达下降(P <0.01);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和SASP组上述蛋白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与SASP组比较,敷贴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验大鼠Claudin-2蛋白的水平,同时使得Claudin-1、Claudin-8的蛋白表达上升,从而达到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结肠黏膜愈合,重建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完整性的目的。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08-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0 ] - 寇小妮;解新科;郝明霞;吴维;樊晓丹;宋春荣;
目的观察臭牡丹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及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臭牡丹大黄素,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建模前6 h腹腔给予臭牡丹大黄素(80 mg/kg)。模型组和干预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700 mg/kg)和脂多糖(10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6 h后造模成功,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El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SK3β、p-GSK3β、ERK、JNK、p38和Caspase-3表达水平及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肝脏结构正常;模型组出现肝小叶结构紊乱,出血,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干预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GOT、IL-1β、IL-6、TNF-α、GSK3β、p-GSK3β、ERK、JNK、p38、Caspase-3和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ALT、GOT、IL-1β、IL-6、TNF-α、GSK3β、p-GSK3β、ERK、JNK、p38、Caspase-3和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臭牡丹大黄素可以减轻小鼠ALF的炎症反应,减轻肝细胞坏死和凋亡,发挥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ERS相关信号分子有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12-17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0 ] - 李鞍英;贾晶晶;李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海马区神经再生及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益气化痰通络方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Ayelet Levy评分法测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缺血海马区神经再生情况以及脑内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 <0.05),而海马神经元细胞脱落率、Bcl-2蛋白含量、BrdU阳性细胞数目以及BDNF mRNA、BDNF阳性表达和BDNF蛋白明显上升(P <0.05);给予尼莫地平和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aspase-3蛋白含量以及BDNF m RNA、BDNF阳性表达和BDNF蛋白明显提升(P <0.05),海马神经元细胞脱落率、Bcl-2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 <0.05),且尼莫地平组与益气化痰通络方组神经功能评分、细胞脱落率、BrdU阳性细胞数目以及BDNF m RNA和BDNF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可改善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海马区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损伤,提高BDNF表达。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2 ] - 陈鹤;王永乐;
目的基于PI3K-Akt-eNOS通路探讨松果菊苷(ECH)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松果菊苷干预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和松果菊苷干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SCI大鼠模型。通过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q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eNOS和i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Bax、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比较,脊髓损伤组大鼠BBB评分、血清NO和eNOS水平、脊髓组织eNOS m RNA以及Bcl-2、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血清iNOS水平、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数、iNOS m RNA、Bax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 <0.05)。与脊髓损伤组比较,松果菊苷干预组大鼠BBB评分、血清NO和eNOS水平、脊髓组织e NOS mRNA以及Bcl-2、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血清iNOS水平、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数、iNOS mRNA、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和松果菊苷干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两组大鼠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CH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对SCI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21-1725+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0 ] - 沈骅睿;张旗;王立胜;敖亮;胡晓梅;汪国友;李婷;
目的验证沙苑子总黄酮成分是否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培养获得SD大鼠的BMSCs并鉴定。选择沙苑子总黄酮并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比较,观察其刺激体外培养SD大鼠的BMSCs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沙苑子总黄酮刺激后BMSCs的细胞形态出现有类似神经元细胞样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沙苑子总黄酮刺激后的部分细胞有NSE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沙苑子总黄酮刺激后的细胞样本有Nestin的表达。结论沙苑子总黄酮能促进体外培养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26-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吴梦丽;杜宇琼;车念聪;张秋云;王金光;梁嘉俊;
目的通过观察芪红水煎液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红水煎液组和秋水仙碱组,每组7只。除外正常对照组,其他所有各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并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芪红水煎液组和秋水仙碱组灌服相应药物6周。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HE染色;血清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碱水解法检测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肝脏PDGFBB、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FR)蛋白的表达。结果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有明显的胶原纤维增生,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芪红水煎液在一定水平上改善肝纤维化病理形态,减低肝脏PDGF-BB、PDGFR蛋白的含量,提示芪红水煎液可通过抑制PDGF信号通路介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来抵抗肝纤维化。结论芪红水煎液可能抑制由PDGF信号通路激活的HSC来有效拮抗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30-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张肖倩;张学学;陈昌波;贾瑊;董怡;王方圆;于远望;马静;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用24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中药塌渍组,每组8只。采用Reyers法制备深静脉血栓模型,中药塌渍中药塌渍组为深静脉血栓模型制备成功7 d后,将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敷料塌渍贴敷于大鼠腹部,每日1次,每次1 h,连续3 d;正常对照组外用浸泡于40℃生理盐水的纱布贴敷于大鼠腹部,每日1次,每次1 h,连续3 d。采用小动物B超检测下腔静脉中血栓长度,HE染色观察下腔静脉血管及血栓形态学改变,血常规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结果模型组在下腔静脉缩窄术后7 d,B超可见下腔静脉血管中血栓形成,管腔内可见高密度影,重按探头血管壁不可被挤压重合,管腔明显增粗;HE染色见下腔静脉管腔内大量血栓形成,颜色呈现暗红色,血管管壁组织疏松,水肿增厚,血管内膜不规则,静脉壁周围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大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塌渍治疗后,B超示下腔静脉血栓长度减小或消失(P <0.05),血管腔内见不均匀密度影,少许静脉血流通过,重按探头血管壁可被挤压但不能重合;下腔静脉管腔略微扩张,管腔内少量实质性的血栓形成,血管管壁组织疏松,血管内膜不规则,下静脉壁周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小(P <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塌渍可减小大鼠深静脉血栓,对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为其进一步研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34-1737+1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 陈旋;熊旭东;
目的以CLP大鼠为模型,观察"炎调方"调节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其配体S100A12表达,探讨其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炎调方组、假手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并于造模后6、12 h予以相应药物灌胃。24 h后观察大鼠肺部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RAGE及其配体S100A12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sRAGE、S100A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SD大鼠CLP造模后大鼠肺部RAGE mRNA、S100A12 mRNA;外周血sRAGE、S100A12、TNF-α水平较对照组、炎调方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 <0.01);造模大鼠经"炎调方"灌胃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 <0.01)。大鼠肺部RAGE及其配体S100A12 mRNA表达与外周血sRAGE及S100A12水平具有显著正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S>0.5)。结论"炎调方"可下调CLP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RAGE、S100A12 mRNA表达,从而降低大鼠外周血sRAGE、S100A12及TNF-α水平,可能是通过该作用机制抑制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保护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作用。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38-1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 ] - 马敏;罗赤峰;罗莲;
目的观察宣痹化瘀解毒方对急性冠脉缺血模型大鼠心肌酶、血脂及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冠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冠脉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和阳性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干预组给予宣痹化瘀解毒方灌胃,阳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灌胃,2周后比较损伤面积、心肌细胞病理变化、心肌酶指标和血脂指标变化,以及心肌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心肌细胞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细胞界限不清,排列紊乱,部分核溶解,横纹消失,呈片状坏死,炎细胞浸润,间质炎细胞浸润;干预组和阳性组心肌损伤减轻,炎细胞浸润和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干预组和阳性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干预组和阳性组三酰甘油(TAG)、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干预组和阳性组心肌组织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结论宣痹化瘀解毒方可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缺血模型大鼠损伤面积和组织,改善心肌酶和血脂指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VEGF表达有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43-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苗斌;王海芹;郑树清;
目的观察肠宁汤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大鼠免疫功能、细胞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试验组(中药高剂量、低剂量组)。采用饮食加环境配合2,4-二硝基氯苯加醋酸(DNCB)/乙醇复合法制作湿热型大鼠UC模型。阳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胃,试验组给予肠宁汤灌胃。7 d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理评分、免疫功能、细胞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学(HS)评分、CD4+和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明显升高,CD3+和CD4+/CD8+、乳杆菌、双歧杆菌数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比值明显降低(均P <0.05),菌群严重失调。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试验组大鼠的DAI、CMDI及HS评分、CD4+和CD8+、CRP、TNF-α和IL-6水平、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明显降低,CD3+和CD4+/CD8+、乳杆菌、双歧杆菌数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比值明显升高(均P <0.05),菌群失调得到恢复。且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的DAI、CMDI评分和HS评分、CD4+和CD8+、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阳性组,CD3+和CD4+/CD8+的明显高于阳性组(P <0.05)。结论肠宁汤能有效地改善急性UC大鼠的病理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细胞炎症因子反应,改善肠道菌群。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47-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49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0 ] - 田亚琴;乐玲君;袁培琼;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因子、肺损伤指标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阳性组,每组20只,另选择20只SD大鼠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2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中药组给予2 mL的益气化瘀解毒方灌胃,阳性组给予5 mg/kg地塞米松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1日和第3日处死10只大鼠,比较肺组织病理学、肺损伤指标、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LR-4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造模后第1日和第3日肺泡明显损伤,肺泡及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肺毛细血管充血水肿,中药组和阳性组第1日损伤程度减轻,水肿程度改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第3日肺较模型组显著改善,肺泡结构相对完整,水肿较轻,渗出较少。模型组的肺系数和肺泡损伤系数显著高于空白组,第1日和第3日中药组和阳性组的肺系数和肺损伤系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升高,第1日和第3日中药组和阳性组的TNF-α和IL-6显著低于模型组,IL-10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 <0.05)。模型组的血细胞比容、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升高,第1日和第3日中药组和阳性组的血细胞比容、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肺组织TLR-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第1日和第3日中药组和阳性组的肺组织TLR-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TLR-4表达有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51-1754+1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李哲;田好超;黄委委;郑旭耀;杨锋;
目的评价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手工检索收集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选择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共有3 784例作为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髓病功能障碍量表(MD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疗法(针灸治疗、牵引治疗、中药治疗、西药治疗、针刀治疗)组(P <0.05)。结论运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法治疗;然而手法不统一、筛选方法、纳入原始文献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最终的结论需要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随访时间较长的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55-1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下载次数:50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9 ] - 徐亚文;刘洋;曾圆圆;胡晓芬;郭楠;牛丽强;刘锦;马林沁;张佳琪;马乾;梁腾霄;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复方治疗脓毒症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外感热病、温毒、走黄及内陷的所有中药方剂,建立中药复方治疗脓毒症的方剂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中药复方120个,中药名称共267个,高频中药(频次≥6)共58个;清热解毒药、补气药、发散风热药和行气血药最为常用;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得到29个常用药对,12个核心组合,新处方5个。结论治疗脓毒症时,常用药物为黄芩、大黄、连翘、人参、麝香等,基本治法为清热解毒、泻下通腑、开窍醒神,同时兼以扶正。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62-1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48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2 ] - 洪海都;吴鹏;刘城鑫;黄楚栓;潘悦;李冬婷;陈思;陈楚敏;刘小虹;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挖掘、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临床文献,探究其选穴配伍规律,为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18年10月所有公开发表的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经过筛选、提取,得出其有效的穴位处方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借助软件中一般统计法、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穴位处方的核心选穴、组方规律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的慢阻肺穴位贴敷处方259张,其中包含穴位70个,穴位出现频次≥10次的共16个;设置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0.65,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核心穴位组合16个,包含穴位9个,穴位间关联规则18条;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衍化出内在核心穴位组合18个,新方组合9首。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频腧穴是肺俞、定喘、天突、大椎、肾俞、脾俞和膻中等,肺俞最为常用;循经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任督二脉、经外奇穴和足阳明胃经为主,同时主以近部选穴,辅以辨证选穴、远部选穴及对症选穴,既彰显外治特色,又不废内治规律;扶正与祛邪兼顾,重视选用任督经穴扶正固本。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66-1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50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48 ] - 毕志江;赵信科;刘凯;卢存存;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应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旨在为继承其学术经验提供相关量化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李应东教授门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处方243首,共涉及中药178味。通过建立规范化方剂数据库,利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开展数据挖掘研究,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结果频次≥40次的中药有22味,高频药物组合中前5位分别是丹参、黄芪,黄芪、炒白术,黄芪、茯苓,炒白术、茯苓,黄芪、炒白术、茯苓。结论李应东教授治疗CHF是以补益脾肺之气,温补心肾之阳为本,活血利水治其标。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71-1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1 ] - 朱进;罗群;高燕;金红;王玮;余娟;梁婷;
目的观察集束化管理策略下的中西医结合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AE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氧疗、雾化和健康指导,清肺化痰汤剂;西医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缩唇呼吸训练、咳嗽咯痰训练、背部叩拍、扩胸运动训练等康复指导;中西医结合康复组在西医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六字诀"康复锻炼,西医康复组和中西医结合康复组同时采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对患者实施康复管理。通过呼吸困难评分(mMRC)、生活质量评分(CA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于入组时、出院时、3个月时观察3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自理能力、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1年内随访急性发作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康复组和西医康复组mMRC,CAT出院时及3个月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FEV1 3组数据出院时、3个月时较入院时有改善,但是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FEV1/FVC值西医康复组和中西医结合康复组于出院时、3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中西医结合康复组于出院时、3个月时明显高于西医康复组和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中西医结合康复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西医康复组(P <0.05)。结论 AECOPD患者采用集束化管理策略下的中西医结合肺康复和西医肺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出院时、3个月时呼吸困难、症状、FEV1/FVC值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康复组在出院时及3个月时对于改善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效果,中西医结合肺康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75-1777+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9 ] - 邢甲进;朱永磊;金杰;
目的观察肾俞会阳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疗效、尿流动力学指标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中风后尿失禁患者82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肾俞会阳电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及膀胱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 <0.05)。两组治疗后的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尿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平均排尿次数及残余尿量水平均明显下降,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容量水平升高,且观察组的各膀胱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肾俞会阳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神经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其原因可能与尿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善有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78-1780+1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85 ] - 徐梦;余愿;李静;唐丹丹;
目的观察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采用大剂量rt-PA溶栓单用和与自拟豁痰祛瘀方联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气分析指标、凝血指标、TNF-α及D-D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TNF-α和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结论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改善肺通气功能和凝血功能,并有助于下调TNF-α和D-D水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81-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朱立成;吴传中;黄敏;
目的观察潜阳丹加半夏汤对需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潜阳丹加半夏汤加减,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14 d后评定疗效。治疗前、治疗第3日及治疗后采集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及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给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 <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两组经治疗APACHEⅡ评分及中医总证候评分均减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在调节应激时HPAA轴方面升高COR降低ACTH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潜阳丹加半夏汤加减可有效改善病情及中医阳气虚证候,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通过调整HPAA轴的状态提高皮质醇降低ACTH水平,安全有效。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85-1787+1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 朱竹菁;苏励;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9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分别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养阴化瘀方辅助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证候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β-抑制蛋白质-1、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SLEDAI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β-抑制蛋白质-1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显著控制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值得认可;而该方案对炎性细胞因子、β-抑制蛋白质-1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调节作用更佳可能是其疗效优势形成重要原因。
2019年10期 v.28;No.258 1788-1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9 ]
- 路瑜;蔡宜生;卢小蓉;陈珊;代敏;
目的比较电针项八穴与常规电针疗法治疗上颈段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参照《针灸治疗学》中有关"项痹"的腧穴处方取颈夹脊、阿是穴等;项八穴组取双侧风池、玉枕、天柱、完骨,两组均接G6805电针治疗仪(疏密波14 Hz)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项八穴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针刺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中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提高程度项八穴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电针项八穴治疗上颈段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电针疗法,可明显改善头颈部疼痛、头晕、活动障碍和交感神经等症状。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10-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刘林;温雅婷;王晓晓;曾彬;刘华;
目的观察甘芩液冷喷联合湿敷疗法治疗日晒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日晒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甘芩液湿敷,治疗组联合甘芩液冷喷,对照组联合蒸馏水冷喷,疗程均为1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及主观感受,分析评价2种外治方法治疗日晒疮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 d后两组间面积与严重程度(E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后治疗组EA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EASI单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显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冷喷联合湿敷治疗日晒疮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13-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 ] - 唐旻忠;王岩;郭华庆;牛金虎;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运重建后心室重构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1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9例。两组均予抗凝、改善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血运重建后服用自拟化痰祛瘀汤煎剂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照组患者服用中药安慰剂治疗,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直径(LEVDD)、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 <0.05),对照组患者仅LEVD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LEVDD、LEVSD指标显著改善(均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改善(均P <0.05)。结论化痰祛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NSTE-ACS血运重建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15-1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5 ] - 陈岚;樊沙沙;罗朝熙;彭玮;罗恩艳;张嗣兰;
目的观察黄马酊辅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在相同基础治疗下,治疗组采用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疼痛积分、下肢外周径差和皮温差、实验室指标(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积分、双下肢腿径差和皮温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愈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黄马酊敷料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疗效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19-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2 ] - 么娇子;黄蕊;甄伟;孙旭;谭淑静;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痰益气养阴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神昏评分、偏瘫评分、失语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黏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神昏评分、偏瘫评分、失语评分、hs-CRP、IL-6、TNF-α、血浆黏度、NIHSS评分、FBG、2 h PBG、HbA1c比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4 d后两组ADL评分比治疗前均升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结论活血化痰益气养阴法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水平、血浆黏度及血糖水平,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22-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0 ] - 杨添文;李梅华;任朝凤;黄庆媛;赵娅琳;和瑾;郑勤玲;吴涛;谢忠华;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风热犯肺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AECOPD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药物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疗程7 d。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ECOPD的主要症状评估、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患者疗程期间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00%),与对照组(7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血清PCT、CRP、SAA、α1-AT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SAA、α1-A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AECOP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都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AECOPD疗效稳定,能明显降低感染指标、中医证候评分,血清PCT、CRP、SAA、α1-AT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咯痰、胸闷不适等主要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效果确切可靠。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24-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9 ] - 王志彬;赵兰波;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用组与抗生素组,抗生素组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联用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联用组患者咽部疼痛消失时长、退热时长、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长均少于抗生素组(P <0.05),联合组愈显率85.45%,总有效率100%,均明显高于抗生素组的63.64%、94.55%(P <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抗生素能缩短患者咽喉部疼痛和退热时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27-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5 ] - 李业;王建华;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腰椎活动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郄穴合推拿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Oswestry评分、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量表(M-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Oswestry评分和M-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郄穴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有效缓解腰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活动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有助于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29-1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8 ] - 张宁;梁占捧;李舒;李敬;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PR)的临床疗效。方法 PR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和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疏风解毒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3%,高于对照组的69.23%(P <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有所下降(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有所下降(P <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IL-17水平有关。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32-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4 ] - 苏红利;
目的观察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西医镇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补气养血通脉饮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总缓解率,药物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维持时间,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疼痛介质指标水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和镇痛效果维持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NRS评分和QO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介质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西医镇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显著缓解疼痛,提高西医镇痛药物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19年10期 v.28;No.258 1834-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