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及TLR9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韩丹;陈乾;施荣;熊旭东;

    目的观察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及Toll样受体9(TLR9)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炎调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24 h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黏膜病理及通透性改变,进行Chiu评分,细菌移位率变化,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9、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细菌移位率,小肠黏膜Chiu评分、TNF-α、IL-6水平、TLR9、MyD88、NF-κB表达显著升高,黏膜厚度、绒毛高度、DAO及i-FABP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炎调方各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细菌移位率、Chiu评分、TNF-α、IL-6水平、TLR9、MyD88、NF-κB表达降低,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及DAO、i-FABP水平升高,且炎调方各剂量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 <0.05);炎调方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炎调方可能通过介导TLR9信号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起保护作用。

    2019年11期 v.28;No.259 1881-1884+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 ]
  • 复方雷公藤汤最佳剂量配比的正交设计对肾病大鼠心脏减毒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金伶佳;李波;吴美兰;

    目的研究复方雷公藤汤正交设计对肾病大鼠心脏的减毒增效作用的最佳剂量配比。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设计,将肾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连续灌服不同剂量配比复方雷公藤汤14 d。增效测量24 h尿蛋白,对心脏减毒测量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筛选出复方雷公藤汤最佳剂量配比。结果经正交设计的9个复方雷公藤汤不同剂量配比对肾病大鼠心脏的减毒实验结果表明:从直观分析可见,影响因素大小的排序雷公藤>甘草>黄芪>当归,其中8号复方效果最好,最优为A3B2C1D3,即雷公藤60 g,黄芪120 g,当归72 g,甘草12 g。经正交设计的9个组成的复方雷公藤汤不同剂量配比对降低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实验结果表明:从直观分析可见,影响因素大小的的排序雷公藤>甘草>黄芪,当归无影响,其中3号复方效果最好,最优为A1B3C3D3,即雷公藤120 g,黄芪60 g,当归36 g,甘草12 g。结论复方雷公藤汤治疗肾病时减低心脏毒性为主,采用A3B2C1D3配比组成复方,治疗肾病时降低24 h尿蛋白为主,采用A1B3C3D3配比组成复方,二种配比复方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2019年11期 v.28;No.259 1885-1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徐红;朱佳;王跃锋;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情变化情况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口服,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常用方案。

    2019年11期 v.28;No.259 1889-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4 ]
  • 生脉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哈雁翔;王晓鹏;黄坡;张瑞;徐霄龙;李博;刘清泉;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合并常规西医治疗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休克和血乳酸水平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用生脉注射液合并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以病死率、休克纠正无效数和血清乳酸水平为结局指标,提取并合并数据。使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单个研究的质量评价,使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进行单个结局指标的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异质性,根据异质性选取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报道,8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对28 d病死率(RR=0.86,95%CI=[0.49,1.51],P=0.59)、7 d病死率(RR=1.08,95%CI=[0.53,2.19],P=0.84)和3 d病死率(RR=0.99,95%CI=[0.56,1.75],P=0.97)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可减少休克治疗无效数(RR=0.25,95%CI=[0.15,0.42],P <0.0001)并降低12 h(MD=-0.69,95%CI=[-0.98,-0.40],P <0.001)、24 h(MD=-0.79,95%CI=[-1.16,-0.41],P <0.0001)、72 h(MD=-3.10,95%CI=[-5.02,-1.18],P=0.002)血乳酸浓度。结论在治疗脓毒症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生脉注射液可以提高休克复苏疗效、降低血清乳酸浓度,但是对病死率没有明显改善。以上结论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明,且生脉注射液使用方法和剂量有待规范。

    2019年11期 v.28;No.259 1893-1898+1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3K]
    [下载次数:42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5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选穴组方规律分析

    郭帅良;廖穆熙;贺君;吴鸾冕;龙翔宇;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基于临床文献挖掘,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穴位配伍规律,并发掘新处方。方法检索2019年3月31日前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穴位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中的穴位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143篇文献、173首穴位处方,穴位98个;总体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曲池、肩髃、合谷、肩贞、外关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穴组有"合谷,曲池""肩髃,曲池""肩髃,合谷"等。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得到26组核心穴组和新处方13首。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穴组具有重视局部取穴、重用阳经穴、以阳明经穴为重中之重的规律,该选穴规律及新处方可供临床医师参考,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案及新思路。

    2019年11期 v.28;No.259 1899-1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52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6 ]
  • 麝香保心丸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Meta分析

    刘蕾;沈晓旭;王兆博;朱玉菡;刘蓓;韩晴晴;赵静;袁慧婵;

    目的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 Data、VIP、CNKI,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3月,纳入有关麝香保心丸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9个RCT,共计3 2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疗效(OR=2.92,95%CI=[2.31,3.70],I2=0%,P <0.00001);2)CRP[WMD=-4.70,95%CI(-7.03,-2.38),P <0.00001];3)hs-CRP[SMD=-1.45,95%CI(-2.04,-0.85),P <0.00001];4)IL-6[SMD=-1.41,95%CI(-1.62,-1.20),P <0.00001];5)CK-MB[WMD=-43.17,95%CI(-57.24,-29.10),P <0.00001]。以上方面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常规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ACS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ACS患者CRP、hs-CRP、IL-6、CK-MB水平,从而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心肌。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03-1907+1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0 ]
  • 20位国医大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分析

    宋洋;陈瑶;周德生;

    目的总结和梳理20位国医大师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验,分析和探讨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整理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及国医大师丛书中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文献,建立临床医案和经验方数据库,Excel 2007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获取国医大师证候、治法、药物频次、类别及性味归经,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国医大师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经验丰富,效果显著,为临床选方施治提供依据,值得继承发挥。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08-1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47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 ]
  • 熄风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蔡洪;邹凌彬;刘明怀;

    目的系统评价熄风通络汤干预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VIP、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收集关于熄风通络汤干预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障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1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括95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率方面,熄风通络汤组的临床有效率[OR=2.82,95%CI(1.90,4.17),P <0.000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熄风通络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MD=-6.81,95%CI(-7.10,-6.52),P <0.00001]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MD=9.53,95%CI(8.71,10.35),P <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熄风通络汤干预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包括全血高切黏度[MD=-0.64,95%CI(-0.73,-0.55),P <0.00001]、血细胞比容[MD=-0.10,95%CI(-0.14,-0.05),P <0.00001]、血浆黏度[MD=-0.29,95%CI(-0.36,-0.23,P <0.00001]。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32,4.90),P=0.75> 0.05]。结论熄风通络汤干预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11-1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顾文燕;高其若;耿志强;徐威;钟秀君;杨佩兰;汤杰;

    目的系统评价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如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VIP、CBM),选取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624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确切,体现在免疫细胞水平含量提高,包括CD3+T细胞[MD=5.47,95%CI(4.69,6.25),P <0.00001]、CD4+T细胞分别为[MD=10.41,95%CI(9.02,11.08),P <0.00001]及[MD=3.41,95%CI(2.64,4.18),P <0.00001]、CD4+T/CD8+T[MD=0.62,95%CI(0.95,0.65),P <0.00001]、IgA[MD=0.49,95%CI(0.37,0.61),P <0.00001]、IgG[MD=0.96,95%CI(0.48,1.43),P <0.0001];并下调CD8+T细胞[MD=-3.02,95%CI(-3.73,-2.66),P <0.00001],而对IgM,两组无明显差异。另一方面,临床有效率[OR=3.02,95%CI(1.53,5.95),P=0.001]提示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16-1919+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复方浙贝颗粒联合顺铂对L1210/CDDP移植瘤模型生存期及多药耐药基因影响的研究

    赵欢;吕鹏;潘一鸣;栗枭杰;吴朝旭;王寅;陈信义;侯丽;

    目的探讨复方浙贝颗粒联合顺铂对L1210/CDDP移植瘤模型小鼠生存期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鼠淋系耐顺铂细胞L1210/CDDP接种于DBA/2小鼠构建耐药模型,按瘤体积随机分为模型组、CDDP组、中剂量复方浙贝组、低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每组16只,6只进行生存期观察,10只取材做药效观察,测量瘤体积、瘤质量,计算抑瘤率,q PCR方法测定瘤块mdr-1基因表达。结果高剂量联合组较模型组生存期延长(P <0.05);中剂量复方浙贝组、各剂量联合组较模型组瘤体积减小,高剂量联合组较CDDP组瘤体积减小(P <0.05);各剂量联合组较模型组瘤质量降低,高剂量联合组较CDDP组瘤质量降低(P <0.05);CDDP组较模型组mdr-1基因表达升高,中剂量复方浙贝组、中剂量联合组较CDDP组mdr-1表达降低(P <0.05)。结论复方浙贝颗粒联合顺铂可减小肿瘤体积、减轻瘤质量、延长荷瘤小鼠生命期,并且降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20-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 ]
  • 丹参酮ⅡA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脑组织Cyclin D1、GSK-3β和p-GSK-3β的影响

    徐琳;洪福娣;赵维娟;许雪廷;李娜;杨映然;李建霞;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实验性急性脑梗死(AC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脑组织Cyclin D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p-GSK-3β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脑梗死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动物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成功后,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 10、20、4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对脑组织进行TTC染色和脑含水量测定,检测脑组织中Cyclin D1、GSK-3β和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CAT和GSH-Px含量显著降低(P <0.05),脑组织中Cyclin D1含量和p-GSK-3β/GSK-3β比值变化不显著;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各丹参酮ⅡA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大鼠脑梗死体积和含水量明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P <0.05),脑组织中Cyclin D1含量和p-GSK-3β/GSK-3β比值显著升高(P <0.05),且随药物剂量增大而增加。结论丹参酮ⅡA对实验性ACI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抑制氧化应激,上调cyclin D1含量和p-GSK-3β/GSK-3β比值。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25-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6 ]
  • 海螵蛸配伍鸡内金对小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俞立新;吴群峰;董卫芹;陈学强;郭松华;于健;冯炜;杨雷;傅一峰;

    目的通过X线、Micro-CT、ABH染色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观察海螵蛸配伍鸡内金提取液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12周龄C57小鼠40只,在无菌条件下胫骨横形骨折造模并髓内钉固定,术后胫骨X线正侧位片剔除不合格小鼠,余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并随机分为3个不同时间点。治疗组予海螵蛸鸡内金提取液灌胃,对照组予以七厘胶囊水溶液灌胃,于干预后第1周、2周、3周取样,X线观察骨折愈合大体情况,Micro-CT测量ROI骨痂总体积(BV)、总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结构模型指数(SMI),并对样本进行组织形态学染色及血清学检测评估海螵蛸配伍鸡内金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X线显示两组在骨折后1周两组骨折线清晰,在骨折后2周、3周治疗组骨折线较对照组模糊;MicroCT显示虽然两组间TV、Tb.Th在骨折后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BV、BV/TV、Tb.Pf、Tb.N和SMI在术后2周、3周均优于对照组(P <0.05);骨组织ABH染色发现,治疗组早期软骨骨痂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小鼠血清在术后3个时间点VEGF、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依据X线、Micro-CT、组织形态计量学及血清学检测,发现海螵蛸配伍鸡内金在骨折早期可促进血管新生,且在骨折中期有利于骨性骨痂生成,促进骨折的愈合。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29-1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屏障的作用

    周瑾;朱莹;陈雨波;王莎莎;肖运婷;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敷贴组、SASP组,并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后敷贴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敷贴,SASP组予SASP灌胃;观察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及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同时分别运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D-乳酸(D-LA)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ZO-1、SOCS1的蛋白表达。结果形态组织学检测:在CMDI、TDI评分上,模型组较空白组升高(P <0.01);敷贴组和SASP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敷贴组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检测:与空白组比较,其余3组的D-LA和DAO含量上升(P <0.05);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和SASP组D-LA、DAO差异明显(P <0.05);与SASP组比较,敷贴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ZO-1、SOCS1蛋白的表达下降(P <0.01);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和SASP组ZO-1、SOCS1明显升高(P <0.05);与SASP组比较,敷贴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大鼠ZO-1、SOCS1等蛋白的水平,同时降低血清中D-LA和DAO的含量,从而达到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结肠黏膜愈合,重建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完整性的目的。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34-1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 ]
  • 滋阴活血润肠法对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炎症因子及PCT的影响

    程鹏飞;郑爱华;

    目的研究滋阴活血润肠法对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炎症因子及PCT的影响。方法将115只大鼠随机分成健康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健康组、假手术组分为Ⅱ、Ⅲ、Ⅳ、Ⅴ4个亚组,每组5只;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亚组,每组5只。Ⅰ组实验模型观测CLP术后7 d的存活率,Ⅱ、Ⅲ、Ⅳ、Ⅴ4个亚组分别为CLP术后灌胃6、12、24、48 h组。健康组不造模,假手术组只结扎盲肠末端不刺破盲肠,其余3组均造模。CLP术后48 h,各组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予金双歧杆菌0.2 g/(kg·d)灌胃,每日2次;治疗组予生血通便颗粒0.8 g/kg灌胃,每日2次;健康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用相同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组在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取其腹主动脉血。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每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指标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7 d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1)。治疗组大鼠6、12、24、48 h TNF-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明显(P <0.05)。治疗组大鼠6、12、24、48 h 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显著(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在6、12、24、48 h 4个时间点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在6、12、24、48h 4个时间点PCT水平下降明显(P <0.05)。结论滋阴活血润肠法使脓毒血症大鼠血清TNF-α、IL-6、PCT的水平明显下降,对促炎因子起到了抑制作用,IL-10抗炎因子的浓度也起到了降低作用。滋阴活血润肠法能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在脓毒症初期控制了促炎因子引发过度炎症瀑布反应,降低脓毒症大鼠病死率。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38-1941+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 白芍总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改变的影响

    代小兰;李红霞;陈小丽;徐立;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局灶性脑缺血中枢海马CA1区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通过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白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日1次灌胃给予白芍总苷50、100、200 mg/kg,疗程28 d。红四氮唑(TTC)染色法计算脑梗死体积,干湿比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精-伊红(HE)法进行中枢海马CA1区病理学检查,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法(TUNEL)观察CA1区神经元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白芍总苷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P <0.05或P <0.01),降低脑组织含水量(P <0.05),明显改善中枢海马CA1区组织细胞病理性改变,抑制CA1区神经元凋亡、AI显著降低(P <0.01),明显改善CA1区神经元细胞器等超微结构病理性改变。结论白芍总苷对局灶性脑缺血中枢海马CA1区病理改变及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具有保护作用。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42-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 自拟清热凉血散辅助西医治疗鼻咽癌治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

    刘进;邢育珍;李静;黄晶;夏天;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散辅助西医治疗鼻咽癌治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咽癌治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含漱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凉血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口腔黏膜炎分级、主要症状评分、炎性细胞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疼痛、黏膜充血水肿、黏膜溃疡及口干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HIF-1α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散辅助西医治疗鼻咽癌治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黏膜炎性损伤水平,且在下调炎性细胞因子、HIF-1α及VEGF水平方面具有优势。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46-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 ]
  • 解毒消瘿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允申;方勇;丁晓雯;杨万富;倪毓生;龚旭初;

    目的观察解毒消瘿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内服解毒消瘿汤,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积分、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统计分析总有效率、甲减发生率、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例因患者原因中断治疗退出观察,其余患者均接受完整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FT3、FT4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TSH明显升高(均P <0.05),且治疗组在降低FT3、FT4和升高TSH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ESR、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时ESR、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治疗后4周时明显降低(P <0.01),对照组在治疗后2周、4周时降低(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4周时ESR、CRP、TNF-α、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P <0.05)。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2周时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P <0.05),治疗后4周时明显降低(P <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2周、4周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4.62%(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均无失访。治疗组复发率2.63%低于对照组的15.15%,甲减发生率2.63%亦低于对照组的15.15%(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复查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解毒消瘿汤能显著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疗效好的优点,本方可供临床选用。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50-1953+1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9 ]
  •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竭疗效分析

    胡晓冬;龚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右心衰疗效。方法收集COPD合并右心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10 d后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右心室TEI指数,测量参数包括Em/Am、Am、Em、Sm、Tei。检测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BNP、PaCO2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呼气量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记录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用SGRQ量表评估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ei较对照组低,其余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BNP、PaCO2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治疗后SGRQ分值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合并右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心功能,更快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54-1956+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
  • 益气养阴方联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晚期肿瘤癌性发热(气阴双虚证)的临床研究

    吴昭利;杨得振;祝云鹤;李仁廷;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联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晚期肿瘤癌性发热(气阴双虚证)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94例晚期癌性发热(气阴双虚证)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12.5 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方口服,两组均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发热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KPS),焦虑、抑郁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环氧化酶-2(COX-2)]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缓解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在中医症状量表评分、KP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两组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1β及COX-2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05)。两组服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方联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晚期肿瘤癌性发热(气阴双虚证)有良好效果。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57-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 ]
  • 盆炎平方对急性盆腔炎患者HSP60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钱焕;朱海燕;邱月;管建明;

    目的探究盆炎平方对急性盆腔炎患者HSP60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7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黄藤素分散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盆炎平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HSP60抗体、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2.95%,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IL-2、IL-10、TNF-α和HSP60抗体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TNF-α和HSP60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高于对照组的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盆炎平方治疗急性盆腔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61-1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滋阴解毒化瘀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胸部肿瘤放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研究

    马春兰;郭洁琼;陈洁;杨丽;

    目的探讨滋阴解毒化瘀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胸部肿瘤放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采用西医规范对症方案和在此基础上辅以滋阴解毒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Karnofsky(KPS)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躯体角色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及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结论滋阴解毒化瘀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胸部肿瘤放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肺炎可有效消除肺部炎性病灶,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在下调IL-6、TNF-α及TGF-β表达方面更具优势。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64-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3 ]
  • 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赵炳瑞;钟清源;韩大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片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及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MMS评分及临床症状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MMS评分均增高,且实验组JOA评分、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临床症状疗效实验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对于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67-1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7 ]
  • 刺血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的影响

    王泽琴;米秀娟;陶文强;舒建中;李陈渝;赵玉华;龚廷亮;罗文澜;唐军;

    目的观察刺血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CI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结论刺血醒脑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抑制血管炎性反应。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70-1972+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8 ]
  • 温和灸联合西药对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血红蛋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张永刚;马晓娟;沈括;张兢;刘尧莲;王成龙;张美蓉;苏玉娜;李男;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西药对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血红蛋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温和灸治疗作为联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气及血流动力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3%(P <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红蛋白(Hb)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血氧饱和度(SaO_2)以及氧合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以及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水平低于对照组,心输出指数(CI)以及每搏量(SVI)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咳嗽、咯痰、胸闷气短以及口干咽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和灸联合常规西药对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临床体征。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73-1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3 ]
  • 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申晓光;马将;王晓芳;张玉漫;王美;杨永刚;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入院后给予调整血糖、血压、血脂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基础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轻点刺络法,4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应用改良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评价感觉功能,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感觉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4、8周后浅感觉、本体觉、皮质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 <0.05);试验组浅感觉、本体觉、皮质觉评分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均P <0.05)。两组治疗前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4、8周后FMA、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 <0.05);且试验组FMA、MBI评分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均P <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8.75%(P <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肝肾功能、造血系统等亦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是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一种有效方法。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76-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8 ]
  • 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颅脑损伤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何巧萍;林悦平;邓玉婷;钟文婷;黄少娟;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颅脑损伤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28 d生存率、28 d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P <0.05),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APACHEⅡ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清CRP、WBC、PCT水平,28 d死亡率、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和预后。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80-1982+1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2 ]
  • 七叶一枝花酊喷淋联合红光治疗蝮蛇咬伤患肢肿痛的临床研究

    刘倩;龚旭初;陶菊;

    目的探讨七叶一枝花酊喷淋联合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局部肿胀、疼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中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肢肿胀、疼痛处加用七叶一枝花酊喷淋联合红光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日患肢肿胀程度、疼痛指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肿胀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缓解(P <0.01);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WBC、NEUT、CRP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加用七叶一枝花酊喷淋联合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患者局部肿胀、疼痛有明显效果。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83-1985+2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 ]

实验观察

  • 穴位贴敷疗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尿酸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唐雪青;何晓茜;张子龙;刘旭峰;陈虹屹;刘佳男;睢明河;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尿酸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凡士林贴敷组、穴位贴敷组,每组8只。采用氧嗪酸钾灌胃构建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凡士林贴敷组运用凡士林贴敷双侧肝俞和期门、脾俞和章门、肾俞和京门,穴位贴敷组运用由柴胡、芍药、熟地黄、泽泻、茯苓、白术、白芥子等方药组成的穴位药贴贴敷相同的穴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SUA、ALT、AST水平;酶比色法检测肝组织XOD和ADA的活性;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组织GDA和HGPR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UA、XOD和GDA含量均增高(P <0.05或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和凡士林贴敷组比较,穴位贴敷组SUA、XOD和GDA含量均降低(P <0.05或P <0.01),ALT和ADA含量升高(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SUA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组织中XOD和GDA活性。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86-1988+1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 ]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NLRP3、IL-33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康佳莹;吴芸;顾文燕;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健康SPF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5只作为正常组,右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余45只采用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微晶型尿酸钠溶液诱导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秋水仙碱组、中药组和模型组,各15只。秋水仙碱组、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在模型建立成功后24 h以灌胃给药方式接受秋水仙碱、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d。观察各组大鼠模型建立前24 h、模型建立后24 h、给药后24 h踝关节肿胀情况以及血清NLRP3、IL-33和TGF-β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秋水仙碱组、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建模后24 h和给药结束后24 h右踝关节肿胀度都显著增加(P <0.05);4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右踝关节肿胀度均显著低于建模后24 h(P <0.05)。秋水仙碱组、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右踝关节肿胀度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最大,中药组最小。建模后24 h秋水仙碱组、中药组和模型组NLRP3 mRNA、血清IL-33和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5),但秋水仙碱组、中药组和模型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秋水仙碱组和中药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的NLRP3 mRNA和血清IL-33水平均较建模后24 h显著降低(P <0.05),且中药组NLRP3 m RNA和血清IL-33水平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P <0.05)。模型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的NLRP3 mRNA和血清IL-33水平均较建模后24 h无显著变化(P> 0.05),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组和中药组(P <0.05)。中药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且显著高于同时间秋水仙碱组和模型组(P <0.05)。秋水仙碱组和模型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的血清TGF-β1水平较建模后24 h无显著变化(P> 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通过下调NLRP3表达抑制炎性反应,并上调保护性细胞因子TGF-β1表达等机制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其效果优于秋水仙碱。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89-1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 ]

证治探讨

  • 重症肌无力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论治探讨

    况时祥;况耀鋆;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较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疾病。针对重症肌无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特点,应用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是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依据,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系统阐述。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93-1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 ]
  • 不同中医证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吴雪芬;周建仪;曾奕云;周秀霞;李旷怡;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中医证型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为中医情志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TIA患者219例,由2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判断其中医证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价心理状态,进而分析证型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跟健康人比较,TIA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P <0.05);肝肾亏虚证患者恐怖因子、抑郁、偏执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P <0.05);痰瘀互结证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P <0.05);气虚血瘀证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明显高于肝肾亏虚证(P <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TIA患者的心理障碍不同,可以辨证进行情志治疗,以促进身心健康。

    2019年11期 v.28;No.259 1998-2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论理脾阴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徐逸;顾庆华;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便血""痢疾"等病证范畴。目前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且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多数医者从脾肾阳虚论治,而忽略了脾阴的概念。本文从脾阴理论基础、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用药特点等方面讨论理脾阴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脾虚为本,久泄久痢、忧思愤郁、饮食不节均易导致脾阴受损。中医论治主以甘淡实脾,辅以甘温益阴、酸甘化阴,投以辛苦去滞之品,使得护脾而不碍脾,补脾而不滞脾。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02-2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6 ]

临床报道

  • 通络伤筋方湿热敷合推拿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郭亮;刘红艳;

    目的观察通络伤筋方湿热敷合推拿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11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治疗组56例,分别给予西医对症干预和在此基础上辅以通络伤筋方湿热敷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本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O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 0.05)。结论通络伤筋方湿热敷合推拿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腰扭伤能够显著减轻临床不适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调节β-EP水平。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05-2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 ]
  • 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宋永欣;袁杰;闫志兴;安朋朋;李鹏;王君;丁明罡;徐晓文;苏轶媚;鲁召欣;

    目的观察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一般治疗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治疗2组采用一般治疗以及胃肠承气洗消溶液鼻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胆碱酯酶上升较对照组快,且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以及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较低,入住ICU治疗时间较短,病死率低,且治疗2组疗效优于治疗1组(均P <0.05),但两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0日TNF-α、IL-6、TGF-β1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12 h后、第5日、第10日后各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同一治疗时间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各细胞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第10天,治疗2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P <0.05)。结论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较好,其机制除早期清除毒物以外,还可能与血液净化治疗清除炎症介质,中药胃肠承气洗消溶液抑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08-2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 ]
  •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电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苏维维;陈柏淳;蔡焕昭;老锦雄;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联合电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1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6.67%;两组治疗后H-B量表评分、Portmann评分及F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H-B量表评分、Portmann评分及FDI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电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11-2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2 ]
  • 益气滋阴活血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宁小康;武向阳;杨志偲;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滋阴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水平、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血脂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4蛋白、核因子-κB蛋白、人内皮素-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滋阴活血方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有效保护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脂代谢,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并有助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14-2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8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夏薇;黄燕;吴勇德;唐志君;马念念;文飞;王新强;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于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血清IL-6水平、TNF-α水平均下降(P <0.05),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 <0.05)。两组咳嗽VA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于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及TNF-α水平有关。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17-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8 ]
  • 伤科黄水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胡娇娇;余俊文;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伤科黄水外敷,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疼痛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及中医证候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伤科黄水能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活动期RA患者的关节症状。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20-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乔鑫;李丹丹;沈蕾蕾;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单项症状积分(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疾病活动指数(改良Mayo评分)、肠镜检查结果(Baron评分)、黏膜组织(Geboes指数评分)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改善状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P <0.05);两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以上单项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 <0.01);两组治疗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ron肠镜评分及黏膜组织Geboes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均显著降低(P <0.01),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且观察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能够抑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有助于修复受损肠黏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22-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0 ]
  • 清热解毒散结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徐杰;谢旦红;赵华军;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散结汤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证)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散结汤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肿、甲状腺痛、发热、咽痛、咽干口燥、烦躁易怒)、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沉(ESR)、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临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两组治疗后甲状腺肿、甲状腺痛、发热、咽痛、咽干口燥、烦躁易怒积分均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的低于对照组(均P <0.01)。两组治疗后FT3、FT4、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 <0.01),TSH水平则均升高(均P <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 <0.01)。两组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后比较均降低(均P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临床复发率3.70%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1)。结论清热解毒散结汤能够抑制血清CRP、TNF-α、IL-6炎性因子表达,降低血沉速度,改善甲状腺功能及主要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复发率。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26-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秦桂福;梁博;李惠玲;叶志勤;卓勤;魏璐;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联合自拟清热除痹方口服和自制凉血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清热除痹方口服和自制凉血止痛膏外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血沉(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和肿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UA、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5%(P <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无消化道不适症状和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依托考昔联合自拟清热除痹方口服和自制凉血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在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尿酸水平和相关炎症指标。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29-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 ]
  • 自拟健脾解郁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甲亢继发心脏病疗效观察

    钟小军;汪洋;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解郁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甲亢继发心脏病疗效观察及对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西医组,分别给予西医对症干预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解郁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SH)。结果中西医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气短、神疲头晕、失眠多梦、颧红口干、舌红少苔及脉弱数积分均显著降低,中西医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中西医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两组患者治疗LVEDD、LVESD、LVEF、FT3、FT4及TSH水平均显著改善,中西医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自拟健脾解郁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甲亢继发心脏病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降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改善心脏功能,并有助于调节FT3、FT4及TSH水平。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32-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大柴胡汤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肠道菌群失调预防作用的观察

    杨斌;李宝乐;

    目的观察中药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方面的变化。方法将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大柴胡汤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肠道菌群失调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较多(P <0.05)。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例数明显较少,且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更好(P <0.05)。结论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并可预防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35-2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341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1 ]

薪火传承

  • 谢晶日教授基于脾胃升降论治疗胃痛经验探妙

    刘朝霞;张迪;王海强;

    胃痛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临床较为常见。通过辨证论治,中医药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其复发率。本文主要介绍了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用药经验。谢晶日教授认为胃痛的发病关键在于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治疗上,根据脾胃升降论,以疏肝理气、清利湿邪、活血化瘀等法以调节恢复脾胃升降气机有序,临床疗效显著。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38-2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 翁双燕主任中医师治疗妇科盆腔痛经验

    刘恒炼;王加俊;汤锶锶;翁双燕;

    翁双燕教授治疗妇科盆腔痛经验丰富,认为盆腔痛的病因为"瘀、痰湿",主张治疗时应辨病求因,针对病因治疗是第一要素,注重气血运行,痛证和气与血的关系密不可分;根据发病缓急,审时度势,急性期止痛治标为主,缓解期辨证求本,综合治疗为主;根据地区特点、气候特点以及患者年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施治是治疗的关键。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41-2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医籍研析

  • 风温源流考

    姜德友;石伯伦;

    风温是一种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起病较急。作为温病的一类,其理论发展始终与温病理论的发展相辅相成。风温起源于《黄帝内经》,作为病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自此以降,日臻全面。本文对其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及治疗进行了全面考察,考究其源流,对于应对当今温热疾病频繁流行,研究温热病发展脉络规律,颇为必要。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44-2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 ]

临证经验

  • 从脾胃论治卒中后疲劳

    黄雁;钟一萍;詹杰;潘锐焕;陈红霞;

    卒中后疲劳是脑卒中发生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极易降低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造成整体康复效果不良。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卒中后疲劳有较深入的认识。通过文献检索,经典理论梳理,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分析,认为脾胃是五脏六腑之枢、中气乃生命活动之本,脑卒中后疲劳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病,中气衰",病证之本属"虚类证"。治疗宜以"补中益气、升阳调气"为法,以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炙甘草等益气调气之品为要药,从脾胃、中气论治,使辨证执简驭繁,且疗效显著。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48-2049+2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 ]

综述

  •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金信垚;刘强;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是循环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升高。目前VMC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和良好疗效。本研究参考近年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VMC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50-2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824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47 ]
  • 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梁丹;王紫璇;赵雪君;陈新瑜;

    原发性肝癌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癌性疼痛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生活信心。目前我国甚至全世界癌性疼痛控制仍不容乐观,如何有效合理地控制癌痛一直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54-2056+2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5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电针足三里联合常规疗法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王超凡;张璐瑶;

    脓毒症为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全球危重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危及生命。近年来西医着力于控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发展及给予器官支持治疗,但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依然偏高,预后较差。中医早期在脓毒症治疗应用中停留在单用"一法、一方、一药"上,临床效果局限。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综合、系统地应用于临床,协同优化脓毒症的治疗。多项研究证实,在西医脓毒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足三里,能显著控制炎症发展、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预防器官功能损害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预后。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57-2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 ]
  • 中药外治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哲;田好超;杨锋;

    膝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病之一,临床上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西医治疗措施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外治法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防治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研究,分别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合成;促进透明质酸的分泌,减少血清中透明质酸的含量;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骨内高压等方面对其加以阐述,综述其研究进展,进一步为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61-2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75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3 ]

护理

  •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绿色通道中的应用

    朱晶;邓秋迎;武健;李薇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制定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195例ACS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实施同质化,流程明确,时间精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从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卫生经济学指标、临床疗效等方面,分析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后,患者急诊停留时间由(107.55±108.78) min缩短至(44.96±21.09) min,胸痛的疼痛评分由入院时的(6.23±1.55)分,降低为(3.79±1.70)分,胸痛缓解率91.49%。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不仅为患者循环再灌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9年11期 v.28;No.259 2065-2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