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雅莉;徐红日;曹鸿云;王虹虹;程淼;王成祥;李猛;刘国星;刘畅;刘通;韩思维;
目的探讨黄芩、板蓝根、白头翁、虎杖、白花蛇舌草5种清热解毒代表药物抗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免疫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后的不同时相(初期、极期、后期),采用ELISA法,动态观察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5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黄芩在感染后第3日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并于感染后各时相均可增加IFN-γ含量,感染后第1~5日增加IL-10含量。板蓝根在感染后第3日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第3~5日降低IL-6含量,并在感染后第1天升高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3~5日能升高IFN-γ含量。白头翁在感染后第3日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同时显著升高IL-10含量。虎杖在感染后第1日可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白花蛇舌草在感染后第3日降低血清IL-6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结论黄芩的抗流感作用主要表现在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极期;板蓝根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各个时相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头翁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可抑制炎性损伤;虎杖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初期与后期均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白花蛇舌草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及后期均可起到一定的抗免疫炎性损伤。各药物均具有抑制炎性损伤、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防止休克、退热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2020年02期 v.29;No.262 189-19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736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崔言坤;高彦宇;高博文;杨楚琪;李冀;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每日腹腔注射3.75 mg/kg氢化可的松溶液,同时于第1、8日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溶液,注射剂量分别为3.5、3 mg/kg,连续14 d,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真武汤组(1.9 g/mL)、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1.2 mg/mL),另设正常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21 d。于造模第14日和给药第21日,测量大鼠体质量、尿量、尿蛋白含量;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醛固酮(ALD)、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组织中IL-17的表达。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尿蛋白及尿量均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体质量增长缓慢(P <0.05或P <0.01),提示造模成功。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和阳性药组体质量显著增长(P <0.05或P <0.01);真武汤组和阳性药组尿蛋白及尿量均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P、cAMP/cGMP显著降低,cGMP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cAMP、cAMP/cGMP显著升高,cGMP水平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ALD、IL-17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和阳性药组Scr、BUN、ALD、IL-17含量均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IL-17在肾小管上表达显著,肾小球有少量表达,呈深棕色;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和阳性药组肾组织中IL-17表达明显降低,弱阳性表达。结论真武汤对肾阳虚水肿有治疗功效且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7介导的足细胞凋亡有关。
2020年02期 v.29;No.262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王莹威;任广杰;王博;王殿明;刘璐菲;李敬孝;
目的观察温阳补心汤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对慢性心衰(CHF)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在48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运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CHF模型,取造模成功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补心汤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组。温阳补心汤组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组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10 mL/(kg·d),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给药后8周,观察CHF大鼠各项指标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心室功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PAR-γ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TP含量显著下降,ADP、NT-proBNP含量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补心汤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大鼠ATP表达升高,ADP、NT-proBNP表达下降(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补心汤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组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05),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琥珀酸美托洛尔组与温阳补心汤组的心室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左心室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阳补心汤能改善心衰,延缓病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通路被抑制及PPAR-γ通路被激活,促进线粒体合成有关。
2020年02期 v.29;No.262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82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丽;李雁;李龙;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HFMI)大鼠模型给药治疗,评估加味温胆汤对大鼠心肌能量代谢水平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造模组通过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模,假手术组完成穿刺但并未结扎左前降支,术后饲养72 h,对两组大鼠进行慢性心衰评分并加以比较。将造模组15只大鼠分为3组,每组5只,中药组经口喂加味温胆汤,曲美他嗪组给予曲美他嗪溶液,对照组喂养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空腹抽取3组鼠尾静脉血,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因子:血清肌钙蛋白(cTnI)、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水平;进行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集心肌样本进行HE染色(核染)和Masson染色(纤染),对心肌超微结构完整性进行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中药组、曲美他嗪组大鼠LVEF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 <0.05),但治疗后中药组大鼠LVEF数值高于曲美他嗪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大鼠血清cTnI、PGC-1α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曲美他嗪组<对照组;治疗4周后,3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完整性评分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曲美他嗪组<对照组。结论加味温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有效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2020年02期 v.29;No.262 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宋艳琦;安桂叶;侯姿蕾;刘昊;霍永利;
目的观察化浊清解愈溃煎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p38MAP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空白组8只,其余大鼠均为造模组。采用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构建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混悬液0.42 g/kg)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予化浊清解愈溃煎中药混悬液,剂量分别为22、11、5.5 g/(kg·d),每日灌胃1次,疗程14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内p38MAPK的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TNF-α、IL-4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一般情况较差,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 <0.05),IL-4含量则明显降低(P <0.05),结肠组织中p38MAPK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改善明显,血清中TNF-α含量下降,IL-4含量明显升高,尤以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疗效显著(P <0.05)。结论化浊清解愈溃煎高、中剂量可改善UC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并通过调节血清中IL-4含量,下调TNF-α表达水平和结肠组织中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而达到保护结肠黏膜和治疗UC的作用。
2020年02期 v.29;No.262 206-20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倩;朱薇;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再生及NRG-1/Erb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电刺激组。模型组、电刺激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电刺激组给予电疗刺激(强度为40μA,脊髓上的电场强度为400μV/mm,振荡周期持续时间15 min,每日1次,连续7周);对照组、模型组无任何处理措施。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痛阈(PWT)、热刺激潜伏期(PWTL)、脊髓损伤的行为学评分(BBB)、运动诱发电位(MEP)水平;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脊髓组织NRG1、ErbB、PI3K、Akt 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WT、PWTL、BBB评分、NRG1、ErbB、PI3K、Akt mR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EP潜伏期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刺激组PWT、PWTL、BBB评分、NRG1、ErbB、PI3K、Akt mR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EP潜伏期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PWT、PWTL、BBB评分、NRG1、ErbB、PI3K、Akt mRNA、蛋白表达水平略微降低,MEP潜伏期略微升高,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结论电刺激能减轻大鼠脊髓损伤程度,促进损伤神经再生;其机制与电刺激激活NRG-1/ErbB-PI3K/Akt通路,促进NRG1、ErbB、PI3K、Akt mRNA、蛋白的表达有关。
2020年02期 v.29;No.262 210-213+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吟诗;徐振华;
目的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以"针刺"或"针灸"或"针"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主题词的检索方式,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文献,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腧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及经外奇穴为主,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眼周,交会穴、原穴和五腧穴等特定穴应用广泛,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高的是合谷-太阳、合谷-风池,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视区-三阴交、瞳子髎-丝竹空、球后-睛明-风池、太阳-合谷。结论现代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尤其重视合谷-太阳、合谷-风池与其他腧穴配伍,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病位所在,主治所在"的选穴思想,采用远近配穴、上下配穴的取穴原则,重用特定穴。
2020年02期 v.29;No.262 214-217+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志旭;易亮;付妍;范铁兵;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及其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观察171例患者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分析早期低血压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171例患者发生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60例,发生率为35.10%,其中男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6.10%,女性为33.30%,差别不大(P> 0.05)。60例早期低血压患者病位证素以脾为主,其次为肾。病性证素以阳虚、气虚为主,其次为血虚、血瘀、痰饮等。证候以虚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最后为实证。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其次为脾肾气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为气虚水停;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其次为气滞血瘀。结论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为35.10%;早期低血压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肾>心>肝>肺的趋势;病性证素分布呈阳虚>气虚>血虚>痰饮>血瘀>阴虚>气滞;证候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其中虚证分布呈脾肾阳虚>脾肾气虚>心脾两虚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分布呈肾虚水泛>脾虚湿蕴>气虚血瘀的趋势,实证分布呈痰瘀互结>痰滞证>瘀滞证的趋势。
2020年02期 v.29;No.262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晓菊;张磊;刘汝专;刘锐;龚德飞;黄立;魏纪湖;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和分析黄有荣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黄有荣教授首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中使用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2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中药的频数、聚类规则进行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对药物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有263份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共使用中药210味,总计出现频次3 582次,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药物有当归、牛膝、甘草、杜仲等33味中药;高频次药物组合主要包含当归与赤芍、当归与桃仁、牛膝与党参、当归与川芎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类药物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肝、肾、脾经。结论黄有荣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祛风湿,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独活寄生汤是其治疗的基础方剂,数据挖掘客观反映了黄有荣教授临床用药规律。
2020年02期 v.29;No.262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505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少军;陈龑;高洪娣;应光耀;闵丽;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UC相关方剂,选择UC治疗的常用从"肝"论治代表药物。利用DisGeNET数据库进行UC的疾病靶标预测;利用中药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工具(BATMAN-TCM)对药物进行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标分子对接印证,建立"药效成分-靶标蛋白"对应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模型;利用韦恩图(Venny2.1)进一步分析代表药物干预UC的靶点异同。结果根据数据库检索,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柴胡、白芍为UC从"肝"论治的代表药物,共筛选出活性成分48个,共涉及UC相关的29个靶点,通过分析,其中柴胡治疗UC的靶标为100%,柴胡与白芍共有靶标占24.1%,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某些协同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柴胡与白芍两味代表中药成分靶标的生物学分析,初步得出从"肝"论治在UC治疗中的多靶点治疗网络效应,挖掘了UC从"肝"论治的潜在机制。
2020年02期 v.29;No.262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4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冕;刘勤社;郭颖强;赵静;王海芳;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加减方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在予相同基础措施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及黄连温胆加减方,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及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结论黄连温胆加减方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频率。
2020年02期 v.29;No.262 230-23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马建;季雅楠;刘梦佳;张洋;荣华;赵娜;
目的观察清利消痛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片,治疗组予秋水仙碱片加清利消痛方。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蛋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的变化和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18%,显效率为61.76%;治疗组为94.12%,82.35%。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相近(P> 0.05),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尿酸、血脂及血糖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清利消痛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020年02期 v.29;No.262 233-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蔡思龙;段亚星;
目的观察苦参软膏对小鼠湿疹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BALB/cJ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建立湿疹模型,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给予相应药物外敷,对照组、模型组不予以任何处理,持续4周。试验结束后,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的小鼠湿疹皮肤组织Notch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 RNA、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湿疹皮肤组织炎症细胞计数水平、Notch1、TGF-β1 mRNA、蛋白水平、IL-2、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湿疹皮肤组织炎症细胞计数水平、Notch1、TGF-β1 mRNA、蛋白水平、IL-2、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 <0.05);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湿疹皮肤组织炎症细胞计数水平、Notch1、TGF-β1 m RNA、蛋白水平、IL-2、IL-6、TNF-α水平相近(P> 0.05)。对照组皮肤结构正常,见复层鳞状上皮,有角化物,真皮层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表皮坏死,见瘢痕组织颗粒层、棘层增厚,真皮层血管充血扩张、水肿伴大量炎细胞浸润;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仍可见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但数量明显较模型组减少,表皮结构清晰趋于正常。结论苦参软膏能抑制小鼠湿疹模型皮肤炎症反应,其机制与苦参软膏抑制Notch1、TGF-β1mRNA、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IL-2、IL-6、TNF-α的表达有关。
2020年02期 v.29;No.262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62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泽;卢卫忠;姜仁建;侯伯男;邓磊;匡雷;匡志平;何震;王加俊;
目的观察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组采取口服塞来昔布加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第3日,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 <0.05),且治疗3 d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7 d后,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 <0.05)。术后第1日,两组患者局部创伤反应均较重,肿胀明显,渗液较多,C反应蛋白(CRP)较高,高出正常值近10倍,通过采取治疗措施后,局部肿胀、渗液等创伤反应逐渐减轻,CRP迅速下降,治疗后第5日,局部肿胀明显减轻,渗液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RP均低于治疗前(均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后第10日,局部肿胀基本消退,已无渗液,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也大幅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均低于治疗前(均P <0.05),且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伤侧髋关节因疼痛、畸形、骨折不稳定等功能极差,不能活动,经手术复位固定骨折及术后综合措施处理后,伤侧髋关节逐渐恢复,术后14 d时,两组患者均可在床上行术肢髋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部分患者可以扶双拐术肢非负重下床活动。两组患者伤肢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 <0.05),且治疗组患者伤肢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2.73%(P <0.05)。结论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能明显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疼痛。
2020年02期 v.29;No.262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曾劲松;罗刚;张占伟;余文运;唐宁;喻坚柏;
目的观察龙琥醒脑颗粒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与继发性脑损伤的相关性及龙琥醒脑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龙琥醒脑颗粒鼻饲,疗程14 d。通过监测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颅内压、脑损伤灶及周围水肿带体积改变评定两组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结果治疗7、14 d后,观察组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TNF-α、IL-6含量均于第3天达高峰,与脑水肿高峰期及GCS评分最低值相吻合;第7天两组患者TNF-α、IL-6含量均较第3天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快(P <0.05或P <0.01)。结论血清TNF-α、IL-6的含量可反映sTBI继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龙琥醒脑颗粒可提高sTBI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有关。
2020年02期 v.29;No.262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刚;刘再然;刘佳;李明秀;师帅;盛国滨;张宏伟;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傍次上肢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傍次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的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的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傍刺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上肢常规经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两组上肢的肌力(MMT徒手肌力评定法)、关节活动度(ROM关节活动度评定法)、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ARA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确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ROM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改善更优(P <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肌力经MMT评定后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治疗组疗效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P <0.05)。结论电针傍刺经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都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上肢瘫痪,但电针傍刺经筋结点治疗效果更佳。
2020年02期 v.29;No.262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465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成向进;林朝亮;朱红林;张会哲;
目的评价大承气汤加味在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参照2014年《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味。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量化积分,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好转时间,腹部CT评分,住ICU天数,总住院天数及腹腔内压力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西医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ICU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和降低腹内压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在血、尿淀粉酶转阴时间及腹部影像学上未体现明显优势。结论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疗效明显。
2020年02期 v.29;No.262 253-25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占鹏;赵少宁;王连军;卢月英;张学敏;孙辅深;刘德泉;常晶晶;张鑫;
目的观察自拟熄风通瘀开窍方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平均血流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及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息风通瘀开窍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以及肢体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梗死侧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MMSE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与治疗前比较均增高(均P <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自拟息风通瘀开窍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以及肢体活动能力。
2020年02期 v.29;No.262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陶文强;梁丹;曾定伦;唐军;
目的观察眩晕2号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眩晕2号方治疗,疗程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椎-基底动脉血流TCD参数BA-VS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第10天中医证候分值较治疗第1天均降低(均P <0.01),且观察组治疗第10天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P <0.01)。观察组治疗第10天TNF-α水平、NSE水平均较治疗第1天降低(均P <0.05);而对照组第10天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 0.05),NSE水平则升高(P <0.01)。观察组两指标同时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第10天BA-VS水平较治疗第1天升高(P <0.05),对照组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别不大(P> 0.05)。两组治疗第10天BA-VS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 0.05)。观察组在改善眩晕等主要证候积分上更有优势,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眩晕2号方能够降低患者TNF-α、NSE水平,增加患者的后循环血流,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02期 v.29;No.262 260-26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吴雪芬;周建仪;曾奕云;周秀霞;李旷怡;
目的观察黄龙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肠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灌肠组加用黄龙汤灌肠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内压,记录两组28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灌肠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 <0.05)。两组治疗前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灌肠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腹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腹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灌肠组28 d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15.22%(P <0.05)。结论黄龙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恢复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
2020年02期 v.29;No.262 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吴晶;彭真;崔荣华;张菁华;向希雄;
目的观察荷泽颗粒对苦寒泻下、劳倦过度及饮食失节等复合因素所致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D-木糖浓度、磷酸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荷泽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组(四君子汤)。空白组每日予3 m L蒸馏水灌服,余各组予采用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加饥饱失常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给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分别于造模完成后0、7、14 d留取血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明显异常(P <0.05);用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不同程度上升(P <0.05或P <0.01),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用药组上述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中剂量组与阳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苦寒泻下+劳倦过度+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成功率高,达89%。荷泽颗粒可有效改善脾虚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具健脾作用。
2020年02期 v.29;No.262 267-269+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61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杨婵;田丰玮;周熙;张贵方;
目的观察循经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灸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腧穴温和灸法。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7 d为1疗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包括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影响睡眠、夜间有无麻木或刺痛感、有无影响社会交往、阅读书籍/观看电视、家务劳动/工作、携带重物、驾驶车辆时的感受九项进行评价,并比较总体临床疗效。结果 1)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后NPQ评分均有所降低(P <0.05),较对照组而言,治疗组NPQ量表中疼痛程度、麻木或刺痛感、阅读书籍/观看电视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0.56%(P <0.05)。结论循经灸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确切,尤其对疼痛、麻木症状改善明显。
2020年02期 v.29;No.262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495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向志;何微;贺兼斌;谢茂峰;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按照GOLD指南进一步分为B、C、D组。对照组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住院时间、症状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P <0.05),PaCO2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且B组和D组优于C组(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GOLD指南中慢阻肺急性加重B组和D组患者,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2期 v.29;No.262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罗雅月;侯剑飞;董能斌;胡大军;
目的观察解毒益气汤辅助辅酶Q10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共7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辅酶Q1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本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酶谱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心烦胸闷、发热、咽痛、大便干及小便赤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毒益气汤辅助辅酶Q10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提高症状缓解效果,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值得认可。
2020年02期 v.29;No.262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叶一林;杨原芳;朱俐娜;林良才;孙锐;
目的观察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社会功能(FDIS)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DIP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DI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标准评分、面神经功能标准分级(H-B)分级分布均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面部残疾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20年02期 v.29;No.262 30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389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夏天;邢育珍;李静;张万里;刘进;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清肺汤,两组疗程均持续到放疗结束后2~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唾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唾液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养阴清肺汤可有效缓解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疼痛和黏膜损伤程度,加速患者伤口愈合,有效抑制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
2020年02期 v.29;No.262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昆鹏;田国杰;易文博;
目的观察复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针刺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经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以治疗20 d、30 d后较为明显(均P <0.05)。两组经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以治疗20 d、30 d后较为明显(均P <0.05)。结论复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效果显著。
2020年02期 v.29;No.262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苏莉莎;彭涛;刘宁川;冯俊;李红光;李志勇;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并给予过氧化氢(H2O2)溶液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以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辅助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时间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原菌的清除率、主要证候积分情况、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病患临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 <0.05);观察组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4.72%(P <0.05);在患者平均退热时间、耳痛缓解时间以及听力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05);在患者治疗第7日和第14日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而在治疗14 d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提升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增加病原菌的清除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2020年02期 v.29;No.262 314-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毅;胡娇娇;潘杰;张善超;周建波;
目的观察自拟清胰活血汤联合中药灌肠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清胰活血汤与中药灌肠剂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各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P <0.01),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胃肠道功能(GSRS)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P <0.05);两组临床相关生化指标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64.10%(P <0.05)。结论自拟清胰活血汤联合中药灌肠剂治疗AP的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
2020年02期 v.29;No.262 31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雪;宓丹;
目的观察清碧膏口服联合清碧散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清碧膏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口服,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CPR)、血尿酸(U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得到改善,治疗组在改善关节肿痛方面疗效与对照组相同(P> 0.05),在改善关节发热、头身困重、口干渴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的82.22%(P <0.05)。治疗组在改善炎症相关指标,血沉、CPR及UA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碧膏联合清碧散能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及相关症状,同时有降低血沉、CPR、UA水平的作用,可改善炎症反应,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2020年02期 v.29;No.262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群群;崔俊英;李朋;胡年宏;
目的观察四黄膏外敷结合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1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组予以口服清热利湿通络中药,同时在发病部位贴敷四黄膏,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日、第7日、第14日的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积分、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情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2周)的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日、第7日以及两周后的NRS-11、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3项主要临床症状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实验室指标BUA和CRP均有明显下降(P <0.05)。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关节肿胀及CRP两项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 <0.05),两组患者在NRS-11、关节活动受限、ESR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患者明显较少。结论四黄膏外敷结合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肿胀,较好地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2020年02期 v.29;No.262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宜娟娟;曹玉举;郭永昌;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单独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芍药甘草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物质、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均明显下降(P <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P <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未出现异常,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皮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较针刺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疗效,改善患关节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疼痛物质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2020年02期 v.29;No.262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杨秀翠;田风;应勤丽;郑琼飞;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CS)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S后并发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疗法与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Fugl-Meyer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的比较上,各疗程完成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或P <0.01),且在完成第2疗程与第3疗程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4.36%(P <0.05),且观察组的痊愈情况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以电针疗法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CS后并发SHS的疗效明确,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与功能障碍情况。
2020年02期 v.29;No.262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341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戴丽星;何静;唐碧波;杨永丽;吴茂青;何振华;付麟紫;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复苏后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循环恢复超过24 h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28日的脑功能分级(CPC)、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总费用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存活病例在治疗后第3、7、14、28日CPC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GCS评分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后第7、14、28日时较对照组高(P <0.05);SOFA评分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7、14日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14、28日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在第3、7、14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第28日,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
2020年02期 v.29;No.262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宏鼎;吴景花;崔磊;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冲击波对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炎症因子、膝关节功能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患膝肿胀时均行等长肌力收缩训练,待肿胀消除后行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及等张肌力训练。对照组加予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中药外敷。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关节液中炎症因子、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干预前逐渐增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出现3例(6.82%)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5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冲击波治疗较单纯使用冲击波治疗可明显提高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疗效,降低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02期 v.29;No.262 335-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王维亮;林杏华;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38例按照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气化痰汤治疗,共治疗7 d。分析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影像学吸收情况、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6%(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CPI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TNF-α、PCT、hs-CRP、WBC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气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病情和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2020年02期 v.29;No.262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