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新冠肺炎防治

  • 重庆地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09例中医证型调查分析

    冉君;李延萍;李群堂;刘华宝;曾朝芬;任毅;万鹏;魏大荣;李新华;杨明高;吴孟珊;左国庆;何丽芳;王辉武;李配富;罗玲;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新冠肺炎中医证型特点和病机,为进一步制定科学、高效的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来自重庆市4个定点集中救治医疗机构收治的20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信息数据库,分析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型规律。结果 209例患者中,发病年龄段以中青年为主,大多以咳嗽、发热为临床症状首发表现,分别占70.81%、55.50%;其次是乏力、腹泻、纳差、口干等消化道症状。舌象分析:舌质红占47.33%,舌苔白腻或黄腻占64.67%。证型分布:邪热壅肺证比例最高,占30.14%,其次是湿邪中阻证、寒湿郁肺证,分别占16.27%、11.96%,此3个证型总计占比高达58.37%。结论重庆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可能以输入性为主。临床证型以邪热壅肺证、湿邪中阻证、寒湿郁肺证为主,其基本病机可能与"湿"和"热"密切相关,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出现"毒""瘀"和"虚"等特点。

    2020年05期 v.29;No.265 753-75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3015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价值分析

    肖琦;蒋茵婕;吴思思;汪洋;安俊;徐武平;吴晶晶;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比多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发热、咳嗽等症状和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胸部CT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胸部CT情况均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结论采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显著升高,胸部CT明显吸收,且不良反应少。

    2020年05期 v.29;No.265 756-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3084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 ]
  • 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策略

    付磊强;兰世萍;胡晓丹;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阻断疫情,本文从中医"治未病"角度,针对普通人群,提出具体预防措施,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0年05期 v.29;No.265 759-760+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336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专家共识

  • 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筛选标准专家共识

    陈腾飞;赵国桢;刘清泉;姜良铎;孔令博;齐文升;姜树民;孔立;梅建强;胡仕祥;李俊;张俭;刘南;张晓云;廖为民;叶勇;李桂伟;郭海军;

    目的研究并制订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的筛选标准。方法基于脓毒症最新版指南中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诊断标准,在德尔菲法指导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专家意见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筛选标准专家共识。结果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调查,每轮问卷调查均由16名专家参与完成,两轮问卷调查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对于脓毒症医案在古代医案中的分布情况及中医描述,初步形成筛选标准的共识意见。结论脓毒症医案筛选标准的确立为系统整理研究古代脓毒症治疗经验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将使用此标准建立"中华历代脓毒症医案数据库",为今后研究提供原始数据。

    2020年05期 v.29;No.265 761-764+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99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研究报告

  • 莱菔子对胃肠积热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贺建祯;刘铁钢;马雪颜;鲜馥阳;汪伯川;黄羚;刘邵阳;崔丽军;王双成;谷晓红;

    目的观察莱菔子对胃肠积热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胃肠积热组及莱菔子低、中、高、超高(0.015、0.03、0.06、0.12 g/mL)剂量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胃肠积热组、莱菔子各剂量组给予高热量饲料喂养及52%牛奶溶液,莱菔子各剂量组给予莱菔子混悬液灌胃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取大鼠胃及结肠组织做HE染色,行小肠推进实验,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胃饥饿素(Ghrelin)、胃泌素(GAS)、P物质(SP)、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胃肠积热组及莱菔子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胃肠积热组、莱菔子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小肠推进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超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高于胃肠积热组(P <0.05)。胃肠积热组、莱菔子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Ghrelin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超高剂量组(P <0.05)。胃肠积热组血清中NO含量高于正常组、莱菔子高剂量组、超高剂量组(P <0.05);胃肠积热组、莱菔子低剂量组血清S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而超高剂量组血清NO含量则明显高于胃肠积热组(P <0.05)。各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莱菔子可以升高胃肠积热大鼠血清中Ghrelin、SP含量,降低NO含量,增强小肠推进作用,从而促进胃肠积热大鼠的胃肠动力,但其作用与剂量有关,大剂量莱菔子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2020年05期 v.29;No.265 76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666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强心一号复方对脓毒症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雪蕊;徐霄龙;黄坡;哈雁翔;张瑞;郭玉红;刘清泉;

    目的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调节的角度探讨强心一号复方对脓毒症小鼠的心脏保护机制。方法取36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心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强心组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强心组于术后2 h给予1 g/kg强心一号药液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采用临床分级评价术后临床指数,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评价心肌细胞肥大,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评价心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临床评分显著下降(P <0.05),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P <0.05),心脏组织TUNEL阳性细胞增多(P <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强心组临床评分显著改善(P <0.05),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情况改善(P <0.05),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 <0.05),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05)。结论强心一号复方可抑制CLP小鼠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有关。

    2020年05期 v.29;No.265 769-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精神行为及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覃颖;王一凡;郭孟玮;蓝莹;王珊;吉毛先;朱文莲;任晓暄;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身心症状及前扣带回皮层(ACC)中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对IBS的疗效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印堂组和大椎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制备IBS模型。2月龄时,两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每次20 min,隔日1次,共5次。治疗结束后,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估肠道敏感性;旷场试验(OFT)评估大鼠的精神行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C中NMDA受体(NR1、NR2A、NR2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 <0.01),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P <0.01),NR1、NR2A、NR2B的表达均增加(P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印堂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收缩波个数减少(P <0.01),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增多(P <0.01),NR1、NR2A、NR2B的表达降低(P <0.05),大椎组的潜伏期延长(P <0.05),NR1、NR2B的表达降低(P <0.05);与印堂组比较,大椎组的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 <0.01),水平运动次数明显减少(P <0.01)。结论电针"印堂""大椎"穴均可有效改善IB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精神状态,但电针"印堂"穴的效应更佳,且二者对NR2A的阳性表达亦存在差异。

    2020年05期 v.29;No.265 773-775+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MGB1、IL-1β表达及SOD水平的影响

    丁华胜;王永剑;黄忠毅;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MGB1、IL-1β表达及SOD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在缺血前15 min分别向各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或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2 h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SOD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取心脏,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HMGB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和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SOD活性升高,血清IL-1β表达减少,心肌组织HMGB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其中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差异更显著(P <0.05或P <0.01)。结论丹参酮ⅡA预处理可通过减少HMGB1与增强SOD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实现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2020年05期 v.29;No.265 776-778+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的系统评价

    李雨濛;吴华芹;张并璇;赵畅;宋庆桥;

    目的对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建库截至2019年8月31日。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 161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患者,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苓桂术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RR=1.20,95%CI(1.13,1.27),P <0.01],在降低N末端脑钠肽[SMD=-1.53,95%CI(-2.04,-1.05),P <0.01],提高左室射血分数[MD=7.02,95%CI(3.99,10.04),P <0.01],增加6 min步行距离[MD=72.56,95%CI(56.04,86.09),P <0.01]等指标方面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且联合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西药组(P=0.007)。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但仍需要高质量证据予以验证。

    2020年05期 v.29;No.265 779-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单纯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

    徐毅高;周红海;陈龙豪;杨钦;黄昭志;钟仲;

    目的对国内公开发表的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疗效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针刀相比于其他传统疗法是否具有更好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关于单纯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文献,筛选后进行Meta分析。为减少干扰因素,从大量的文献中,筛选出单纯运用针刀与其他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方法学质量研究就行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篇,共1 32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65例,对照组664例。经Meta分析,8项研究具有同质性(Chi~2=4.40,df=7,P=0.73> 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OR合并后Z=9.32,P <0.00001,表明单纯针刀组疗效优于其他传统治疗组。结论单纯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针灸、理疗、推拿、电针、牵引等传统疗法。

    2020年05期 v.29;No.265 784-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638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腧穴配伍规律分析

    李文杰;蒋啸;郭新荣;李国徽;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优选穴位和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收集近1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证)RCT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处方选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1篇,选穴46个。优选经络3条,优选腧穴配伍10组,优选核心配伍1个。结论总结出以地仓、合谷、颊车、阳白为主的核心配伍,并以近部为主与远部相结合取穴,以胃经、大肠经、胆经为拓展选穴的配伍处方。

    2020年05期 v.29;No.265 78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599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黄永生教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

    靳宏光;牟宗毅;魏岩;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全国首届名中医黄永生教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黄永生教授近十年临床治疗AS相关疾病的有效病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病案数据库,对数据库中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32首,得出黄永生教授治疗AS相关疾病的常用药物有丹参、砂仁、降香、蝉蜕、僵蚕、泽泻等34味,核心组合药物中多见砂仁、降香、三七等药物与丹参关联,并演化得到3首新处方。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较好地挖掘了黄永生教授治疗AS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即从痰浊、血瘀入手,化瘀成水,使浊邪外清,从而达到消退AS斑块的根本目的,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2020年05期 v.29;No.265 79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CT斑块稳定性分析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曾国飞;杨华;梁旭倩;李勇;龙毅;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斑块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中医辨证防治及高危患者筛查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对307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中医基础证型辨证与复合证型辨证,同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分析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对比研究两种辨证方法的证型与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基础证型辨证以血瘀证(64.17%)和痰浊证(40.06%)最常见,复合证型辨证以心血瘀阻证(35.50%)与痰浊壅塞证(24.76%)最常见;基本证型辨证及复合证型辨证的证型均与斑块性质存在相关性(χ~2=162.712,P <0.05、χ~2=55.818,P <0.05),与斑块性质存在关联,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0.241;两种辨证方法的证型与斑块稳定性也存在相关性(χ~2=125.994,P <0.05、χ~2=57.971,P <0.05),与斑块稳定性存在关联,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0.243;对比两种证型辨证方法中不稳定性斑块的分布特点,以复合证型辨证的痰浊壅塞证中不稳定性斑块比例最高。结论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复合证型辨证中痰浊壅塞证最易出现不稳定性斑块,需要临床高度关注。

    2020年05期 v.29;No.265 797-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赖橼;郑雪;鲁卫星;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平台TCMSP数据库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筛选灯盏细辛的有效成分和冠心病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用STRING10.5构建交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11个,相对应的主要作用靶点155个,包括AKT1、IL6、VEGFA、JUN、CASP3、MAPK8、EGFR等。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2 155个,细胞组分(CC)条目60个、分子功能(MF)条目15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2条信号通路,主要通过干预PI3K-Akt、AGE-RAGE、MAPK、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结论灯盏细辛主要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联合治疗冠心病,为后续更为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2020年05期 v.29;No.265 802-805+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54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隋艳波;孙碧鸿;张丹丹;刘莉;张旭;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分级、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能量消耗(MEE)水平及生活质量(MLHF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7.14%(P <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77.14%(P <0.05)。两组治疗前NT-pro BNP、LVEF及MEE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LVEF及MEE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 <0.05)。两组治疗前MLHFQ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治疗后两组MLHF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心衰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能量消耗、提高生活质量。

    2020年05期 v.29;No.265 806-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红光照射联合七叶一枝花酊外用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陈海东;陶菊;龚旭初;方勇;倪毓生;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七叶一枝花酊外用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联合干预在蝮蛇咬伤救治中的优势。方法收集200例蝮蛇咬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红光照射及七叶一枝花酊外用。两组共治疗6 d。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局部症状(疼痛程度、肿胀程度)、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和疼痛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但对照组在第3天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差异(P> 0.05),而试验组有明显差异(P <0.05)。两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3、6天的局部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N%、CRP、TGF-β1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 <0.05),在TNF-α、IL-6上两组治疗结果相当,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七叶一枝花酊外用治疗蝮蛇咬伤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能有效缓解患肢疼痛及肿胀。

    2020年05期 v.29;No.265 810-81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补托坐浴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陈兴华;孟凡宇;张磊;俞婷;谢珉宁;刘华江;

    目的观察补托坐浴方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118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补托坐浴方坐浴熏洗;对照组术后痔疾洗液坐浴熏洗,疗程1个月。术后1周内分别记录两组创面疼痛积分、pH值变化、脓腐脱尽、创面渗液消失时间;术后1月记录两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23%(P <0.05);治疗组术后第3、5、6、7天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第3、7天创面p H值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脓腐组织脱尽、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第7、14、21、28天治疗组术后创面生长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结论自拟补托坐浴方能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恢复,缩短创面愈合周期。

    2020年05期 v.29;No.265 813-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魏永辉;单海燕;戚丹凤;刘钰;陈伟;李春耕;李松柱;赵宇琦;朱叶珊;张茹;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评分、腹泻评分、脓血便评分、里急后重评分、结肠镜评分、Mayo指数评分、黏膜组织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IBDQ评分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调控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肠黏膜组织修复,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2020年05期 v.29;No.265 817-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清热化痰祛瘀方治疗AECOPD(痰热瘀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陈云坤;王杰;刘煌;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瘀肺证患者的疗效及对Th1/Th2失衡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痰热瘀肺证)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清热化痰祛瘀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两组治疗后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IL-4、IFN-γ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清热化痰祛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痰热瘀肺证)疗效显著,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020年05期 v.29;No.265 820-82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化浊解毒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徐梦园;戎士玲;李晓晓;赵亚芝;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方。经8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甲状腺功能、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在停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复发率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 <0.05)。2)治疗第4周、第8周,两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颈前疼痛、发热、颈前肿大)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3)经过8周治疗,两组甲状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4)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过程中对照组加用激素例数明显高于治疗组(P <0.05)。5)停药后随访,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能够明显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的使用,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2020年05期 v.29;No.265 823-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化瘀定痛液降低膝关节以下骨折血栓与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朱旭日;徐锋;蒋铭;张强;吴晓峰;

    目的观察口服化瘀定痛液对降低膝关节以下骨折的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术前术后口服化瘀定痛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40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D-D)],出血量及术后第14日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结果骨折第1日两组VAS评分差别不大(P> 0.05)。骨折第7日,术后第7日、第14日,两组VAS评分均较骨折第1日改善(均P <0.05);骨折第7日,术后第7日、第14日中药组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第1日两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骨折第1日两组PT、APTT、D-D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骨折第7日,术后第1日、第7日、第14日对照组PT及APTT均较中药组时间明显延长(均P <0.05)。两组D-D在骨折第7日,术后第7日、第14日,均较骨折第1日均降低(均P<0.05);但中药组D-D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 0.05)。中药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中药组1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未发现,差别不大(P> 0.05)。结论膝关节以下骨折患者口服闵氏化瘀定痛液治疗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

    2020年05期 v.29;No.265 827-829+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项针干预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及神经损伤的影响

    柳依江;沈诗彦;杜若桑;张晓辉;邵文娜;崔海;

    目的观察电项针干预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脑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项针组、ZPP-Ⅸ模型组、ZPP-Ⅸ电项针组5组。电项针组与ZPP-Ⅸ电项针组在造模后给予3 d干预治疗。各组分别在造模后1、3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在造模后3 d取材检测HO-1 mRNA表达。结果对比假手术组,其余各组HO-1表达均有增高(P <0.01)。给予电项针干预后HO-1比模型组表达升高(P <0.01),但在给予抑制剂锌原卟啉-9(ZPP-Ⅸ)的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 0.05)。脑含水量测定表明,同时段电项针组与ZPP-Ⅸ电项针组较模型组和ZPP-Ⅸ模型组含水量低(P <0.05)。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对比假手术组,造模后1 d和3 d其他各组评分明显增高,其中电项针组与模型组和ZPP-IX电项针组与ZPP-Ⅸ模型组同时间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P <0.05);腹腔注射ZPP-IX的两组与无抑制剂两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有所升高。结论电项针干预明显提高脑出血急性期HO-1表达,抑制出血后脑水肿,减轻继发性损伤,提高神经功能评分,缓解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

    2020年05期 v.29;No.265 830-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护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的影响

    成笑楠;喻正科;赵文博;颜旭;朱筱婧;

    目的观察护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2次;螺内酯片20 mg,每日2次;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每日2次,呋塞米片20 mg,每日1次;静滴硝普钠注射液25 mg,每日2次。治疗组31例加用口服护心康片3 g,每日3次。两组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治疗组在改善气短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均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P <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护心康片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与西药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

    2020年05期 v.29;No.265 834-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刘超;王振彪;王垚;彭俊付;王锐;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冰醋酸法建立大鼠痔术后创面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清热凉血解毒汤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7 d。治疗7 d后比较各组大鼠水肿程度和创面面积,肛周病理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肛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肛周组织间隙疏松,水肿不明显,少量鳞状上皮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毛细血管增生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方可有效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周组织,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和PGE2水平有关。

    2020年05期 v.29;No.265 837-840+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运动训练联合健心汤对心力衰竭大鼠GATA-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任磊;陈明慧;李平平;仲崇丽;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联合健心汤对心力衰竭大鼠GATA-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40只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依普利酮组(10 mg/kg)、健心汤组(10 g/kg)、依普利酮(10 mg/kg)+运动组、健心汤(10 g/kg)+运动组。模型组、运动组、依普利酮组、健心汤组、依普利酮+运动组、健心汤+运动组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各组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及运动干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功能指标,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GATA-4基因及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IDd、LVIDs水平、GATA-4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FS、EF水平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依普利酮组、健心汤组、依普利酮+运动组、健心汤+运动组LVIDd、LVIDs水平、GATA-4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FS、EF水平升高(P <0.05);与运动组比较,依普利酮组、健心汤组LVIDd、LVIDs水平、GATA-4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FS、EF水平升高(P <0.05),且依普利酮组、健心汤组LVIDd、LVIDs、FS、EF、GATA-4 mRNA和蛋白水平相近(P> 0.05);依普利酮+运动组LVIDd、LVIDs水平、GATA-4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依普利酮组、运动组,FS、EF水平高于依普利酮组、运动组(P <0.05);健心汤+运动组LVIDd、LVIDs、GATA-4 mRNA和蛋白低于健心汤组、运动组,FS、EF高于健心汤组、运动组(P <0.05);依普利酮+运动组和健心汤+运动组LVIDd、LVIDs、FS、EF、GATA-4 mRNA和蛋白水平相近(P> 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健心汤能改善大鼠心力衰竭程度,其效果优于单独运动训练、健心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训练联合健心汤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脏GATA-4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2020年05期 v.29;No.265 841-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EGF/VEGFR-2信号通路探讨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

    安晓晖;刘恩;吕飞;冯志伟;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观察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SD雌性大鼠5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骨折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0 mg/kg)、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20 mg/kg)和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40 mg/kg)。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经戊巴比妥钠(0.3 m 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势骨折模型,骨折对照组只建立股骨的简单横向闭合性骨折。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骨折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结束后,制作股骨折后骨痂处骨结构病理切片,对股骨折后骨痂处行骨密度、血管数量测定,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对股骨折后骨痂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水平测定。结果与骨折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P <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其机制与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骨痂处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激活VEGF/VEGFR-2信号通路有关。

    2020年05期 v.29;No.265 846-849+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实验观察

  • 自拟活血壮骨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杨博鸿;田聪阳;张志清;柴欣楼;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对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釆用2%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以大鼠一般状况、膝关节直径、足趾容积、关节病理切片及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评分为指标,观察活血壮骨汤对膝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初步探讨活血壮骨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壮骨汤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使骨关节大鼠膝关节直径、足趾容积降低、一般状况改善、OARSI评分降低(P <0.05),并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P <0.05)。结论活血壮骨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IL-1β分泌有关。

    2020年05期 v.29;No.265 850-853+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证治探讨

  • 以上焦宣痹汤为引论治肺邪传变心包

    刘红喜;张允岭;

    本文从实际临床现象出发,以上焦宣痹汤的理法组方为引,厘清何为肺邪传变心包,阐明通过运用三焦焦膜传变理论来论治肺邪传变心包,并以临床医案验证之,从而加深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中医临证疗效。

    2020年05期 v.29;No.265 85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厥阴经”与“阳明经”制化关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王雨;郭喜军;万世卿;霍耐月;师虹艳;闫一慧;张晓艳;

    基于《黄帝内经》有关厥阴、阳明生理、病理的论述,结合《伤寒论》厥阴病篇、阳明病篇条文的研习,笔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于与上述经络关系密切,尤见于足厥阴肝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于是笔者提出"六经制化关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这一想法,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附验案2例加以佐证。

    2020年05期 v.29;No.265 858-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登革热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分析

    唐彬;盛维双;陈乔林;赵淳;汪子君;杨滨枚;叶勇;

    登革热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是以蚊媒为传播途径,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从云南登革热中医病因病机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发病初始,卫气同病并呈气热逼营之势为病情加重的启动机制;湿遏少阳是热势缠绵成"双峰"热型的关键病机;毒热弥漫三焦,入营动血而致络损血瘀水滞是导致脏器脏真受损,病情恶化的核心病理机制。

    2020年05期 v.29;No.265 861-863+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凭脉辨治紧张性头痛

    王琬喻;滕晶;

    紧张性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在临床中通过脉诊发现,心理紊乱为导致紧张性头痛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系统辨证脉学"为手段,通过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脉象特征来判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探讨其与疾病发生的病机关联,以指导疾病的辨证与诊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0年05期 v.29;No.265 86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清热解毒治法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李丽萍;张平平;王东强;李志军;

    本文通过论述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及辨证认识,提出热毒既是其致病因素亦是病理产物,脓毒症各个时期皆有热及毒的参与,故使用清热解毒治法尤为重要。清热解毒法可应用于脓毒症的各个时期,其代表方剂凉膈散、清瘟败毒饮及黄连解毒汤均可应用于脓毒症的治疗,但治疗各有侧重。临证应精确辨证,以减轻脓毒症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2020年05期 v.29;No.265 867-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60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八风八邪放血疗法对竹叶青蛇咬伤凝血功能的影响

    刘林华;曾林生;刘磊;刘禹翔;曾仲意;

    目的观察八风、八邪放血疗法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放血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蛇咬伤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穴位放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风、八邪放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日、第4日的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g)]检验值,对比两组肿胀、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第4日的PT、APTT、TT、INR有明显差异,而穴位放血组上升更少;Fg皆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多(P <0.05)。穴位放血组第4日的肿胀、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 <0.05)。穴位放血组住院时间更短(P <0.05)。结论八风、八邪放血疗法能有效改善竹叶青蛇咬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降低肿胀、疼痛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05期 v.29;No.265 870-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潘政;程小丽;马永贞;梁成;王钦鹏;刘晓晓;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伴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7 d。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3 d及7 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在治疗7 d时,PCT、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均P <0.05)。观察组胸部影像恢复时间、住NICU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卒中相关性肺炎,能明显降低血清PCT、CRP水平,改善患者NIHSS及CPIS评分,并明显缩短患者胸部影像恢复时间、住NICU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

    2020年05期 v.29;No.265 873-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及被动直腿抬高对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易亮;杨志旭;李洁;付妍;

    目的研究针刺及被动直腿抬高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早期低血压的疗效及机理探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ICU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共171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1)组57例、试验(2)组59例与对照组55例。所有受试者血液净化治疗均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净化模式。对照组常规血液净化治疗,试验(1)组在血液净化开始时抬高双腿30°,持续30 min;试验(2)组在试验(1)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施以"烧山火"手法后留针,留针30 min。血液净化开始前及开始30 min后行无创心功能监测,持续时间30 min。观察3组血液净化治疗前和治疗后1 h内平均动脉压,发生低血压次数、血压下降幅度及无创心功能监测各参数变化。结果 3组平均动脉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 h后,试验(1)组平均动脉压、低血压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试验(2)组平均动脉压、低血压次数、血压降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低血压次数、血压降幅与试验(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创心功能监测方面,对照组搏出量、收缩时间比例、心室收缩加速度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治疗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直腿抬高能有效改善低血压状态,配合针刺疗法,疗效更佳,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脏做功达到改善血压的目的。

    2020年05期 v.29;No.265 87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雾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崔金玲;卢丽珠;荆慧娟;贺丽平;陈思依;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与雾化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雾化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氧分压(PaO_2)]。结果雾化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P <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雾化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雾化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14 d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PaCO_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雾化组低于对照组;P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雾化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pH均无明显改善(P> 0.05)。结论中药雾化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可以改善血气,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2020年05期 v.29;No.265 879-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郭茜茜;赵慧;黄子阳;张彦;苟春雁;王毅刚;

    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上臂屈肌痉挛患者在西医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动留针术组及巴氯芬组。动留针术组选穴肩前、青灵、尺泽,行苍龟探穴手法得气后予伸展运动法。巴氯芬组口服巴氯芬片,每次15 mg,每日3次。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4、28 d的改良Ashworth评估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上肢FMA简化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评估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上肢FMA简化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均较前明显改善(P <0.05);动留针术组在改良Ashworth评估表、上肢FMA简化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较巴氯芬组改善程度更好(P <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比较,两者无差异(P> 0.05)。结论"动留针术"对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治疗有效,较口服巴氯芬对上臂痉挛改善更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0年05期 v.29;No.265 882-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晏海飞;陈玲;周红英;饶娟;甘辉虎;晏玮;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对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口服,两组疗程为7~14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1.40%,高于对照组的69.05%(P <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及咯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7 d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性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口服,能够更显著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感染性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0年05期 v.29;No.265 884-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通腑泄肺法在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周莉;江涛;廖晓华;张江;赵秋霞;

    目的观察通腑泄肺法对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小潮气量(5~8 m L/kg)和高呼气末正压(PEEP)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给予加味宣白承气汤通腑泄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 h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等动脉血气指标及气道峰压(Ppeek)、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氧浓度(FiO_2)、气道阻力(Raw)等通气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因为ARF导致的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24、48 h两组pH、PO_2、PC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4、48 h两组Ppeek、Pplat、PEEP、FiO_2、Raw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后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48 h通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肠道功能(插管后首次排大便时间)、腹腔内压(经膀胱测压法)、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的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更佳(P <0.05);两组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腑泄肺法用于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和通气指标,能减少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对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2020年05期 v.29;No.265 88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任超;尹爱兵;姜荣钦;

    目的探讨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共8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西医对症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RPQ评分、FAQ评分、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血清学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RPQ评分和FA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MCP-1及s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有助于增加基底动脉血流灌注量;而该方案较西医单用所具有疗效优势可能与其在增加脑部血流灌注量、调节血清学实验室指标表达方面作用更佳密切相关。

    2020年05期 v.29;No.265 890-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参芪地黄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

    毛艳;陈华茜;张任;肖辉;刘潇;卢丽;李正东;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肾损伤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入组后均行常规急性肾损伤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P <0.05)。两组患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尿少尿闭、肢体水肿、咽干口燥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及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 <0.05)。对照组出现4例(7.84%)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5.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较单独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05期 v.29;No.265 893-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伤科黄水联合弹性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欧会芝;陈玉梅;刘凡;蒋雪飞;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联合弹性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伤后24 h内冰敷、制动休息、抬高患肢、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伤科黄水外敷联合弹性固定治疗。两者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AOFAS评分、疼痛积分、压痛积分、肿胀积分、瘀斑积分、功能障碍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AOFAS评分、疼痛积分、压痛积分、肿胀积分、瘀斑积分、功能障碍积分、TNF-α含量、IL-6含量以及IL-10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伤科黄水联合弹性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能减轻疼痛症状,恢复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因子含量,临床疗效确切。

    2020年05期 v.29;No.265 896-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刘志群;王国茗;潘巍巍;姜秀春;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组间比较,研究组S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疏风解毒胶囊能够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2020年05期 v.29;No.265 898-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医籍研析

  • 风疹源流探析

    蒋希成;鞠丽丽;姜德友;

    中国古代中医学对发疹性相关疾病早有记载,但诸疹混淆,虽有初步区分,但鉴别不尽详细。而风疹作为较轻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临床症状与其他疹疾初期较为相似。本研究通过考究相关古籍文献,追溯风疹古代源流,为现代临床鉴别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2020年05期 v.29;No.265 901-903+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49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匮要略》风水、里水、肺胀的病机联系辨析

    林锋敏;肖海威;许家栋;徐国峰;

    《金匮要略》中风水、里水、肺胀三者主症中均有水气病因素,主治方药中都含有越婢汤类方,条文中又有肺胀"欲作风水"的描述,提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病机联系。本文通过三者的条文主症和方药分析来论证和梳理其病机关联。

    2020年05期 v.29;No.265 904-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12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薪火传承

  • 刘军教授治疗足底筋膜炎学术经验荟萃

    林炯同;杨伟毅;侯森荣;韩燕鸿;潘建科;罗明辉;刘军;

    足底筋膜炎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证。本研究通过总结刘军教授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此病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在足底筋膜炎诊疗中的应用,同时为骨伤科医生临床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参考和指导。

    2020年05期 v.29;No.265 908-910+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70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廉方主任中医师治疗炎性肠病经验探析

    廖成荣;田丙坤;黎星;杨廉方;

    炎性肠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而现代医学不完全清楚其发病机制,临床疗效欠佳。杨廉方老中医对于炎性肠病,提出其发病虽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但是湿热蕴结肠道为其关键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并在此认识下,运用自拟调肝健脾汤治疗;同时重视调畅气机,重视湿邪为患,重视临证化裁,重视精神情志因素,注重未病先防。杨廉方老中医治疗炎性肠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特将其经验整理介绍。

    2020年05期 v.29;No.265 911-91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中医药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去甲基化化疗前干预应用优势探讨

    曾英坚;彭国蕊;刘凡;吴欣平;张大玲;周露;欧阳丹;梁桢尧;

    中医药干预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去甲基化化疗前有着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辨证论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综合病情,从而创造条件让老年患者能够顺利接受和完成去甲基化治疗,达到中西医协同控制病情的效果。

    2020年05期 v.29;No.265 913-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从“毒”论治急性白血病初探

    陈玉;蔡恩照;张隽瑜;李琳洁;

    本文从"毒"论治急性白血病出发,阐明急性白血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探讨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病机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而虚",其治疗当以"解毒""补虚""化瘀"为根本大法。

    2020年05期 v.29;No.265 916-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药单体成分调控自噬治疗脓毒症研究进展

    李国臣;孔立;王为为;田正云;郝浩;张飞虎;

    脓毒症是由严重的感染,创伤或内毒素引发的人体对感染反应失衡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尽管脓毒症在药物治疗和器官支持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了解脓毒症发病机理的新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自噬是实现细胞稳态和细胞器更新的一种自我吞噬循环过程。多项研究表明自噬与脓毒症之间关系密切,贯穿脓毒症的始终。近年来中医药研究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药单体成分在调控自噬防治脓毒症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本文主要从自噬、脓毒症与自噬及中药单体成分3个方面对近年来研究做一综述。

    2020年05期 v.29;No.265 919-92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4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李晓乐;李无阴;

    膝骨关节炎(KOA)是骨关节炎(OA)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常见的类型之一。KOA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轻或者消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针对KOA的治疗方法众多,针刀疗法是其中常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近年来已出现了较多针对该疗法治疗KOA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从目前的这些研究来看,针刀疗法治疗KOA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无论是单纯使用还是联合其他疗法使用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缺乏较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针刀疗法治疗KOA的价值尚未被完全认可。

    2020年05期 v.29;No.265 92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88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张晓丹;周永明;严静贤;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变异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中髓系原始细胞明显增生而分化受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外周血白细胞有量与质的异常为特征。本文主要从中医药治疗AML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显示不仅有单味中药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化和逆转耐药等作用,大量中药复方也通过很多途径发挥其治疗白血病的作用。

    2020年05期 v.29;No.265 925-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154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的研究进展

    王朝霞;范铁兵;

    重症肺炎是呼吸科急危重症,目前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效果尚不满意。笔者查阅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的相关文献,对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了系统阐述。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的方法涵盖了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呼吸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05期 v.29;No.265 930-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955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杨潇;任凯;贾婷婷;黄新生;张海荣;苏和;张瑞芬;

    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是医学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临床治疗多以液体复苏、抗感染、抗凝防栓、激素治疗、肾脏替代等方法为主,但是疗效欠佳,而中医在治疗脓毒症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且效果显著。本文阐述了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并从中药单味药、中药复方汤剂、中药制剂以及其他治疗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医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及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疾病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0年05期 v.29;No.265 933-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53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炙甘草汤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赵晨宇;范增光;杨建飞;周亚滨;

    炙甘草汤治疗心系疾病疗效确切,现对近年来炙甘草汤在心系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其不足与优势,以期对科研和临床有所帮助。

    2020年05期 v.29;No.265 937-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28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