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思耐;杨思雯;夏非;张羽;张鑫;王旭升;刘清泉;宋麦芬;
目的应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中医证候要素(证素)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ICU住院治疗的36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入院时中医证素、临床指标以及住院30 d的临床结局,分析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中医证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并构建判断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的函数模型。结果 364例患者住院30 d时死亡率29.4%(107/364);中医证素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常见中医病位在肺,所占比例为67.3%,痰浊和气虚是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病理证素,所占比例分别为56.9%和44.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脓毒症预后的中医证素为心(P <0.05)、肾(P <0.05)、阳虚(P <0.01)、实热(P <0.05);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为GCS评分(P <0.01)、RBC(P <0.01)、Hgb(P <0.05)、PLT(P <0.01)、氧合指数(P <0.05)、使用机械通气(P <0.01)、心率(P <0.01)、WBC(P<0.01)及肌酐(P <0.01);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证素心(OR=1.716,95%CI:1.090~2.703,P <0.05)、WBC水平(OR=1.027,95%CI:1.001~1.053,P <0.05)与脓毒症死亡率呈正相关,证素实热(OR=0.397,95%CI:0.224~0.703,P <0.01)、PLT(OR=0.998,95%CI:0.996~1.000,P <0.05)与脓毒症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脓毒症早期出现心、肾、阳虚证素的脓毒症患者预后较差,而实热证素与脓毒症死亡率呈负相关。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35-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剑锋;卢涛;周天;王之涵;刘殿娜;段桦;李志明;胡凯文;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自1986年1月至2019年10月,查找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患者合计1 07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应用三阶梯止痛法相比,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法能够提高癌痛治疗的总有效率[RR=1.22,95%CI(1.15,1.28),P <0.0001],减轻患者疼痛(降低NRS评分)[RR=-0.68,95%CI(-0.92,-0.45),P <0.0001],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升高KPS评分)[RR=4.82,95%CI(1.73,7.91),P=0.02],减少恶心[RR=0.49,95%CI(0.35,0.68),P <0.0001],呕吐[RR=0.60,95%CI(0.38,0.93),P=0.02],便秘[RR=0.48,95%CI(0.35,0.65),P <0.0001]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癌痛的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癌痛患者恶心、呕吐、便秘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总体较少,质量评价比较低,该结论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40-1144+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下载次数:44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甜;全建峰;王院春;陈正阳;王希胜;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中英文检索词: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灌肠(Lavation or Enema)、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观察指标:有效率、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血清炎性指标及安全性。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RCT,共计1 340个样本量。试验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保留灌肠。Meta分析显示:中药灌肠总有效率及KPS评分高于西药灌肠,并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优于西药灌肠,在安全性方面两者相当。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45-1148+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远程;廖柳;黄超原;朱朝阳;蒋凯林;庄昆海;李培武;刘凤斌;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治疗腹泻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治疗腹泻的所有中成药,收集各处方用药、功能主治等信息,以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处方中的主治证候、主治西医疾病、中药性味及归经等进行频次统计,对所有治疗腹泻的中成药处方及其高频证候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运算分析处方中的核心药物组合并得出候选处方。结果一共纳入治疗腹泻中成药处方250个,包含主治西医疾病12种,使用频率最多的疾病为急/慢性肠炎、急/慢性痢疾;主治证候59种,使用频率最多的证候为胃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湿困脾胃证;处方共涉及中药369味,出现频率≥10%的中药共24味,药性主要为温性药,其次为平性药、寒性药,药味主要为甘味,其次为辛味、苦味,主要归脾、胃、肺经。经关联规则分析,在支持度为10%、15%、20%,置信度为0.6的条件下,核心用药组合分别为113、23、11个,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254、46、24条。治疗胃肠湿热证腹泻的核心用药为香连丸合黄芩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腹泻的核心用药为异功散,治疗食积证/脾虚食积证腹泻的核心用药为健脾丸加减。基于复杂熵聚类及改进的互信息法得到10个核心药物组合与5首新处方。结论基于治疗腹泻中成药处方分析,腹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滞,基本治则为运脾化湿,核心组方为异功散,湿热甚者加用香连丸合黄芩汤加减,食积甚者加用保和丸加减,随证治之。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49-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4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荃乐;黄满花;陈百坚;李晨晓;丁邦晗;
目的收集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用药特点,为中医药治疗登革热提供参考。方法以"登革热"和"中医"或"中药"或"中药治疗"或"中医治疗"作为检索词,在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对1990年1月至2019年7月的文献进行检索,最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35篇,将数据整理录入Excel 2007,并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分析共涉及153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40 980次,出现频次前5位的单味中药分别是甘草、连翘、银花、赤芍、板蓝根。通过聚类分析显示,常用的药物组合分别对应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清瘟败毒饮、银翘散和犀角地黄汤的常用药。结论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登革热具有良好效果。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54-115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铁柱;刘燕;徐道志;王茜;何冬梅;王凤英;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髓损伤合并肺炎相关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以及中医证型分布和演变特点。方法 216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美国脊椎损伤协会分级(ASIA)运动和感觉、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临床肺炎(CPIS)评分对肺炎的预测价值;记录并统计分析肺炎患者中医证型及演变过程和不同ASIA级别的中医证型。结果感染组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APACHEⅡ评分、ISS评分、CPIS评分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绘制发现,感染组患者在CPIS评分中,AUC面积最大,敏感性最高,特异性较高;感染组ASIA分级以A、B、C 3级居多,以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虚为主,初期4例变证患者ASIA分级均为A级;发病初期,肺炎证型分布为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风热袭肺、热入心包、邪陷正脱)>外寒内热,痰热壅肺证(29.51%)最多;疾病中后期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居多,痰热壅肺证和痰湿壅肺证减少;常见证型中6例恶化,转变为热入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变证中3例恶化。结论创伤性颈髓损伤合并肺炎患者,通过相关评分系统合理预测,并研究其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掌握证候学规律,为合理使用中医药提供一定依据。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57-1160+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程翔;殷继超;胡兴律;魏帆;许磊;陈玉辉;王墉琦;王军;
目的应用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对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PF)的临床疗效研究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64例足底筋膜炎患者予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招募本院64例健康职工为健康组。比较足底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与健康人在三维步态分析参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前与健康组步态参数比较,膝关节矢状面运动角度与踝关节矢状面运动角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与健康比较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单步时间、跨步时间、摆动相时间、单步长、跨步长、膝关节矢状面运动角度、踝关节矢状面运动角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对治疗PF具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VAS评分、步态参数上均有改善。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可以作为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评估手段之一。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61-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芳园;许开亮;袁林;冯文涛;田天宁;雷鸣;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敷贴治疗。疗程1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残留量、腹围、腹腔压、肠鸣音、排便、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乳酸、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腹泻改善,胃残留量、腹围、腹腔压减少,肠鸣音增加,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D-乳酸减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RP、PCT减少,血浆MTL增高(P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敷贴能显著增强脓毒症患者胃肠动力,减少胃肠残留,减弱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65-1167+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茜;周愉;张孟;宫毅;缪红卫;谢钧;
目的观察重楼解毒汤加味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重楼解毒汤加味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布洛芬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炎症因子变化、有效率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2、24、36、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 <0.05)。治疗12 h后,对照组评分优于治疗组(P <0.05);治疗24 h后,两组差别不大(P <0.05);治疗36、48 h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从均数变化趋势图看,中药治疗组VAS评分在24 h以后逐渐呈平稳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伴随症状积分、彩超肿物尺度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均优于治疗前(均P <0.05),且治疗组CRP、Fib优于对照组,而PGE2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治疗组复发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7.78%(P <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楼解毒汤加味同方同药口服与保留灌肠双管齐下治疗早期肛周脓肿可显著改善患者肛门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性较好,可改善CRP、PGE2、Fib水平,有效率较高,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68-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苗志凯;王艳;夏清岫;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及常规西医术后管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MMPS、Cysc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4%(P <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Fuel-Meyer(FMA)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MMP-9及Cysc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对照组出现4例(8.69%)不良反应,与观察组的3例(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较常规术后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改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MMPS及Cysc水平。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72-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惠春艳;金兰;白秋爽;朱燕妮;赵蒙蒙;
目的观察中医"五联疗法"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五联疗法"治疗(穴位注射+针刺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眼部熏药治疗+口服中药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患者除生理机能外其余7个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 <0.05)。结论中医"五联疗法"治疗肺阴不足型干眼症能够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对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可作为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76-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吴云天;谢宇锋;冯军;余云进;杨锦兰;裴梦然;魏谷行;
目的观察撬拔法、捻转提插法与不同直径针具组合在压敏点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疼痛改善率的影响并观察其压敏点痛阈的变化情况,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差异和作用机制。方法 144例患者随机分为撬拔+细针组、撬拔+粗针组、提插捻转+细针组、提插捻转+粗针组共4组,每组36例,撬拔法采用予进针后行前后、左右撬拔以诱发经气向病所处传导,而提插捻转法行平补平泻法的提插、捻转以得气为度,粗针组选取0.45 mm×60 mm的毫针,细针组选取0.30 mm×60 mm的毫针,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2周。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2天,予VAS、JOA评定以及痛阈测定。结果不同操作手法与不同直径的针具组合在压敏点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上调压敏点的痛阈(均P <0.05);撬拔法与粗针的组合在改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疼痛改善率以及上调压敏点的痛阈方面明显优于其余各组(均P <0.05);提插捻转法与粗针的组合在改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疼痛改善率以及上调压敏点的痛阈方面明显优于撬拔法、提插捻转法与细针的组合(均P <0.05);而撬拔法、提插捻转法与细针的组合方面,两者之间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结论撬拔法与粗针的组合在压敏点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最优,而且进一步说明粗针是压敏点针刺治疗LDH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而在选择粗针的前提下,撬拔法明显优于提插捻转法。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80-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车艳楠;翁妍珊;曾林生;曾仲意;刘禹翔;
目的观察火针散刺放血疗法对青竹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蛇伤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散刺放血疗法,疗程均为3 d。在治疗前、治疗后72 h抽血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 h的肢体肿胀程度及肿胀消退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被青竹蛇咬伤后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凝血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差别不大(P> 0.05),治疗72 h后,两组凝血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均P <0.05),均逐渐恢复,且观察组治疗72 h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与对照组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两组治疗前的肢体肿胀程度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24、72 h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散刺放血能明显改善青竹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及肢体肿胀程度,可明显缩短病程。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84-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谢安;昝强;张为宝;牟宏亮;李志鹏;
目的观察加味玄黄膏外敷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玄黄膏、冷敷、支具固定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给予冷敷、支具固定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采用踝关节Kofoed评分分别于治疗后3 d、7 d、2周及4周进行记录,4周后行超声辅助检查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超声检查后外侧副韧带损伤修复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91.67%(P <0.05)。两组Ⅰ、Ⅱ度患者治疗前Kofoed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后两组Ⅰ、Ⅱ度患者Kofoe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观察组Ⅰ、Ⅱ度患者Kofoed评分于治疗3 d、7 d、2周及4周后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Ⅰ、Ⅱ度损伤患者踝关节Kofoed评分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3 d、7 d、2周及4周后均较对照组均改善(均P <0.05)。结论加味玄黄膏外敷配合冷敷及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踝外侧副韧带损伤(气滞血瘀证)可有效改善疼痛,消除肿胀,其疗效优于传统冷敷及功能锻炼治疗。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88-1190+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丛丛;张蕴慧;胡莹;张嘉铖;
目的观察心疾宁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西药组给予盐酸地尔硫片灌胃,联合组给予盐酸地尔硫片和心疾宁方灌胃,连续14 d。第12日起,模型组、西药组和联合组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3 d,对照组不做处理。建模成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心导管检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房平均压(mLAP);超声心动图检测心率(HR)、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肺动脉平均压(mPAP);ELISA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VSP明显降低,HR、LVEDP均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组LVSP显著升高,HR、LVEDP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西药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LAP、mMPG、mPAP均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组mLAP、mMPG、mPAP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 <0.05)。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组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NDA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西药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LDH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组CK、CK-MB、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 <0.05)。结论心疾宁方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保护心肌组织,减少缺血损伤。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91-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单洁龄;李志强;吴书菊;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病理形态学、炎症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实验组。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阳性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实验组注射清开灵注射液,7 d后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8(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基因p5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神经元明显减少,结构模糊构型紊乱,不规则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核体固缩深染,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升高,BBB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TNF-α、IL-1β、IL-6以及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 <0.05);Bcl-2表达显著下调,p53表达显著上调(P <0.05)。给予药物干预后,阳性组和实验组的神经元均明显增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恢复,核固缩核体均有不规则程度的减轻,间质水肿减轻,细胞结构较完整,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BBB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炎症因子明显降低,Bcl-2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53表达显著下调(P <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可有较地减少脑梗死面积,保护脑组织免受炎症因子的损伤,调整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
2020年07期 v.29;No.267 1196-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温秀梅;蔡丹莉;严茂祥;何琼笑;王斌;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大鼠肺组织FGL2凝血酶原酶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建立SAP肺损伤大鼠模型,分别以大黄素高(40 mg/kg)、中(20 mg/kg)、低剂量(10 mg/kg)进行干预,在造模3、6、12 h 3个时相点分批处死大鼠,采用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FGL2、TNF-α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中FGL2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及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3、6、12 h 3个时相点肺组织FGL2、TNF-αmRNA和蛋白表达,TXB2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较假手术组同一时相点明显增高(P <0.05或P <0.01),应用大黄素高、中、低剂量干预后,肺组织FGL2、TNF-αmRNA和蛋白表达,TXB2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较模型组同一时相点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时大黄素可以通过下调FGL2凝血酶原酶减轻胰腺炎肺损伤程度,这可能是大黄素抗SAP肺损伤的重要作用机制。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01-1203+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敬新蓉;付莹颖;邓雪春;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利咽汤治疗鼻咽癌(NPC)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咽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对照组治疗外给予自拟清热利咽汤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 <0.05);两组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大幅度地降低(P <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观察组临床主要症状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自拟清热利咽汤治疗NPC后RIOM的临床疗效显著。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35-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莹璐;傅燕;
目的比较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与橡皮筋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橡皮筋挂线治疗,对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手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等优点。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38-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邓郡;叶一林;冯淑兰;陈小波;卞彩茹;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汤配合温通针法治疗阳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阳通脉汤配合温通针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耗氧量水平]、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等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ET-1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NO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且治疗组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LVD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心肌耗氧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治疗组的LVEF、LVDD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心肌耗氧量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西雅图心绞痛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阳通脉汤配合温通针法治疗阳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41-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淑铮;郑杨杨;郑庆扬;黄珠玉;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排脓活血汤辅助西医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及对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共84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采用西医规范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清热排脓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常规检查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WBC、NEU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05)。结论自拟清热排脓活血汤辅助西医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水平,且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4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祝涛;钮宏文;
目的观察自拟消炎汤辅助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消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病原菌培养转阴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计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病原菌培养转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WBC计数、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4、IL-6、TNF-α及TGF-β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消炎汤辅助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加快症状体征缓解,改善血生化指标,并有助于拮抗机体炎症损伤。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47-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孟磊;王龙龙;张利生;
目的观察理伤祛风汤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理伤祛风汤治疗,观察角膜水肿消失情况以及角膜水肿消失时间。结果术后5 d内两组患者角膜水肿痊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后两组患者角膜水肿痊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理伤祛风汤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水肿可有效缓解角膜水肿症状,缩短病程。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50-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书凤;冯金星;陈秀珍;张晓霞;王培;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局部针刺治疗急诊癔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癔症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精神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精神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内关、合谷、神门穴进行按摩,局部症状明显者采用针刺特定穴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2 h临床疗效、干预后2周心理状态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 h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周心理状态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结合局部针刺治疗可以缓解急诊癔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作为常规辅助干预措施。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52-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燕;姚冬娟;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177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方案干预;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干预基础上配合清肺化痰汤加减加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比值;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PEF、FVC、FEV1、FEV1/FVC),炎症因子(TNF-α、PCT、IL-6、IL-8),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5%(P <0.05)。结论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因子,且中医药整体、综合的治疗方式可对患者全身进行多系统调理,减少AECOPD再发风险。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55-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陈晓琳;老锦雄;谢韶东;魏锦辉;何芬;荆丽波;黄珍;古柱亮;曾得明;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期盘源性腰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血清炎性因子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05)。结论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盘源性腰痛能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障碍,降低炎性因子,提高生存质量。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58-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贤刁;郑燕列;谢忠伟;周松;顾婷婷;古小辉;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太冲、丘墟穴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电刺激太冲、丘墟穴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步频、患侧肢体步长、患侧单支撑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踝关节矢状面关节活动度、力矩峰值、主动踝背屈时胫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等指标,采用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踝关节矢状面关节活动度、力矩峰值及胫前肌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步速、步频、患侧步长等步行空间相关参数及患侧单支撑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等步行时间相关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及下肢FulgMeye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太冲、丘墟穴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进而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尽快康复。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60-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春莲;李浩;于立娟;
目的观察清肺消痈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清肺消痈汤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s TREM-1]、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感染情况量化评分(CPI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PaCO2、CRP、PCT、sICAM-1及sTREM-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PaO2、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CPIS、APACHEⅡ评分、咳嗽、痰多、痰黄或痰白干黏、胸痛、发热等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PIS、APACHEⅡ评分及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清肺消痈汤可以明显改善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中医证候,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63-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乔蕾;彭怀文;杨杨;
目的观察八正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ALUTI)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ALUTI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八正散加减方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在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上,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尿白细胞数(LEU)、尿细菌数(BA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大幅度的降低(P <0.01),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治愈率为56.76%,均高于对照组的75.68%及18.92%(P <0.05)。在临床主要症状恢复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八正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AL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CRP与PCT的表达水平。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66-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梁佳驹;李朋娟;李红阁;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止咳方辅助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西医综合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止咳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肺通气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炎性细胞因子、SAA、NF-κ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m MRC评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SAA和NF-κB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化痰止咳方辅助西医综合干预治疗AECOPD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降低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肺部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下调SAA和NF-κB水平。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69-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莫贺龙;王月古;
目的探讨舌下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分别采用西医疗法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舌下针法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BI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ET-1、CG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I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ET-1和CG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舌下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呛咳发生,并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出现,其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患者体内ET和CGRP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72-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晓委;李鹏程;陈华;
目的观察采用头电针疗法联合局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78例ACI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与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电针与局部穴位注射;两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在综合性痉挛状态指数(CS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价(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等方面,观察组改善均要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采用头电针疗法联合局部穴位注射疗法治ACI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75-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兰波;王志彬;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解热镇痛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5 d。比较两组治疗的总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P <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及咽部红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退热,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7期 v.29;No.267 1278-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