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洁;邓娜;蔺晓源;方震;刘杰民;刘春甫;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等数据库,提取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1篇,总样本量为2 456例,其中试验组1 270例、对照组1 1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5.32,95%CI[4.09,6.9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22,95%CI为[0.11,0.47]。结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好。
2022年01期 v.31;No.285 7-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3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王静;陈伶利;李义伟;邹吉涛;杜丹;张晓维;李鑫;王建国;李杰;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PubMed、Cochrance Library建库至2021年9月5日收录的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CH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基于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122篇,最终纳入26篇,共2 9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21,1.29),Z=13.54,P <0.00001]、心电图有效率[RR=1.26,95%CI(1.18,1.35),Z=6.74,P <0.00001]、心电图疗效[MD=-0.27,95%CI(-0.80,0.26),Z=1.01,P=0.31]改善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65,95%CI(0.40,1.05),Z=1.77,P=0.08]。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CH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丹参注射液。
2022年01期 v.31;No.285 11-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徐霞;宋庆桥;吴华芹;张并璇;李雨濛;王亚娇;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库,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时间从建库截至2021年5月,经筛选后最终纳入28个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综合征在提高总有效率、提高LVEF、减小LVEDD、降低NT-BNP或BNP、降低Scr、BUN、CysC和提高e GFR及改善炎症反应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基于目前证据,充分应用辨证论治理论,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但仍需要高质量证据予以验证。
2022年01期 v.31;No.28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蓝洲;陀鹏;梁镫月;朱冬玲;韦宜宾;邓海霞;赵旋;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方面探讨参附注射液(SFI)中有效成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及软件分析,检索得到SFI中红参、附子的有效成分以及AMI的关键靶点蛋白,绘制成"SFI有效成分-靶点-AMI"网络图;通过PPI网络图构建SFI治疗AMI的核心潜在靶点蛋白,最后进行疾病与药物间的GO、KEGG功能通路富集图,并将其可视化。结果共检索得到AMI的靶点共3 341个,SFI有效成分共41个,其中发现AMI与SFI相交集的关键靶点共33个,GO、KEGG富集主要包括20个与AMI相关的活性分子及通路,可调节相关细胞因子,与抗缺血缺氧、抑制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多个靶向通路联系密切。结论 SFI在治疗AMI的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与多种有效生物分子、靶蛋白及通路相关,协作发挥抗缺血缺氧、抑制凋亡和炎症反应等作用,值得深入探究。
2022年01期 v.31;No.28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张米镎;连博;张淑文;郭玉红;徐霄龙;刘清泉;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询其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关于治疗耐药菌感染的复方,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治疗耐药菌感染的106首复方中,涉及228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有22味。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药对配伍关联规则4条,药组7条。对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4类。结论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用药以补气、养阴、健脾、清热、解毒、活血、祛痰为主。
2022年01期 v.31;No.28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 ] - 何艺博;吴开明;常健菲;王奇;王丽媛;程为平;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疗法治疗增生性糖尿病全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恢复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共35眼)和治疗组(25例共32眼)。对照组采用普通术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浮针配合再灌注运动疗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相隔2 d,治疗8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出现情况,黄斑水肿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BCVA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BCVA评分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疗法可降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2022年01期 v.31;No.28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郑军营;刘春强;张科艺;
目的观察真武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加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真武汤加味。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相同,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疾病活动程度评分(DAI)均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进一步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显著低于对照组,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真武汤加味联合美沙拉嗪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发挥良好的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2022年01期 v.31;No.28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张修举;郭瑞;张引强;陈艳;宋烨闻;
目的探讨温阳利湿化瘀方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早期血清内毒素(ET)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6例HBV-ACLF早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参照指南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阳利湿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ET水平,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MELD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差异性,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LR、IL-6、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3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和MEL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5%(P <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阳利湿化瘀方治疗HBV-ACLF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疗效良好,有助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中医证候评分,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2022年01期 v.31;No.28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吴宝贤;黄睿;伍惠惠;张羽;杨丹;
目的探讨毫钝针针刺治疗在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毫钝针刺组采用毫钝针针刺激痛点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常规穴位治疗。每2天治疗1次,每个疗程治疗6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完毕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Roland-Morri功能障碍调查问卷表(RMDQ)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VAS评分相比,毫钝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4.17±1.53)分,普通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3.33±1.4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钝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普通针刺组低,而VAS差值较普通针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RMDQ评分相比,毫钝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10.80±2.34)分,普通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8.63±2.9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钝针刺组治疗后RMDQ评分较普通针刺组低,而RMDQ差值较普通针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钝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3%,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普通针刺疗法,毫钝针刺疗法在改善腰MPS导致的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佳。
2022年01期 v.31;No.28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 张智伟;胡仕祥;赵哲;
目的观察大黄■虫汤治疗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黄■虫汤口服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发热次数、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73.53%(P <0.05)。治疗组发热次数、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 <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手术局部刺痛、肢体麻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但两组皮下瘀斑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别则不大(P>0.05)。结论大黄■虫汤治疗外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血瘀证)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发热次数,使患者体温尽早降至正常,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022年01期 v.31;No.285 46-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林孔秦;赵建高;林浩;刘坤;
目的探讨桑芩止咳浓煎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急性发作期患者小气道功能的影响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160例CVA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芩止咳浓煎剂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控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日咳消退时间及夜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观察组中医证候(TC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干扰素-γ(INF-γ)高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桑芩止咳浓煎剂治疗CVA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可促进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小气道功能,其机制与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塑有关。
2022年01期 v.31;No.28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崔梁瑜;马静;张学学;薛松研;王方圆;许航;张莎;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保护及其对心脏微血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5只SPF级雄性盐敏感(Dahl-ss)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组。观察各实验组心电图、心脏B超、血清NT-ProBNP、VEGF、CD31、vWF、TNF-α和IL-6的定位及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LVEF均值显著升高(P <0.05),且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效果最佳;血清NT-ProBNP降低(P <0.05),且剂量越大,降低越明显;VEGF、CD31表达明显增加(P <0.05);vWF、TNF-α和IL-6蛋白表达下调(P <0.05)。结论黄芪甲苷对HFpEF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炎性反应、改善心肌微血管功能和心肌损伤有关。
2022年01期 v.31;No.28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 ] - 寇富舜;程媛;李亚兰;石磊;史瑞;丁庞华;施晓军;李军祥;
目的探讨青黛从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浸润结肠的角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青黛组和阳性药组,每组各10只。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UC急性模型。造模7 d后给药,再连续给药7 d后麻醉处死。记录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固有层及肠系膜淋巴结中性粒细胞比例;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病理观察青黛组及阳性药组可见黏膜屏障修复,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青黛组肠固有层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而肠系膜淋巴结中中性粒细胞较模型组比例升高;青黛组结肠TNF-α、IL-6及MP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 <0.05或P <0.01)。结论青黛能够减少中性粒细胞向肠固有层的迁移浸润,增加肠系膜淋巴结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6和MPO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促进组织修复而治疗UC的作用。
2022年01期 v.31;No.28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黄佳;赵建涛;罗晓玲;张心怡;周胜强;刘芳;
目的观察芪仙通络方不同剂量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髓鞘再生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仙通络方高剂量组(31.32 g/kg)、中剂量组(15.66 g/kg)、低剂量组(7.83 g/kg)和丁苯酞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后3 d后开始灌胃给药,同时腹腔注射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标记脑内增殖细胞,每日1次,连续12 d。于造模后第3、7、14日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罗克沙尔坚牢蓝(LFB)染色观察大鼠髓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EDU/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双标阳性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缺血侧MBP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1),LFB染色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 <0.01),大鼠缺血侧EDU/Olig2双标阳性细胞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B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第7、14 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LFB染色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 <0.05),大鼠缺血侧EDU/Olig2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 <0.01),MBP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01),高剂量组作用最显著(P <0.01)。结论芪仙通络方可改善脑梗死大鼠髓鞘再生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侧OPCs迁移、分化及MBP蛋白表达有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2022年01期 v.31;No.285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杨根岭;胡荣静;李金艳;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及葛根素组。妊娠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GDM模型。葛根素组每日给予葛根素150 mg/kg灌胃治疗,糖尿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孕鼠血糖水平,妊娠第20天记录胎仔数、胎鼠体质量、畸形发生数、胎鼠血糖水平及孕鼠血浆胰岛素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结构改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情况。结果葛根素可以显著降低GDM大鼠的血糖、增加胎仔数,降低胎鼠血脂和体质量。葛根素治疗能恢复胰岛数量和体积,同时增加GLUT-4蛋白表达。结论葛根素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修复胰岛并上调胰岛内GLUT-4的表达有关。
2022年01期 v.31;No.28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 ] - 王倩;袁星星;周亚滨;杨建飞;李鑫峰;
目的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及miR-150/EL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ox-LDL诱导构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SAEE、miR-150或SAEE联合miR-150干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比色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MDA含量、LDH释放量、Caspase-3和SOD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50、ELK1、Bax、Bcl-2、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LK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AEE能够显著改善ox-LDL诱导的HUVEC形态及排列,降低细胞内miR-150的表达和凋亡水平,增加EL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SAEE组MDA含量和LDH释放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加,Bax、Caspase-3 m RNA的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AEE通过miR-150/ELK1信号抑制Bax/Bcl-2/Caspase-3通路的激活,从而发挥抗氧化和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2022年01期 v.31;No.28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 赵远航;余晓愉;贵鹏;张慧;贺景源;曾朋;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NLRP3炎症体相关蛋白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蠲痹历节清方防治AGA大鼠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造模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依托考昔组、异甘草素组,并予相应药物干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蠲痹历节清方对大鼠步态、关节肿胀程度的影响,干预48 h后检测大鼠血尿酸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滑膜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步态较差,关节肿胀明显,血清中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滑膜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蠲痹历节清方组、依托考昔组、异甘草素组中大鼠步态、关节肿胀程度均有改善,且NLRP3、ASC、Caspase-1蛋白及IL-1β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 <0.05),且蠲痹历节清方组比依托考昔组更显著(P <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体信号通路减少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抑制IL-1β分化成熟,从而抑制AGA大鼠局部组织炎症。
2022年01期 v.31;No.285 76-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皇甫海全;毕尚青;于海睿;
目的通过高蛋氨酸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观察中药养心汤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叶酸组、养心汤组,每组10只。空白组喂养常规普通饲料,模型组、叶酸组、养心汤组喂养含3%L-蛋氨酸的常规普通饲料,共12周,建立血管功能障碍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纯净水;叶酸组大鼠灌胃叶酸片混悬剂1.8 mg/(kg·d),养心汤组大鼠灌胃养心汤浸膏混悬剂2.34 g/(kg·d),灌胃4周。实验结束后,大鼠麻醉称重取材,取胸主动脉电镜观察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变化;腹主动脉取血离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蛋白C受体(s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 TM)水平。结果电镜下可见空白组大鼠血管内皮完整连续未见明显损伤,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大部分脱落,偶见残存内皮,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与模型组比较,养心汤组大鼠血管内皮基本连续完好,损伤程度明显减轻;ELISA检测结果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水平降低、ET-1、Hcy、sEPCR、sTM水平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养心汤组大鼠血清NO水平上调,ET-1、Hcy、s EPCR、s TM水平下调(P <0.01)。结论养心汤能够增加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ET-1、Hcy、sEPCR、sTM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病理损伤。
2022年01期 v.31;No.28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 徐朝辉;黄蓓;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现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303例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及头颅MR-DWI检查,观察患者梗死病灶部位、大小及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结果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阻络证125例,风火上扰证49例,气虚血瘀证64例,阴虚风动证38例,痰热腑实证27例。不同梗死病灶部位与中医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梗死病灶在基底节区以风痰阻络证多见,梗死病灶在脑干部位以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多见,梗死病灶在脑叶部位以痰热腑实证多见,梗死病灶在小脑部位以风火上扰证多见(P <0.05)。不同梗死病灶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腔隙性脑梗死中风痰阻络证、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居多,局灶性脑梗死中气虚血瘀证多见,大面积脑梗死中痰热腑实证多见(P <0.05)。不同中医证型梗死病灶ADC值之间,以及各组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梗死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对侧脑组织(P <0.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MR-DWI成像表现中梗死病灶部位及大小有显著差异,MR-DWI可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式,可以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2022年01期 v.31;No.285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 ] - 张华;郜俊清;李颖;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医辨证分型与生化指标相关性。方法分析300例STEM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血脂、FIB、DD二聚体、心梗3项、BNP等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TEMI中医证型以心脉闭阻证为主;STEMI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 <0.05),其中以70岁以下心脉闭阻证男性患者的STEMI发病率最高;痰瘀互结证患者血脂[TC、LDL-C、LP(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证型(P <0.01);FIB与DDi含量在心脉闭阻证中呈现高表达(P <0.05);BNP、EF水平在阳虚水泛证中有显著差异、负性相关(r=-0.285,P <0.01)。结论 STEMI中医辨证分型与生化指标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临床上STEMI中医辨证分型具有指导意义,对STEMI患者的治疗和远期预后有一定的诊疗价值。
2022年01期 v.31;No.285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 崔娜;佟佳馨;朱晓彤;殷晓莉;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合星香散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2例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通窍活血汤合星香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脑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 <0.05)。两组治疗后FAM评分、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主证、次证、NIHSS评分和S100β、NSE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别不大(P> 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星香散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刺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痰瘀互结证)患者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降低脑损伤相关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2年01期 v.31;No.28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 ] - 陈武君;李颂舒;宋卫兵;李悦斐;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活血利水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Ghreli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前降低(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活血利水法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2022年01期 v.31;No.28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孙波;董书桂;刘伟然;杜美容;王巍;孙映雪;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口服、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对照1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化浊解毒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接受耳穴贴压治疗。观察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水平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各组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方面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方面分别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3组在hs-CRP、TNF-α、IL-6、IL-8、WBC计数方面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hs-CRP、TNF-α、IL-6、IL-8、WBC计数方面分别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12%分别优于对照1组77.50%、对照2组87.50%(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结论在常规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化浊解毒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及中医症状,可有效调节hs-CRP、TNF-α、IL-6、IL-8、WBC计数水平。
2022年01期 v.31;No.28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施琪;滕德凤;覃桂水;赵杰;张青青;杨悦;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患者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甲钴胺、更昔洛韦、普瑞巴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耳周疼痛评分(NRS)、面神经功能(H-B)和面部残疾指数(FDI)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RS、FDIP、FDIS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两组经干预后NRS、FDIP、FDI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H-B分级分布比较,差别不大(P> 0.05)。两组经干预后H-B分级分布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揿针埋针联合雷火灸可减轻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耳周疼痛程度,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社会心理功能。
2022年01期 v.31;No.28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3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曹霞;殷凯;邱榕;顾志伟;
目的观察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应激反应、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患者1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挂线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挂线法联合对口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测量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和直肠静息压(RRP)。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为87.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7%(P <0.05)。观察组的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3、7、14 d,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7 d、14 d、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AL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AMCP、ARP、RRP明显低于观察组(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可减少创伤、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损伤小。
2022年01期 v.31;No.285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李品;钟欢;贺新铭;刘密;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穴位注射对抑制跟痛症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痛症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刀松解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压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观察组VAS评分、压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刀松解能有效缓解跟痛症急性期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显著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明显。
2022年01期 v.31;No.285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郑英;台杰;刘俊娥;
目的观察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联合三七丹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瘀血痹阻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根据指南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三七丹茶治疗,观察组另予三七丹茶加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瘀血痹阻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瘀血痹阻证症状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 <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联合三七丹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瘀血痹阻证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降低血液流变学水平。
2022年01期 v.31;No.28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沈晓英;张力;李鑫;胡苏华;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佐米曲普坦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比较两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血清NO和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3、7、14 d),观察组VAS、MSQ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风痰上扰证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 <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血清NO和CGRP水平改善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自拟祛风化痰止痛方加减治疗偏头痛风痰上扰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中医证候,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可下调血清NO、CGRP水平。
2022年01期 v.31;No.28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王曼;巫梦雪;梁逢奇;吴珊霞;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内服,每日1剂。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蛋白尿、血尿转阴及浮肿消退时间、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蛋白尿、血尿转阴及浮肿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显著,可促进症状体征及肾功能好转,且能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
2022年01期 v.31;No.28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张琦;佟明铭;陶红;田朝霞;
目的观察中药胰炎消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方法将9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胰炎消方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1);血清ALT、AST、TBiL、IL-6、TNF-α、NF-κB p65、D-乳酸、DA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炎消方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血尿淀粉酶含量,保护肝脏功能,治疗SAP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调节核因子-κB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2022年01期 v.31;No.285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陈秀慧;王冬梅;
目的回顾性分析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灌肠组、联合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灌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治疗,联合组采用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各组均治疗7 d。结果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胰腺炎CT严重指数评分、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毒素、胰脂酶、血淀粉酶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灌肠组(P <0.05)。联合组、灌肠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淀粉酶、胰脂酶及内毒素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和灌肠组,临床疗效与灌肠组相当。
2022年01期 v.31;No.285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高丽蓉;陈秀山;贺苗;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方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入院后均予给氧、控制感染、镇痛、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及华法林钠片口服治疗。联合组加用益气散结方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胸痛、心悸、咳嗽、呼吸困难、口唇紫暗)、凝血指标、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氧分压(PO_2)。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胸痛、心悸、咳嗽、呼吸困难、口唇紫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PT、TT、APTT、D-二聚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PCO_2、PO_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散结方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良好,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凝血指标、降低D-二聚体水平及预后有显著效果。
2022年01期 v.31;No.285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树岗;贾超;杨惠琴;高柚柚;宋远瑛;
目的探讨升麻鳖甲汤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的疗效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重症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用升麻鳖甲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的SLEDAI-2000、BILAG-2004评分,观察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的SLEDAI-2000、BILAG-200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补体C3、血沉(ESR)、ACT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抗双链DNA抗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麻鳖甲汤治疗重症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的疗效良好,可缓解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改善补体C3、ESR、ACTH水平,提高抗双链DNA抗体转阴率。
2022年01期 v.31;No.285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雪婷;杨傲然;代欣;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及对血清Th1/Th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急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益气解毒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免疫球蛋白E(Ig 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鼻内镜下黏膜状态采用Lund-Kennedy评分表评估,CT检查量化评估采用Lund-Mackay评分表评估;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血清IL-4、Ig E、EOS水平下降显著,INF-γ水平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水平更优异于对照组,而症状积分、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也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5%(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与对照组的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鼻窦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好地调节因炎症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抑制超敏反应,恢复Th1、Th2细胞的动态均衡形态,并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2022年01期 v.31;No.285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赵淑丽;刘芳;薛莉;
目的观察清热愈肤方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ARISR)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首次头颈部放射治疗的10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头颈部肿瘤的常规放疗方案,自放疗第1日对照组患者予三乙醇胺软膏涂抹,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愈肤方外敷。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首次发生ARISR的时间、痊愈时间和RTOG分级情况,并观察两组RTOG分级3级以上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客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症状、客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首次发生ARISR的时间晚于对照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RTOG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RTOG分级3级以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愈肤方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ARISR的效果与安全性均良好,对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缩短ARISR发生时间和痊愈时间具有显著效果。
2022年01期 v.31;No.285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冯晓;冯辉;刘涵;
目的探讨桃仁杜仲汤加减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及对腰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桃仁杜仲汤加减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VAS、ROM、ODI评分和骶棘肌肌电信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2%(P <0.05)。观察组治疗后3、5、10 d的腰痛、肌肉痉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3、5、10 d的VAS评分、ROM评分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波幅、肌电反转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桃仁杜仲汤加减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临床疗效和镇痛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腰功能和腰肌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2年01期 v.31;No.285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 ]
- 宋惠;李晓芳;李艳萍;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很多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仍感心前区疼痛。西医治疗以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节血脂等为主,而中医在治疗此疾病上颇有优势,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及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优势特色在防治PCI术后胸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PCI术后胸痛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思路。
2022年01期 v.31;No.285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李杨;杨孟瑾;王兵;杨建飞;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体数量的增加,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及术后各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逐年增高,对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植入后状态已有大量成果,但关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缺乏标准化依据。本文以"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的指导性理论,从气血虚实及脏腑辨证角度认识,结合现代医学对冠心病术后再狭窄发病机制的研究,综述近年来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型演变的特点,发现冠心病介入术后多以气虚血瘀、心阳不足、气滞血瘀、痰浊瘀结为主,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提供客观化思路。
2022年01期 v.31;No.285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57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 ] - 赵鑫;周亚滨;王贺;
微血管性心绞痛(MVA)在临床发病率较高、诊断率较低、预后较差,目前的西药治疗作用靶点单一,仅限于缓解症状。近年来,中医学在治疗MVA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本病辨证分型复杂、临床诊疗方案仍未统一标准。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众多医家的治疗经验,对中医辨证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经验进行初步梳理概括,以期为临床治疗MVA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1期 v.31;No.285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蒲永棚;粟漩;游丽梅;
非特异性腰痛(NSLBP)易发病人群多为青中年,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相较于现代医学疗法的疗程长、费用高及起效慢等特点,中医疗法在临床中深得患者青睐。通过总结中医治疗NSLBP的相关研究,发现中医疗法临床研究虽为广泛,但多数仍在验证不同疗法对NSLBP有效性的阶段,缺乏对相关治疗机制的深入探讨,而针刺治疗在该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探索。NSLBP的现代医学机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丰富中医治疗NSLBP理论基础,有利于中医疗法在治疗NSLBP方面的推广与应用。
2022年01期 v.31;No.285 178-180+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89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 郭丽萍;刘梅;纪晓;王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孕中晚期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轻者可影响母婴健康,重者可威胁母婴生命。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降压、解痉、终止妊娠,但单纯西药治疗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研究,以辨证论治为主,兼有部分外治法,且常与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症状,明显减少西药不良反应,预防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为临床提供了创新、安全、有效的治疗思路。
2022年01期 v.31;No.285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5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苏倩奕;吴海新;邢建菲;陈峭;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独特的优势,近些年来,有多篇文献研究报道表明将中医外治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且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副作用少,易于患者接受。现将近5年来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v.31;No.285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