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梦霞;毛昀;芦殿荣;朱世杰;周磊;
目的 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探究阴阳双补方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中药数据库筛阴阳双补方主要化合物,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化合物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检索骨转移和癌痛两种疾病基因。通过韦恩分析将化合物靶点和两种疾病基因进行映射,得到潜在治疗靶点;利用Cytoscape3.8.2软件绘制多层次相互作用的“中药-化合物-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图,并利用DAVID平台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阴阳双补方主要化合物有88个,含673个药物靶点。骨转移癌疾病基因有483个、癌痛基因有858个,与药物靶点映射后得到94个潜在治疗靶点。阴阳双补方治疗骨转移癌痛的关键靶点为VEGFA、STAT3、ErbB2及AKT1等。通过富集分析发现,阴阳双补方治疗骨转移癌痛是通过调控PI3KAkt、FoxO、VEGF及mTOR等通路发挥抗炎、镇痛、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结论 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发现“阴阳双补方”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可能与抗炎、镇痛、调节神经系统等相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29-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陶旺;陈金秀;陈聪;吴湘;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泻白散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TCMSP在线数据库筛选泻白散的有效成分及靶点预测,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ALI相关疾病靶点,用Venny图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取共同作用靶点。把共同作用靶点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关键靶点筛选,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借助微生信进行可视化。结果 泻白散治疗ALI疾病的活性成分为“quercetin槲皮素”“kaempferol山柰酚”“naringenin柚皮素”等,核心靶点有NPM1、TP53、COPS5、MCM2、CUL1、CUL3;其主要生物学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等,与调控炎症反应、抗氧化反应、介导细胞凋亡等功能密切相关。结论 本研究初步展示了泻白散治疗ALI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泻白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34-113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杨芸艺;雷涛;沙雯君;侯可可;徐媛颖;尹宏萍;陈琳;
目的 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的系统性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查找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软件RevMan(5.4)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其临床有效率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Meta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有5项,涉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共有3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参麦注射液干预的治疗组总有效率[OR=4.31,95%CI(1.94,9.56),Z=3.59,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酮转阴时间[MD=-3.44,95%CI(-0.554,-1.24),Z=3.06,P<0.05]、血糖恢复时间[MD=-2.95,95%CI(-5.10,-0.80),Z=2.69,P<0.05]、胰岛素用量[MD=-12.77,95%CI(-14.70,-10.84),Z=12.97,P<0.05]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CRP)[MD=-2.96,95%CI(-3.33,-2.60),Z=16.04,P<0.05]、血肌酐(Scr)[MD=-18.54,95%CI(-24.10,-12.98),Z=6.53,P<0.05]、血尿素氮(BUN)[MD=-3.69,95%CI(-4.97,-2.42),Z=5.67,P<0.05]、动脉血气pH值[MD=0.14,95%CI(0.06,0.22),Z=3.58,P<0.05]、血钾[MD=-0.40,95%CI(-0.40,-0.24)Z=7.91,P<0.05]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38-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 ] - 阳飞燕;张小红;黄珊;秦莉花;邓斯琪;朱安定;
目的 探讨绝经后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和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并研究其相关性,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418例绝经后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收集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18例绝经后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48.80%),痰湿质(16.75%),阴虚质(16.27%),气虚质(11.96%),气郁质(4.31%),血瘀质(1.20%),湿热质(0.48%),特禀质(0.24%);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和BMI≥24 kg/m2多见。糖尿病和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与阳虚质具有正相关性(P<0.05),BMI≥24 kg/m2与痰湿质具有正相关性(P<0.05),糖尿病与阴虚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 418例绝经后脑梗死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上述体质与高血压、糖尿病和BMI≥24 kg/m2密切相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43-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张翅;李瑞煜;蒋晓凤;侯新莲;吴建国;唐莉;
《伤寒杂病论》中附子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用量主要以“枚”计算。附子为植物药材,因大小不一,导致“附子一枚”的质量比较模糊,因此经方中“附子”无法换算成确切的质量,只能是一个比较接近的范围。本文考证当时的环境和古今的应用,进行古代文献考证和现代实测相结合研究,得出以附子干燥品计,经方中“附子一枚”范围约在3~5 g之间。同时指出汉代使用炮制前的附子应为鲜附子,并提出现代临床附子用量变化的原因。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47-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华胜毅;袁思成;周运航;芮庆林;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耐药菌与耐药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辨证论治对耐药程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间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确诊重症肺炎病例资料,分析中医证型与入院首次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的关系。同时经过10 d辨证论治后,探究中医证型与耐药程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研究病例317例,共发现411株致病性耐药菌,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比77.86%,其中又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与肺热腑实为主,比较发现虚证中的热陷心包、邪陷正脱革兰氏阴性菌比例更高(P<0.05),同时虚证中出现泛耐药与全耐药的比例也高于实证证型(P<0.05),治疗10 d后也发现实证证型耐药好转率高于虚证(P<0.05)。结论 革兰氏阴性菌是重症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虚证证型出现革兰氏阴性菌比例与耐药严重程度均高于实证证型,而实证证型耐药程度较虚证更易治疗与改善。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52-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张金荣;闵翼;时翠林;孙刚;刘义安;
目的 探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的中医四诊及证候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苏州地区确诊的144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集其基本信息、发病初期及入院时临床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144例患者中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42.36%)、咽部不适(36.11%)、发热(34.72%)、肢体酸痛(29.86%)、咯痰(25.69%)。入院时最常见中医症状排名前5位与发病初期时症状相仿,依次为咳嗽(41.67%),咽部不适(29.17%),咯痰(26.39%)、发热(23.61%),乏力(20.14%)。最常见舌象表现,舌色以淡白舌为主(65.28%),舌体多为胖舌(46.53%),部分患者有齿痕舌(19.44%),苔色多为白苔(86.81%),其中薄白苔最多(50.69%),其次为薄白腻苔(29.86%)。脉象以浮脉为主(72.92%),其中浮数脉(24.31%)、浮紧脉(23.61%)较多见。证候多见风寒湿毒表证,少数可见湿壅脾肺证、寒湿郁肺夹脾虚证(儿童)。结论 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早期以上焦肺系病症为主,少数以中焦脾胃表现为主,“湿、毒”邪为主要病因,多见风寒湿表证、湿壅脾肺等证。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56-115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4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王一战;李彬;荆晓红;刘清泉;
目的 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基于扎根理论观点,对针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访谈材料进行分析,多角度评价新冠肺炎的针刺疗法,以期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新冠肺炎的针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强度抽样、信息饱和的原则,对接受针刺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并筛选导入Nvivo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例新冠肺炎患者。访谈材料的高频词汇是“针灸”“害怕”“担心”“失眠”以及“第一”“感谢”等;关于患者的针刺心理体验,针刺前主要为“认可与尝试”“紧张与恐惧”等,针刺后为“信任与期待”“肯定与接受”等;关于针刺疗效,对肺系症状、非肺系症状等症状改善方面均疗效显著,另外,患者认为针刺等治疗综合起效、改善最痛苦的症状等;针刺安全性方面,患者均认可针刺的安全性,无不良反应发生;开展针刺治疗新冠肺炎的期望/建议方面,患者“感谢和推荐”针刺治疗,并表达了“增加针刺次数”及“出院后继续针刺治疗”的建议与期望。结论 针刺治疗能够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相关症状,尤其在改善非呼吸道症状等方面,疗效显著,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并且针刺安全性好,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同和推荐,患者依从性、满意度高。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59-1162+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10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徐毅高;周红海;
目的 观察基于弓弦理论运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腰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次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前者的手法基础上,第1、3、5次治疗后运用针刀松解椎间盘突出侧及相邻上、下3处腰椎小关节。比较患者治疗首次、末次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患侧直腿抬高度数改善程度、X线影像的针刀疗效及治疗组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突出区域、突出程度分型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组首次、末次患者直腿抬高度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X线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SU突出程度分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结果为1、2、3度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SU突出区域分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MSU-AB、MSU-B、MSU-C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弓弦理论运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腰L4~5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椎间隙,疗效与突出部位有一定的关联性。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63-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董轩然;王频;朱宏程;韦远榜;
目的 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对梨状肌综合征急性疼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疼痛发作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即时显效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及ODI评分均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即时显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47.22%(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急性疼痛发作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障碍。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67-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王智强;崔春丽;缪冬梅;
目的 观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 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眩汤,治疗7、14 d后进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vHIT的增益、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医症状单项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 HIT的增益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 定眩汤联合激素+倍他司汀对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激素加倍他司汀。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71-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刘星辰;吴健恒;彭慧渊;何宇峰;杨楠;
目的 研究重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癫痫发作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视频脑电图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136例重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现癫痫发作患者,按照中医中风中脏腑辨证分为痰热内闭、痰湿蒙神和元气败脱3个证型组,对各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癫痫发作特征进行比较,应用视频脑电图监测分别对背景节律、脑电图反应性、发作间歇期放电(IED)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各监测指标与中风中脏腑各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患者共13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2例。中风中脏腑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痰热内闭证53例(38.97%)>痰湿蒙神证51例(37.50%)>元气败脱证32例(23.53%)。元气败脱证患者年龄及入院卒中严重程度高于另外两组患者(P<0.05)。在局灶扩布全身的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比例上,元气败脱证高于痰湿蒙神证及痰热内闭证(P<0.05)。元气败脱证组患者脑电图背景节律异常比例、脑电图反应性受累比例、每小时IED频次、多灶性或广泛性IED比例皆高于痰热内闭证组及痰湿蒙神证组患者(P<0.05)。元气败脱证组患者在脑电图背景节律异常比例、脑电图反应性受累比例、每小时IED频次、多灶性或广泛性IED比例皆高于痰热内闭证组及痰湿蒙神证组患者(P<0.05)。在证型与出院转归的调查中发现,痰热内闭证与良好转归相关,元气败脱证与恶化及死亡相关(P<0.001)。结论 本研究结合“中风-中脏腑”患者的癫痫发作特点及视频脑电图特征发现其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联,因此视频脑电图表现可为重症急性缺血卒中患者的辨证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75-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 ] - 郑献敏;王辉;徐剑峰;徐泽军;叶仁群;
目的 探索断藤益母汤抑制巨噬细胞趋化力防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80例急性期RA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和氨甲蝶呤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断藤益母汤。治疗后,评估两组疗效。监测关节治疗前后的肿胀和压痛指数、晨僵时长、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AS28评分、HAQ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关节肿胀和压痛指数、晨僵时长的开始改善均早于对照组,且治疗6周后,3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ESR和DAS28评分的开始改善均早于对照组,且治疗3周后,CRP、ESR、DAS28和H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巨噬细胞中TNF-α、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开始降低均早于对照组,且治疗1周后TNF-α和CXCL1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NF-κB、CXCR7分别是在3周后、6周后(均P<0.05)。结论 断藤益母汤治疗急性期RA疗效满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轴,下调CXCR7表达,继而抑制CXCL12所介导的巨噬细胞趋化力。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79-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杨志文;叶星;古学奎;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通路探讨瘀毒清丸对铁过载导致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0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旋糖酐铁,91 mg/kg)、地拉罗司组(阳性对照,182 mg/kg),瘀毒清丸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和瘀毒清丸+PI3K抑制剂(LY294002)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2周。末次给药24 h后,摘除小鼠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T(cTnT)、血清肌钙蛋I(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eNOS和血清中氧化应激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P-Akt、P-eNOS、Akt、eNOS蛋白含量。结果 1)瘀毒清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地拉罗司组T波倒置以及ST段抬高得到改善。2)血清学检测方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钙蛋白cTnT、cTnI、血清铁浓度、CK、LDH、MDA含量均显著升高,NO、e NOS、SOD的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瘀毒清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地拉罗司组小鼠血清肌钙蛋白cTnT、cTnI、血清铁浓度、CK、LDH、MD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血清NO、eNOS、SOD的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或P<0.01)。3)蛋白表达水平方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kt、P-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各药物组心肌组织P-Akt、P-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或P<0.05)。结论 瘀毒清丸通过PI3K-Akt-eNOS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心肌舒张功能,从而起到对铁过载导致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84-1187+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胡仁智;夏敏;赵世巧;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处理HL-60,U937细胞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P62、LC3B、Caspase-3、PARP-1及细胞色素C,联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U937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自噬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 雷公藤甲素对HL-60、U93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3.86±2.84)、(36.67±3.15) nmol/L,雷公藤甲素可明显诱导HL-60、U937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雷公藤甲素可降低自噬降解底物蛋白P62表达,自噬标志蛋白LC3B-II表达上调,说明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自噬。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预处理细胞,阻断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雷公藤甲素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促进自噬体降解进而激活凋亡信号通路,诱导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凋亡。
2022年08期 v.31;No.292 1188-119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陈艳丽;蔡灿辉;徐杨斌;陈丽文;夏永建;郑秀霞;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方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ARO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例鼻咽癌放疗所致ARO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口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养阴清热解毒方治疗。治疗后7 d后观察两组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KPS评分、口腔黏膜损伤分级以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和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显著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黏膜损伤分级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 养阴清热解毒方联合西医治疗鼻咽癌AROM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口腔黏膜损伤程度,降低WBC、CRP、IL-6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06-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戈纯;吴卫江;朱爱华;徐杰;马思源;
目的 观察祛风化痰方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IS)(风痰阻络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祛风化痰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治疗后7、14 d的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謇涩、头晕目眩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祛风化痰方联合针灸治疗AIS(风痰阻络证)患者,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NF-ɑ、CRP、IL-6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09-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葛燕萍;王绍谦;孔静;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汤对急诊监护病房(EICU)中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加广谱抗菌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肺化痰汤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气指标、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水平升高(P<0.05),PaCO2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免疫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肺化痰汤可改善EICU中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13-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 ] - 廖志远;王婷婷;黄杨;
目的 观察清热开音汤联合西医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AIL)(风热犯肺证)的疗效。方法 将AIL(风热犯肺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抗感染、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清热开音汤。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主要症状评分、炎症指标、综合疗效、RBAS总嘶哑程度G以及嗓音障碍指数(VHI-10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咽干、咽痛和声音嘶哑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咽干、咽痛和声音嘶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BAS总嘶哑程度G、VHI-10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嘶哑程度G、VHI-10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开音汤联合西医治疗AIL(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嗓音障碍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16-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王玥;张婷;
目的 观察关刺、输刺法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 选择CSR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消炎镇痛、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同时予以中药益肾活血汤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关刺风池、天柱、后溪、肩胛部激痛点、阳陵泉,输刺夹脊、大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硬度;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颈椎功能量表评分[包括田中靖久颈椎症状量表(CSR20)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张力和硬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VAS、PRI、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CSR20、CAS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N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关刺、输刺法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颈肩部肌肉性能和功能,缓解疼痛,治疗CRS效果显著。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19-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钟育武;赵展庆;
目的 观察自拟参芎通脉方联合PCI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PCI术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拟参芎通脉方口服。观察两组疗效、EMPs、MMP-9及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MPs、MMP-9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EMPs、MMP-9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35.29%(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自拟参芎通脉方联合PCI术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后期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该方能够有效调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性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及功能有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王迅;刘森森;
目的 观察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印堂、攒竹、阳白、颧髎、四白、地仓、颊车、合谷(健侧)、太阳、足三里(双侧)、水沟、迎香、翳风、鱼腰、丝竹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调背振阳针刺(通过“审、循、按”在背部寻找异常部位或阳性反应点予以针刺,得气后即出针)。两组除周日休息1次,余均每天治疗1次,疗程15d。主要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分级量表、杨氏分级量表、面神经肌电图予以对比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H-B分级、杨氏分级、面神经肌电图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麻痹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面神经肌电图上治疗组在改善潜伏期延长时限方面也优胜对照组(P<0.05),在改善波幅降低程度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调背振阳针刺有助于周围性面瘫康复,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恢复受损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26-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尹婧;魏璐;李广顺;叶志勤;李惠玲;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烧山火针刺法联合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以及理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DAS28、VAS、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寒湿痹阻证),可促进症状和中医证候的改善,增加临床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30-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 ] - 王悦;房其军;王淑兰;徐炳国;张加英;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及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后遗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牵正散加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加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当天及每天治疗前由专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级,观察治疗的起效时间,分别于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并于结束治疗后半年进行随访,统计患者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的治疗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2)两组的治疗起效时间与治疗1疗程和2疗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H-B分级评分成正相关(P<0.05)。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针灸治疗后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瘫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疗效肯定,治疗时起效所需时间越短,取得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更高,后遗症发生率也越低,其中以针药结合配合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的疗效更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3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 ] - 彭晶;王文利;万姣;
目的 观察疏风宣肺通窍汤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疏风宣肺通窍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炎症指标水平以及平均气导阈值、听力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气导阈值、听力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宣肺通窍汤可进一步提高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风寒袭络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提高听力水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36-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吴建鹏;王琳;范丽平;刘廷廷;陶如;余旭超;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的疗效。方法 SIMD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最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径向应变(GRS)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早期室间隔侧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e′)E/e′、纵向应变(GLS)和04-LSR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03-LSRs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E/e′、GLS和04-LSRs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对照组GLS系列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疗效确切,能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39-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雷华斌;马亚如;王慧;张恒;
目的 观察通络化痰方治疗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络化痰方。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神经功能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为85.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2%(P<0.05)。观察组治疗后7、14 d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舌苔白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FIB水平及NIHSS、FMA、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采用通络化痰方,疗效良好,有助于改善主要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42-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王琳;吴建鹏;余旭超;王丽;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症监护室(ICU SAE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安宫牛黄丸,温水溶开后鼻胃管注入,两组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C型利钠肽及其氨基末端前肽(NT-proCNP)水平及血浆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NT-proCNP、PCT、IL-6、TNF-α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可显著减轻SAE患者炎症反应,下调血清NSE、S-100β、NT-proCNP水平,保护SAE患者神经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46-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 王健;彭露;陈巍;
目的 观察引龙汤加味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阴虚热盛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胰岛素+补液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引龙汤加味。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血糖恢复正常、尿酮体转阴、p H纠正的时间及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情况、临床疗效、酸中毒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血糖恢复正常、酮体消失、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24 h平均血糖水平(24 h 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氢离子浓度指数(p H值)、碳酸氢根离子(HCO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显著增加,β-羟丁酸(β-HB)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引龙汤加味辅助治疗2型DKA(阴虚热盛证)的效果明显,能加速控制病情,纠正酸中毒。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49-1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徐文慧;朱益敏;李磊;
目的 观察苇茎汤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效果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苇茎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后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RDW、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RDW、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 苇茎汤加味治疗支扩急性加重期效果良好,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PCT、CRP和RDW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52-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关吉利;孔珍珍;刘春保;
目的 观察自拟凉血消风散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对面部急性期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面部急性期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拟凉血消风散治疗。观察两组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经表皮失水率(TEWL)、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表皮皮脂含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经皮水分丢失量显著低于治疗前,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皮脂含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EWL、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TEWL、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凉血消风散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可以有效改善面部急性期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显著抑制皮炎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好。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55-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刘欢兴;刘莉萍;苏涛;李菁;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给予龙胆泻肝汤结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变化、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4+/CD8+]、血清CR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1、2、4 k Hz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大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70.97%(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CRP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V、LBV、PV、FI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可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黏稠度及血清CRP水平,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58-1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 ] - 李书娇;许蓉姗;马佳佳;王明哲;梁峰源;班承钧;
目的 观察合并冠心病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真实世界的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CHD组(n=406)和Non-CHD组(n=506),总结其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CHD组患者较Non-CHD组患者年龄大(P<0.01),合并高血压(74.63%)、心功能不全(55.67%)者比例高(P<0.01)。CHD组以虚实夹杂为主(49.75%),而Non-CHD组以实证为多(55.53%)。两组病位皆以肺、脾、肾分布多见。病性要素中CHD组瘀(31.03%)、气虚(43.60%)比例较Non-CHD组高(P<0.05)。两组证素分布皆以痰+热为多见,CHD组虚+痰+瘀(16.01%)较Non-CHD组(9.49%)多(P<0.05)。两组常见的证型依次为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其中CHD组痰热壅肺证者少于Non-CHD组,肺肾气虚、痰瘀阻肺者多于Non-CHD组(P<0.05)。结论 老年住院AECOPD患者病性多为痰、热、虚、瘀,有CHD的AECOPD患者较无CHD的患者年龄更大,更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病性虚实夹杂证为主,气虚血瘀更显著,故临床治疗此类患者在清热化痰基础上应更注重益气活血。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62-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黄迎春;张明霞;贾金;韩欣红;安莹;
目的 观察自拟温阳化瘀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血瘀水停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328例CHF(血瘀水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化瘀利水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运动耐量、心功能水平、心率变异性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悸、胸闷、脉络瘀血、面肢浮肿、腹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运动峰耗氧量(PVO2)、每搏耗氧量(VO2/H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量容(LVES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温阳化瘀利水方治疗CHF(血瘀水停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患者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调节自主神经平衡,且安全性较好。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66-1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孟庆峰;于峰;王希;
目的 观察分析清热健脾方联合美罗培南对骨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将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创面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腐肉及脓水、创面红肿、疼痛、肉芽形态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WBC、N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 清热健脾方联合美罗培南可有效减轻骨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69-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王倩倩;张俊美;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大便白细胞计数(SWBC)和粪便钙卫蛋白(FC)水平以及从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和医师总体评价4个方面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WBC和F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和医师总体评价4个方面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含量有关。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73-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 ] - 吴志强;郁金岗;王继芳;徐荣;闫雪峰;
目的 观察白芍止晕丸对颈源性眩晕(痰湿中阻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颈源性眩晕(痰湿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以白芍止晕丸,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个疗程后分别对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及各项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进行比较,并在2个疗程结束后第1、3、6个月时进行随访,统计复发人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7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前增加(P<0.05),中医证型评分较前减少(P<0.05),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均较前加快(P<0.05),且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1、3个月两组复发人数相当(P>0.05);随访第6个月两组复发人数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止晕丸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于治疗颈源性眩晕(痰湿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可显著改善眩晕症状与功能及中医证候,改善椎基底动脉血运情况,远期疗效来看可减少复发人数,白芍止晕丸治疗颈源性眩晕(痰湿中阻证)具有临床意义。
2022年08期 v.31;No.292 1276-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