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嘉敏;谢小玉;梁群;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潜在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醒脑静注射液每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TTD、OMIM、Disgenet、Drugbank、Gencards数据库获得脓毒症性脑病的对应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把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后,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分析,得出重要的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工具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最终获得醒脑静注射液活性化合物46个,化合物靶点共543个,疾病靶点596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2个;醒脑静注射液作用于脓毒症性脑病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肉瘤相关性疱疹病毒感染、癌症中的蛋白聚糖、尼古丁成瘾等信号通路。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血脑屏障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涉及脂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感染、神经内分泌、细胞代谢、增殖与凋亡等调节过程,通过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研究,可为其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药理机制提供可靠、充分的理论依据。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23-1327+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金信垚;吴源鸿;谢明斌;刘强;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VIP数据库,搜集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搜索时限从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的内容由2位评审员独立筛选是否合格,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风险偏倚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OR=4.12,95%CI(2.91,5.83),P <0.000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OR=3.66,95%CI(2.05,6.56),P <0.0001]、CK[WMD=-90.78,95%CI(-120.26,-61.29),P <0.00001]、CK-MB[WMD=-10.59,95%CI(-14.41,-6.76),P <0.00001]、cTnI[WMD=-0.1,95%CI(-0.14,-0.07),P <0.00001]、LDH[WMD=-24.94,95%CI(-33.12,-16.77),P <0.00001]、TNF-α[WMD=-8.22,95%CI(-11.62,-4.82),P <0.00001]、IL-17[WMD=-15.22,95%CI(-23.59,-6.86),P <0.001]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组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更有优势。但由于此次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数量偏少,导致风险偏倚的增加,因此上述结论仍需临床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予以验证。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28-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沈飞飞;钱郑益博;杨焕;梁家榕;贡君;董有康;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Wanfang Data、CNKI、CBM、VIP、PubMed近10年收录的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70篇,提取处方73条,共涉及腧穴66个,总频次为371次,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为风池、颈夹脊、百会、天柱、阿是穴,频次最高的经络和部位分别为足少阳胆经与头项部。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风池-颈夹脊-百会”为核心的处方。对频次≥6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6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取穴以足少阳胆经为主,重视远近配穴及特定穴的应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基本规律。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33-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燕文海;谭明生;顾天雯;张坤;唐向盛;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中医证型与脊髓MRI受压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CSM患者126例,以MRI显示受压后脊髓形态、信号、脊髓与硬膜的位置关系作为分级依据,分为3级,分别赋0~2分,根据总得分将脊髓受压MRI征象分为Ⅰ、Ⅱ、Ⅲ级。分析CSM中医证型与脊髓受累节段数、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之间的位置关系、脊髓受压分级之间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CSM患者中,中医证型分布为心脾两虚33例(26.19%),经脉闭阻48例(38.10%),肾阳亏虚45例(35.71%)。按受累节段分为1~2节段组19例(15.08%),3节段组48例(38.10%),4节段组45例(35.71%),5节段组14例(11.11%)。以中医证型分组,3组证型累及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肾阳亏虚证型组患者较另两组病程长,JOA评分低、NDI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证型间MRI受压征象在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关系及受压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SM患者中医证型和影像学表现并无相关性,脊髓受压MRI影像学表现不能作为CSM中医证型辨证的参考依据。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37-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佟琳;王琳;贾紫涵;王进宝;
目的 挖掘分析清代温病医案中治疗春温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古代温病医案数据来源,制定数据提取规范原则,采用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20部温病医案类古籍共计记载225个春温医案,涉及37个方剂,应用方剂主要为白虎汤、复脉汤、六一散等,功用主要为清热剂、补益剂、祛痰剂;应用药物219味,主要为连翘、茯苓、石菖蒲等,功效归属主要为止咳化痰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药物四气多为温、寒、平,药物五味多味甘、苦、辛,归经多为肺、胃、肝;常见药物结合为橘皮-杏仁-贝母,甘草-杏仁-贝母,杏仁-西洋参-贝母等。结论 古代春温医案遣方用药是以清热为主,兼解表邪,同时顾护阴液。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41-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张慧婷;刘枫;王一鸣;刘伟;
目的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与呼出气一氧化氮等因素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01例,以中医证型为因变量,以呼出气一氧化氮等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过敏史与患者患冷哮证或热哮证存在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既往激素治疗史与患者患风哮证或热哮证存在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年龄与患者患虚哮证或热哮证存在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余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过敏史、激素治疗史、年龄与哮喘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激素治疗对冷哮证与风哮证患者有更大获益,使用培本固元类中药对老年哮喘患者有更大获益。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46-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迟慧彦;杨斌;孙洮玉;王晶晶;王清滢;徐春英;陶以成;
目的 观察龙牡汤对急性湿疹大鼠Th2活化的抑制作用及皮肤屏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龙牡汤组、白芍总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通过二硝基氯苯在大鼠背部皮肤建立急性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龙牡汤组灌服中药30 g/(kg·d),白芍总苷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70 mg/(kg·d),正常组、模型组均灌服等量蒸馏水,干预周期14 d。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IgE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中浸润肥大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静脉血IL-2水平减少,IL-4及IgE水平增高(P <0.05);皮肤组织表现为表皮增生,棘层肥厚,角化不全及糜烂,真皮层血管扩张、水肿,炎细胞浸润,肥大细胞数量增多;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的表达减少(P <0.05)。与模型组比较,龙牡汤组及白芍总苷组IL-4及IgE水平下调(P <0.05),表皮增生、糜烂及炎症浸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浸润肥大细胞减少,E-caderin和ZO-1表达增加(P <0.05)。结论 龙牡汤组可减轻急性湿疹大鼠皮肤损伤,可能与调控Th1/Th2平衡,抑制Th2活化,减少肥大细胞产生,增加皮肤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50-1353+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王瀚;龙玉婷;马紫童;李玉曼;马再娜;于萍;刘仁慧;
目的 研究淫羊藿女贞子含药血清合用地塞米松对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自噬、凋亡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原代ASMCs,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正常大鼠血清)、Rap组(正常大鼠血清+Rap)、激素组(正常大鼠血清+地塞米松+Rap)、中药组(Rap+淫羊藿、女贞子含药血清)、合用组(Rap+淫羊藿、女贞子含药血清+地塞米松)。根据分组分别加入正常大鼠血清或含药大鼠血清;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同时加入Rap刺激ASMCs,48 h后进行检测。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蛋白Ki-67蛋白表达并评价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蛋白相对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Bax、Bcl-2、Beclin-1、P53、Caspase-3、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 激素可协同Rap诱导ASMCs自噬活性增加,使LC3Ⅱ/Ⅰ蛋白比值进一步增加,下调p-mTOR表达,但对Beclin-1及m TOR表达无影响,抑制ASMCs细胞活力及增殖活性,可增加凋亡水平,上调Bax、Caspase-3及P5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中药组及合用组均能显著抑制Rap诱导的ASMCs自噬,下调LC3Ⅱ/Ⅰ蛋白比值及Beclin-1蛋白表达,并改善Rap导致的细胞活力、增殖活性降低。此外中药能抑制凋亡活性升高,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中西药合用能下调p-mTOR蛋白表达,但对凋亡活性无显著影响。与激素单用比较,合用组下调LC3Ⅱ/LC3Ⅰ比值,调节ASMCs细胞活力、增殖活性及凋亡活性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 <0.01)。结论 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激素协同Rap诱导的ASMCs过度自噬状态,并改善被抑制的细胞活性,使ASMCs趋于正常。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54-1357+1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伍啟华;蔡海荣;赵帅;刘淑玲;张为章;陈伯钧;曾靖;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和他汀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模型(1周),模型构建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脑心通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灌胃4周。在实验第5周采用Doppler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QPCR检测心肌LXRα、NOX、ROS、COLΙ、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正常心肌减少、心肌纤维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升高(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收缩率(FS)、每搏输出量(SV)、排血量(CO)降低(P <0.05),LXRα mRNA表达降低(P <0.05),NOX、COLⅠ、COLⅢm RNA表达增加(P <0.05),ROS活性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脑心通组大鼠正常心肌纤维化减轻,LVIDd、LVIDs降低(P <0.05),EF、FS、SV、CO升高(P <0.05),LXRα mRNA表达升高(P <0.05),NOX、COLΙ、COLⅢmRNA表达降低(P <0.05),ROS活性降低(P <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能通过上调LXRα m RNA,抑制NOX、COLΙ、COLⅢmRNA的表达和ROS活性,从而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58-1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郑烈;闻新丽;段盛蕾;
目的 探讨健脾清肠通络方对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灌肠诱导重症炎症性肠病小鼠肠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根据体质量编号,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清肠通络方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3组小鼠均建立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3 mL/d)生理盐水,健脾清肠通络方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用健脾清肠通络方、美沙拉嗪给小鼠灌胃,干预2周。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及质量,小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比较,小鼠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Ⅲ型前胶原(PCⅢ)表达及结肠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 <0.05)、DAI评分明显增加(P <0.05),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 <0.05)、结肠质量明显增加(P <0.05);经健脾清肠通络方和美沙拉嗪干预后,小鼠体质量、DAI评分、结肠长度和结肠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病理评分均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肠通络方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病理评分均减少(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CTGF和PCⅢ表达均增加(P <0.05);经健脾清肠通络方干预后小鼠血清CTGF和PCⅢ表达均减少(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TGF-β1、CTGF、PCⅢ蛋白表达增加(P <0.05);经健脾清肠通络方和美沙拉嗪干预后小鼠结肠组织TGF-β1、CTGF、PCⅢ蛋白表达减少(P <0.05)。结论 健脾清肠通络方可能通过降低TGF-β1、CTGF、PCⅢ蛋白表达来抑制肠纤维化。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62-1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周烁;周振国;刘昕艳;李京涛;柏鲁宁;
目的 探讨中药益木脑液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大鼠脑蛋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62只,模型组采用50%四氯化碳联合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制备肝性脑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乳果糖组和益木脑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乳果糖组按5.63 g/kg给予乳果糖灌肠,益木脑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56、1.12、2.24 g/kg的剂量给予益木脑液灌肠,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肠,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大鼠血氨、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GFAP、GAB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与血氨水平明显升高,血浆中5-HT与NE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中GABA蛋白、GFAP蛋白表达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益木脑液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血氨水平均降低(P <0.05),益木脑液中、高剂量组血浆中5-HT水平显著降低(P <0.01);益木脑液高剂量组血浆中NE水平显著降低(P <0.01);益木脑液低、中、高剂量组脑组织中GABA蛋白、GFA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中药益木脑液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氨、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相关GFAP、GABA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有关。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67-1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余希婧;黄辉;胡秀武;朱俐娜;耿乐乐;吕明芳;华水生;
目的 探讨长蛇灸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缓解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机制。方法 以3月龄大鼠为模型,用人蛋白多糖提取物溶于二甲基十八胺2 mg腹腔注射,每隔2周注射1次,共4次,构建强直性脊柱炎模型。在模型建立初期开始治疗干预,即用长蛇灸治疗2周,同时评估AS大鼠模型的严重程度。治疗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蛋白变化,qPCR检测IL-6、TNF-α、IL-1β、IL-17和IL-23的m RNA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γ激活程度。结果 在AS初期即用长蛇灸治疗可显著下调AS大鼠外周病进展评分(P <0.05),且可显著抑制外周血TNF-α、IL-1、IL-17、IL-23和IL-6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P <0.05),同时激活组织中PPARγ的表达(P <0.05)。结论 在AS大鼠初期采用长蛇灸治疗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来抑制IL-6、IL-1β、TNF-α、IL-17和IL-23的表达,最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72-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石亚其;雷玉华;王勇;张倩;
目的 观察胡椒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胡椒碱低剂量组(10 mg/kg)、胡椒碱中剂量组(20 mg/kg)及胡椒碱高剂量组(30 mg/kg)5组。建立大鼠AMI模型后,即刻给予相应剂量的胡椒碱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7 d。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同时取各组大鼠心尖组织,病理形态学分析心肌损伤情况,ELISA法测定HMGB1、IL-1β和IL-6的含量,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胡椒碱和HMGB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可见较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可见细胞变性、细胞坏死等病理改变,HMGB1、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均P <0.05)。与手术组比较,胡椒碱低、中、高剂量组可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降低HMGB1、IL-1β和IL-6水平,且以上改变呈剂量依赖性(均P <0.05)。分子对接分析发现胡椒碱可靶向结合HMGB1,结合能为-8.01 kcal/mol。结论 胡椒碱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靶向结合HMGB1,降低HMGB1、IL-1β和IL-6水平来实现。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77-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洪秋阳;毛雪文;刘晓静;徐晓白;李彬;李焕芹;
目的 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基础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毫针、火针、放血三通法结合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分析比较两组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优于对照组的74.19%(P <0.05);两组治疗后WOMAC、VAS、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僵硬、活动障碍,减轻患者急性疼痛症状。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81-1383+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李晓东;林珑;刘一颖;黄冬林;徐玥;张辰浩;董宇;
目的 观察基于BARC评分的中药益气止血方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BARC评分变化。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止血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以BARC评分、止血时间、中医气虚证候评分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试验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气虚证候评分方面,治疗第3天、第7天、第30天,试验组气短、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及气虚证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1天两组BAR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第7天两组BAR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中药益气止血方治疗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增强止血效果,改善中医气虚证候,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BARC评分可作为判定中药治疗PCI术后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的可靠指标。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84-1386+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许文婷;王铭;黄婷;林秋玉;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对比不同中医证型患儿Periostin、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6(IL-6)、嗜酸性粒细胞、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差异;分析血清Periostin水平与ACT评分相关性。结果 热哮型患儿血清Periostin水平显著高于风哮型、冷哮型(P <0.05),且风哮型血清Periostin水平高于冷哮型(P <0.05)。热哮型患儿嗜酸性粒细胞、IgE及IL-6水平显著高于风哮型、冷哮型(P <0.05),且风哮型嗜酸性粒细胞、IgE及IL-6水平高于冷哮型(P <0.05)。热哮型患儿FEV1、FEV1/FVC显著低于风哮型、冷哮型(P <0.05),且风哮型FEV1、FEV1/FVC低于冷哮型(P <0.05)。热哮型患儿ACT评分显著低于风哮型、冷哮型(P <0.05),且风哮型ACT评分低于冷哮型(P <0.05)。热哮型、风哮型、冷哮型患儿血清Periostin水平均与FEV1、FEV1/FVC、ACT评分呈负相关(P <0.05)。结论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型以热哮、风哮、冷哮为主,热哮者血清Periostin水平最高,Periostin可作为哮喘证型客观化的依据。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87-1389+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赵玉华;陶文强;官玥玥;舒建中;陈正权;胡向海;任胜洪;龚廷亮;唐国华;孙科;闫俊峰;李金容;聂代数;雷励;唐军;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阳虚证临床证候,明确急性缺血性中风阳虚证型证候要素及证候特点。方法 对17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阳虚证患者四诊信息进行临床证候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阳虚证患者证候要素特点主要表现在舌脉象、神志、面色、肢体感知运动觉和二便共5个方面。常见证候特点包括脉沉无力或细微(27.05%)、舌质淡胖(21.52%)、白滑苔或水滑苔(19.24%)、神疲嗜睡(14.48%)、面色白(8.57%)、四肢不温(7.05%)、身重畏寒(2.10%)。阳虚证常与风、痰、瘀、气虚兼夹出现,其中阳虚兼痰证54例(31.03%)、阳虚兼瘀证18例(10.34%)、阳虚兼气虚证4例(2.30%)、阳虚兼风证3例(1.72%)。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存在一定的阳虚证,其证候要素包括病性、病位和病势要素,中风阳虚证核心病机为机体阳气不足。
2022年09期 v.31;No.293 1390-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彭平;张秀江;张宏生;苏春燕;
目的 研究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对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序列对照试验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奥司他韦治疗)及试验组(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每组80例。检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运用SAP法检测免疫功能,检测心肌酶谱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CD3+升高,CD8+、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低(P <0.05),且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病毒性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08-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刘威;丁娟;王博;王红超;孔亮;
目的 探讨舒筋活血止痛汤熏洗在改善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及活动受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4例TKA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拆线后合并患膝疼痛、活动受限患者的资料,32例使用舒筋活血止痛汤熏洗(试验组),32例行酮洛芬贴剂外用(对照组),均配合练功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改善TKA术后关节ROM及血清CRP上优于对照组(P <0.05),VAS评分上两组未见差异(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TKA术后合并疼痛及活动受限的患者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接受舒筋活血止痛汤熏洗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膝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膝运动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12-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叶丽莎;白雪;张德绸;
目的 探讨祛风通窍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后循性TIA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均参照指南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祛风通窍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超声检查指标,并记录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下降程度更明显,ET-1、TXB2、vW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R水平、Qmean、Vmean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祛风通窍方治疗后循环TIA的疗效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改善脑部动力学指标,降低复发率。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15-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姜靖洁;苏羚子;刘玉;甘姗珊;焦丽静;龚亚斌;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肺癌相关性咳嗽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联合空白穴位敷贴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变化、中文版莱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MC)、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69.86%(P <0.01)。治疗后,两组LCQ-MC评分显著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LCQ-MC评分、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明显降低(P <0.001)。结论 中药口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肺癌痰湿蕴肺型咳嗽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肺癌相关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肺癌发展风险。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19-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李波;张学武;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疾病进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135例,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同时根据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急性加重分为发生急性加重和未发生急性加重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中,以痰热壅肺证和肝火犯肺证为主,分别占39.26%和28.89%;肝火犯肺证患者年龄为(30.57±9.91)岁,明显低于其他中医证型患者(P <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呼吸困难评分(mRC)、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6个月内有发生急性加重患者49例,未发生急性加重患者86例;发生急性加重患者中年龄≥60岁、mMRC评分≥2分、累及肺叶>2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0%比例分别为71.43%、40.82%、69.39%、16.33%和55.10%,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加重患者(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 MRC评分、累及肺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症发生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和肝火犯肺证为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与患者年龄、m RC评分等有关。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2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赵秋鹤;吐尔逊娜依·阿布都热依木;康麟;
目的 观察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Prolo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屈曲范围(LFR)。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两组JOA、LFR值高于治疗前(P <0.05),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Prolo功能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向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腰椎功能,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26-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张淑芹;李彦杰;秦合伟;李鸿章;牛丽;华晓琼;刘昊源;
目的 观察主刺中膂俞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主刺中膂俞,配穴:次髎、肾俞、小肠俞、大肠俞、膀胱俞。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统计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指标(包括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膀胱内压)、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4周后,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自理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好转(P <0.05),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结论 主刺中膂俞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29-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罗运山;吴东南;何龙秀;王美操;饶明清;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脓毒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5例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各15例,收集并分析比较其相关资料。结果 脓毒症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脓毒症休克组(均P <0.05)。入院时,脓毒症组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脓毒症休克组,而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则高于脓毒症休克组;脓毒症组的血浆乳酸(Lac)低于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脓毒性休克组,而L则高于脓毒症休克组(均P <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后第1日各指标都呈好转趋势,脓毒性休克组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的血小板(PL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均P <0.05)。入院第3日,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的Lac下降至正常,但脓毒症休克组上升,脓毒症休克组的Lac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均P <0.05)。入院第5日,脓毒症组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Lac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Lac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的PC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均P <0.05)。入院第7日,脓毒症组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Lac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的SOFA评分、PCT、Lac亦低于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的PC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均P <0.05)。进一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对第5日有意义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Lac在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计算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Lac中AUC分别为0.859、0.859、0.844、0.688,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与Lac,APACHEⅡ评分与Lac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清热解毒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降低炎性指标,临床上可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对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者。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33-1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董建华;王萍萍;陈永宏;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止惊方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予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加用复方苯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止惊方保留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因子水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65.79%(P <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NSE、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出现再次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4 h内再次抽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四肢麻木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9%;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清热止惊方保留灌肠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可改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因子水平,降低患儿再次抽搐次数,缩短再次发热时间。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37-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杨亮亮;庞瑞;孙永强;刘清泉;
目的 观察芪归银方对晚期癌症合并肺部细菌性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晚期癌症合并肺部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归银方口服治疗14 d,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CD4+细胞占比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提高(P <0.05),干扰素-γ(INF-γ)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 0.05)。结论 芪归银方能够提高晚期癌症合并肺部细菌性感染患者体内的CD3+CD4+细胞占比,提高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升高CD4+/CD8+比值,有效恢复感染后所致机体免疫平衡紊乱。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40-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刘聪;石楠;
目的 观察雷火灸配合针刺风池、风府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与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以针刺风池、风府为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口眼歪斜,眼泪外溢,面肌抽搐,眼睑闭合不全)、面部功能[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H-B)、Protmann评分]、血清相关因子[胶质细胞原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H-B评分、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Protmann评分、GDNF、NGF、NO、SOD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雷火灸配合针刺风池、风府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调GDNF、NGF、NO、SOD水平,下调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促进面部功能的恢复。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44-1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林秀慧;符庆忠;陈卜伟;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宣肺方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热利湿宣肺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主要症状评分、炎症指标、改良Mayo评分、结肠镜黏膜病变分级和综合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改良Mayo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结肠镜黏膜病变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3.47%(P <0.05)。结论 采用清热利湿宣肺方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改善结肠镜黏膜病变分级,缓解病情严重程度。
2022年09期 v.31;No.293 1447-1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