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嘉彤;邵旭鹏;谢娜;陆佳敏;魏久翔;范开亮;

    目的 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IM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7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5 d后[MD=-0.30,95%CI(-0.57,-0.03)]和治疗7 d后[SMD=-1.78,95%CI(-2.83,-0.74)]均优于常规治疗(P <0.05);在降低患者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5 d后[SMD=-0.85,95%CI(-1.25,-0.45)]及治疗7 d后[SMD=-0.89,95%CI(-1.39,-0.39)]均优于常规治疗(P <0.05);在降低B型钠尿肽(BNP)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7 d后[SMD=-1.70,95%CI(-2.92,-0.49)]优于常规治疗(P <0.05);在降低降钙素原(PCT)方面,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7 d后[SMD=-0.53,95%CI(-0.75,-0.32)]优于常规治疗(P <0.05);在缩短住院时间上,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MD=-1.81,95%CI(-2.39,-1.23)]优于常规治疗(P <0.05);在病死率上,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安全性方面,纳入研究报道血必净注射液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与常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其安全性较好。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SIMD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好。由于目前纳入文献数量不多且文献质量不高,期望今后有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2023年02期 v.32;No.298 18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参附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张紫嫣;傅永;黄代政;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参附注射液(SF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SFI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DKA的治疗靶点,再将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治疗靶点分别经UniProt数据库统一为相应基因名。通过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SFI治疗DKA的潜在靶点并绘制Venn图,对共同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可视化。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潜在靶点的PPI网络。结果 筛选后得到了SFI的活性成分24个,包括人参皂苷RH2、人参二醇、人参皂苷-Rh4_qt、山柰酚、穿心莲内酯、β-谷甾醇等,及其相应的104个作用靶点。得到DKA的治疗靶点817个,SFI治疗DKA的潜在靶点20个。GO富集分析的结果与胰岛素分泌、药物反应、信号传递、蛋白结合等生理活动相关。KEGG分析结果32个,其中包含以下8条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SFI的活性成分、SFI治疗DKA的作用靶点及调控的通路,阐明了SFI治疗DKA作用机制,可为科研和临床防治DKA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298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麻黄细辛附子汤干预Notch通路调控Treg细胞纠正Th2偏移的研究

    倪钰莹;孙彤彤;范淑月;吴璐蔚;高婧;崔颖;刘敏;

    目的 探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Th2偏移、Treg细胞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CD4+T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纯度,使用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抗体(Anti-IFN-γ)诱导建立Th2细胞分化模型,DAPT及麻黄细辛附子汤干预24 h后收集上清及细胞,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RT-PCR检测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转录因子结合蛋白-3(GATA-3)、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Notch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bet、GATA-3、FOXP3、Notch1蛋白表达。结果 1)较之空白组,模型组IL-5含量升高,IFN-γ、TGF-β1含量降低(P <0.01);较之模型组,各给药组IL-5含量降低,IFN-γ、TGF-β1含量升高(P <0.01)。2)较之空白组,模型组Tbet、FOXP3 mRNA表达降低,GATA-3、Notch1 m RNA表达升高(P <0.01);较之模型组,各给药组T-bet、FOXP3 mRNA表达升高,GATA-3、Notch1 m RNA表达降低(P <0.01)。3)较之空白组,模型组T-bet、FOXP3蛋白表达降低,GATA-3、Notch1蛋白表达升高(P <0.01);较之模型组,各给药组T-bet、FOXP3蛋白表达升高,GATA-3、Notch1蛋白表达降低(P <0.01)。结论 1)麻黄细辛附子汤能够下调IL-5分泌和GATA-3表达,促进IFN-γ分泌和T-bet表达,纠正Th2偏移。2)麻黄细辛附子汤有助于Treg细胞分化增殖,能够促进TGF-β1分泌和FOXP3表达。3)麻黄细辛附子汤能够通过抑制Notch1表达,促进Treg细胞功能发挥,纠正Th2偏移。

    2023年02期 v.32;No.298 200-20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营生脉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赵东;付殷;李睿如;杜易润;张洋;

    目的 观察清营生脉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清营生脉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14 d后,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再复灌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清营生脉汤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清营生脉汤高、中、低剂量组CK和CK-MB含量显著降低(P <0.01),IL-2水平显著降低(P <0.01),IL-4水平显著升高(P <0.01),JNK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 0.05),P-JN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结论 清营生脉汤可减轻MIRI大鼠心肌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减轻MIRI炎症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JNK通路激活相关。

    2023年02期 v.32;No.298 204-207+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干预卒中相关性肺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杨霖轩;吴林纳;杨雪;么美康;牛博真;尹丽丽;

    目的 观察中药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合并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27例于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首次诊断为SAP合并MDR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连续接受中药汤剂且疗程不低于80%住院时间作为暴露因素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1年内肺炎相关死亡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临床治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暴露组临床治愈率(76.67%)高于非暴露组(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暴露组1年内肺炎相关死亡率(42.22%)低于非暴露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微生物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否使用中药是临床治愈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SAP合并MDRB感染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2023年02期 v.32;No.298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16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证候、病机特点分析

    张金荣;闵翼;刘义安;时翠林;孙刚;沈兴华;

    目的 探究苏州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证候及发病机制,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苏州地区确诊的116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及普通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集其基本信息、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以及舌象等,进行中医辨证和病机、病位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相近(P> 0.05),轻型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普通型患者(P <0.05),普通型合并基础疾病者比例较高(P <0.05)。2)临床症状、体征:发病初期两组均以发热、咳嗽、咯痰等表证多见,至入院后第9天,两组表证已解,普通型仍有较多患者有咳嗽、咯痰、乏力,少数患者出现便溏、口苦、胸闷、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病初期两组患者较多淡白舌、胖舌,舌苔多薄白、薄白腻。第9天普通型患者红舌、瘦舌及厚黄腻苔有增多。3)证候:两组患者在疾病初期多为风寒湿毒表证,9 d后轻型患者大多疾病已愈,其余多转归为肺脾气虚证。普通型患者治愈比例较低,较多患者转归为肺脾气虚证、湿毒蕴肺化热。结论 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相似,主要证候为风寒湿毒表证,普通型病程中病邪更易循三焦入里,需注重“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将发病地理、气候和个体因素均纳入考量。

    2023年02期 v.32;No.298 217-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后距腓前韧带力学分析

    李磊;高景华;温海宝;李依蒙;李建国;高春雨;

    目的 探究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力学作用机理。方法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科收集1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扫描并保存患者胫骨远端1/3以下踝关节CT断层图片,利用Abaqus 6.13和Mimics10.0软件来构建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记录手法治疗前、初次治疗后、疗程结束2周3个时间点的在体力学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处理后代入有限元模型中,分析在3个不同时间点4种工况下距腓前韧带的参数及力学数据。结果 有限元加载试验提示,随着时间进展,经手法治疗后,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距腓前韧带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结论 摇拔戳手法能通过降低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模量,使距腓前韧带承受的最大应力增加。可能是通过手法缓解踝关节扭伤后踝周围韧带的痉挛紧张状态,提高韧带对力的耐受,这可能是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力学作用机制之一。

    2023年02期 v.32;No.298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玉赔赈方治疗脓毒症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临床研究

    傅育情;丁纯蕾;范倩;郭健;钱风华;钱义明;

    目的 观察红玉赔赈方对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连续7 d服用红玉赔赈方。使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ICON)监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记录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做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心排血量(CO)明显下降(P <0.05),治疗组治疗期间CO基本持平;治疗组外周血管阻力(SVR)下降,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上升(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43.75%(P <0.05)。结论 红玉赔赈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稳定脓毒症患者心脏泵功能,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2023年02期 v.32;No.298 226-229+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临床研究

    任树军;张明岳;杨亚锋;徐培福;黄柄祥;李远峰;高曦;

    目的 观察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取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颈舒颗粒口服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以及随访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3个月颈椎生理曲度和临床疗效。运用SPSS21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资料分析处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1.43%和85.71%(P <0.05),并且治疗后、随访1个月以及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VAS、PSQI和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可以明显改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颈椎生理曲度。

    2023年02期 v.32;No.298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陈新杰;王宽宇;孔祥定;陈静;

    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金黄散组与消瘿散组各15例。对照组予口服泼尼松片,金黄散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黄散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消瘿散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瘿散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共治疗2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甲状腺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甲状腺体积、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金黄散组与消瘿散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且消瘿散组止痛效果优于金黄散组(P <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体积均较治疗前改善,金黄散组与消瘿散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有效、快速地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恢复甲状腺功能,疗效优于单纯激素治疗,安全可靠,并且消瘿散的止痛效果优于金黄散。

    2023年02期 v.32;No.298 23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益气疏血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王志晨;李雪苓;李鑫;

    目的 观察评价益气疏血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疏血饮,治疗时间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益气疏血饮联合基础疗法能有效减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2023年02期 v.32;No.298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肠同治法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热腑实证)临床研究

    姜家龙;楼黎明;胡丹丹;颜一琴;

    目的 观察肺肠同治法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ICU住院VAP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肺肠同治方,疗程10 d,观察两组患者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退热时间、抗生素疗程及病程等。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CPIS评分、中医证候(发热、咳嗽、口干欲饮)与体征积分及总分改善(P <0.05);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与中医证候(咯痰、腹胀便秘)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CPIS评分,中医证候(发热、咳嗽、口干欲饮、腹胀便秘)与体征积分及总分均改善(P <0.05),中医证候(咯痰)积分无明显变化(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炎症指标(CRP、WBC、HBP、IL-6)、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CPIS评分、中医证候(咳嗽、口干欲饮、腹胀便秘)积分及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抗生素疗程及病程较对照组减少(P <0.01);两组治疗后PCT、中医证候(发热、咯痰)积分、体征积分及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肺肠同治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23年02期 v.32;No.298 242-24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证治探讨

  • “火郁发之”在《伤寒论》寒热错杂方证中的应用

    闫家馨;张纾难;贾明月;肖锶瑶;樊佳佳;韩桂玲;

    “火郁”是以热邪内结不能外达宣泄为主要矛盾,以气机升降失常为根本病机的病证,故治宜因势利导,散而发之。凡使气机畅达,无论是发汗、升散、疏导,皆可谓之“发”。用药上有解郁和除热两端,以温药开郁散结,以寒药清火降泄。《伤寒论》首创寒热错杂方,“火郁发之”的思想在其中多有体现。烦躁、心下痞、四肢厥逆为典型表现,代表方剂大青龙汤表寒热闭,治以解表清热;栀子干姜汤热郁胸膈,治以宣泄并举;半夏泻心汤中虚热结,治以辛开苦降;柴胡桂枝干姜汤饮结阳郁,治以透达郁阳;麻黄升麻汤阳郁下陷,治以发越郁阳。治疗上寒热并用,升降气机,调和阴阳。煎法上,使用麻沸汤渍,轻泄拂郁。服法上,中病即止,以和为度。

    2023年02期 v.32;No.298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儿童大叶性肺炎从“玄府-络脉”理论辨治探析

    彭明浩;宋桂华;张岩;于素平;孙萌萌;张冰雪;

    “玄府-络脉”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细微结构,具有畅达气机、输布津液、运转神机、调和阴阳的作用。儿童大叶性肺炎发病率高,临床归属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热、毒、痰、瘀、虚是其主要病理因素,肺络凝滞、玄府郁闭、脉络失养是其病机关键。基于玄府-络脉理论,临床治疗急性期以解毒祛邪、开玄通府为主,恢复期注重充养脉络,同时化瘀通络贯穿始终,为儿童大叶性肺炎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3年02期 v.32;No.298 249-25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哮喘共病的中医防治探讨

    潘光霞;郭峥;汪凤茹;李勇军;王有鹏;高雪;

    哮喘共病涉及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哮喘合并肥胖、哮喘合并焦虑抑郁等。哮喘共病的病位涉及五脏,病机特点可归纳为痰浊、瘀血及气郁,病性为虚实夹杂,中医治法以化痰泄浊、活血化瘀、行气解郁为主,兼顾健脾、疏肝。哮喘共病患者的调摄情志可采用五行音乐疗法结合中医传统功法,身心双修,怡情养志;饮食调理宜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原则,并结合“三因制宜”“以平为期”的观点指导施食;其预防可依据“治未病”理论及中医体质学说,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同时,哮喘共病的中医防治全程均需健脾、疏肝。

    2023年02期 v.32;No.298 25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脉络学说“孙络-微血管”概念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的防治

    袁国强;常成成;王芳;刘霞;张凤虹;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是目前心血管界的重要难题与热点研究领域。中医脉络学说提出“孙络-微血管”概念,以此作为切入点解析心梗后无再流的病机、治疗原则、辨证分型与组方用药;通络代表药物通心络胶囊在基础研究中显示出对心肌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良好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防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为中医药参与急危重症抢救领域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撑。

    2023年02期 v.32;No.298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从“热毒”论治重症肺炎探析

    许峰;吴倩;胡译丹;邓扬嘉;

    重症肺炎属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是因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而致发热、咳嗽、胸痛为主症的急性肺部炎性病变。因“热毒”贯穿本病起病、病极、恢复的整个过程,故根据“热毒”在不同时期的致病特点,将本病分为热毒犯肺期、热(毒)入心包期、(热)毒损肺络期,并针对每期不同病机,分别给予“截断扭转”“清心开窍,救逆固脱”“益气养阴,肺胃同治”的不同治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年02期 v.32;No.298 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六郁”论治小儿变应性鼻炎

    张梦洁;张琼月;闫李婕;李燕;

    变应性鼻炎为小儿临床常见病,西医在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中医多以“扶正”立法,实际临床效果亦有所局限。“六郁”理论源自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本文认为小儿变应性鼻炎多因“六郁”致窍闭不通,其中以气郁为先,诸郁相因为病,变生诸证,临证时应以祛邪攘外、开郁通窍为治诸郁之原则,按郁之偏重选择疏宣气机、消积和中、化痰除湿、清热宣窍、活血化瘀之治法进行治疗,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298 26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报道

  • 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的临床观察

    李鑫;刘敏肖;王新波;刘昌佳;李芳;李欢;苏心镜;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50例急性期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急性期第1~7日,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急性期后第8天开始体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面瘫治愈时间等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体针4个疗程后行面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第2、4疗程后临床痊愈率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面瘫治愈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2023年02期 v.32;No.298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耳穴压丸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杨碧英;黄敏;李进安;熊常兵;陈建龙;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与中药封包联合使用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耳穴压丸联合中药封包法干预。比较两组排尿时间评分、膀胱叩诊评分、排尿状况评分、小腹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排尿时间及膀胱叩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排尿状况及小腹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耳穴压丸法联合中药封包可显著提高肛肠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3年02期 v.32;No.298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健脾方香苏和胃颗粒治疗急性胃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任桂云;潘赐明;何镔;曹正龙;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香苏和胃颗粒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胃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方香苏和胃颗粒,观察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动素(MTL)、神经肽Y(NPY)、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结果 治疗1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3.87%(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联合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组两组MTL、NPY、PGI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后联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香苏和胃颗粒辅助西医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升高MTL、NPY、PGI水平,促进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3年02期 v.32;No.298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保元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亚急性心衰临床观察

    谢益;朱春磊;陈曦;徐珑嫣;

    目的 观察保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亚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达格列净联合保元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心功能分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WMT)及NT-proBNP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FBG、2hPBG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BG及Hb 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6WMT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05),而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两组比较,观察组6WMT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及Ⅱ级总人数显著多于治疗前(P <0.05),也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结论 保元汤联合达格列净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亚急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活动耐量,提高临床疗效。

    2023年02期 v.32;No.298 278-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桂枝附子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曹纪保;谭玉婷;刘王皓;尹海龙;

    目的 观察桂枝附子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取LDH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中医证候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寒湿痹阻证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P <0.05)。治疗后,两组ESR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LDH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良好,可有效减轻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中医证候,抑制CRP、ESR水平。

    2023年02期 v.32;No.298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证四法”防治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苏懿;罗艳霞;赖彩辉;胡惠娟;马明远;

    目的 观察“四证四法”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8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四证四法”治疗。比较两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发生率、心肌损伤和炎症指标变化和关系。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IMD发生率为4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57%(P <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Ⅰ(c TnⅠ)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患者的IL-6水平与NT-proBNP、PCT、IL-10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 <0.05)。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和PCT则呈正相关(P <0.01)。结论“四证四法”可以减低脓毒症患者SIMD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损伤和调节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2023年02期 v.32;No.298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贺氏针灸三通法配合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黄栌仪;刘瑞琪;申敏鑫;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原发性痛经青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针刺组、针刺+西医组,每组30例。西医组采用口服芬必得治疗,针刺组予贺氏三通法治疗,针刺+西药组采用贺氏三通法配合口服芬必得治疗,共3个月经周期。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COX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前列腺素2α,并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各组的COX评分、VAS评分、前列腺素2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 <0.05),但针刺+西医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 <0.05),且在停药后痛经反弹程度也较其他两组低(P <0.05)。各组患者安全性评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贺氏三通法配合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较单用芬必得或单用贺氏三通法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可靠,可重复性强。

    2023年02期 v.32;No.298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针董氏奇穴治疗肛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傅燕;徐月;万飞;

    目的 观察董氏奇穴对肛瘘术后尿潴留的改善情况以及评价董氏奇穴在肛瘘术后的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肛瘘术后尿潴留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施以电针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施以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 h内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 h内各项指标的组内前后比较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2 h内排尿总量、2 h内排尿次数、2 h腹胀改善情况、需导尿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电针董氏奇穴相较于单纯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腹胀症状,缩短排尿时间,增加单次排尿量以及排尿总量,同时也能减少导尿情况。

    2023年02期 v.32;No.298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结合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范海霞;张宁;王俊;

    目的 观察温针灸大杼、颈百劳、天柱结合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寒湿阻络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CSR(寒湿阻络证)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温针灸大杼、颈百劳、天柱联合补肾祛寒治尪汤干预。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以及颈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CASCS指标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 <0.01);治疗后,两组颈功能活动度指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P <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与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 <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温针灸大杼、颈百劳、天柱结合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CSR(寒湿阻络证)的疗效更优,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与颈功能活动度的好转,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2023年02期 v.32;No.298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镇肝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VEGF/VEGFR2信号通路的影响

    徐兵;赵标;闵婕;栾汗青;

    目的 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阴虚风动证)神经功能及VEGF/VEGFR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及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VEGF及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NSE、MBP、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ACI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促进VEGF及VEGFR2的表达,保护神经元,安全可靠。

    2023年02期 v.32;No.298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涤痰开窍中药复方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赵远;岳宗相;杨松梅;唐虎;张洪;何俊安;

    目的 观察涤痰开窍中药复方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7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涤痰开窍中药复方。比较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日、治疗第7日及第14日的临床肺损伤评分(CPI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指标水平,以及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期间干预组有2例退出、对照组有4例退出,其余61例均完成相应治疗。干预组的病死率3.13%低于对照组的20.69%(P <0.05)。两组治疗3、7、14 d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和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 <0.05或P <0.01),且干预组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和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在治疗后治疗第3日、第7日和第14日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或P <0.01)。治疗后干预组的机械通气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涤痰开窍中药复方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2023年02期 v.32;No.298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草附子汤超声穴位定向透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冻结肩的临床观察

    高巍巍;曾杰;杨浩;王敏;胡小纲;邹德生;

    目的 观察甘草附子汤超声穴位定向透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予甘草附子汤超声定向透入+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B组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C组予甘草附子汤超声穴位定向透入。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CMS评分、超声评估腋下关节囊的厚度。结果 A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C组(P <0.05);A组治疗后1个月的肩关节功能CMS评分均高于B组及C组(P <0.05);A组治疗后1个月的超声评估腋下关节囊的厚度均低于B组及C组(P <0.05)。结论 甘草附子汤超声穴位定向透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能更大程度发挥二者优势,可减少用药剂量,充分聚合中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及消炎镇痛液液压扩容、松解关节囊粘连和挛缩、改善肩关节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作用。

    2023年02期 v.32;No.298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应明军;陈晟;吕志灵;赖志良;赖一鸣;徐晶;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最优(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高压氧联合运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改善预后,且优于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

    2023年02期 v.32;No.298 307-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黑光治疗急性点滴状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赵扬;于莹;白彦萍;

    目的 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黑光治疗急性点滴状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口服,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照射黑光;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照射黑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两组治疗后各个时点的PASI评分和皮肤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皮损镜下的红斑背景、鳞屑、血管表现均减轻。观察组皮损在同时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黑光治疗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2023年02期 v.32;No.298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

    俞洋;方容;

    目的 观察解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49例。对照组参考指南予AECOPD干预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解炎汤加味治疗。两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痰热壅肺证证候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均P <0.01);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O_2)明显升高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1);治疗后,两组痰热壅肺证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均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P <0.05)。结论 于常规西医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解炎汤加味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较单用常规西医措施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2023年02期 v.32;No.298 314-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籍研析

  • 张山雷《疡科纲要》治痈疡学术思想再认识

    周岐鸣;郑烈;戴彦成;孙里杨;傅晓骏;

    张山雷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教育家、著作家、中医药学家,中西医汇通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疡科纲要》是张山雷在继承嘉定黄墙痒科之学并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之结晶于兰溪所著中医外科学经典教材,书中充分反映了先生在外疡的辨证和治疗上,提倡外证内治、首重“阴阳辨证”“贵消畏托”“反对一方套治”等学术思想,同时其还开创中西医药物联用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独特理论见解,在当时有标识新论之意,并至今仍对我们后人在中医痈疡治疗和临床实践上有着启迪和指导作用。

    2023年02期 v.32;No.298 317-31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元御《四圣心源》“水寒土湿木郁”证治探析

    赵啸虎;慕岳峻;司尚坤;刘歆;王法帅;侯爱画;

    “水寒土湿木郁”是黄元御辨治疾病的核心病机,为明确该病机内涵,以《四圣心源》为基础,围绕水、土、木生理病理联系、病症辨治、用药法度等多角度探析该学术思想。生理病理方面,肾水易寒,脾土易湿,肝木易郁,故形成“水寒土湿木郁”病机理论;辨治方面,广泛应用于惊悸、血证、痛证,妇人杂病等诸多疾病辨治;用药方面,黄师药专而精,核心用药用法为甘草、茯苓、干姜除湿培中,附子、干姜暖土温肾,桂枝、芍药、牡丹皮疏木郁,润风燥。

    2023年02期 v.32;No.298 320-323+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3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薪火传承

  • 李军教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孙语男;李军;

    扩张型心肌病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降低。李军教授认为,心气虚衰为扩张型心肌病病变之本,阳(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病性本虚标实,虚性证素为气虚、阳虚、气阴两虚,实性证素为痰浊、瘀血、水饮、郁热。李军教授临证明辨病因病机,重视气血辨证,治疗强调扶阳益气养阴,调理脏腑治其本;活血、祛痰、利水、清热、理气、解郁,祛邪调枢治其标。具体治法为扶阳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祛痰清热法、凉血活血法,临床疗效显著。

    2023年02期 v.32;No.298 324-327+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康教授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临证经验

    赵思雪;赵路清;张永康;

    张永康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善用经方,亦不拒时方,经时并用,其治疗一些危急重症如卒中相关性肺炎,有自己独特诊治思维。其治疗此类重症,善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以调气为先,强调脉症合参,从舍有别;倡导早期复苏,内外并治,治病求本。

    2023年02期 v.32;No.298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乔林教授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王志祥;李云华;陶相宜;唐彬;

    2022年4月云南省马关县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结合其“湿热夹风”的病机特点,运用陈乔林教授关于外感热病和疫病“玄府郁闭”的病机理论,治疗上借鉴“各通其脏脉,汗泄开郁”的方法和脓毒症“四个转折点”的学术思想,针对不同危险人群拟定了马关避疫方、马关截疫方和马关抗疫方,并随证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2023年02期 v.32;No.298 33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名老中医张树本治疗咳喘病临证经验

    陈奎铭;张前梅;张树本;

    名老中医张树本擅长以合方治疗咳喘病,临证常经方时方、数方合用,注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化痰活血,攻补兼施,不避新久而擅用麻黄。

    2023年02期 v.32;No.298 336-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亚滨教授运用柴胡汤方治疗胸痹的经验

    刘佳纬;杨建飞;王贺;黄继强;曹珣;周亚滨;

    梳理总结周亚滨教授运用柴胡汤治疗胸痹的经验。周教授认为治疗应分清轻重缓急,标本虚实,宣痹通阳,恢复少阳枢机为主。临证可针对气滞血瘀、痰浊雍盛、邪郁化热、寒凝心脉、心神不安等方面分别使用四逆散、柴胡陷胸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柴胡汤剂加减治疗。临床应用灵活,疗效显著。

    2023年02期 v.32;No.298 339-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急症教学研究

  • 中医院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严莲;龙训莲;

    目的 建立中医院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院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临床能力的培养提供考评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文献、专家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评价指标大纲,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对构建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检验得出指标的信度,通过内容效度指数(I-CVI)、结构效度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结果 28位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46,判断系数0.921,熟悉程度0.771;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均为93%,共回收有效问卷28份,1级、2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4和0.256(P <0.05),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较好,形成6项1级指标,根据权重值排序为急危重症护理实施能力、医学理论知识、中医护理实施能力、职业综合素质、护理文书书写、科研思维,18项2级指标,27项3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中医院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好,重要性评分结果有效,信效度好,可为中医院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临床能力的培养提供考评依据。

    2023年02期 v.32;No.298 343-347+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急症建设管理

  • 急诊气道管理的结构化教学体系在中医住院专科规培医师中的应用探讨

    曾瑞峰;赖芳;谭展鹏;高峰;刘荃乐;赖成志;陈瑞;李俊;

    急诊气道管理是生命支持的措施,是急诊科最为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掌握急诊气道管理是急诊科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门必修课。但是由于急诊气道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培训效果不甚满意。针对中医急诊专科规培生急诊气道管理的教学困境,笔者所在团队通过剖析教学现状、细化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构建结构化的教学体系,冀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提高中医急诊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急诊气道管理的培训质量,最终实现岗位胜任力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目的。

    2023年02期 v.32;No.298 348-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从少阴寒化论治心衰

    詹威阳;凌金韬;石磊;

    心力衰竭作为老年常见病,以其高死亡率及高再住院率为特点,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喘、胃肠道淤血等症状,复杂而多变,与《伤寒论》“少阴寒化证”相通之处甚多。心衰病本质为少阴经从阴化寒而导致的生理功能异常及相关病理表现,病症涉及多个脏器,但均为少阴经经络所及。本文将“少阴寒化证”的病机和疗法拓展应用于心衰病,以心肾为主,顾护阳气,为从“少阴寒化”论治心衰提供相关理论思路。

    2023年02期 v.32;No.298 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病证结合冠心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荆晓朔;欧颖;汪顺伟;张少辉;陈善达;李静;李亮;

    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合理建立具有中医证候的冠心病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对近年来病证结合冠心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分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寒凝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心脾阳虚证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以期为冠心病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造模新思路,从而有助于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程。

    2023年02期 v.32;No.298 356-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4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电针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张东旭;王瑞琪;周立新;蒋焕莹;孙忠人;尹洪娜;

    脊髓损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致残率较高,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发现电针有助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从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电针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电针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2;No.298 361-363+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多靶点治疗脑梗死机制研究概述

    蒲玉婷;张文;邬鑫鑫;孙玉婷;周爽;方邦江;

    近年来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药物研究技术运用下,中药防治脑梗死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通过回顾近5年国内外中药治疗脑梗死相关文献,总结中药防治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并对未来潜在中药基础和临床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2023年02期 v.32;No.298 364-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千金》苇茎汤在肺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栋梁;张业;武金燕;任振杰;王晨阳;

    《千金》苇茎汤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该方配伍严谨,多应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临床有确切疗效。近年来,关于此方的临床研究和药理研究不断深化,并且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依据检索的文献可以得出,《千金》苇茎汤的临床研究多以治疗肺系相关疾病为主,如疫毒传染性疾病、肺部炎症性疾病及恶性肺部肿瘤性疾病等。对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多是与“肺痈”症候或病机切近的疾病,这为《千金》苇茎汤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新思路。《千金》苇茎汤的药理研究多以肺部损伤为着手点,发现对疾病有不同作用的信号通路,并以此明释作用机制。《千金》苇茎汤的临床及药理研究不只限于疫毒传染性疾病、肺部炎症性疾病及恶性肺部肿瘤性疾病,对于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但关于其他疾病几乎没有药理研究,理当进一步探究。笔者将从《千金》苇茎汤的临床和药理研究两方面做简要概述。

    2023年02期 v.32;No.298 368-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复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研究进展

    王丽;王峰;翟兴荣;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占比最高,是心衰治疗难点之一。本文回顾HFpEF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对中药复方的治疗机制、方剂用药进行叙述,以期为HFpEF的中医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借鉴。

    2023年02期 v.32;No.298 37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