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祎庭;陈龑;郭修田;张少军;
目的 评价中药联合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根据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后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将临床总有效率、肠镜下黏膜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运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116篇文献,参照标准筛选后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共1 388位患者。治疗组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8~1.32),P <0.000 01]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肠镜下黏膜评分[MD=-0.73,95%CI(-1.06~-0.40),P <0.000 01]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减少炎症介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1)。结论 中药联合艾灸的疗法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2025年02期 v.34;No.322 189-19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朱婷婷;吕李飞;尚碧月;丁帆;张芷唯;路迎冬;崔向宁;
目的 观察中药颗粒剂养心生脉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养心生脉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给予养心生脉颗粒干预4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采用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Langerdorff灌流法分离心肌细胞后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存活率,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Drp1、Mfn2、IL-1β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 Vol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 Vols)均显著升高(P <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则显著降低(P <0.01),心脏明显肥大,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破碎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明显,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0.01),线粒体形态异常、嵴破坏、排列紊乱,心肌组织p-Drp1、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Mfn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养心生脉组干预后LVIDs、LV Vols显著下降,而LVEF、LVFS则显著升高(P <0.01),心脏肥大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改善及纤维化程度减轻,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 <0.01),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心肌组织p-Drp1、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结论 养心生脉颗粒可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梗大鼠心肌损伤,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2025年02期 v.34;No.322 194-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韩辰辰;李勇坤;邱雪梅;王娅琴;朱达;罗庆文;何飘燕;王振安;赵淳;吴英;叶勇;
目的 基于TLR4信号通路探寻枳椇饮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滴丸)、枳椇饮高剂量组、枳椇饮中剂量组和枳椇饮低剂量组,采用56°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1 d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灌胃相应药物防治。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6 h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分析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ELISA检测肝组织中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变化,取肝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Westem btottingg法测定肝脏组织中MyD88、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AST、TG、TC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较空白组升高(P <0.05),肝组织经HE染色后出现细胞水肿等表现,提示模型组小鼠发生肝损伤。WB分析,与空白相比,模型组TLR-4、MyD88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TLR-4、MyD88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枳椇饮高、中剂量组TLR-4、MyD88、NF-κB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低剂量组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P> 0.05)。结论 枳椇饮可以改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2025年02期 v.34;No.322 200-203+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段敏;邱红;何毓玺;秦百君;郭雅婧;何圆君;吴鑫;刘女萍;任超;杨小军;
目的 观察舒意宁肠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内脏敏感性、粪便含水率、焦虑抑郁样行为和CRF-Mast cell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母子分离+乙酸灌肠+夹尾束缚应激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舒意宁肠汤低剂量组(6.825 g/kg)、舒意宁肠汤中剂量组(13.65 g/kg)、舒意宁肠汤高剂量组(27.3 g/kg),灌胃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粪便含水率、腹壁撤退反射实验、糖水偏嗜实验、旷场实验,并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CRFR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表达情况和结肠CRFR1、CRFR2表达,对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舒意宁肠汤各剂量组内脏敏感性降低、粪便含水率降低、焦虑抑郁样行为改善(P <0.001);下丘脑组织CRF、CRFR1和结肠组织CRFR1表达降低,下丘脑组织和结肠组织CRFR2表达升高(P <0.001);肥大细胞数量减少、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平均光密度降低(P <0.05)。结论 舒意宁肠汤可以降低IBS-D大鼠的内脏敏感性、粪便含水率,改善焦虑、抑郁样行为。舒意宁肠汤可能是通过降低下丘脑CRF的释放、抑制结肠肥大细胞的激活发挥作用。
2025年02期 v.34;No.322 204-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杜宜航;段城林;魏艺;朱雪萍;柴若宁;胡元会;
目的 筛选冠心病合并房颤(CHDAF)气虚血瘀证与非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差异神经递质,为CHDAF临床诊治以及气虚血瘀证的辨证论治提供生物学指标借鉴,丰富临床诊治的思路。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入组受试者的39种血浆神经递质的浓度和含量,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颤气虚血瘀证与非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神经递质代谢谱的差异。结果 气虚血瘀组合并脑卒中的概率更高。气虚血瘀组犬尿喹啉酸(KYNA)、色醇(TOL)、褪黑素(MT)、N-乙酰血清素(NAS)、肾上腺素(E)、变肾上腺素(ME)血浆含量升高;吲哚-3-甲醛(I3A)、色氨酸(Trp)、喹啉酸(QA)、精氨酸(Arg)、谷氨酰胺(Gln)、琥珀酸(SA)血浆含量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KYNA、NAS是CHDAF气虚血瘀证的影响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Trp、MT、儿茶酚胺类物质代谢过程,推测可能与气虚血瘀证交感神经激活、能量代谢障碍、昼夜节律改变及肠道稳态失衡相关。结论冠心病房颤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神经递质代谢谱发生改变,差异主要表现在Trp、MT、儿茶酚胺类物质代谢过程,可能与气虚血瘀证交感神经激活、能量代谢障碍、昼夜节律改变及肠道稳态失衡相关。
2025年02期 v.34;No.322 211-214+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廖伟伶;张米兰;张华;马啸;左琳;徐彬;陈志祥;
目的 观察银苏治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PIC)风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各100例,分别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银苏治咳方及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银苏治咳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比临床疗效、咳嗽缓解时间及复发率。此外,每组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和神经源性介质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5);各组患者的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M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升高更显著(P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5);各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诱导痰P物质(S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的上述3项指标均比西药组和中药组更低(P <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西药组的76.00%和中药组的87.00%(P <0.05)。此外,联合组的咳嗽缓解时间短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 <0.05),且复发率低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 <0.05)。结论 银苏治咳方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PIC(风痰证)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咳嗽缓解时间和复发率,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有关。
2025年02期 v.34;No.322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龚誉华;周杰;刘绍凡;毛翔;
目的 观察董氏奇穴针刺和刺血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董氏奇穴针刺联合刺血治疗和传统经穴针刺治疗,在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病例进行语言能力评分和评级。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的听、复述、说等项目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且治疗组经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评价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结论 董氏奇穴针刺和刺血疗法能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部分听说语言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2025年02期 v.34;No.322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殷志颖;武圣超;程韶;朱云麒;胡昆鹏;王上增;
目的 观察中医优势疗法(针刺、中医功法锻炼)结合冲击波对运动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优势疗法(针刺、中医功法锻炼),疗程4周。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97%(P <0.05)。治疗后14、28 d,观察组在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外展、外旋关节活动度(ROM)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运动性肩袖损伤,中医优势疗法(针刺、中医功法锻炼)结合冲击波能更有效地减轻肩袖损伤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增强肌力,优于单纯冲击波治疗。
2025年02期 v.34;No.322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严越台;张欢;周艳丽;
目的 观察基于脑肠同调理论的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脑肠同调理论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V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血清MD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05);两组BI评分、ACA、MVA、PCA流速、血清SOD、GSH-Px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 <0.05)。结论 基于脑肠同调理论的针刺法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2025年02期 v.34;No.322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邵玉红;吕建立;陈凡平;汪海波;赵蓉;
目的 观察桑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损伤因子、转铁蛋白受体(CD7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2(sIL-2R)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桑通颗粒治疗,两组患者最长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结束后观察、随访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细菌清除率、痰热阻肺证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损伤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CD71、s IL-2R水平和免疫水平。结果 研究组细菌清除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 <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发热、喘促、痰多黏稠或黄、胸闷胸痛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各项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ɑ、IL-6、ET、NO、CD71、sIL-2R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桑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较好,有助于清除耐药细菌,减轻机体的炎性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025年02期 v.34;No.322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黄杰;黄建会;李兰兰;林丽群;邓扬嘉;
目的 观察针刺辅助治疗对肺源性疑似脓毒症(痰热壅肺证)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双肺俞、肾俞、脾俞、合谷、曲池、丰隆,大椎、定喘,两组均治疗7 d。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咯黄痰、气喘、身热积分及总分均改善(P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第4、7日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CT、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转归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刺辅助西医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肺源性疑似脓毒症(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部分症状、炎症指标,能有效改善病情。
2025年02期 v.34;No.322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李艳彬;程玉峰;何蕊;夏友宏;卞宏杰;张念志;
目的 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AECOPD常规治疗(低流量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清AQP-1、AQP-5、CC16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AQP-1、AQP-5、CC16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 运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吸氧、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等治疗,能有效地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肺功能、降低CAT评分、改善气道炎症、提高生存质量。
2025年02期 v.34;No.322 258-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纪剑;段婷婷;崔振;汪丽娟;
目的 观察真武汤加味对顽固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黄石市第二医院心内科80例顽固性心衰伴利尿剂抵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真武汤加味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并检测神经-体液相关指标。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24 h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3)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醛固酮(ALD)及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肾素活性(PRA)无明显差异(P> 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结论 真武汤加味能改善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神经内分泌水平及利尿剂抵抗状态,有效增加患者尿量,减轻水钠潴留及心衰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利尿剂使用剂量,疗效显著。
2025年02期 v.34;No.322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田源;郭亮;张毅;谢辉;苏文莉;彭莹;涂燕兵;
目的 观察郭剑华经验方痛风舒解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GA患者随机分为痛风舒解汤组与依托考昔组各30例。所有AGA患者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之上,痛风舒解汤组予以内服痛风舒解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依托考昔组予以内服依托考昔片12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服用8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检出率。结果 痛风舒解汤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依托考昔组的80.00%(P <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VAS)、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BU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痛风舒解汤组降低BUA更明显(P <0.05);在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中,痛风舒解汤组改善关节疼痛、局部压痛、皮色皮温、全身症状方面更明显(P <0.05或P <0.01);痛风舒解汤组不良反应检出率低于依托考昔组(P <0.05)。结论 郭剑华经验方痛风舒解汤可改善AGA患者中医证候、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且能从降低BUA,改善关节疼痛、局部压痛、皮色皮温、全身症状方面提高临床疗效,体现中医治疗的独特优势。
2025年02期 v.34;No.322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王爽;张超;耿岩;
目的 观察柴胡清肝饮加味治疗突发性耳聋(SD)(肝火上扰证)的疗效。方法 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参照指南行规范化用药,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柴胡清肝饮加味治疗。两组均予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听力损失评分、SD相关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以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P <0.05)。治疗后,两组听力损失评分与听力阈值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治疗组眩晕、耳鸣的具体消失时间同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sVCAM-1、ICAM-1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结论 柴胡清肝饮加味治疗SD(肝火上扰证)的疗效显著,利于相关症状好转,可显著下调血清ET-1、sVCAM-1、ICAM-1水平。
2025年02期 v.34;No.322 268-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静怡;张骐;宋茜;高长俊;高雄志;彭丽艳;
目的 观察银翘清咽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银翘清咽颗粒治疗。对比组间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3.47%(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呼气峰流速值、吸呼比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 <0.05),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肺表面活性蛋白-A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银翘清咽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儿的中医证候程度,提高患儿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2025年02期 v.34;No.322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丁灿群;谭啟恩;张盛强;朱干;郭志彬;李冠彦;古远莉;
目的 观察一指禅推拿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一指禅推拿治疗,疗程为1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疼痛问卷(SF-MP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估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测量腰椎活动度,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包括VAS评分、RPI评分、PPI评分)、ODI和RM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JOA评分、腰椎屈曲、伸展及侧曲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IL-6、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0%,高于对照组的81.32%(P <0.05)。结论 一指禅推拿法能有效缓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腰椎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2025年02期 v.34;No.322 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文斌;林枫毓;刘渝松;贺广权;
目的 观察黄帝内针联合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黄帝内针联合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及踝关节美国足踝骨科协会量表(AOFAS)评分。结果 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及踝关节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 黄帝内针联合董氏奇穴能有效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踝的疼痛和肿胀,并有效恢复踝关节活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2025年02期 v.34;No.322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杨佳妮;肖瑶瑶;杨松;蒋学余;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予腕踝针联合运动针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P <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CMS评分、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腕踝针联合运动针法能有效改善急性期肩周炎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2025年02期 v.34;No.322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刘雪萍;连梦尧;黄家欣;王心悦;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汤加味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急性期(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根据IPF共识予常规方案,观察组加服清肺化痰汤加味。两组均行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肺纤维化指标、痰热壅肺证评分以及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结果 2周疗程完成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3.47%(P <0.05);两组肺功能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显著增加,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 <0.05);两组肺纤维化指标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两组痰热壅肺证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两组血清LTBP2与CXCL14水平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 清肺化痰汤加味用于IPF急性期痰热壅肺证患者的效果确切,利于患者肺功能、肺纤维化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
2025年02期 v.34;No.322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雷卓异;黄泽;苏昊亮;王长久;罗毅;
目的 评估犀角地黄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运用于广西竹叶青属毒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予犀角地黄汤联合VSD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肢体肿胀程度、瘀斑出现情况以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肿胀程度、瘀斑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联合VSD技术运用于竹叶青蛇咬伤能有效控制肢体肿胀及瘀斑出现情况,同时明显改善凝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2025年02期 v.34;No.322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胡瑞英;李旭成;张军;舒婷婷;张栋;高宇;
目的 观察益气通腑方灌肠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0例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开塞露灌肠,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通腑方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分级(GD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腹腔压力、胃残余量小于对照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血清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益气通腑方灌肠能够提高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2025年02期 v.34;No.322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付静;兰艳;刘兴瑞;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 <0.05)。治疗2周后,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和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CD8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
2025年02期 v.34;No.322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王敏;王玉;杨露;李智山;
目的 观察清肝饮加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风火上扰证)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A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参照ACI相关指南行规范化康复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清肝饮加味。两组均观察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风火上扰证单项症状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P <0.05)。1周与2周疗程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 <0.05)。2周疗程完成后,两组风火上扰证单项症状评分显著减少,且治疗组减少更显著(P <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升,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恢复更优(P <0.05)。结论 清肝饮加味治疗老年ACI(风火上扰证)的疗效明显,利于神经功能缺损与中医证候的好转,以及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2025年02期 v.34;No.322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赵伟;钱兴龙;刘宇驰;符昱;
目的 观察升阳通督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1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补阳还五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阳通督针法。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四肢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FMA)、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4.55%(P <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气虚血瘀证各主要症状评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面色无华,气短乏力)、总分及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CGRP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TNF-α、CRP、IL-6、IL-1β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升阳通督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AIS气虚血瘀证,可进一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血管内皮因子有关。
2025年02期 v.34;No.322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何雷;张磊;李志伟;侍昊;黄谦;
目的 观察毫针速刺法联合葛根定眩胶囊对颈源性眩晕急性期患者前庭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颈源性眩晕患者72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试验组予以毫针速刺法联合葛根定眩胶囊(院内制剂)口服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前庭双温试验半规管轻瘫(CP)值、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升高、DHI评分降低(均P <0.01),两组前庭双温试验CP值下降,且试验组各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 <0.01)。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加快者,治疗后两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下降(P <0.01)。试验组右椎动脉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者,试验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P <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 0.05)。结论 毫针速刺法联合葛根定眩胶囊可有效缓解颈源性眩晕急性期患者症状,改善前庭功能,实现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双向调节,相对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具备一定优势。
2025年02期 v.34;No.322 30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季晓洁;胡丽芳;邹骁鸣;田晓航;李宗保;程欣;
目的 观察祛风消痛散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风消痛散局部外敷,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模拟视觉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及CRP、ESR、TNF-α、IL-1β、IL-6、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祛风消痛散联合塞来昔布治疗AGA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及抑制疼痛因子,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2期 v.34;No.322 310-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姚超;俞冲;朱琦琦;
目的 观察退高黄汤治疗戊型肝炎(瘀热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戊型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综合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退高黄汤,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下降更明显,前白蛋白(PA)升高显著,CD4、CD4/CD8升高明显;门静脉主干内径缩小、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增加更为显著;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ⅢP)、Ⅳ型胶原(PⅣP)、层黏蛋白(LN)、肝脏硬度值(LSM)下降更为明显;总显效率及总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相关安全性指标正常。结论 退高黄汤可有效地降低戊型肝炎患者TBil水平,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在抑制肝脏炎症发展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改善肝脏微循环、阻断纤维化进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2025年02期 v.34;No.322 314-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徐洪;巫文华;魏竹君;刘俊麟;王飞;戈坦;黄晓蓉;黄晓群;
目的 观察五黄液对痛风患者痛风性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痛风的急性期或缓解期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痛风标准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五黄液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每日换药1次,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年龄、性别、部位等基线资料及治疗前与治疗14、28 d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FGF)含量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开始结束时肝肾功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创面面积减少程度在第14、28日均大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率也大于对照组(均P <0.05);在治疗第14、28日,治疗组创面渗液EGF、d FGF水平高于对照组,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均P <0.05)。结论 使用五黄液治疗痛风性溃疡患者,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提高相关生长因子水平、激活蛋白通路,具有较好疗效。
2025年02期 v.34;No.322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